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7 年金融界的秋季招聘(银行、券商、基金、信托)?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0103更新

先无责任传个谣言:

广发降不降薪是小事,全行业万八改万二可是要死人的。如果研究咨询费脱离于交易佣金单独列支,各买方就会疯狂砍预算了,卖方研究这行可能也就消亡了,顺路过剩产能挤压一下买方研究员们……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招聘需求在卖方研究全行业崩塌面前,毛毛雨啦~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会在债券和货币基金领域对公募基金形成巨大冲击。而公募这几年的发展全靠债基和货基,虽然管理费率不高,但量大。只靠权益类管理费可能都养不活那些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们。理财子公司在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投资限制相对于货币基金松的多,进而收益率整体高了一大块,头部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还有3.6到4%,余额宝已经2.6%了……等理财子公司把0销售门槛和网络分销两张牌打出去,公募货基基本就凉了。至于公募的债基,很多都是银行委托出去的吧,以后银行理财自己搞的话,在公募做债的大散户们可以洗洗睡了。

至于银行理财自己,工资还是就那一点点,不可能因为挤死了别人,你丫工资就能涨起来的。

好好要饭,共克时艰吧,真正的大变局在后面呢,杠杆和流动性救命药准备好了么^_^


20180923更新

新财富评选取消,饭局事件只是导火索,根子还是在于领导看二级市场已经不爽挺久了。

最近几年卖方研究高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一些中小券商想通过挖人建研究所的方式打出名气,带动其它业务条线发展,天风证券就是个挺成功的例子。但新财富没了,后面水晶球金牛奖等其它卖方研究评选大概率都要凉,结果就是这样打名气的路线短期走不通了。

机构得不到名了,至于利,卖方研究主要靠分仓派点,背后是股票交易和入场资金。股市作为一个大家都嫌弃的赌场,下次牛市估计要2025左右了,现在每天沪市交易量才一千亿,要知道2015牛市时巅峰都要每天一万亿。结果就是大多数卖方研究所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又不能给机构带来名,又不能给机构带来利润,年轻的卖方研究员们还是先别惦记能不能像前辈那样上榜第一年薪五百万了,还是琢磨下是不是会被裁吧。

继投行,资管通道后,金融又凉了一个子行业


20180225更新

无责任瞎预测和判断一下

转行找金融工作现在没什么突出的性价比了

整个行业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暴富神话不再

要么努力去全国性总行,部委公务员,监管机构事业单位,其他央企总部等体制内大平台

要么努力申海外phd,或者海外硕转申phd

半体制内的,和纯体制外的,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都会很惨

耐心积累,剩者为王

--------------------------------------------------------------------------------------

先抛结论,艰难的主因在于供给端严重过剩,需求端回暖与否对于供需严重失衡没啥影响。

结果就是: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


我之前算过的一笔账:

(1)供给端

统计各地金融经济传统名校(学校挂一漏万,学院名称有简写,且数据可能有少许出入,见谅)2017级泛经管类硕士(含经济金融应统税务保险国商会计等,不含MBA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各校研招办官网)

清华大学320人左右:五道口120,经管200左右

北京大学764人左右:国发院34,光华142,经院100,汇丰268,数院70(包括金专应统),软微等院经管类150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1050人左右:汉青110,财金290,经院230、苏州55、商学院220、劳人国关环境农发社人等院经济学类150左右

中央财经大学1000人左右:财政税务学院136,金融学院169,会计学院230,商学院50,管理学院50,保险学院76,中金发30,CEMA30,公共财政与政策院34,国贸院52,统计数学院50,财政中心劳动中心体育经济院信息学院传媒学院等粗估100左右

对外经贸大学1092人左右:信息学院52(嗯也都是实打实的经济学学位=。=),国贸院449,金融院232,国商院130,统计学院48,国际经济研究院33,世贸研究院28,保险学院120

南开大学878人左右:金融学院285,经济学院315,商学院225,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23,金融发展研究院10,应用统计20

复旦大学550人:数院50(包括金专应统),经济学院340,管院160,

上海交通大学290人:数院应统24,安泰183,高金83

上海财经大学850人:经院100,公共经济管理学院138,财经研究所37,金融学院191,国际工商管理学院174,统计学院100,会计院110

中山大学415人:岭南学院126,管理学院135,粤港澳发展研究院22,国际金融学院60,应用统计72

如上数据,所谓清北复交人五大学校泛经管类硕士有三千人左右;

加上两财一贸和南开中山,以上十校泛经管类硕士超过7200人;

再考虑未进行统计的浙大、南大、中科大、武大、厦大、同济、西财、中科院、社科院等校,以及海归名校毕业生(以世界前100),清北复交理工科转行学生等。。。

上述各供给源粗估总供给量在1万-1.5万人的水平。


(2)需求端

下面先列举几类大家熟知的金融岗位(本部分估算可能有一定出入)

银行总行方面

2017年招聘计划:工行总行240人、中行总行90人,建行总行80人,广发总行50人。就全国性银行而言,五大行+三大政策行+招商兴业浦发光大民生中信平安华夏广发,十七家银行总行预计共招聘1500-2000人

证券公司方面

截止2016年三季度,国内共127家证券公司,各券商招聘规模大小差异很大。一般养的起研究部的证券公司有30家左右,每年招聘应届生200人左右。投行固收承做承销岗招聘人数相对较多,预计在1000人。券商资管招聘人数粗估少于1000人。证券公司这几类前台岗位每年需求量乐观估计在2000人左右,注意这个含金量已经差异非常非常大了。

公募基金方面

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共114家。就研究岗而言,由于中小型买方以社招为主,且投研需求总量较低,只有部分比较大的买方会有稳定的招聘需求(17年多为5-10人)。粗估股票固收金工研究岗招聘人数300人水平。

央行交易所等事业单位

央行总部招聘应届生67人(北京27上海40),上交所2017年金融经济、会计、法律三类分别招聘20人。可知各家招聘体量与此类似。

数据来源:各公司2017年校园招聘启事等


经过上述估算,券商基金前台岗+全国性大行总行+大型事业单位,每年招聘人数预计少于5000人。

考虑券商基金的中后台岗位、部委公务员、其他国企、事业单位、民企等等,有的没的都算上。


大家都能找到工作倒是没有问题

但又有户口又有钱途的位置,哪有那么多啊?

大家来到顶级名校读金融,心理预期都是大平台、钱途光明,最好有北京上海户口。

结果要拿着稳定N年不涨的十多万在北京上海度日,结果就只能各种公司都去投一下,笔一下,面一下。而且拿到offer本身也需要时间,这么大的学生供应量,在秋招初期,肯定会呈现人山人海、厮杀极其惨烈的景象。

--------------------------------------------------------------------------------------

对于 @薛蓓蓓 总回答的一点争鸣。

声明在先:蓓蓓总是本人敬仰的前辈。后辈有幸在蓓蓓总在华泰办理离职时有一面之缘,也曾拜读过蓓蓓总的离职信,五体投地之余,一直以蓓蓓总为前进标杆。


首先非常同意蓓蓓总“一份实习扎扎实实长期做”的理念,也非常同意蓓蓓总对于“刷简历”的批评。

但这两处值得讨论:

1.“三家券商研究所每个不到3个月实习经验”除了有可能因为是“刷简历”,还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几家根本没有留用机会,或者老板只是把小朋友当成杂工而不进行任何的指导。由于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找实习的时候肯定也会观察哪里有留用机会。另外业内滥招实习生的风气之恶劣,也是不可忽视的现象。当然遇到好老板又有机会留,实习一两年,是更好的选择,这很看运气了。

2.关于“不鼓励因为实习而影响读书”。后辈认为学习有多种形式,在学校上课仅仅是一种并不一定效果最好的方式。事实上,学校课程设计之落后,与现实之脱节,框架体系之不完善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且如果当一个人通过在岗实习后,知道自己想学什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的话,实习+针对性的补强学习,我觉得是更好的状态

而且落实到求职操作中,需要注意到现在的金融经济类硕士都是两年的,而且暑期在研一第二学期的四五月就开始招聘了。这样的话,从研一入学到开始找工作,只有八九个月的时间,而且绝大多数券商基金前台岗位都是通过暑期招聘的,秋招几乎没有机会


时间精力是刚性约束,供求严重失衡是大背景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本科找不到正经的金融实习,硕士两年制且研一就要找工作。只有八九个月的准备时间,要确定方向,要了解行业,要培养职业素养。

最后只能牺牲课堂了,“因为实习而影响读书”只是困境下的无奈之举。


综上现在金融求职是一片红海,比2010前后严峻得不是一点半点,即使当时金融危机余波未了。

一声叹息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目前经济增速变缓,各行业市场趋于饱和。大多数企业没有扩张的计划,自然招聘减少。不景气行业,企业甚至要裁员过冬。再加上一年比一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自然一年比一年难。又是最难求职季,祝毕业生们好运!

就业选择,职业规划。欢迎关注公众号:职评榜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2202亿,因铁矿石涨价,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创新高? 
  为什么当下全球 IPO 主要采用询价(book building)而非拍卖(auction)机制? 
  此次疫情突显出企业现金流重要性,到底需要维持几个月的现金流才是安全的? 
  金融业人才过度竞争的后果是人才贬值吗? 
  如果我指导1万个人买股票,我提前买,大家跟进,涨起来大家抛售,这样做违法吗,能保证肯定盈利吗? 
  索罗斯如何做空的英镑、泰铢?为什么做空香港失败了? 
  2019房价下跌,为什么都不鼓励在低谷期抄底? 
  中国有哪些强大的经济金融院校? 
  国有四大银行中如果有一家要倒闭,政府是否会出手拯救? 
  这半年来有多少人跑赢了大盘?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经验只是法律大数据遗漏的碎片」这句话?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本来能上清华的考生,因为高额奖学金而选择复读两年?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