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1 月 11 日伊朗军方承认击落乌克兰失事客机?

回答
伊朗军方于 1 月 11 日承认击落了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 752 号航班的客机,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也给中东紧张局势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这起悲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复杂地交织着地缘政治、军事误判、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事件回顾:

2020年1月8日,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 752 号航班(波音 737800 型客机)在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 176 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多国乘客,但以伊朗和加拿大人居多。
最初的说法: 伊朗官方最初坚决否认与坠机有关,并将原因归咎于技术故障。其他国家,尤其是加拿大和美国,则根据情报表示,客机很可能是在误会中被伊朗防空系统击落。
1月11日: 在国际社会和相关国家的强大压力下,伊朗军方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承认由于“人为错误”和“不确定性”,误将乌克兰客机当作敌对目标,并被伊朗的防空系统击落。

深入剖析与多角度解读:

1. 背景:伊朗与美国的紧张局势升级

刺杀苏莱曼尼: 就在客机坠毁前不久,即 2020 年 1 月 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在巴格达国际机场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进行定点清除。苏莱曼尼是伊朗在地区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死亡引发了伊朗国内强烈的报复情绪,也使得美伊关系瞬间跌至冰点。
军事戒备升级: 就在苏莱曼尼被刺杀后的几天,伊朗处于高度军事戒备状态,全国上下都在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报复性军事打击。这种高度紧张的氛围是此次悲剧发生的直接诱因。

2. 事件的具体原因分析:误击的可能性

防空系统: 当时,伊朗的防空系统可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对任何进入其空域的飞行器都可能采取高度警惕的态势。
信号识别错误: 客机起飞后不久,其飞行高度和航线可能被误判。尤其是在夜间、机场附近复杂空域,以及当时高度紧张的军事背景下,防空部队未能正确识别客机,而是将其误认为敌对的空中目标,例如无人机或导弹。
层层传达的失误: 军事行动中的信息传递和决策过程可能存在层层失误。防空部队的指挥官可能在压力下仓促做出判断,或者未能及时获取准确的识别信息。一些分析指出,该客机在起飞后曾短暂转向,这可能加剧了误判。
缺乏沟通协调: 在如此紧张的军事态势下,军方与民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可能存在不足,导致民用航班的飞行计划未能得到充分的预警。

3. 伊朗官方态度的转变:从否认到承认

压力下的承认: 伊朗官方最初的否认,与当时伊朗国内舆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形成了鲜明对比。大量证据,包括来自加拿大、美国等情报机构的分析,以及目击者的证词,都指向了伊朗防空部队是导致坠机的罪魁祸首。
政治考量: 承认错误对伊朗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这不仅损害了其国际声誉,也可能引发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尤其是在经济困难和国际制裁的背景下。然而,随着证据越来越确凿,以及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伊朗政府最终选择承认事实。
责任的推卸与追究: 伊朗官方将此次事件归咎于“人为错误”,并表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然而,这种说法也可能被解读为一种推卸集体责任的方式,试图将焦点放在个别操作人员身上,而非整个军事指挥和决策系统。

4. 对伊朗国内政治的影响

民愤与信任危机: 此次悲剧极大地加剧了伊朗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许多人认为政府在事件初期撒谎和掩盖真相,这进一步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政治稳定性的考验: 在经济持续下行、社会矛盾加剧的情况下,此次事件无疑给伊朗的政治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民众的愤怒情绪可能会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抗议。

5.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伊朗与西方国家关系: 此次事件加剧了伊朗与以美国、加拿大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的不信任。虽然伊朗承认了错误,但其之前的否认以及事件的性质,都使得国际社会对其信任度进一步降低。
地区安全局势: 在苏莱曼尼事件的背景下,此次客机坠毁事件进一步搅动了本已紧张的地区局势。它使得中东地区的冲突风险更加难以预测。
国际航空安全: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民用航空安全的担忧,特别是军事冲突地区民航航班的安全保障问题。各国需要加强在军事行动中对民用航空的保护机制。

6. 对遇难者家属的影响

巨大的悲痛和愤怒: 对于遇难者家属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无法磨灭的伤痛。他们失去了至亲的生命,而真相的揭露过程充满了曲折和痛苦,加深了他们的悲伤和愤怒。
追责与赔偿: 遇难者家属普遍要求严惩责任人,并获得应有的赔偿。国际社会也呼吁伊朗政府公正处理善后事宜。

总结来看:

伊朗军方承认击落乌克兰失事客机,是 一场由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悲剧性误判。它暴露出在高度紧张的军事态势下,信息不畅、决策失误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技术层面: 防空系统的误判和操作失误是直接原因。
军事层面: 高度戒备状态和对敌情的误判是诱因。
政治层面: 伊朗政府在事件初期的不透明态度,以及随后的压力下的承认,反映了其在国内外的政治考量。
国际层面: 事件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对国际航空安全提出了警示。

此次事件是一个沉痛的教训,警示着各国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无辜平民生命造成伤害,并应保持信息公开透明,以争取公众的信任。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民航安全保障机制,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真的很有意思,美国杀伊朗将军(不上热搜),伊朗炸美军基地(上热搜),美国总统发表讲话(上热搜),伊朗击落飞机(上热搜),这其中是个什么逻辑关系呢?主要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美国杀伊朗将军的提问,要死命捂着?按道理来说美国杀伊朗将军才是最具爆炸性,最能带来流量的新闻

user avatar

伊朗在击落客机数方面扳回一城,暂时以1:2落后于美国。击落客机的遇难人数方面美国遥遥领先,暂时看不到伊朗追平的希望。

user avatar

手艺问题,这是第一。平时操练的不够。

这种位置怎么说都不该打下来的。整个防空兵从情报到辨识到确认都是一踏糊涂的。稍微有一个环节有点能力就不会有问题。自己的机场起飞的飞机。辨识不清楚,错误大的不可饶恕。

从这件事看伊朗的军事能力让人怀疑啊,这种成绩可以说是考了一个零分了。仅仅使用了一个威压就已经让伊朗人手忙脚乱到这种程度了。真要打起来还不知道咋样。

第二,美国空军的巨大压力。所有防空兵的噩梦。就是做美国的敌人。

第三,世界和平吧。说到底,射向苏莱曼尼的那颗导弹就像蝴蝶的翅膀煽动了一下。已经带走了200多条人命了。可能还要带走更多。哀悼一下吧。

第四,伊朗官僚体系混乱,撒谎于前,抵赖在后。一个谎言加另外一个。总算在丢人指数爆表之前,终于刹住车了。真不看好他能扛得住美国的持续性的压力。

第五,特帝估计要在家里笑死了。伊朗这一波丢尽了脸,美国应该会对自己的封锁效果更加有信心了。

user avatar

这么快被打脸的事,让我等吃瓜群众始料未及,搬好板凳,坐看那一张张被打肿的脸

user avatar

“我的这把刀可是涂满了毒药的毒刃。”

———《勇者义彦与魔王城》





伊朗此次击落乌克兰客机有类似的效果。

此次空难造成176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罹难,是伊朗十多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空难,同时成为印度快运航空812号班机以来涉及到波音737新世代客机中伤亡人数最多的空难;成为涉及波音737-800的最致命事故。和涉及737系列中伤亡人数第二多的空难,仅次于狮子航空610号班机。该空难同时是乌克兰国际航空营运自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空难。也是继1988年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后第二架在伊朗被人为疏失击落的民航机。
user avatar

以前我认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但是现在我觉得敌人的敌人说不定是傻逼。

user avatar

这下好了,都理亏了。

这下完了,大家都不敢坐飞机去德黑兰了。

自己禁飞自己

user avatar

其实还有人比美国还厉害,比伊朗早了两天……


这人就是我


当然这事情并不说明我牛逼,而是说明“奥卡姆剃刀”原理很厉害,说明我们想要多少了解一点航空常识,平时没事干应该多看一看一部纪录片,《空中浩劫》。





从当时现场流出的几张照片来看,残骸散布面积很大,飞机肯定是发生了空中解体的。如果是可控飞行撞地,周围建筑物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那个样子。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当然我们也能假设这飞机就是那么凑巧,可控飞行撞地得非常巧妙,零件飞得到处都是但是就是一栋房子都砸不到。


这就纯属是杠了。


导致空中解体的原因,那肯定就是飞机失事的真正原因。


一架飞机要空中解体,无非就那么几种原因:


1、被武器击中:目前伊朗自己承认是这个原因;


2、炸弹爆炸:目前已排除;


3、超过机体最大允许载荷:这要求飞机做非常大的机动,比如说翻个3600度空中空心大跟头,或者玩儿命蹬方向舵。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伊朗最开始宣称的:机械故障导致发动机失火。发动机空中失火导致整架飞机烧解体然后一头坠地的,这种事情倒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而是几率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根据flight radar的数据,这架飞机失事之前就没有飞行高度和速度的大幅度突然变化。飞机在空中大角度机动,就算是比客机灵活很多很多倍的战斗机,都必然会损失高度和速度,这说明失事客机肯定没有做过大载荷机动。


那么失事原因只有一个:爆炸引起的空中解体




值得玩味的是事发当天伊朗和美国的态度。


伊朗想都不想立马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稍微有点航空常识就不会信的弥天大谎;


美国居然对这么一个糊弄傻子的弥天大谎保持了淡定,既不揭穿也不批驳;


这充分说明双方的战争意志并不强,大打出手的可能性比较小。双方都倾向于大事化小,伊朗不愿意大张旗鼓的复仇而是趋向于面子上过得去;美国则也不会得了便宜还卖乖,干死人家的将军还不服软。双方都在找台阶下,问题在于这个台阶下得确实姿势不够漂亮。别的国家下台阶都是摇曳生姿顾盼生辉,这俩下台阶,干脆来了一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


不管怎么样,台阶总算是下来了。飞机的事情,无非就是后面的扯皮,赔偿,大家为遇难者默哀,尘归尘土归土。


可是这个丑陋无比、生硬做作的下台阶姿势,双方这一招“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可是堪堪被全世界人民看在眼里的。之所以姿势这么丑陋,就在于不丑不行,下台阶要紧,丑不丑再说吧。为什么要紧呢?为什么不得不以这种丑陋生硬的姿势下台阶呢?因为再不下去就大事不好了。


对美国方面来说,中东霸权不再,美国也不能在中东地区呼风唤雨了。我说过这其实对于美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赢的不够漂亮就是输,以美国这种体量的超级大国,跟伊朗干起来,下台阶的姿势都能这么丑陋,是会引起很多很多国家的联想的。有不少国家希望美国在中东再次陷入泥潭,美国自己心里也是清楚的。


对伊朗来说,这件事情无疑是“重塑波斯荣光”的一个巨大打击,什叶派之弧恐怕要暂时放一放了。这个时候当出头鸟跟美国死磕,伊朗自己化为焦土,也是替别人做了嫁衣裳。


这就是一个双输的场面,双方都颇为狼狈。因此尽管姿势不好看,还是要马上从台阶上下来的,两害相较权其轻嘛。


摊开了说就是,中东局势以后肯定会越来越乱,成为世界主要势力的棋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强权,美国、俄罗斯、欧洲,在中东将会呈现一种缠斗的态势。美国在中东一家独大的局势将会彻底破灭,随着参与缠斗的势力更多,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不会随着美伊之间战争阴云的散去而减小,反而是急剧增大的。


这一次火药桶没炸,不等于下一次也不会炸


只是苦了飞机上那些乘客,和中东普通无辜老百姓。

user avatar

更新1月12日:

图穷匕见。

伊朗大学生闹事了。

越来越接近我说的岳飞剧本了

而且新的消息指出,美国还要暗杀苏的接班人,在同一天。

不光岳飞,岳云张宪也是目标。


———————

之前分析过。

伊朗“有意”击落的可能性很大:

现在出来的说法,以为是巡航导弹,然后误击。

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航空识别系统是最基本的配备。

同时,客机的反射面大小、速度、飞行方向(当时是起飞往边境方向飞),在防空雷达上非常容易判断。

误击可能性很小。

那么,有不得不击落的人和物品在飞机上。

掌握了证据,证明苏少将是被出卖,这样的人或者物品必须死,迫降都不行。

秦桧要求和,先杀岳飞,见下:

苏少将被杀,防空司令要对民航负责,在一周内革命卫队失去两个高级将领。伊朗的国防军,是巴列维王朝军队留下改编的,有亲美基因。在革命卫队被大幅度削弱之后,很可能局势会大变。

我们应该做好未来两三年伊朗倒向美国的准备。

以上。

无远虑必有近忧。

user avatar

这个其实很容易看出来,

非常简单。

明白人心里敞亮,

美国可以瞎说,

加拿大那种死了那么多人政府敢瞎掰吗?

只是不想说,

写文只敢用“伊朗紧张、涉嫌击落”,

因为说出来会被坐屁股的人误会成围攻。

可见,

实事求是乃多么重要的品格啊

user avatar

通常来说,目前的空中预警雷达系统分为两种:主雷达(Primary Surveillance Radar, PSR)和二次雷达(Secondray Surveillance Radar, SSR)。一般来说,军方雷达以主雷达为主,民用航空以二次雷达为主。

主雷达系统主要用来发现「非合作」目标,不论目标是否想要被跟踪定位,都会被主雷达的反射电磁波发现,但是主雷达系统不必鉴别飞行物的身份。除非采用逆合成孔径成像,大部分主雷达也很难判断精确判断目标形状。最初的空中预警和空中管理全部是主雷达,通常是管制员指示飞机在空中特定位置转弯来判断飞机身份,但是主雷达在雨雪天气的信号衰减很严重,于是后来就开发了新的二次雷达系统,专门用来识别目标身份。

这个二次雷达在军方称为「敌我识别系统(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在民用航空称为是「空中交通管理雷达信标系统(Air Traffic Control Radar Beacon System,ATC)」。

二次雷达系统是「合作」监测雷达,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询问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在飞行器上挂载应答器,当飞机进入某地面管制空域,会与地面航空管理部门协调,由地面管理员分配应答机代号,进行飞行器识别。应答器代码设置后,当收到二次雷达的询问波束时,飞机会主动发送自身的航空识别码,比如前段时间的「中国机长」里7700代码就是其中一种紧急情况才能使用的应答器代码。

这些基于二次雷达的飞行器标识由地面空中管理部门负责,通常来说,如果军方和地面空中管理部门存在良好的配合,那么几乎不可能出现误击事件。照惯例,当军用雷达系统发现身份不明飞行物返回信号,控制部门会和民用雷达部门联络、查询二级雷达系统返回的飞机代码。如果没有,军方会尝试通过无线电与飞机联络。当飞机仍然没有应答,军方才会采取措施,对不明飞行物进行拦截。

此外,因为二次雷达是一种合作监测雷达,虽然它看起来很小,但是覆盖范围会比主雷达系统大很多,所以对于民用航空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主雷达发现目标,二次雷达还没反应的情况。大部分飞行员不会受关闭应答器的培训。

目前伊朗的军方声明是「人为因素」,所以目前这种情况只能理解为,在紧急状态情况下,军方和地面管理部门缺乏高效的信息交流。主雷达看到航空器飞行轨迹异常,飞向管制空域就直接放了导弹,这也是可怕。

user avatar

先说说如果伊朗坚持不承认是什么后果呢?

1988年,两个利比亚人制造泛美航空洛克比空难,死亡259人,但卡扎菲坚称与利比亚政府没关系,结果招来联合国严厉制裁。

2002年9月12日,联合国终于解除了对利比亚长达11年的制裁,利比亚付出的代价是,赔偿洛克比空难的27亿美元。
2002年,利比亚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136亿美元,这意味着27亿美元的赔偿相当于利比亚全国白干两个半月。
此外,因为卡扎菲在1988年洛克比空难中的强硬态度,利比亚丧失了经济发展发展机会,蒙受了高达3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所以,伊朗承认击落乌克兰民航客机的错误后,还要看赔偿谈判问题以及是否会引发联合国制裁。考虑到乌克兰反俄的立场,伊朗的善后工作恐怕不太好过。

因此,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伊朗很明智的没有继续犯浑,而是道歉+认错,这是未来局势发展的最好的结果,否则连作为安理会成员的中俄都会被逼着抛弃伊朗。

但也要看到,前期说技术原因以及明确否认袭击的都是伊朗民航局与媒体,伊朗外交当局态度一直比较谨慎,伊朗官方也允许美国调查人员参与调查,态度并没有想象得那样封闭。

毕竟,涉及到航班坠毁的国际性灾难,除了最初几天的舆论迷雾,怎么可能瞒的下去?

伊朗官方的谨慎态度并不意外,以前就有过类似经验,不过是作为受害者。

1988年7月3日上午十点,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在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击落伊朗航空A300客机655航班,造成乘客与机组人员290人葬身大海。

这一年,美伊大大口水仗,且因为水雷炸伤美国舰艇事件,双方紧张局面不断升级,伊朗武装快艇与美军舰多次发生冲突。早前,伊拉克飞机轰炸斯塔克号护卫舰,导致37人丧生。

伊朗航空665航班被美国军舰击落,就发生在这种剑拔弩张的大背景下。

不出所料,伊朗国内反美火焰被点燃,军方高层要求霍梅尼下令“系统袭击美国在全世界的利益”,伊朗大使甚至在联合国发言,称将使用任何手段与措施进行报复。

另一边,美军虽然承认误击,但反复强调伊朗客机偏离商业航道、向军舰俯冲、无视军舰警告并且发出了F14战机的识别讯号。

然而经过一个月调查后,人们在公开的报告中发现事件真相简直是一个接一个乌龙:

  1. 伊朗客机晚点起飞,而且美国军舰上使用的航班表时区混乱,以至于文森斯判断当时没有航班。
  2. 655航班是从军民两用机场起飞,文森斯号一直在同时接收的是地面F14战机的识别码与民航识别码,并以为后者是一种伪装。
  3. 文森斯号用七次军用频道向民航客机喊话,对方根本听不到,最后三次用民用频道,结果却没用民航客机的识别码而是,说:某某速度为xx的飞机,但两边看到的速度不是一回事,因此被伊朗航班机长忽视掉了。关键的是,文森斯号却没使用最重要的空中交通管制频道。

最致命的乌龙是,一个盯住飞机高度的指挥中心士兵把航班爬升看成了俯冲,一个百分百的攻击动作。对此,美方解释为紧张状态下的“幻视”。

这些乌龙也侧面反应了军事状态下,一架民航客机有多容易又有多不容易被误击。生与死完全取决于薛定谔式的参战人员身心状态。

根据以上种种乌龙,美国展现了神奇的帅锅艺术:

舰长已经尽力了,误判是难免的,等于你伊朗人也要负担部分责任。

最终,“文森斯号”凯旋而归受到英雄般欢迎,舰长罗杰斯获得海军勋章,光荣退伍。


其实文森斯号击落伊朗客机之前,已经违背舰队司令的指挥,深入伊朗领海达四公里,派直升机与伊朗导弹艇交战。

655号航班完全是美军一手造成的悲剧。

但这一细节在1988年版报告公开时被隐藏了起来,后来人们才知道真相。

事件发生后不久,全世界紧张的等待伊朗的报复动作时,伊朗议长兼革命卫队代总司令却表示,伊朗不对美军进行报复。

1996年2月22日,美国答应支付伊朗1亿3180美元作为赔偿(每名领工资遇难者$300 000,每名不领工资遇难者$150 000)给248名遇难伊朗人。这是双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国际法院向美国提出的起诉。

美国明确标明这笔赔偿为特惠金,不肯承认要对事件负责或负有法律责任。

别忘了,穷的叮当响的利比亚为洛克比空难付出的代价是21亿美元。

另外,美国没有为被击落客机本身支付任何款项(客机估值约3000万美元)。

回顾结束。

利比亚:

死不承认=孤家寡人+联合国制裁+天价赔款

美国:

承认击落=解释调查机会+赔偿还价+如果有机会还能甩锅给对方

可以看到,当年作为被害方的伊朗尚且能保持理智,如今作为误击一方,更能明白此事上面“道义”的重要性,日后还能像美国那样一步步解释其中的“误会”。

因此,在全世界包括西方国家都明白“误击”的前提下,伊朗军方的主动认错,可以最大程度挽回政治损失,也方便缓解地区紧张局势以及赔偿工作的开展。

逝者安息。

————————————————

视频信息来自b站,空中浩劫系列b23.tv/av82983827

user avatar

一图胜千言。

user avatar
本月8日,一架飞往基辅的乌克兰客机于德黑兰机场起飞六分钟后失联坠毁,事发数小时后,黑匣子尚未发现,伊朗方面即宣布事故系机械故障所致。
9日,伊朗政府发言人阿里·拉比伊宣称加方对伊朗导弹击落客机的指责是「弥天大谎」「心理战」。
10日,伊朗民航啊被炸得(呸,口胡,阿贝扎德)表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导弹击中飞机。」
今日,伊朗军方承认击落乌克兰失事客机,称其为「人为错误」

其实伊朗这事也是想不开,早点承认手潮眼瞎把客机当战机揍了不行么?虽然说依旧不可原谅吧,但也不会真有人认为你脑子里长泡故意干这事吧……

不承认好歹也装死等调查结果吧?这样你说西方国家「别急着带节奏等调查」也有底气一点啊……

非要事发几小时就定调「机械故障」,第二天就扯什么「西方心理战」,指望着把这事遮过去,也不想想,这么大的事遮得过去么?你以为你俄罗斯啊?

这下可好,该负的责任一点没跑,国家信誉也跟着一波崩了……

这就是想不开啊= =|||

这要是一飞机伊朗人,哈梅内伊可能还有办法压过去,半飞机加拿大公民呢,用脚趾想也知道人家不可能搁你这善罢甘休啊[捂脸]


可能附加结果就是国内有很多脸蛋高高肿起了吧……

为各国遇难者默哀。


啊对了,听说伊朗使馆前些日子还发微博说欢迎中国公民去伊朗过年,「安全不是问题」……

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user avatar

二战以来,已经发生了超过十起民用航空器被击落事件,有研究统计了过往事件[1],来源见注释:

(该统计没有考虑一些任存在争议的情形,另外论文发布时,MH 17 的调查尚在进行中,按照目前的信息,也应列入其中。)

可见,击落民用航空器的理由既有意外事故,也有一国宣称飞机侵犯自身领空主权、无视降落指令后击落的情况。其中造成较严重人员伤亡的有 1955 年保加利亚击落以色列客机、1973 年以色列击落利比亚客机、1983年 前苏联击落韩国客1988 年美国击落伊朗客机等。

其中,1983 前苏联击落大韩航空 007 号班机事件,促成了国际上对民用航空器安全的反思。事件中,一架从美国起飞的波音 747 客机在前苏联境内偏离预定航线,苏方派出军机拦截,在进行目测观察后,认为是军用侦察机(当时是夜晚,至于飞机有没有打开夜航灯,各方说法有偏差)。在进行警示射击未果后(一说使用了曳光弹,但后来有飞行员提供的证词称使用了穿甲弹)。苏联军机发射导弹将其击落,造成全部 269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

另外,此次事件也不由让人想到 1988 年美国击落伊朗客机事件。当时,两伊战争仍在进行中,美国军舰游弋在霍尔木兹海峡,密切监视着中东局势。同样是剑拔弩张的时候,7 月 3 日,从阿巴斯起飞,飞往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 655 号班机遭遇了不幸。美方宣称,这架飞机偏离了民航客机的航线,当天又有伊朗军方炮击美军的情况,加之这家空中客车 A300 客机的雷达截面和 F14 战斗机相似(阿巴斯港驻有伊朗军方的 F14 战斗机),因此文森尼斯号导弹巡洋舰发射了对空导弹将其击落,事件造成机上 290 人死亡。

前苏联击落大韩航空班机事件,促进了国际法的完善。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缔约国「不得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如拦截必须不危及航空器内人员的生命和航空器的安全」。在 1988 年美国击落伊朗客机事件中,伊朗正是依据该公约向美国要求赔偿的。此事经伊朗起诉至国际法院后,双方达成了协议,在美国支付 1.31 亿美元赔偿后伊朗撤诉。

在 2020 年伊朗击落民航客机事件中,如果的确是由于意外导致(类似于 1988 年美国那样,宣称是错误识别了雷达信号),那么伊朗还有一丝可能是通过进行赔偿了结此事。至于这是意外,还是有意为之,在这里任何猜测都是不负责的。只能说一声,愿世界和平。

参考

  1. ^ 尹生,《极端情形下国家击落外国民用航空器的国际法规则研究》,《政法论坛》2015 年第三期
user avatar

我在客机失事后就说了,这件事情很大可能是伊朗自己乌龙。

非马后炮,以下是我在1月8日的回答里的原文:

首先那天早上伊朗刚对美国发动袭击报复,正处于草木皆兵的状态。

这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伊朗把这架客机当作美国军机给打了下来。

这虽然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但并非不可能。

因为当时正好伊朗报复完美国,美国最有可能第一时间发动反击的时间节点。

这个时候是伊朗军方高度敏感的时间点。

从事后伊朗态度看,第一时间推到飞机技术原因失事,而非直接甩锅到美国身上,这直接说明了伊朗自身是有点心虚的。

否则伊朗早就把这锅甩到美国去了,而不是第一时间推到技术原因失事。

===补充点伊朗官宣乌龙之后的分析===

当时这架飞机坠毁后,就各种不可思议。

虽然我猜到了应该是伊朗乌龙,但其实也觉得太迷幻了。

毕竟从自己机场起飞的飞机,再怎么乌龙,自己军方连这样都识别不了,误将其当作美国飞机炸死来,怎么看都是太过于迷幻和匪夷所思。

毕竟军方和民用机场应该有一整套成熟的识别系统。

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伊朗对美国实施报复后,伊朗处于一个多么高度紧张的状态。

我之前文章分析里也说过,伊朗一旦决定实施对美国的报复,必然已经做好跟美国全面开展的觉悟和准备。

所以当时伊朗军方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怎么样也不应该把民用飞机当作美国军机炸下来。

只是这毕竟是180条人命,就这样草率的因为伊朗的乌龙而消逝,伊朗的过错再怎么样都洗脱不了的。

可以说近一段时间,伊朗是严重流年不利。

自己军方二号人物被美国炸死,让伊朗严重损失海外影响力,并失去跟美国对抗的最有力武器。

随后下葬仪式还踩踏死亡了几十人。

冒着极大战争风险去进行报复后,被美国逗你玩,反倒让自己过于敏感而把载着一半伊朗人的民用客机炸下来。

随后还在核设施周围频繁发生小规模地震。

前天还有个大巴失事,死了20人……

伊朗:今年太难了。

user avatar

我是真不敢相信伊朗这么水。

我原以为,就算再菜,起码能分得清飞进来的和飞出去的。

把经过的,进入的误认为敌机击落也就罢了。

能把从自家机场起飞(才几分钟),往外面去的也当成敌机,真他妈人才!

指望这帮人反美,真是……

还是得靠自己入关!

user avatar

单看该件事,伊朗承认击落乌克兰客机并不能对美伊局势和国际政治造成多大的影响。

(关于坠机事件本身的分析,我已于前几日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猜测 zhihu.com/question/3652

首先伊朗在承认击落客机这件事可能来自两个原因 - 迫于压力(尤其是班机上近半数的加拿大公民),以及对外缓和信号的发出。

总统对客机被击落一事表示遗憾,并称即便伊朗不想将黑匣子交给NTSB和波音没有关系,也可交给法国。
“然而,”总统表示,“能交给波音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美方近乎为两国史上最flexible的回应,伊朗却在昨天主动邀请NTSB和波音参与并协助调查。这样巨大的态度反转令大家吃惊。

这就涉及到伊朗内部问题和苏莱曼尼被美国解决掉后耐人寻味的反应了 - 极为有限的反击和各种放水,以及立即于几日前表示将重新履行核承诺。

这与伊朗国内局势不无联系-伊朗的核心三人组为

  • 精神领袖,元首,最高领袖,一号人物,终身任职的哈梅内伊(Khamenei)
  • 伊朗总统,国家首脑,二号人物的鲁哈尼(Rouhani)
  • 实际三号人物,正在和萨达姆玩过家家的苏莱曼尼

其中,昔日三人组中唯一只有选举出的总统鲁哈尼是温和派。

—————

勘误: @odin 于私信中补充到,苏莱曼尼不属于伊朗三号人物,对其“三号人物”的舆论多数是伊朗对外造势和欧美抬高其形象渲染其威胁性。其实自身仍是“白手套”。

在与他的讨论中,我个人赞同苏莱曼尼在伊朗国内地位的确不能以“三号人物”称呼。但我个人保留对苏莱曼尼对局势及周围国家影响性可被我们视为伊朗政局中具有影响力的“第三者”。

现将 @odin 的部分观点截图如下补充,各位可参考补充。

—————

伊朗国内改革呼声非常大,抬头的波斯民族主义,对阿拉伯主义和宗教氛围的反抗,再加上国内矛盾使得至少在大城市的冲突愈演愈烈,即便这次苏莱曼尼被炸了,国内庆祝的也绝非少数。

我在此猜测,鲁哈尼十分想要在任内推动改革,但无疑一号和三号人物是极其大的阻力。对于三号人物苏莱曼尼,有军权实权和威望的绝非易事。

对于伊朗在象征性的对美军基地提前预警打击报复后的立即是好,恰好特朗普也反应不强烈,个人认为有一定可能是美军打击恰好除掉了鲁哈尼改革计划中的一大阻力,双方顺着台阶下或能成为伊朗问题的转折。

当然,关于美方坚持的新条件谈判和伊朗对此态度还是决定性的因素

(苏莱曼尼: Am I a joke to you?)

伊朗承认击落客机或许是缓和态度的一大表现。但对于我学长,他的家人,还有全机的遇难者来说,实在是惋惜不已。

May their memories be a blessing to all.


————

另外, @odin 亦表示,

还是那句话,苏莱曼尼他所担负的任务和身负的职责,就是负责对外输出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更准确一点的来说是对外输出什叶派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也就导致苏莱曼尼的曝光度和关注度都超高,可实际上他也仅仅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的棋子。虽然苏莱曼尼执行的是国家行为,更准确一点的说说什叶派的教派行为,但是欧美并没有意图跟伊朗,准确的说是政教合一的什叶派伊朗彻底翻脸,所以欧美只能无限拔高苏莱曼尼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苏莱曼尼这个靶子,表达出对伊朗政府和什叶派的态度。
user avatar

13枚导弹打美国驻伊拉克的军事基地,结果美国人毫发无损。是伊朗真的打不准吗?我猜是不敢瞄准打,只敢在周边瞎咋呼!这一点局座早就给他们定性了。要知道伊朗在2019年世界各国军事排名中高居第14,比以色列(17)和沙特(25)都要高,他们最突出的军事优势就是拥有中东地区规模最大、性能最先进的导弹库。你敢相信这样一个国家连临近国家的固定军事大目标都打不准?!很明显这是既保存了面子又不敢惹怒美国的计策而已。事后伊朗电视台吹大气说炸死了80多名美国人,炸伤200多人,只能骗骗自己国内的愚民罢了。

当然,伊朗打自己的客机瞄的倒是挺准的。167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整整176个无辜的生命啊!再加上苏莱曼尼的葬礼上,踩踏事件死了至少56人,和美国暗杀的苏莱曼尼等7人,伊朗这次总共死了至少239人——确切的说是伊朗、加拿大和乌克兰,毕竟飞往乌克兰的客机上坐的乘客除了伊朗公民,大部分是加拿大人,少部分是乌克兰人。

总而言之,这次事件到目前为止给人的感觉就是:美国把伊朗揍了一顿,伊朗凶巴巴的说,别惹我,我脾气很大的,然后对着空气打了几拳,回过头来拿自己的国民撒气,街坊们也跟着遭殃。

美国一看:这不是个傻缺嘛,算了,不搭理他了,以后不跟他来往就是了。

伊朗则告诉全世界:看到没,美国没啥了不起的,所谓世界老大,还不是得跟哥低头!

之前大家都说伊朗是平头哥,人狠话不多。但从整个过程来看,明显是人傻话又多的嘴炮之王啊!

这不,伊朗又在说击落飞机的事都怪美国了!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你不吓唬我,我能手抖吗?

user avatar

军部第二次独走。

通过这次事件,证明哈梅内伊对军部控制力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前列腺癌晚期)。


霍梅尼在世时三令五申不许军人干政,但哈梅内伊上台后(他之前领导革命卫队),为了打击拉夫桑贾尼和蒙泽塔里的势力,公开支持军部对国家政治和经济领悟进行渗透。


军部对国家政治经济领域渗透参考本回答



哈梅内伊这个人忘恩负义,他能顺利上台谁的功劳最大?拉夫桑贾尼领导的专家委员会+霍梅尼子女公开支持。但他权力巩固后,禁止拉夫桑贾尼参加第五次总统大选,软禁拉夫桑贾尼的子女。霍梅尼子女也被边缘化。而他的儿子却被安插进伊朗国家强力部门,他想干什么呢?


破坏霍梅尼建立伊朗国家体制罪魁祸首——他的接班人。

user avatar

前PLA某防空导弹部队服役
午休时看到,非常震惊,赶忙从床上跳起来。我来从武器方面分析下(如果真的是道尔M1干的,待求证):

盾牌--道尔-M1地空导弹系统,其中雷达部分包括:敌我识别雷达,目标搜索雷达,跟踪制导雷达和导弹截获雷达。

伊朗军方承认:人为失误意外击落乌克兰客机!

首先,人为失误,敌我识别器出现问题可能性很小,不然也轮不到道尔来打。敌我识别雷达工作大概是这样的:
雷达波发射密码

问:你滴什么滴干活?
答:我滴八路滴干活。
安全放过。。。
问:你滴什么滴干活?
答:我滴皇军滴干活。
导弹发射!
道尔射程只有12KM,属于最后一道防空线,老毛子当年设计主要为了其“低空补盲,末端反导“的,说白了是用来打直升机的。

那么多阵地都没反应,就你一个激动了?虽然M1在空情共享上确实不行,但如果革命卫队干的话,就更可能是人为因素了。

如果真的单纯的人为失误那就更让我震惊了。曾经和空军一起训练时,因为附近有民航机场,也在1波位跟踪过客机,因为其速度慢目标大很容易捕捉,雷达屏幕看的非常清楚,况且道尔还有电视显示器,2400米高度出现目标,非干扰状态完全看得清。手抖也不至于这样。。。这要有核武器还得了!

感谢各位的支持,大家讨论的挺热列的。目前的表面证据来看都是指向道尔。
实兵实弹演习时,道尔M1搜索雷达对目标的搜索、识别都可以是自动完成的,其会自动按威胁程度来对已识别目标进行编号(没记错可以标定48个),而对未识别目标则不会编号。雷达1号操作手负责1/6/7/8波位,2号操作手负责2/3/4/5波位,每个波位4°空域。敌我识别器正常,如果目标被识别为友机,则系统会自动取消允许发射指令,此时导弹是无法发射的,除非发射站长强行“取消射击”的开关扳到接通的位置,打开发射锁,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发射操作。虽然道尔战车可以单兵作战,但为了保证命中率,发现目标后一般都采用单车双发或者双车单发完成导弹射击,除非导弹射手非常紧张或者着急,担心目标已突破最后防空网,会造成致命威胁才会出现误判,结果悲剧发生。

当然本答案只是基于武器装备的情况来探讨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再加入人为因素,阴谋论,请各位评论区大开脑洞吧

果然。。。战时开火权下放到哪一级,大家说说看

user avatar

我真佛了,俄国能精确无比制造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让北约吃瘪,中国能派战斗机贴身监视机动把P8侦察机逼走换美国国防部嘴炮抗议,伊朗打飞机还能打歪来,就这水平还跟美帝玩呢?

原以为美国干掉伊朗将军以后,伊朗导弹袭击美军基地完成报复任务,面子上过得去这事明面上就差不多了,伊朗回去继续卧薪尝胆闷声发大财。这其实已经很好了,我国被打大使馆的时候比伊朗还憋屈。没想到伊朗节外生枝踩踏死亡几十人,还打客机又死自己人又酿成国际悲剧,这丢脸丢大了。

另外,在边境或战区空情紧张时,如果军队处理程序不当确实可能做出打客机这种违反国际法的事情,即使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大国也不例外。虽然中美苏都干过打客机这种事,但是像伊朗这么憨自己打自己的还是第一个,伊朗军队防空战斗的军事素养约等于我国65年前吧。


Ps. 伊朗一开始抵赖后来被打脸被迫承认的行为让我想到另外一件事,果然是流氓国家传统艺能。天天骂美国骂得很开心,真到自己出了事,表现也没比美帝好到哪去。

人人都骂美利坚,人人都是美利坚


user avatar

特朗普为了选票,已经导致了两百多条人命。将军1名。伊朗民众50名。客机180名。

user avatar

看看这些称兄道弟的、大度原谅的……现实真的太魔幻了。

拿其他普通老百姓的性命,慷自己的慨,真特么丧心病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