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求教大家低gpa如何申请美国金融硕士? 第1页

  

user avatar   awliu-xue-fu-wu-ping-t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言

我的本科是国内“两财一贸”其中的一所,专业是金融工程专业,留学申请全程DIY,最后成功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以及南加州大学等美国高校MFE项目的offer。

题主也对申请美国金融类研究生有一定的兴趣,我就根据我之前的申请经历,跟题主分享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可以对题主有所帮助。

申请背景

GPA成绩为3.74分(四分制);Rank Top10%;托福总分为108分,其中听力29分,写作26分,阅读29分,口语24分;GRE总分为326分,其中语文156分,数学170分,写作4.0分。

具备3段实习经历,一段就职于MBB咨询PTA,一段就职于内资大券商金工组日常,还有一段就职于四大的审计;

具备若干科研项目经历,参加过数学建模国赛,并拿到了国家二等奖,参加美赛拿到了M奖,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国内非核心期刊发表过一篇论文,帮助老师做过几个量化/策略的科研课题。

申请的大学和录取结果

拿到offer的大学和专业:

Columbia University, MSOR

Columbia University, MAMF

Fordham, MSQF

NYU Tandon, MFE

USC, MFE

USC, MSMF

Boston University, MSMF

JHU, MSEFM

收到拒信的大学:

NYU Courant, MFM

Stanford, MSE

UC Berkeley, MENG

最后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的MSOR专业的offer。

offer截图

接下来,我会全面地和题主分享一下我的申请过程,从大一刚刚萌生留学这个想法,再到中间的准备过程,申请前的流程规划、备考GT考试、多方面地提升自己的背景、选校和选项目、撰写修改文书、提交网申、参与面试,再到最后的收到offer并进行选择,我会每一步骤逐一详细展开,也希望题主和我一样,可以通过我的介绍,对留学的准备有所启发,最后拿到理想大学的offer。

申请流程规划

其实在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就有了想出国留学的想法,本科学习的专业是金融工程,这个专业本来就是在90年的时候,从美国兴起的。

而且,我想在每个金融专业的学生心里,都会有一个“华尔街梦”的,当然我也不例外。

刚上大一的时候,我就决定想要出国留学,然后就开始了解和计划。

我和大部分的同学一样,最开始都是很迷茫和无从下手,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对本专业要学习的知识也不了解,对未来也没有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我本身是个善于利用周围资源的人,当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疑惑的时候,我就找到了我的辅导员,希望可以从她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我和她说了我想要出国的想法,我的辅导员也很支持我,并针对我有疑问的地方,逐一帮我分析和解答。

她跟我分享了一些我这个专业往年留学成功的学长学姐的例子,分析了他们的背景和最后拿到的offer,同时也鼓励我要坚持下去,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主动联系他们,咨询一下他们的建议和看法。

拿着辅导员给我的联系方式,我后来逐一联系了四位和我同专业,目前在国外留学的学长学姐。虽然最后只有一位学姐回复了我,其他三位没有了后续消息,不过通过这次network,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通过和学姐的沟通和交流,我了解到了我在后续选课的时候,要选择偏微分方程、测度论以及时间序列分析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数理基础;有时间的话,要自己学习R、Python此类变成语言;同时假期的时候要多找实习,多积累实务经验。

而且她提醒我,如果打算申请美国综排Top30的大学的话,硬件成绩一定要优异,一般Top30大学的三围门槛是GPA3.5分以上,GRE320分以上,托福100分以上。

有能力的话,当然是越高越好了。

根据我的辅导员以及学姐的建议,我给留学申请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大一和大二这两个学年,把高数、概率论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编程这些基础课程打好基础,有时间的话,多看看英语,提升英语水平,同时多了解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

大二和大三这两个学年,把金融工程的专业课程学习好,同时找一些专业对口的实习,备考GT考试并刷到理想的成绩;

大四这一年,开始选校,同时撰写和修改文书,完成后续的网申申请和面试,等待offer,最后选择offer并准备留学前的一些事宜。

我个人建议题主有留学的想法的话,尽量早些确定,然后根据自己专业的特色和发展前景,早些制定相关的计划,并着手开始准备。

背景提升

1. GPA

虽然在留学申请中,GPA并不像高考成绩那样,是大学录取你的唯一参考要素,但是仍旧很重要,题主务必要重视。

美国大学的招生官在审核材料的时候,不仅仅会看GPA总成绩,还会看你大学期间选修过什么课程。所以刷水课来提升绩点,这个途径并不可行,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我还是建议题主从大一开始,就认认真真上课,期末考试好好复习,如果你连学习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又如何能打动招生官呢?

其实有很多同学都喜欢“背多分”这种模式来应付大学考试,我之前也是这样,平时上课的时候玩玩手机划划水,期末考试之前的半个月或者一周,玩命地背考试重点,靠着中学自带的应试buff以及超强的记忆力,来准备期末考试,成绩倒也不差。

但是我个人建议题主不要这样做,突击复习的确可以让你取得好成绩,但其实这些知识你都不理解,也就是说这些知识都不是你自己,在未来你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所以不管是专业基础课,还是核心专业课,题主都要好好学,认认真真理解和背诵,虽然大学的时候比较痛苦,但是长远来看,对你的帮助很大。

再回到金融工程这个专业,针对这个专业,我个人感觉比较重要的课程包括如下,题主可以作为参考:

统计学类:数理统计、测度论、概率论、金融计量以及随机过程;

计算机类:C++、Matlab、R、Python、VBA、SPSS、STATA、Eviews等等语言,题主最好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如果学校没有开课,题主要自学的话,建议选择Python,不过有机会可以系统地学习C++,那再好不过了;

基础数学类:线性代数、偏微分方程/常微以及数学分析/高等数学;

金融类:衍生品/金融工程、投资学以及金融风险管理。

如果你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基础专业课程的成绩都不错的话,不仅可以提升GPA绩点,还可以给学校的授课老师留下不错的印象。有机会的话,你可以跟着老师做科研项目或者进实验室;留学申请之前,要推荐信的时候也会更顺利一些;就算你后期没有了出国的想法,留在本校申请硕士或者博士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哪个老师都喜欢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你给老师留下不错的印象,对你后续的发展和机遇会有很大的帮助。

2. 实习经历

对于金融工程此类普遍都是就业为导向型的项目,在申请中,实习经历是很重要的,一般大学都会隐性要求申请者至少有一段专业对口的实习经历。国内的大学一般是大四开始实习,不过如果你要申请留学的话,大四差不多已经开始提交网申了,到时候找实习竞争压力大,时间也来不及,我个人建议从大二的假期开始就可以去找实习了。

第一份实习往往是最难找的,因为没有任何经验。个人建议可以多加一些实习群,或者问问学长学姐是否有实习的渠道。第一份实习普遍含金量都不高,所以在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要求也不要太高,只要是金融行业的实习工作就可以了。这只是你积累实务经验的起点而已,换句话说,这是为了后来可以拿到高含金量实习offer的一个跳板。在申请之前撰写文书的时候,如果你的实习经历很丰富的话,你可以挑选含金量相对而言最高的几个作为素材写到文书中去。

当然,我并不建议申请到大公司的实习,然后做了几天,刷完实习经历就走了。在申请实习之前,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进行筛选,比如说你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想接触什么工作内容,然后再投递简历。这样有针对性地实习,会让你收获更多有用的实务经验和技能。

针对金融工程这个专业而言,第一份实习工作可以考虑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商业银行的假期实习,接下来,可以找基金或者券商的研究/量化/资管团队的日常实习。

我的第一份实习的目标是四大的寒假实习,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我提交了四大的网申,最后拿到了三家的面试邀请和两家的offer。通过这份实习工作,我使用excel和outlook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和同事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些对我日后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第二份实习工作是校友介绍的,是在MBB咨询PTA的日常实习,通过这份实习,我感受到了名企的魅力,如果题主对BA(商业分析)项目感兴趣的话,这家公司是个不错的实习选择。

第三份实习是在一家内资大券商的金工组,做A股的量化策划,那几个月的实习工作,工作强度真的很大,但是我也有了不少的收获。因为工作内容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盲点,所以每天我都需要自己查询和学习新的东西。通过这份实习,让我的编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更加了解模型和策略,不得不说,通过实践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书本上教给我们的东西更全面,更具体。

3. 科研竞赛

其实和理工科的其他项目以及PhD项目相比,MFE这个项目对科研能力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如果你有不错的竞赛名次,拿到过很多奖学金,具备丰富的科研项目经历,发表过论文,这些肯定也会成为你的申请优势,让你在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如果你有能力和精力的话,可以选择每个方面都有一些涉猎。

如果精力时间有限的话,我个人建议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不仅可以丰富的经历和简历,还可以让你更加系统的学习和联系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建模。

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国赛的参赛难度最大,美赛的难度较小,也比较容易获奖。

我在大学的时候,美赛和国赛都参加了两次,国赛第一次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获奖,第二次国赛拿到了二等奖;美赛第一次拿到了H奖,第二次拿到了M奖。

英语考试准备

英语考试是每个留学都要过的一关,主要包括托福/雅思、GRE/GMAT。

1. 托福

对于托福的备考而言,我个人感觉最重要的就是听力。我本身很喜欢看美剧,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看无字幕美剧了,看了好几年也习惯了,所以我对听力这个单项的备考上并不是特别担心。

在大二的时候,我裸考托福试水,成绩虽然没有达到我的理想分数,但是也还可以,总分97分,听力25分,阅读26分,写作24分,口语22分。我打算自己备考托福,不报辅导班了。在自己的备考的时候,我刷了很多遍TPO,以便于熟悉题型;同时也找了很多口语以及写作的模板,积累素材。实践证明我的这种复习方法还是很有效的,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自己也比较满意。

不过我要提醒一下题主,托福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如果你申请的时候,成绩过了有效期,你还要重新考。一般申请季都是在大四,所以我个人建议不要考太早,避免申请时过了有效期,大二结束之后去考刚刚好。

2. GRE

GRE的难度要高于托福,所以建议题主预留出充足的备考时间。GRE的备考关键就是词汇量,这也是每个同学必须要克服的一个难关。GRE有很多单词都是平时用不到的,比较生僻,还有些是专业术语,所以背的时候肯定会很痛苦。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书籍,主打的是速记和速背,比如说图文结合,中文谐音等等方法,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些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背单词说到底就是个积累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言的,题主最好还是耐着性子好好背会更靠谱一点。

备考GRE的时候,我买了一本红宝书,是以词频排序的,个人感觉不要买字母顺序的,因为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两个单词长得像,然后意思背串了。你可以先了解一下目录,然后根据自己备考的时长,做一个简单的时间表,每天背多少个单词。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备考时长是2个月,个人建议每天花3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一本单词书的lecture有30个,假设你第一天背1.2.3 lecture;第二天背4.5 lecture,同时复习1 lecture;第三天背6.7 lecture,同时复习2 lecture。人都是记忆曲线的,并不是背完了就结束了,及时复习的效果会更好。正序背完了,可以再倒序背一遍,单词这个东西,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心思,攻克下来并不难。在背单词的时候,也要同步做题,不断的复习和巩固,才会让你的基础越来越扎实。

做原题也是个不错的备考方法,我之前在考试的时候,还碰到过一小部分原题。如果你可以把原题刷的滚瓜烂熟,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GRE的命题格式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如果你刷题的数量刷到的一定程度,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训练出一种可以快速辨别题目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样会大大地节省你的做题时间。

GRE数学这个单项,其实没有什么可讲,题目难度和国内的初中数学差不多,只要你可以理解明白题目,做题认真仔细一点,都可以拿到满分的。

GRE作文难度还是很大的,不过MFE这种工科的项目对写作成绩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一般3.5分以上就可以了。备考的时候,如果你是先考的托福,有一定基础的话,和原来一样保持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框架,只要对篇幅进行2倍左右的扩充就可以了。至于如何扩充,你可以选择增加一些具体的案例和论证。在语言表达上,最好多运用学术化和高级一些的表达方式,具体可以参考一下Scientific American以及Bloomberg此类的英文期刊。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不要为了高级而高级。如果你故意使用一些很高级的词汇,但是这个词汇和句式和文章一点都不合的话,那些native speaker的阅卷老师读起来会有些不舒服的。其实道理很容易懂,如果一个外国人说中文,每句话都要带一个成语,我们听起来也会很奇怪的。除此之外,有一个小Tip,就是题主要练习一下打字速度,因为考试的时候是机考,所以你的打字速度要跟得上,不然会耽误做题时间,可以买个和机房一样的键盘,平时在家多练练。

如果上面的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你都完成地很好,就差申请了。那么你可以歇几天,放松一下。最好不要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适当的放松一下会更好。我之前在大四的时候,和ETS“告别”之后,就去苏梅岛玩了几天,也算是放飞一下自我,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学校项目的选择

选择学校和项目的时候,你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背景去选择,同时要多方面去衡量,比如说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情况、科研资源、排名声誉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然后选择10个左右的大学进行申请。

确定了选校名单之后,按照申请的难易程度或者就读意愿进行排序,可以分为三个档:冲刺、主申以及保底。

我当时在选校的时候,更倾向于美国东海岸的大学,所以我的理想的是NYC,MFE的专业排名我当时参考的是Quan tNet以及US News这两个排名。

对于项目的选择上,题主重点要看项目的课程设置和项目介绍,同时也要注意就业情况。很多大学都会在官网上放career以及faculty这样的版块,你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去综合了解一下。

如果是你申请的是就业导向型的项目,那么可以选择job market这个版块;

如果你申请的是学术导向型的项目,比如说你申请硕士是打算为后续申请PhD打基础,那么你可以对项目的师资力量以及科研资源好好研究一下。

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衡量,最后我确定了我的女神校——哥伦比亚大学。

我想,每个学生都避不开藤校的光环吧。哥大的金工相关的专业一共有4个,分别是SEAS下设的MSOR以及MSFE、GSAS下设的MAS以及MAMF,排序如下:MFE>MAMF>=MSOR>MAS(个人感觉其实哥大的统计学也还好,并没有国内的名声那么差)

可以针对不同的学院,各申请一个专业,如果是同学院之间申请两个专业的话,比较容易收到拒信。当时我综合衡量了一下,我成功拿到MFE offer的概率并不大,而且按照往年的申请情况来看,很多很优秀的申请者申请FE,直接被发了拒信,连转到OR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直接申请了工学院的OR,也算是我申请所有主申项目中,个人感觉把握最大的。与此同时,我还申请了GSAS的金数,感觉自己可以达到申请的要求。

NYU的项目,在我申请的时候,Carr大神已经去了Tandon了,FE学历的含金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Courant和Stern双重加持的MFM,招生名额较小,同时竞争压力也大,和Princeton的竞争激烈程度差不多,对我来说,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除了纽约之外,Boston MSMF、USC MFE/MSMF以及JHU MSE也被我罗列到了申请名单中,当然还有一所冲刺大学——Stanford,以及一所保底大学——Fordham。

文书写作修改

在我大三的时候,我也思考过到底要不要找一家中介合作,减轻一点自己的压力。当时问了很多家中介,所以对中介这个行业还是有点了解的,就和题主简单说几句。那些知名的大型中介机构,收费很高,基本上内部的操作都是流水线操作,每个中介老师根本不了解学生, 差不多都是模板式教学,机械地完成自己应该负责的环节,很少会根据学生的特色和背景去有针对性地申请。还有一些小型的中介机构,因为规模小,所以老师不多,基本上一个老师要负责好多个学生,同时申请专业的跨度也很大,可能分配给你的老师并没有读过你申请的项目,因为不是同专业,自然了解的东西也只是皮毛,并不深入。

通过咨询和了解后,我最后听了一个认识的前辈的建议,自己DIY准备文书。但是我个人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DIY,DIY这件事还是因人而异。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DIY申请,我会在后边讲到。

1. CV/Resume

简历的主要素材都是源于你大一到大三的经历和积累,包括基本信息、教育背景、社会活动经历、科研经历、获奖经历、个人技能以及实习经历等等。

如果是申请Master项目的话,简单的Resume就够了,在撰写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清晰、语言简练以及突出重点,篇幅控制在一页A4纸之内。

如果是申请PhD项目或者你的科研以及实习经历特别丰富、含金量较高的话,你也可以选择用CV,篇幅上没有什么限制,你可以写很多细节,方便招生官对你深入的了解。

在撰写CV以及Resume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语言不要过度美化,不要过于夸张自己的经历,也不能编造经历,必须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可以适度地进行美化和有侧重点的突出。我之前有一个同学,他在撰写Resume的时候写了一段自己没有做过的实习以及科研项目,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随便问了几句就穿帮了。

同时有个小Tip,简历撰写的时候,页面布局要选用US Letter,如果用A4纸打印的话,可能无法完整的打印出来,同时在定稿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简历上不要出现中文字符。

2. PS/SOP

个人陈述以及目的信的重要程度绝对是文书之首,是国内的大部分同学最不熟悉的,也是招生官最看重的一项材料。在撰写PS/SOP的时候一定要有创新,要真诚。

在搜模板的时候,我发现网上有很多PS/SOP的模板都是扩充版的Resume,根本没有任何的加工,纯粹就是把自己简历上的信息仔细地又复述了一遍,最多就是描写的具体了一点,并没有任何亮点。我个人感觉,提交这种SOP/PS,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自己放弃了争取offer的机会。

PS,即个人陈述,并不是你把简历重新复述一遍,然后在结尾的时候跟招生官说给我一个offer吧,我真的很喜欢你们的大学。一份好的PS,应该是像讲故事那样,和招生官展示自己独到的个人经历,有重点的突出自己的优势,用细节和真实的案例去打动招生官,让他们感觉你就是为了申请这个项目而生的,他们欣赏你,同时认可你的能力,认为你拿到offer入学之后,可以让项目以及学院变得更加优秀。

SOP,即目的信,主要就是向招生官阐述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项目以及大学,它们是哪里吸引你了?你如果入学之后,可以学到什么,对你未来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有哪些帮助?

在撰写PS的时候,我侧重突出了我之前参加过4次数学建模竞赛,我认为这是我本科期间最闪光的地方,也是最值得拿出来说的地方。数学建模和金融工程这个专业相关度还是很高的,同时这也能够体现出我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这4次的参赛经历,每次都和上次相比有一定的进步,奖项越来越高,也足以说明了我优秀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驱动性。我感觉我之所以可以拿到哥大的offer,绝对离不开我这样一篇极具个人特色和针对性的PS。

3. 推荐信

在国外大学的项目申请中,推荐信也很重要,但是我从别人那里了解到,国外的大学对中国学生提交的RL并不是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接触了太多国内同学提交RL之后,感觉同质性很高,而且很多都是通过“人情”拿到的。

如果题主有不错的推荐候选人,他不仅了解你,英语水平也很好(如果具备留学经历的话,那再好不过了),而且也原意亲自帮你写推荐信,不用模板的话,也是可以找他帮你写的。

我之前在准备RL的时候,找了我之前实习的时候,MBB的老板,他是美国藤校的PhD,英语很好,比较了解我,同时也原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帮我写推荐信。直接写好了,然后用自己的edu邮箱直接发了过去,说实话,我连他写了什么内容都不知道,不过我感觉这才是RL应该有的样子,那种人情产物的确含金量和真实度不太高。

剩余的两封推荐信,我找了本科的教授帮我写。其实国内大学的老师一般都会帮忙的,但是普遍都不会自己写,都是学生写好了,然后老师改一下,没问题就帮你签章。不过美国高校那边对于推荐人都是有记录的,如果一个老师同时帮好多的同学签章和开具推荐信,那含金量肯定会越来越低的。

4. 其他

根据申请大学的要求不同,有些大学还会要求申请者提交一些其他的材料,比如说leadership / diversity essay、paper sample等等材料。

我本人是全程DIY准备的流程,但是我并不建议题主盲目的选择DIY,如果没有DIY好,很可能会耽误你的申请,毕竟每个人的能力和人脉不同,DIY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是没办法准确预估的。如果你的时间到最后不够,或者你的英语水平并没有那么好,肯定会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意外。

当下的留学圈和我之前申请的时候相比,还是比较成熟的,很多机构也都推出了新的合作模式,比如说非模板化文书修改/撰写、半DIY等等。这里我就随便举个例子吧,admitwrite的导师团队还是比较靠谱的,基本上都是我这种背景的导师,均毕业于英国G5和美国Top30这样的名校。而且导师们的专业背景也很广泛,可以最大程度做到同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匹配。有亲身经历的导师发表的意见更有建设性和参考价值,可以帮助申请者写出最合适最匹配的申请文书。

俗话说的好,“人靠衣服马靠鞍”,其实准备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就算你的专业背景、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你不能在文书中合适的表现出来,你和其他竞争者相比,还是没有竞争力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很自信,那么可以自己准备文书,但是如果没有特别大的把握的话,我个人建议还是找一个类似于admitwrite这样的机构,合作撰写和修改文书会更好。

网申面试流程

1. 网申

每个大学使用的网申系统各不相同,所以题主要根据具体的项目具体看,同时要记录好每个申请项目的申请时间和截止时间,避免错过DDL。

我这个人比较谨慎,我怕在申请中除了什么纰漏,所以我就先申请了一所保底的大学,熟悉一下网申系统。

个人建议题主在填写网申的时候,可以建立一个平行的excel表格,然后直接复制粘贴,这样会避免你打错单词。

填写网申表格和提交材料,真的是个又痛苦又漫长的过程,而且有些学校申请网页的连接速度特别慢,所以你要有足够的耐心。

有时候有些同学是自己转发RL的,这里提醒一下,要注意更换不同的IP。

2. 面试

网申之后,有些大学没有面试,直接发offer。还有些大学会安排面试,一般面试无非就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录制视频,然后上传回答问题的视频;第二种,通过Skype和面试官进行面试;第三种,面试官来到中国,跟你面对面进行面试。

这三种面试方法中,大多数项目都会选择录制视频面试,下设两种方式:一种是即兴发挥,还有一种是学校会给你一个主题,然后你根据主题进行录制。

第一种即兴发挥,其实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问题。

我在参加哥大的MSOR以及波士顿面试的时候,就是这种模式。进入面试之后,一般会有3-5个问题的样子,差不多每道题都会有1-2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你可以回答2-3分钟,和托福的口语考试其实差不多。

题主可以在面试之前自己找一些问题练习一下,可以去一亩三分地此类的论坛上找一些面经,里边会记录面试的问题的。普遍项目问题的问题都是:你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能否分享一次你之前的团队合作或者编程经历?此类的问题。

第二种是学校会给你一个主题,然后你根据主题来录制视频,再上传到要求上传的网站上,在页面上填写视频连接就可以了。第二种其实会比第一种简单一点,因为你知道题目,而且也有充足的时间去提前准备、写稿和背稿。其实就是video resume的这种形式,哥大和NYU也会采用这种面试方式。

我在收到视频面试邀请之后,我一般都会先到论坛和交流群中大概地了解一下,看看前辈们的面经,提前准备一下。比如说整理一些问题和答案,常见问题可用的素材。对于录制视频的面试,我都会提前准备答案,然后脱稿录制,目光直视镜头,让招生官通过我的视频可以感受到我的自信和真诚。

在我经历过的所有面试中,只有一个大学的教授亲自来到了国内,进行人人面试,就是Fordham这所大学,诚意是真的很足。教授会在北上广三个城市各带一天,面试的地点就是在酒店。最开始问了简历上的一些问题,后来问了一些随机过程和概率统计相关的问题,难度都比较低,还有brain teaser。个人感觉Fordham的面试和投行的面试有点像,如果题主收到了这所大学的面试邀请,提前刷刷小绿书我感觉就可以了。

Offer的比较和选择

提交了网申,也面过试了,然后就是等offer这段漫长的时间了。那段时间,毫不夸张地说,我每天差不多能把邮箱翻好几十遍,一直在刷新。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等到了我的第一封,然后是第二封,第三封…如果说等待offer是难熬的苦恼,那么选择offer,就是幸福的苦恼。

但其实,在前期的选校以及后续的申请的时候,我的选择意愿就已经很明确了,对每所大学我都了一定的排名。

和我预想的一样,NYU的金数给我发来了拒信,NYU的金工给了AD,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最起码可以去NYC了。

其实哥大的offer还是有点戏剧性的,因为它来的时间很有趣,是在愚人节的那天凌晨。我睡不着在床上玩手机,然后和往常一样潜意识地打开邮箱刷新,我竟然收到了哥大OR的offer!我没控制住,一下子叫了出来,那绝对是我的22年中最激动和兴奋的时候了!

等我冷静下来之后,我并没有直接同意,而是打算再等等,因为哥大MF项目那边一直都没有消息,我想着就算给不到金数的offer,应该也可以转到统计吧。不过等到OR犹豫期的最后一天,还没有收到offer,然后我就决定提交deposit了。

在我提交的一周后,我又收到了MAMF的AD,但是我不确定这个offer是不是Waiting List的转正offer。综合考虑了很多方面,也问了一些哥大在读的师兄师姐,最后决定还是选择OR。其实几千美元的违约成本倒没什么,虽然MF在课程设置上,的确比OR好一些,但是SEAS的组织架构会更好一些,特别是career service这个方面,对于我这种就业导向型的学生来说,帮助还是很大的。OR和FE都在IEOR department下面,有很多课程其实都是可以互选了,也可以弥补课程设置上不足的地方。

结语

说了这么多,我个人感觉我的回答还是比较全面的,应该可以全面的解答题主的疑惑。希望我的申请经历会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希望题主在申请季可以拿到自己女神校的offer!

导师背景
Columbia University运筹学金融工程方向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工程学士(辅修会计学)。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商业分析。
收到包括Columbia, NYU, USC, Boston, JHU, British Columbia(PhD), Sydney, Malborne等硕士录取。
目前就职于某top trading house从事commodity algo trading,曾于MBB咨询和知名投行实习,拥有丰富数学建模竞赛/量化金融科研经历,专注留学申请者的背景提升和优势发掘。




  

相关话题

  储户将存单身份证交给职员领礼品后 1200 万存款被职员转走,法院判储户担八成责任,为什么这样判? 
  有哪些金融领域的现象或事实,没有一定金融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或者不能理解? 
  如何看待小米金融用户正常还款,却被上征信? 
  如何看待支付宝扫码领红包活动? 
  风险投资 (VC) 的一天是怎么样度过的?私募 (PE) 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大学排名是怎样的? 
  谁能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讲讲经济和金融? 
  如何看待世界各国的资产价格飙升? 
  金融分析量化系统,高频交易程序数据库通常采用哪种方式存贮数据? 
  你在知乎上遇见最厉害的人是谁? 

前一个讨论
申请美国商科硕士都需要什么材料、背景、条件呢?
下一个讨论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商业分析(BA)怎么样?





© 2024-05-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