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最喜欢《史记》中的哪一篇,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最爱的是《史记 淮阴侯列传》,大起大落的人生,无比壮丽。该得到的韩信都得到了,最终却灰飞烟灭,这不得不让人废卷而叹。

太史公的《史记》囊括了太多的人物,但是韩信却是让我觉得最特立独行的一个。《淮阴侯列传》也是我最爱的篇章之一。韩信人生的起伏实在是太大了,他的人生有无比炫丽的时刻,也有死于女人之手的非英雄式结局。由淮阴侯所引发的争论,至今扰动着每一个喜欢读汉史的人。

关于韩信的身世,太史公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信息。但是从其日常生活习惯来看,他应该是一个没落贵族的后代。我这一推测有两点依据:其一,他好带刀剑。在一个冶金水平不发达的年代里,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获得金属器皿,韩信手中的刀剑很有可能是祖传的;其二,他不从事一般的生产性职业。韩信整日既不种田,也不经商,肚子饿了就找熟人蹭饭或者死皮赖脸找中老年妇女(漂母)寻求同情,给点施舍。他的这一行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因为他曾经是贵族,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根本就不会做营生。也正因为他的贵族气质,使得他不可能把象征着贵族身份的刀剑拿去换钱做营生,后来他投奔项羽也还是带着刀剑而去的(信仗剑从之)。

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31年,那一年秦始皇嬴政27岁,也正是那一年嬴政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步伐。换句话说,在韩信的童年时代(公元前231年—公元前221年),华夏大地上的诸侯国不断被秦国消灭,最终被秦国所统一。韩信作为一个楚国贵族的子弟,他也应该是在战火纷飞,战报频繁的环境中生活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中,韩信的父母尤其注重对他在军事方面的教育,让他在幼小的年龄里就接受了良好的军事教育。

秦灭楚,让楚国贵族的优越生活荡然无存。大多数贵族或死于战火,或颠沛流离。秦帝国建立了,韩信的苦日子也就来了。他从衣食无忧到寄食于人,这一落差不能说不大,所以他从小便埋下了仇恨秦国的种子。他之所以能忍胯下之辱,就是因为有灭秦的远大理想。

项氏叔侄起兵反秦,他欣然投靠。可惜项羽不知他,他毅然离开,因为士只为知己者死。他随后投靠刘邦,起初他在汉营的日子里也很苦闷,因为刘邦依然没有见识他的才能。真正能被称为韩信知己的人是萧何,他改变了韩信的命运,并且改变了两次。因为萧何的举荐,韩信被刘邦以极其隆重的礼仪拜为大将军,这一次韩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感受到了曾经骄傲的贵族气质重新恢复。汉王以无双国士待韩信,韩信亦舍命报效汉王。他彻底地爆发了,在黄河以北,他用天神下凡般的军事才能屡克强敌,迅速为汉王平定半个天下。直到韩信平定齐地之后,汉王的封赏迟迟未来。韩信开始思考了,汉王真是他的知己吗?

何谓“知己”?在韩信看来,起码有两个重要条件来判断他人是否为其知己。其一,知其之才,用其之才是为一知;其二,知其之欲,欲其之欲是为二知;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被称为知己。韩信对汉王只用他而不封赏他,感到了莫大的疑惑。韩信的疑惑是复杂的,也正因为他的疑惑导致了他悲剧人生的开始,笔者在这里试图来分析分析他的疑惑。

首先,韩信生于战国时代。由目前的史料推断,韩信应该是楚国的一个小贵族,是属于士这个阶层。士这个阶层在战国时代是极其活跃的一群人,由于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在生活上比不过高等级的贵族,因此他们的进取心往往十分强烈。这种进取心,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实现各自心中的社会理想,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付诸实践;其二,实现荣华富贵的人生理想。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战国这个相对自由的时代里,他们游走天下为各国的统治阶级服务,同时也为自己的名利而奔波。士在服务君王的过程中,展现出无比的忠诚与高超的职业水准,那么君王也应该支付不菲的报酬。韩信也是这样的士,在他看来为君王作出多大的贡献,君王就应该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其次,韩信成长于秦帝国时代。秦帝国的成立,让广大的游士们失去了舞台,也让大量山东六国的士沦为了逃犯或贫民。秦帝国本身在极速扩张之后,消化不良,山东六国的人民完全无法适应秦帝国的严刑峻法,各国的复辟势力也蠢蠢欲动。最后,加上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反而不如战国时代,秦帝国便在声势浩大的反秦起义中迅速灭亡。韩信是完完整整地目睹了秦帝国的速兴与速亡,在他的心里秦帝国这样实行“郡县制”的国家形态肯定不是合理的国家形态。只有恢复到以天子为核心,诸侯王为藩屏的封建国家才是正道,高度集权的帝国,是一只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怪兽。

基于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韩信对于国家和君王的认知还处于战国时代。韩信这样的认知是与时代脱节的,与刘邦的政治认知力比起来差了很大一个等级。
因为,刘邦早就知道秦始皇建立的帝国本身没有错,天下苦战不休,百姓流离失所就是因为天下邦国太多,中央的权力无法集中,从而无法禁止战争。至于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柳宗元有一个经典概括:“秦亡于政而非制”。刘邦虽然说不出这样高水平的话,但是他的政治认知能力却达到了这个水平,他建立的汉就应该是一个承袭秦朝的帝国,绝对不应该是一个分封制的松散联邦国家。

现在,我们可以很好地来体会韩信的疑惑了。韩信平定齐地之后,汉王的封赏迟迟未来。韩信以士人所固有的思维,去试探性地向刘邦讨要分封齐王,因为他认为被分封是应得的。此时的刘邦由于前线战事吃紧,正在账中心急如焚,看到韩信讨要分封的书信,不禁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在张良与陈平的及时劝阻下,刘邦转弯的速度也是十分惊人,马上同意封韩信为真齐王。但是这一下却触犯到了帝王的禁忌,因为帝国时代的臣子只能等待帝王的奖赏,不可以讨要,更不可以威胁帝王,任何讨要与威胁都是对皇权的挑战。分封齐王是韩信第一次敲刘邦的竹杠。但是不论如何,刘邦满足了韩信的需求,韩信也从此时起真的就把刘邦当成了他的知己。不论日后多少人劝说、利诱韩信,韩信对刘邦始终忠心耿耿。到这里我可以下一个结论了,那就是终韩信一生,韩信绝对不会谋反,因为韩信是一个士,是一个可以为知己者死的士。可惜的是,这个国士却生活在帝国的时代里了。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打响。刘邦向韩信发出命令,要求他南下合围楚军。韩信未如约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最终,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韩信得到了更多的分封,又成功的敲了一次刘邦的竹杠,这一次刘邦没有骂人。

垓下之战以汉军的胜利告终,战事一结束,刘邦立即收夺韩信的兵权,并改封韩信为楚王。其实这是刘邦对韩信的一次严重警告,警告韩信邦国时代早就结束了,不论齐王还是楚王都只是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是帝王给臣子的一种赏赐,帝王可以给也可以夺,无所谓天经地义,给你不是必然,不给你也是应然。可惜韩信没有明白刘邦的警告。

韩信继续带着他的游士精神做起了楚王,将自己的好朋友,同时也是刘邦仇人的钟离眜庇护在了楚国。可是此时的天下,已经进入了大汉帝国的时代。帝国的运转必须要高度集权于中央,异姓诸侯王的存在已经显得与帝国格格不入了。韩信这样一个战国时代养门客的行为,更是显得与皇帝格格不入。刘邦忍无可忍,也无须再忍,于是就有了“巡狩云梦,智擒韩信”这一出。韩信似乎还是没明白为什么被擒,他不但不认罪,还在囚车里对刘邦碎碎念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看着韩信冷冷地说道:“少他妈废话,有人告你谋反”。

从韩信的言语中,我们看到的是满怀的愤懑与不平。其实他最想表达的应该是,他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反而成为了阶下囚。可是他却未曾想过,当年屡次要挟刘邦时,刘邦所承受的巨大苦闷;他数次挑战皇权,让刘邦也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驾驭韩信,韩信是否是自己亲手提拔地韩信?他也未曾想过,为何汉初三杰中萧何、张良安然无事,只有他韩信为何落得如此下场?种种的一切,他都不会去想,他认为他曾经向刘邦所提的要求都是合理,因为他还是一个战国时代的士。

刘邦对韩信的感情是复杂的,韩信对刘邦的态度却是简单的。韩信被捕后,刘邦还并未就想马上处死他,只是将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并且让他参与朝政。但是韩信始终愤愤不平,经常称病不上朝,不给刘邦面子。即便在人事复杂的京城,他韩信还是如游士一般放荡。他在京城里,仰仗着自己劳苦功高,看不起周勃、灌婴等刘邦的嫡系元老;即便是刘邦的连襟--樊哙,他对韩信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与佩服,韩信依然心高气傲地羞辱樊哙。更要命的是,韩信始终不明白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他与刘邦之间的君臣谈话,其态度也表现得极其随意。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言之所为陛下擒也。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这段话以十分明了的态度表达了韩信对自己军事才能的充分肯定,也透露了他对刘邦军事才能的不屑一顾。韩信在面对帝王时的态度,也像极了游士在面对诸侯王时的态度。只说心中想说的话,不顾君王的任何感受。殊不知时异则事异,战国时代那是诸侯王有求于士,天下平定后那可是大把的士有求于王了。就这样韩信在京城里,将上至君主,下到朝臣得罪了个精光。

太史公在书写韩信之死时,对史料的处理太过仓促了,说韩信串通一个小咖陈豨谋反,因而被吕后和萧何设计谋杀。这一情节也太戏剧性了,因此太史公写韩信谋反的这几段话我连标点符号(断句之字)也不信。

不信韩信谋反的原因如下:

一、他没有谋反的动机。他为何要造反?想当皇帝?如果他真的想当皇帝,他为屡屡何拒绝蒯通当年劝他叛汉自立的建议?为何,刘邦巡狩云梦,韩信宁可要了钟离眜的人头去向刘邦表忠心也不反叛?翻遍所有古籍,也未看到他有任何想当皇帝的心迹。

二、他没有谋反的实力。身在京城,形同软禁,手上无可调用之兵。再加之他的牛脾气,他在朝堂上也没有像样的盟友。谋反可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韩信在京城没有人事基础,根本就不可能有像样的谋反班子。韩信虽是军神,但他不是钢铁侠。

三,史书上的记载太矛盾。史书上说韩信勾结外地太守陈豨谋反,具体计划简单地说就是,陈豨在钜鹿率先反叛引诱高祖率军前去平叛,韩信在京城里发动家丁、囚徒等袭杀吕后和太子。这种谋反计划简直太侮辱韩大将军的智商了。首先,就算韩信要谋反为何要勾结一个外地的太守,太守身在外地能给韩信帮什么忙?为何不直接勾结当时的汉朝卫戍部队将领?其次,谋反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直接杀掉皇帝,抢夺政权。在这个谋反过程中刘邦反而离开了叛乱中心,袭击目标变成了吕后和太子。就算韩信成功的杀掉了吕后和太子,刘邦还在啊!放着皇帝不杀,只杀他的老婆孩子,这算是什么谋反?最后,韩信作为一代名将、一代智将。难道会不知道汉朝正规军的战斗力,率领家丁和囚徒去和正规军作战,这样低智商的事情,不是韩大将军拿得出手的。

综上所述韩信谋反绝对子虚乌有,但是有一个事实必须得承认,那就是韩信确实死了,死于萧何和吕后之手,死于谋反的罪名之下,并且被灭了三族。

韩信的一生让人感叹良久,他悲剧性人生的根源在于,他是一个孤独的士。他与萧何、樊哙、周勃、曹参们比起来,他太有格调了。他坚持士的信仰,坚持着战国时代的游士精神,君王只是他服务与效忠的对象,而非他的主宰。




  

相关话题

  为何同是直言,司马迁与汲黯结局不同? 
  为什么要读《史记》? 
  “隐宫”一词是什么意思? 
  为何南陈未给南梁修史? 
  你读中国的史书或外国的史书最印象深刻的句子是什么?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使者在回咸阳的路上遇见滈池君是怎么一回事? 
  外国古书记载了哪些关于中国的鲜为人知的有趣史料? 
  烽火戏诸侯就能逗褒姒笑,西周的幽默感这么拧巴么?史书上记载的这事儿是否有考古佐证? 
  晋国的竹书纪年的内容真实吗?如果真实岂不是颠覆历史? 
  《史记》的真实性如何判断?能举例证明吗? 

前一个讨论
楚国是怎么崛起的?是周天子作死?还是楚人水到渠成?
下一个讨论
秦始皇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