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家长是不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很平庸?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娃爹:数竞集训队,高二确定保送

我:高考理科大省排名前十

女儿:中等生。我觉得算中等生里的战斗机了,但还是中等生。

我们对女儿,说起来就像前面很多回答:健康就好,快乐就好,等等。

开始我诚恳觉得我真的这么想,后来发现还是不够。

毕竟说说容易。

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在班里大概十几到二十几名晃,确定无疑中等生。因为要小升初嘛,想着多少学点奥数吧,我自己教。结果,天天吼。

我觉得太简单、太理所当然的点,她就是不会,或者她错一次,再错一次,再错一次,还是会错……错四五次我觉得:这是态度问题!于是就吼。

后来我娘看不下去,站出来吼:你们是生得好!不是每个人都有你们的运气!

我娘三十多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吼功比我强。

我识时务,怂得快,这段前后也就一个多月吧,回想起来还好,回头得快。我放弃,送她去学而思,之后我老老实实坐在教室后面听课,听老师怎么讲课。

回家再和娃爹一起开会讨论:第一步 ,我们先各自做题,对比我们的思路,看谁的更优,对,我们两个人如果上来直接开会就会直接掐思路,所以我们先得各自理智地表达自己;第二步,我们讨论怎么拆分这个思路让女儿理解;第三步,我们还得讨论怎么能让女儿以后都能自然而然想到这个思路。以上,经常还得准备套备份思路,让女儿自己选择哪个对她来说更容易。

我老公开玩笑,说给女儿做道题死的脑细胞比发篇顶级多多了。

难的其实不是接受,我女儿三岁我就知道她不如我小时候聪明了,我娘说的。毕竟她见的孩子多了去了,直接告诉我大概是中等,顶多偏上一点点。

我觉得完全无所谓啊。

我觉得康庄大道在那里,我肯定能领她走上去,走慢点不要紧,只要认真努力,走还是能走的。

后来发现这也是不够的。

真正要接受的是:我眼里的康庄大道,她连入口都找不到,我拖着她到入口,她还是看不到——这个事实。接受她确实不能像我一样思考,即使我告诉她思路什么样,她还是做不到这个事实。

直到我终于明白,我不能拖着她走我的路,我得站到她的立场,她的角度,为她找一条适合她的路出来,那样才行。

这个过程大概花了半年,之后就很顺利了。

女儿现在有自己一套思路,成绩也稳定了,最让我欣喜的是,她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因材施教四个字,我从小学就认识,但真正的含义,还得女儿教会我。


user avatar   chenq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教育程度的角度看,2001年出生人口1700万人,绝大多数人都能上初中,1300万到1400万人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近800万人可以获得高等教育,422万人能考上普通本科,近50万人能考上985/211大学,其中考上985大学的大约有16万人,到了C9高校,就只剩下3万多人。

如果将这个组合画成金字塔图,大概是这么一个结构:

有17.6%的人口仅完成了义务教育。35.8%的人口会停留在高中/中专/职校的教育水平。能获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一半左右,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获得本科教育,其中21.9%是非985、211本科。

在普通本科之上,是211、985高校,甚至是C9高校,他们占每年出生人口的3%,985高校的本科教育,只有1%的人口能够获得。

如此低的比例,再加上各种公众号文章也在不断渲染「阶级滑落」的可怕,让许多高学历的父母非常担心:我的孩子会不会考得还没有我好?两个985的家长带出来了一个大学都考不上的孩子该怎么办?

比如前阵子在微博上有一篇文章《智商也要交遗产税:为什么聪明人的孩子大多没那么聪明?》 就讲了这个故事。

因此,使用2014年CHIPs数据,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研究,观察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子女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来看全国情况,下图的纵轴是父亲教育情况,横轴是母亲教育情况,分母是属于这种情况的在1980到1994年出生的被调查者总数,分子是在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考上大学的人数。

可以看到,左上角的红色部分,和右下角的绿色部分,有着本质差别。

1980到1994年这15年间出生的人口考上大学的比例大约是17%。

但在左上角红色方块内,父母教育均不高于义务教育的家庭中,孩子考上大学的比例仅有10%。

而在右下角的绿色方块内,父母教育水平均大于大专水平,其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则高达80%。

这么看来,父母教育程度如果比较高,子女是不是就不太可能平庸?还有几个问题。

1,不管是1980年出生的人口还是1994年出生的人口,其父母考上大学的年代基本在1990年之前,这些年份的高考录取率还是非常低的,被大学或大专录取的比例和现在考上211比例差不多,被大学本科录取和当前的985水平差不多。

2,不管是1980年出生的人口还是1994年出生的人口,在他们参加高考的年份,大学都已经开始了扩招,1980到1994年出生的人口有17%考上了大学,而2001年出生的人有25%都能考上大学。

换句话说,「父母教育水平均大于大专水平,其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则高达80%」在这里就成了一句有误导性的判断,比较中肯的说法是:

「父母教育水平均处于前3%,子女教育水平处于前17%的可能性大约是80%」

「处于前17%」还是一个很模糊的判断,从上面可以看到,对于当前的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已经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我们要进一步去分析考上211或者985的比例。

幸运的是,CHIPs的2014年数据提供了城镇样本的大学类型,共有包括985、211、其他普通大学这几类。还有一类是出国留学,但在1980到总共3139个样本中只有2例,被我暂时去掉了。

先看城镇样本的总体情况:

上图是城镇居民父母教育水平和子女考上大学之间的关系,对1980到1994年出生的城镇居民来说,考上大学的比例高达51%,超过一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和全国总样本一样,左上角红色方块的父母均不高于义务教育的样本的大学考取率也低于城镇平均水平,为33%。

而右下角绿色方块内的父母教育水平均高于大专的样本,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高达91%。

但还是有这样的疑惑——考上大学不难,城镇居民有一半都能考上大学,问题是考上了什么大学?

接下来,我们把右下角的绿色方块放大,进一步分析子女的受教育情况。

我们将父母的高等教育类型均分为五类——985大学、非985的211大学、其他全日制大学、成人本科或函授、大专,看子女考上211大学,或者考上了985学校的比例,结果如下:

这批父母考上大学、大专的比例和当前的学生考上211大学的比例都差不多,都是3%左右,我们可以将全体分子(子女考上211或985大学)之和去除以全体分母之和(父母水平均在大专或以上),然后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

当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3%时,子女仍然处于前3%的概率只有……10%。

有没有办法能让子女处于前3%的水平的概率高一点呢?

也不是没有,光看左上角的绿色方块,如果当年父母的教育水平都在前1%(1980年代的211+985大学录取概率差不多等于当前的C9),一共有11人,这样子女考上211大学一共6人,位于前3%的概率就会就等于55%,超过一半了。

所以,从概率上说,子女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一个均值回归,父母教育水平更高的,子女教育水平平均来说肯定也会比较高,但要赶上父母,还是得看前世积德。

把之前的结论一般化,假设未来的大学录取率保持原状,那可能会有这样一些推论:

1,父母都考上了985的,子女能考上211的概率在一半左右。

2,父母都考上了C9的,子女能考上985的概率在一半左右。

3,父母都考上了清华北大的,子女能考上C9的概率也在一半左右。

……总之,保持原有的父母教育水平,真是太难了。

最后,我们再把1980到1994年出生的那批城镇人口拿出来,看他们考上985的情况,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城镇居民考上985大学的比例差不多在2.5%左右,其中右下角父母教育程度较高的绿色方块考上985比例为14.1%,他们贡献了985学生的12.3%。

左上角父母教育程度均低于大专的红色方块考上985比例为2.2%,但他们贡献了985学生的77.8%。

两个黄色方块部分,即父母有一方的教育水平高于或等于大专,另一方低于大专的子女考上985比例为5.3%,他们贡献了985学生的9.9%。

从比例看,14.1%对5.2%和2.2%当然是高了许多,但由于基数差距大,绝大部分985学生——87.7%——是来自于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的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中。

这里我们再次欣慰地看到:

当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1%时,子女仍然处于前1%的概率只有……14.1%。


因此,结论很明确,从211和985的例子看,如果父母在考试上十分厉害,处于人群的前3%甚至是前1%,那么在80%到90%的情况下,自家小孩都是会比自己更差。

学会接受这个现实吧(反正我已经接受了)。


user avatar   wilsonz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秋回了趟老家,和父母一起过的节。在家的时候给不放假的几个办公室发了六封工作邮件,父母家里网不好,还是插线的,附件上传了好久没成功,过节心浮气躁,敲了几下桌子,母亲默默进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又悄悄出去了。

我和父亲母亲的关系很好,每月给他们打钱;他们当然不舍得花,于是每月给他们买东西,有时候我在商店买了什么吃的觉得好了,就上淘宝给他们也买一份;每周给他们打电话,如今三十多岁自己成家立业了,每次飞机起飞前还要在微信群里说:爸,妈,飞机要起飞了,今天去上海,明天回来。

我做了一个孩子所能做的一切。哦,只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我常年不在他们身边。

是的,我是故意这么说的,为了使自己好受一些。这绝不是一个小瑕疵,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我,常年,不在他们身边。

从小到大我就是父母的骄傲,在一个衰落的,贫穷的,颓废的三线城市,做着小县城的那种好学生,被旁人羡艳,我听到人们在背后议论,老x自己受穷一辈子,要靠儿子长脸了。我也确实给他们长脸了,考上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在这个国家的心脏安家落户,有了体面的工作,领着他们出国去玩儿。对于北京,我真的没有什么存在感,然而我知道,对于家乡父老,对父亲母亲来说,我已经与平庸绝缘,我是成功走出荒芜,闯出一片天地的精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在一座大城市,以一种不同于家乡人的方式奋斗和生活,就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记得一直到十八岁以前,我有事情还是会和父母亲说,我说高三太苦了,说上完夜自习会饿,而他们总能给出排解的办法,一句鼓励,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一直到有一天,我读大一的时候,打电话给母亲,说我太痛苦了,遇到一个问题,实在不知道如何应对,但是这样的问题,却不再是我的母亲所能回答的,我得把很多事向她仔细解释很多遍,她才能明白我到底在说什么,更不用说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了。然而她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事实上,两年以后,在我早已忘记的时候,她还在一个早上小心翼翼旁敲侧击地问我,到底过了那个坎儿没有。自己的孩子在经受某种困难,然而她一点儿忙也帮不上,这让她比我还要痛苦。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慢慢不再向父母倾诉我遇到的困难,因为那种无力和焦虑感会让他们彻夜难眠。我开始跟他们说一切都好,没什么事情发生,与此同时,独自做了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决定。现在看来,也并不都是糟糕的决定。

我的父母只是不熟悉大城市的逻辑,他们并不愚钝,他们当然也慢慢知道了孩子并没有向他们吐露全部的实情,他们意识到自己被时代甩下了,不,这不重要,要紧的是,他们被自己的孩子甩下了。他们想要提供帮助,想要倾心交谈,然而他们发现孩子在问候他们生活的所有方面,而他们却不能理解自己孩子遇到的事情。他们收到微信说孩子要去上海,他们想说点什么,想问问去上海做什么,可他们不知道从何问起,而我也不知道该从何解释起。

上午的时候隔壁家父子俩刚刚吵了一架,老子嫌儿子没出息,过节不去领导家走动,尽想着睡懒觉。隔壁家小孩就挺平庸的吧,一晃就度过小学中学大专,然后专升本,然后在老家的事业单位上班,然后靠着编制这个亮点找一个合适的姑娘。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当初念书不好,也在县园林局或是政务大厅谋一份这样的差,现在就天天在家里住着,和父母待在一起;我也不用发微信说我要去上海,我会和我妈说我下午去一趟东区,我妈也不会沉默,她会说那你顺便把这点羊骨头给你姥姥送去;我会和父亲吵架,吵完以后闷头吃饭,谁也不理谁,我的父亲会以他的生活经验训斥我哪里做的不对,我会反驳他,之后悄悄按他说的做。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我火速回家又火速离去,短暂的片刻坐在家里如尊贵的宾客一般,我尽心竭力对他们的好最后显得是在把他们当成小孩一样哄着,他们尽心竭力对我的好无处安放。

我想起来去年和一个美籍华裔吃饭,为了和我套近乎,他在连篇的英文里努力挤出几个蹩脚的中文词,他告诉我说,他的父亲现在在美国,每次到春节的时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中国的一种电视节目,孩子们都觉得…他没有再说,而是耸了耸肩。我猜到他的态度,也猜到那个孤身一人的老头在看春晚。挺讽刺的,春晚应该是阖家团圆时候的背景音乐,不过就有这种可悲的老头,在大中午的德克萨斯孤身一人闷在房间里在笔记本电脑上看,而他的孩子们不能理解他,视之为怪癖。我牢牢记着这个例子,后来和很多人说,我这辈子绝不会在海外把孩子养大,因为那样最终我会失去自己的孩子,哪怕他们还讲中文,也不再和我一样与中国的文化有深刻的羁绊了。我不能理解他们,他们不能理解我,太痛苦了。

到今天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我的父母也已经失去我了。于他们而言,我是不平庸的,然而也是遥远的,物理上和心理上都是。我知道这么说有点矫情。可是却忍不住这样想。我在想,一路走到今天,我身边的漂泊在北京的上海的香港的纽约的朋友们,不知道他们的父母过得怎样,他们会不会和我分享这同一个故事。

回到北京家里,写这篇答案的同时,看了第三遍《山河故人》。这个故事很迷人,它讲了很多事情。今天它的主题是:一个孩子离开山西去到上海和澳大利亚,他走得太远,生活得太不平凡,以至于故乡和母亲都失去了他。

中秋节就这么过去了。

-----

这答案留一天,明儿删。

-----

看到好些朋友说不要删,真的很感谢大家,我们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奔波和聚散无常的,我们共享一样的故事。那就不删了。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这文章哪里不好,也就是我当初为什么想留给有同感的人看看就删掉的缘故。

1、矫情,可能太矫情了。没办法,刚刚离开父母的小孩儿就是这样的,我此刻的心情和第一天被送到幼儿园父母走了以后一样。

2、我只讲了故事的一半,这是一个围城,对于在家天天围着父母转的孩子,可能父母以及自己都会希望自己能出去闯闯、有自己的事业吧。

3、这一题问平凡的人会不会痛苦,强答说优秀的人也很痛苦呢,是不是有点欠揍

4、对于父母没有借鉴意义,评论区说得很好,不能为了膝下承欢就故意把孩子往平凡了培养吧,我觉得这样的父母很自私。你还真别说,我见过这样的人。生俩儿子,一个让学习一个让好好玩儿,“给国家培养一个给自己培养一个”。人生而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父母不能替孩子定义什么是幸福。好的父母,即便不能给孩子选择的余裕,也至少应该给他/她选择的自由。

就这么多。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先看看你是否提供了足够他成长的条件,再讨论他是否平庸。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答案没有提到一个重要的恶性循环:家长的对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钝化了他们对孩子成就的认知奖赏,削弱了他们对孩子的成就感激励(在很多案例中甚至是颠覆性的贬低),导致他们的孩子无法从成就感最重要的源头之一——也就是他们最在乎的父母——身上汲取足够的成就感。于是他们便会产生类似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放弃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所获得的成就,于是上述情况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这样的孩子,根本不是自己选择平庸,而是被父母的期待压成平庸。有些孩子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有些孩子则选择和父母保持距离自救。而更可怕的是,哪怕他们已经通过自我调节从别的来源获取了成就感,他们内心深处从小便滋生出的自卑将会一直伴随他们,如同儿时深可见骨的伤疤,哪怕多少年后还是会疼。

每个孩子唯一的竞争对手只有他过去的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纵向比较机制就叫做成长,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励。但我们的父母,学校和社会苦心营造出一种精密的横向比较机制。倘若如此这就罢了,两个机制的确有同时存在的必要性。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家长和老师所有的成就感激励几乎全部依靠横向比较机制。他们一点点地将本应收获巨大成就感的纵向比较机制边缘化,甚至用一系列刻薄的批评来贬低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事实上,只有纵向比较机制才是伴随一个人一辈子,激励一个人不断进步的最重要的成就感获取机制。横向比较机制,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跨度上看,根本就是一个随着时间推进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摧毁的机制。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进入大学后没人会在乎你初中一年级时排名第几。

当一个孩子的纵向比较机制被横向比较机制压制甚至摧毁,且在横向比较机制中还表现不佳时,他真的很难维系自己的自尊心——成就感恰恰是一个人自尊心最重要的源头。换言之,这些孩子丧失了自尊心的“造血能力”,而必须努力去符合横向比较机制上片面且暂时性的评价标准,因为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够让他们的父母产生成就感奖赏,并给予他们成就感激励。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孩子逐渐合理化了横向比较机制作为父母成就感奖赏唯一来源的不合理,并习惯了父母通过这个机制评价他们的表现并给予他们维系自尊心的成就感。

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他们会异乎寻常地坚持横向比较机制,异乎寻常地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表现,这里的别人早已经不仅仅是父母,而是更多社会角色,包括老师,老板,长辈,妻子,同事,甚至陌生人,只为了汲取这些人的评价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一旦他们的表现无法符合当前时间节点里的横向评价机制标准,他们就会产生莫大的成就感焦虑——进而导致自尊心焦虑。

而更可怕的是,他们会变成下一个只依靠横向比较机制来激励自己后代的,不接受所谓的“平庸”的父母。某种意义上,他们把孩子当做是一个汲取自己成就感的工具,他们是在通过从他们孩子的表现上,维系自己的自尊心。他们完完全全没有意识到,真正有严重心理缺陷,甚至可以说是心理残疾的人是他们自己。

这就如同是一个荒诞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村子,里面一群残疾人因为从小没了右手臂,便开始依靠各种木棍来行动。但这样很不方便,因为他们需要经常随着环境变化替换自己的木棍。而那些找不到替换木棍的人就会饿死。

后来这样的这样依靠木棍的残疾人越来越多,有了很多孩子,作为父母的他们便产生了一个荒谬的集体意识——使用木棍的技能太重要了,因此所有孩子必须从小开始学习!。于是,父母将每一个身体健全的孩子的右手臂砍断,强迫他们学习如何依靠木棍行动。

当孩子们求饶,躲避,反抗,质疑时,父母会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长大后就知道我们是为你好了,只有从小就学习使用木棍,长大后才不会饿死!”

有的孩子挣扎地问:“那现在学习使用一种木棍那将来替换了不会使新的木棍怎么办?如果注定要替换那现在学习这个木棍的意义是什么?”

父母砍断了孩子的右手臂,恶狠狠地说:“学习的意义就是现在能好好活着,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更有的孩子大声叫道:“为什么不能用右手臂代替木棍?这样我们一辈子都不用替换木棍还能活的更加轻松自在!”

父母砍断了孩子的右手臂,恶狠狠地说:“你不会用木棍就是没用的废物!再说我积累了这么多年使用木棍的经验,为你准备了这么多材质精良的木棍,你要是用右手臂怎么继承我的经验和财富?你太不懂事了,我是爱你才这么逼你啊!”

孩子捂着流血不止的右手臂哭着哭着喊:“那也许你们一开始就错了呢?”

拿着滴血的刀,父母指着四周大声说:“孩子你傻啊!你看看这里所有人哪个是用右手臂的?总不能所有人都错了吧?”

于是,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再没有一个有右手臂的人。

这个故事里,这孩子们的右手臂,就是每个人生来就有,且能够使用一辈子的主动汲取成就感,维系自尊心的纵向比较机制。而父母们的木棍,就是需要不断更迭和痛苦适应的,被动汲取成就感,维系自尊心的横向比较机制。

期待自己孩子们不平庸的心理残疾父母们,正在亲手终结了每一个孩子健全的人生,并将这种可怕的心理残疾,以爱的名义一代代传承下去。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路过强答一番, 挣点盐值。


不少家长缺少一个正确的✔心态 (Mindset) 来认识学习这个事情。也因此急急忙忙就下了一个“平庸”的结论。


到底什么是平庸?

v.vzuu.com/video/109799

不妨看完视频以后思考一下。。




健全的人格远远比考试或者测试拿高分重要。这是很多家长忽视的东西。



正确的心态是什么?

那就是成长心态。

反之, 要摒弃的是“定型”心态。

成功最重要的不是天賦, 而是成长心态和坚持。

《心态致胜》作者,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卡萝・杜维克(Carol S. Dweck),将人们用来解释世界、认知周遭事物的框架称为「心态」(mindset),也就是说人们采取什么心态,往往就决定他是什么样的人。杜维克将心态分为两大类型:

定型心态(fixed mindset):聪明才智天注定,永远无法改变

认定自己的成功在于天赋优于一般人,相信能力天注定,无法后天培养,在凡事命定的世界里,失败与挫折可以用来界定人的高下,失败就代表著不聪明。就像前述遭遇挫折的同事,将失败原因归咎于自己不聪明。


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天赋只是起点,成功要靠努力

认为天赋只是起点,就算是天才也得经历一番努力才能成功,相信人的才能可以经由锻炼改变,认为成功是指做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比别人好,将挫折与失败视为挑战,只有尽一切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就像每一次遭遇挫折,总能从中找出改善办法,不断自我精进的工作者。


了解两种心态类型后,那么到底人类的心态是否可以后天培养,还是先天就已注定?

杜维克强调,心态就像人体的肌肉一样,愈是用它来学习、专注于积极的思考,就愈强大。

提出改变心态的3个步骤:

步骤1:识别定型心态思考模式,不代表真实的你

如果你有天分,就不会失败了;因为天赋优于别人,所以只有聪明人才会成功;这不是我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你做得到吗?说不定你一点天分也没有……,当你的内心开始出现以上这些坏念头时,就要立刻了解这只是「定型心态」在作祟,并不是你真正的表现。


步骤2:自我改变,用成长型心态取代定型心态

运用自我对话方式回应,驳斥那些正在内心滋长的坏念头,例如,我不确定我办不办得到,但我会持续努力学习;我会承担这个错误,这样子我才有机会知道问题在哪里;失败为成功之母,成功人士都曾经历过……抱持成长型心态看待眼前的问题,走出定型心态的思考模式。


步骤3:维持改变,避免故态复萌

成长型心态是以改变的信念为基础,不论改变心态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事业、控制情绪或减肥,一旦问题获得改善,人们就会终止原本带来改善的行动,导致问题再次故态复萌。


就像有一对互揭疮疤、吵吵闹闹的夫妻,在接受辅导后开始出现互相称赞对方的优点,可惜好景不常,双方都认为,因为状况已经有所改善,所以不再需要为这件事情如此努力,造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再次破灭。杜维克强调,心态改变绝非找出一些改善方法就了事,也不是这里学一点、那里改一点,就能立即奏效,而是要以全新方式看待问题,全心投入于自我改变,而成长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努力。



“家长是否很难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这个问题本身, 就在提示着提问者的思维方式还局限在 Fixed Mindset 里面出不来。。



家长是否很难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这个问题本身, 还提示着提问者对人的多元智能缺乏充分的认识。。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尽管加德纳将智能禀赋划分得如此之细,但他强调自己的理论不应被用于限定人们为某一项智力类型,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一套智力组合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智能理论实际上是复合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在二十世纪90年代在东南亚快速冒起。起初在台湾兴起,继而香港教育部门积极参考有关理论,并在多家幼稚园和小学的一年级推广多元智能教育。至今华人地区已有教育组织及教育工作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核心,为幼稚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等学龄阶段之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测验评量、课程营队、教育辅导、教师培训等教育解决方案。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传统IQ智力测验也仅涵盖逻辑数学、语文、和空间智能。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踏员的肢体能力(肢体动觉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某些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其强项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因此受到责罚。

语文(Verbal/Linguistic)

数理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

空间(Visual/Spatial)

肢体动觉(Bodily/Kinesthetic)

音乐(Musical/Rhythmic)

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

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自然(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9年补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

学生和家长也许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现象。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毕马龙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赋予更高期望以后,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的一种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命名取自希腊神话故事里面的一位名为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他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出来的女神雕像,由于他每天对着雕像说话,最后那座女神雕像变成一位真正的女神。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自我应验预言发展。以此观点,内心常常带着负面期望的人们将会失败;而内心常常带着正面期望的人们将会成功。在社会学,这个效应经常被引用与教育或社会阶级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与雷诺尔·雅各布森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假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加强,学生的表现也会相对加强。也正是因为罗森塔尔对该效应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实验的目地是用来支持现实层面是可以受到他人的期望而影响的假设。这种影响是有效的,主要是单看给予特定的个人正面或负面的期望。观察者期望效应,在真实生活中,被观察者无察觉的情况下给与期望,并观察结果。罗森塔尔断言这样的期望可以实质上去影响并且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在这个实验中,罗森塔尔预测当告诉一位小学老师某几位学生比其他学生聪明,这位老师可能会潜意识去帮助和鼓励这几位学生成功。1911年由一位心理学家所做名为聪明的汉斯的实验指出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匹懂得算术和做出各式各样惊奇技能的马,事实上是靠训练员和观察者无意识下给予的暗示(例如:表情、姿势)而得出正确答案。


其他:

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孩子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蝴蝶效应

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有时候会有决定性大作用。不要忽略孩子的努力,哪怕再微不足道,孩子也需要你的肯定。

手表定律

有时候,拥有太多选择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这不但让人变得难以抉择,还会干扰人的注意力。对于年纪小的孩子,给他过多的玩具或不适当的玩具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在玩具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件,严重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不要一次性满足他多个愿望,孩子提出要求,家长立即给予满足,无形之中滋长了孩子有求必应的习惯心理,会使急躁情绪加剧。相反,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用一定的时间,延长实现要求的过程,孩子会形成一种“来之不易”的心理感受。这样,不仅自控能力会得到加强,而且还会使孩子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结果。

德西效应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家长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晕轮效应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对孩子的爱,往往会蒙蔽家长的眼睛,让家长忽略掉孩子身上的缺点和坏毛病。当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吵架、哇哇大哭时,家长本能地就会去袒护自家的孩子,即便有时候明知是自己孩子的错。过分的袒护,让孩子难以认识到自身问题,时间一长容易变得自私、依赖、独立性差。


马太效应

好的会越来越好,坏的会越来越坏;富有的会越来越富有,贫穷的会越来越贫穷——除非我们能付出巨大的努力,获得一个转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所以他们会越来越优秀。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孩子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不是从挫折、郁闷中得来的,而是从某一次小小的成就感中得来的。所以,在孩子开始学习、尝试新事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做好准备,让孩子每一次都获得一点成就感,这才是支撑孩子走下去的动力。


门槛效应

一下子向孩子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


也许很多人等着一个结论。

俺没啥结论, 分享一两张图片:





当然, 看过故事的读者知道, 丑小鸭它最后发现自己是天鹅。


更多阅读:什麼是“Grit”?


心理學家Angela Duckworth提出“Grit”是比智商、天賦更重要的成功特質後,

“Grit”這個字成為教育界中最熱門的字。

“Grit”指的意志力(grit),是追求長期目標的熱情與毅力;不只是努力一周或一個月,而是持續長達幾年的努力,直到目標實現為止。

簡而言之,即使在遭受困境失敗後,這個長期目標依然堅固毫不動搖(steadfast)。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可以藉由成長型思維模式來鍛鍊意志力,

例如:尋求協助、嘗試新方法、從挫敗中學習等,這些都是靠著後天訓練變得更強壯,幫助我們跳脫天生的限制,往前邁進。




user avatar   zhu-peng-cheng-8-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两个老人家乐天安命什么都看得开,经常和我说:“大孙子,我们不指望你出人头地,就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







但是我考出全班前五那次把我收拾得亲妈都不认识的也是他俩……


user avatar   jian-xiao-jian-53-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年九月十八号:最近这个我四年前写的答案又有好多人赞,特意出来更新一下。本人的亲妹妹在中考中考到了自己心仪的职高,成功开始了自己的西点学习之路。我的爹妈也在这四年里成功接受了我妹妹“成绩不好但是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一事实并为她找到了目前的人生热情感到高兴,本人也从大学毕业顺利开启搬砖的职业生涯。

成绩的传承确实很难,但是我们一家子都已经与彼此、与我们自己本身和解。我的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孩子没有自己学习好的事实,我和我妹妹也接受了“我们确实不如父母,也没有办法在学习方面让他们骄傲”的事实。现在我的老妈可能再也不会说出“连浙大都考不上”这种话,而是静静地看着自己两个孩子走着不同于当年的自己走的路,并支持他们。说真的,比起“清华毕业的妈”,现在的她更加让我骄傲。清华每年毕业这么多人,不是人人都可以和自己、和孩子和解。

当然她还是在坚持学习。伯克利是去不了了,但是她每天都在坚持通过看美剧的方式学习英语,熟悉我们年轻人的世界。

下面是原答案。

我妈曾经哭着对我说:“我只是很难想象我的孩子居然连个浙大都上不了。。”

我妈清华建筑系的,今年快五十了,看到我申请到了美国最好的物理系之一UCSB之后她看了看网上的排名和各个学校的地理位置,然后跟我说妈妈在伯克利等你哦

五十岁的人了还从头开始学英语打算考伯克利的建筑系研究生真的是简直了

其实也不算从头,老妈英语底子在同辈人里相当好了,可以勉强看建筑系专业文献,听说也不不错,但她总觉得“唉我大学同学英文比我好太多我还要重新学”

我是真的头疼

~~~~~~~~~分割线

没想到这么多人看啊哈哈,说点事儿,答主本人其实还是个小学渣,UCSB物理再好那也要读出来才是好,我八字还没一撇呢所以别说答主高智商了哈哈哈很惭愧的

我的老妈其实也不算聪明的类型,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你妈是聪明的话那不会干了二十多年就做到个副总建筑师”因为我也看得出来老妈真的是努力型选手,数学物理上了初中她就再也不能辅导我了

我妈一年之前来了个公众号,讲得一般是建筑城市方面的东西我也看不太懂,偶尔会说一下自己的生活(散文随笔),不时的吐槽自己俩孩子是多么的学渣哈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关注下,叫静工

头一回打广告就给我妈啦,以后保证不打了

~~~~~~~~~~再次分割

很多浙大的同学都提刀登门了哈哈哈,我就是想说一下其实我真的超级喜欢浙大,自己是在浙大的玉泉西溪紫金港三个校区长大的,打球去浙大吃饭去浙大饭后散步去浙大谈恋爱也去浙大,高中还是浙大附中的,所以真的不是在黑啦。当时我妈会说这句话是因为我中考成绩出来要去浙大附中(然而我分是够杭四的但是不喜欢就没去)然后我妈就很伤心因为浙大附中当时每年能去浙大的只有二十几个(似乎),就很自然地默认我不可能进我们学校前三十了,所以就说了一句这话,真的不是黑浙大啊我贼爱浙大真的贼爱,要是有浙大人爱打球的没准还认识我哈哈哈

我妈花了二十年才接受自己的孩子们是两个平凡的人,现在心态好了很多了,再也没有给过我什么压力,我妹妹的中等生生活也是安安稳稳的不像她哥当年一样苦逼,挺好的

有时候看着我妈读佛经打坐冥想,就觉得,估计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应该是真的很困难的一件事吧。。

最后补充一句:我很爱我老妈,长大之后也是非常理解她。我要是清北毕业结果孩子像我这么拉跨我也得气得吃斋念佛了哈哈哈

2019年十一月三十号更新

看得人突然多了起来,更有无数熟人认出了我,这个小号算是报废了哈哈哈得再去弄一个小号了

上两篇我妈妈“自我麻醉”的,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给对自己儿女恨铁不成钢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看一下,可以有效缓解心态



文中提到的我写的文章在公众号里,三年前写的文章了,文笔很蠢,就不放出来了(丢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号里看看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家长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很平庸。

top2家长,在魔都,心态是这样变化的:

上幼儿园之前,哈佛耶鲁,必须的。

上了幼儿园,top2就行了,不比爹妈差。

上了小学,复旦交大也挺好的,浙大南大也不错嘛。

上了初中,同济、华师大也很棒呀。

上了高中,孩子啊,你的目标是上海大学,可要努力啊。

最后,考上了上海理工大学,二本。(更正一下,现在是一本了。以前是二本,后来生源质量提升,变成一本了)


现实情况就是,top2毕业的家长,上海理工大学已经超出了他们孩子的中位数水平。


什么?题主说的是音乐天赋?

那就更没希望了,上海有无数个在小学五年级前就已经钢琴十级的孩子,他们连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门都摸不着,更不要说天赋了。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接受孩子平庸,但无法接受因为我不努力导致的孩子平庸。

更无法接受孩子因为环境的原因产生平庸之心,小确幸之类的,是孩子成才的大敌。

平庸,如果仅指天赋的话,强中自有强中手,娃在数学上很有天分,但是到了某培训学校的最好的班之后发现,几乎倒数,因为牛孩们太聪明了。

孩子们有不同的天赋,也许天分只是中等,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是最重要的,小朋友有没有韧性,是否能够坚持,是否有好奇心,是否能正面挫折,是否有同理心和事业心,这些都比智商重要很多倍。

更不要说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了。

为人父母,尽力而为,不要给孩子拖后腿,其他的就看他自己吧。

尽人事听天命。问心无愧即可。




        

相关话题

  从杭州妞妞被母亲踢踹事件,如何看待这些类似「织里童模镇」的存在?目前现状如何? 
  清华大学是否应降低本校保研比例?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我爸向亲戚家买东西怀疑自己被收贵了,我建议他去求证,他不干反而责备我出这样的主意,为什么会这样呢? 
  5岁儿子要摸妈妈乳房,怎么办? 
  家长总是越过老师去找校长,新手老师该怎么办? 
  我家 3 岁孩子霸占公共滑梯,讲不通道理怎么办? 
  每一门课都认真去上的人除了考试分数,还有什么优势? 
  如何看待一年级掌握中英文双语阅读?现在的幼儿教育是不是已经进入培养神童阶段? 
  如何评价现对某些平台上对人文社科背景人士的恶意和偏见越来越密集和普遍? 

前一个讨论
数学经常考接近满分的人,看待数学是什么样的心态?
下一个讨论
假设神在人类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全人类十分钟脏话成真的能力,会有什么后果?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