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国内有位南京的小朋友,他的家族预算出资一亿欧元,3岁开始有计划地练习,五年前送他到意大利训练。现在14岁了,在原来训练现役F-1车手维斯塔潘的团队受训,这小朋友参加意大利卡丁车比赛的成绩,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有公布⋯
其实我知道这事后,内心也是酸的⋯
因为我儿子小时候的梦想,是当F1车手。
我说好啊,国际汽联三个目标之一就是要有个中国F1车手。
慢慢地,他自己知道这个不能是梦⋯
虽然儿子和我现在都跑卡丁车比赛,他成绩远比我好。
评论区里有说,三岁还没有自己选择人生道路的意识。这勾起了我的回忆⋯
12年前,当时我儿子两岁多,他坐上那种手摇惯性车里面,明显看出车感与众不同。后来嫌速度太慢了,叫我在后面使劲推,再过两天嫌太简单了,用椅子围出一条刚好能让车通过的弯道,一边漂移,一边叫再推快点,来回多少次还不够⋯那轮胎尖叫声,与年龄远不相符的速度,一般人可能说:"哎,太危险了"⋯能明白他有多少能力的,始终是他父母,但,有没有能力让他接触更高一层次的领域,是对他父母综合能力的考验。
我欠缺这能力,只能让他到公园、农庄里开那些电瓶车,他一坐在车里,全神贯注,专挑那些围拦冲过去,一摇方向盘,看车尾甩过去还能再贴近围拦几厘米⋯
两年卡丁车比赛里,他拿过一些奖杯,把卡丁车当成磨练意志,锻练体能的运动来看待。
国内卡丁车运动,南方的珠三角地区,这两年发展得比以前好了,但全国的卡丁车运动普及率还是偏低。特别对儿童的入门培训,起步太迟。
当下,若目标是向着F1,像开篇那家庭一样,有钱有能力的,只能到欧洲训练。而且最好尽早,因为要从卡丁车国际比赛里,连续取得成绩,才能取得高一级別的驾照,想取得F1正赛资格,需要很多积分才能达到,这每个积分,就是几大袋白花花的银子⋯
中国现在,也有几个自身有能力的车手,就是积分远未够,只能遥望F1。
7月25日更新:
没想到赛车的话题能有这么多人关注,谢谢各位。
我只是个与儿子一起玩车的父亲,平时听音乐、调音响。偶尔答个问题,仅此而已。
关于这个南京小朋友的家事,只是听说,不确定,也免得拉扯各种问题,所以不想公开,才选择发私信⋯
在茫茫人海里,能与你相遇,也是缘分。
现在评论区里已经有人把公众号写出来,而且他还说认识他们一家,对这感兴趣的直接去问他好了⋯我如释重负,谢谢那位仁兄。
我只关注那位有希望接近F1的小朋友⋯
其实,想当F1车手,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困难的,只不过在中国更难⋯
这几年,目睹车圈内外人事,渐渐觉得,大部分人希望中国出个F1车手,像姚明能带动中国篮球产业一样,中国的赛车文化就会飞速发展,这个想法不太现实。每间学校都有篮球场,而能有赛车队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赛车跟篮球不能比。赛车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危险、浪费钱的异类⋯
偶尔有顶住压力,想培养小孩赛车的家长,到了车会,打听一下流程与发展:买私车加会员~请教练培训~CKC比赛~一年下来几十万,吓跑了一堆人。其实,能不能不要这么功利?就是这种思维打压了赛车文化的基础积累,基础不稳、上层建筑何安?
钱少就不能享受赛车的快乐了?不是的。
尝试开过卡丁车的人,基数不少,但能参加当地车场举办小型比赛的人,占比就不多了,一场比赛费用就大约5百多元。而当你穿上赛服,认真听完旗号及赛规讲解,并在比赛中严格执行的话,无论比赛结果如何,你已经是车手了⋯过程的快乐,谁来谁知道。
在比赛中把肾上腺素激情释放了,明白到危险与规则的关系,马路上反而不会飙车。能有更多人这样做,中国的赛车文化会良性发展,有了土壤,培养出更多本地的顶尖车手,不会把人材迫出国⋯
我和儿子在卡丁车的路上,就是这样想、这样走着。用适合自己的资源,去满足追求赛车的梦想⋯卡丁车是赛车运动的基础,没有F1电视直播的机会接近大众。但卡丁车的乐趣,并不因为是基础而变低。
每次面对一条陌生的赛道,我拿着打印好的赛道图,和他一起早上走赛道,他会不时回头看每个弯的起承转合。我俩边比划、边讨论,每次总是他看得更多、更深入⋯初次练车,不会相信他是第一次跑这赛道,跟在他后面,总会看到各种我没想到的过弯方法⋯在卡丁车比赛里,学会思考、学会忍耐、学会沟通(与车和其他车手)。
经历过大雨中好像开船一样的比赛:
在耐力赛中磨练出坚毅:
更在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导致退赛中,相互鼓励⋯在克服各种困难中,不断突破自我极限,是父子俩不断前行的动力⋯
放一段,X30限流首次练车视频,儿子前车,后车是位资深前辈:
知乎上有不少卡丁车界顶尖高手,一直是我俩学习的方向,只不过他们因为水平太高,经常讲一句留一句(其实他以为你懂的)⋯而我这接近群众的水平,还有理科生的思维、文科生的笔,可能会贴地气些。
赛车类话题有了第二条"编辑推荐":
2017年12月31日再更:
在各种卡丁车比赛和练车的日子里,车圈里人间百态,历历在目 : 各种意外,险象环生⋯在这送旧迎新的日子里,不禁想起了儿子的卡丁车教练。
初次见面,教练很亲切和蔼。见面多了,才发觉这是他的真性情,也是个好父亲⋯
记得儿子第二次比赛,他头车被二车追急了,失控后儿子想重返赛道,车没等后面的车完全通过就开动,结果两车相撞,双方退赛。
事后教练很严厉,把监控录像让我们看,分析事情经过,提醒我们把赛场规则和纪律放在第一位。
以后的日子,父子俩都是铭记在心⋯慢慢发觉,能坚持下来,其实最大收获的是自己。
车手,都是肾上腺素发达,其中的高手,能冷静思考、严格要求自我⋯我和儿子永远记住教练那句话:
“有了车品,成绩才会上去。”
赛车,速度是它的主旋律,但赛车不只是速度,无数成功与失败都在赛场上反复循环,车手眨眼间的一个肌肉反应,胜负就在下一秒⋯
这是它最大的魅力,也是我们热爱赛车的原因。
本文收录于:
中国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还是差些,
导致大公司经常肆无忌惮地侵犯消费者。
美国有集体诉讼和天价赔偿等法律制度,
虽然有很多争议,但确实有利于消费者。
比如这个事主如果想告南航几乎不可能,
因为损失撑死几千,但律师费至少几万。
一个普通人想要和大公司法律部做斗争,
时间精力金钱损失多,还很难打赢官司。
航空公司的飞行计划安排相对比较专业,
外行的人很难证明这是航空公司的过失。
如果这事儿发生在美国,情况就不一样,
事主可以代表所有被航司坑过的人起诉。
如果胜诉,航司必须赔偿所有类似事主,
而且原告打赢官司了才需要支付律师费。
好的律师事务所非常喜欢接这样的案子,
因为事主多赔偿多,能够得到很多提成。
一旦打赢官司,不但得到天价赔偿提成,
还能让律所暴得大名,真的是名利双收。
在这样制度的约束下,大公司必须小心,
不敢过分侵犯消费者权益,以免赔大钱。
我国证券版的集体诉讼制度于去年生效,
希望以后能够尽快向其他领域拓展开来。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