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歧视
是看不起
可以自学啊
我蒙语就是大学后自学的
内蒙的蒙古族现在已经分成“蒙语系”和“证件系”两类,
A、蒙语系地区,内婚率超过80%,蒙古族普遍说蒙古语,但蒙族比例多数是在下降的。
B、证件系地区,内婚率低于70%,蒙古族普遍说汉语,大量通婚,但小孩又为了占政策便宜普遍报成蒙古族,所以蒙族比例普遍上升,同时造成很多“蒙古族”四个祖辈有三个汉族的现象。以赤峰市区、通辽市区、乌兰浩特、海拉尔 这四个市区来说,最极端的情况下,最后整个城市的人都报成“蒙古族”,但明明几乎都是王李张刘赵,祖籍绝大多数也是河北山东,真的有必要走到那一步吗?离谱的政策!
以下是A区和B区一览表,A区唯一一个蒙语人口大幅增长的地方是二连浩特,是反映中蒙两国来往密切程度的指标城市。
我是喀喇沁蒙古人,现在生活在科尔沁地区。我不会蒙语,但可以看西里尔蒙古文、回鹘蒙古文,以及简单的八思巴文。
我出生在一个蒙古族比较集中的地方,由于靠近黑吉蒙边界,这里算是半农半牧地区。我的父母都是蒙古人。我父亲从小就说蒙语,但适逢文革,我们这里被划入吉林省,他受了汉语教育。而我的姥爷,同样在文革后,由于各种原因从这里搬到了一个都是汉族人的村子,因此,纵然姥姥姥爷都可以流利的说蒙语,但我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在那个环境中成长,已经成了题主所说的“不会说蒙语”的人了。
还没学会说话时,由于母亲经商、父亲工作,我就被送到当时我们那里唯一的托儿所(由一位外地来的汉族移民经营)照料。从说话到学习,都是汉语。五岁时,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同时也面对我已经不会说蒙语的事实,我被送到离家最近的城市上课。幼儿园、小学、初中,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这里的蒙古人相比我的故乡实在是太过稀少,我还记得只有一次父母带我到蒙医院我才又一次听到有人说蒙语。所以,虽然我知道自己是蒙古人,但仅此而已,我和别人也没什么不同,我没有什么民族意识,我没有什么民族认同。只是逢年过节,家里几乎听不到有人说汉语的时刻,就会惋惜。
直到高中。
我遇见了我现在的班主任老师。我还记得他第一次用“我是蒙古人”来解释我的错误的时候是什么鄙夷的神情。以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和无数个同学一起在他面前被责骂,只因为我和另外一个人是蒙古人,他便会说“滚去外蒙古”。我们不穿校服、我们成绩下降,他都用这个来解释。某个同学,一个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同学——即使她明明是满族人——他责骂她时居然说“比蒙古人还要蒙古”。
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是蒙古人。我似乎快要忘记的认同浮出水面,只因为侮辱、谩骂与歧视。我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身份——我到底应该如何定义自己。我开始关注网络上更多人的看法,看了足够多之后,我发现即使自己是这么一个所谓的“假蒙古人”,却还是被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是被骂成蛮夷,还是被侮辱谩骂歧视。
我终于醒悟,我是蒙古人。
我才想起来,即使我母亲是那样一个人——不会蒙语,常年与汉人打交道——却还是在被人问道时,从未犹豫过说出“我是蒙古人”。
蒙古人——之所以是蒙古人,不在于他现在会不会语言与文字,而在于他究竟有没有想要学会语言文字的那颗心。如今,有的蒙古人只会说中文,有的蒙古人只会说俄语,有的蒙古人也许只会说阿拉伯语。只要认同仍然能维系,终究都是蒙古人。
但,蒙古语、蒙古文是蒙古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生存的根基,对于蒙古人来说,会不会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我会讲汉语是我能力和知识的体现,
如果我不会这些也不会成为我的耻辱,
但是如果我不会讲藏语、不会藏文,
那么就会是我的耻辱,因为我是一个藏族人。
——第十世班禅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