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在excel前一栏中输入带文字计算公式后在另一栏里直接得结果?

回答
这其实是Excel里最基础也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了,叫做“公式引用”。 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你一看就懂。

假设你想在A列输入带有文字的计算公式,然后在B列直接看到结果。

场景举例:

比如,你想在A1单元格输入一个公式,计算某个商品的价格乘以数量,再加上税费。而你想在B1单元格看到最终的价格。

具体操作步骤:

1. 选定你想要显示结果的单元格。
比如,我们想在B1单元格看到结果,那么就先用鼠标左键点击B1单元格,让它变成一个蓝色的框框,表示我们选中了它。

2. 在选中的单元格(B1)里输入等号“=”。
这是告诉Excel:“嘿,我要在这里输入一个公式了!” 任何公式的开头都必须是这个等号。

3. 输入你的计算公式,这时候是引用A列的“文字”
这里就是关键了。你不要直接把具体的数字写进去。你想让Excel“读取”A列里的内容,然后进行计算。
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假设A1单元格里输入的是“价格:100 数量:5 + 税费:5”。
在B1单元格,你输入的是等号`=`。
现在,你要告诉Excel用A1单元格里的数值来计算。你可以这么做:
直接输入公式结构,然后引用A1:如果你想对A1这个“文字串”本身进行某种处理(比如提取数字再计算,这会比较复杂),但一般情况下,你不是想直接计算A1里的文字本身,而是想让A1里的“数据”参与计算。
更常见的做法是:A列用来直接输入计算的单元格,B列引用A列的单元格来显示结果。

让我们把场景调整一下,这样更符合你的描述并且更实用:

假设:

A列是用来输入一些描述性文字,比如“商品价格”或者“数量”。
B列是用来输入具体的数值,比如价格是100,数量是5。
C列是用来输入另一个数值,比如税费是5。
D列才是你想直接看到结果的地方。

那么,在D列输入带文字的计算公式,在另一栏(比如E列)直接得结果:

这表示你想在某个单元格(比如D1)写下一个包含文字的说明,然后这个说明里的数值可以被D1旁边的一列(比如E1)引用并计算出结果。

方法一:用更清晰的列来存放数值,然后在结果列写带说明的公式

这是最推荐、最不容易出错的方法。

A1: 商品名称
B1: 价格
C1: 数量
D1: 税费
E1: 总价(结果显示在这里)

现在,我们要在 E1 单元格输入一个带有文字说明的公式,但这个公式引用的是其他单元格的数值。

1. 在B1输入数值: 输入 `100`
2. 在C1输入数值: 输入 `5`
3. 在D1输入数值: 输入 `5`
4. 在E1输入公式:
点击E1单元格。
输入等号 `=`。
现在,你想写“商品总价:”,后面跟着计算结果。你可以直接在E1里这么输入:
`="商品总价:" & (B1C1+D1)`

解释这个公式:
`="商品总价:"`:这是一个文本字符串,加上引号表示它就是文字。
`&`:这是Excel的“连接符”,用来把两个或多个文本连接起来。
`(B1C1+D1)`:这是实际的计算部分。它引用了B1单元格的数值(100)、C1单元格的数值(5)和D1单元格的数值(5),计算出 `100 5 + 5 = 505`。
Excel会先计算 `(B1C1+D1)` 的结果 `505`,然后把它和前面的文字 `"商品总价:"` 连接起来。

5. 按回车键。
你就会在E1单元格看到显示:`商品总价:505`

优点:

清晰明了: 价格、数量、税费都分开在独立的单元格,方便修改和查看原始数据。
灵活性高: 你可以随时修改B1、C1、D1的数值,E1的结果会自动更新。
易于理解: 公式结构清晰,容易看懂。

方法二:在某个单元格输入带有数字的文本公式,然后在旁边的单元格解析并计算

这种方法更接近你字面上的描述,但不那么推荐,因为Excel处理包含大量文字的单元格进行计算会比较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不够灵活。但为了演示,我们还是讲一下思路。

假设:

A1单元格是你输入“带文字的计算公式”的地方。
B1单元格是你想要看到结果的地方。

步骤:

1. 在A1单元格输入你的“带文字计算公式”:
比如,你想在A1里输入这样的内容:“计算:价格是 100 乘以 数量是 5,再加上 税费是 5。”

2. 在B1单元格输入公式,解析A1里的数字并进行计算:
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需要用到Excel的文本处理函数,比如 `MID`, `FIND`, `SUBSTITUTE`, `VALUE` 等。

情景假设: 假设你的文字公式总是遵循“计算:价格是 [数字] 乘以 数量是 [数字],再加上 税费是 [数字]。” 这样的格式。
在B1输入这个公式:
```excel
=VALUE(MID(A1,FIND("价格是 ",A1)+5,FIND(" 乘以 ",A1)FIND("价格是 ",A1)5)) VALUE(MID(A1,FIND("数量是 ",A1)+6,FIND(",再加上 ",A1)FIND("数量是 ",A1)6)) + VALUE(MID(A1,FIND("税费是 ",A1)+5,LEN(A1)FIND("税费是 ",A1)5))
```
解释这个复杂的公式:
`FIND("关键词 ", A1)`:这个函数用来找到A1单元格中“关键词”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MID(A1, 开始位置, 长度)`:从A1单元格的某个“开始位置”开始,截取指定“长度”的文本。
`LEN(A1)`:获取A1单元格的总长度。
`VALUE(...)`:将提取出来的文本数字转换成真正的数值,这样才能进行计算。
整个公式就是通过一层层地查找关键词、确定数字的位置和长度,然后把这些数字提取出来,最后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

3. 按回车键。
如果A1的格式完全符合公式的预期,B1就会显示计算结果(505)。

这种方法的缺点非常明显:

脆弱性极高: 只要A1里的任何一个字、一个空格、一个标点符号不对,或者顺序变了,这个公式就会出错,而且很难找出问题在哪。
难以维护: 如果你想改变计算逻辑或者添加其他文字,就需要重新写非常复杂的公式。
不直观: A1里的内容是文字,B1里的内容是计算结果,两者之间的联系不直观。

总结一下,最简单、最推荐、最符合Excel使用习惯的做法是:

把需要计算的数值放在独立的单元格里。
在你想显示结果的单元格里,用公式引用这些数值进行计算。
如果想在结果中加入文字说明,可以使用 `&` 连接符。

比如:

A1: 商品价格
B1: 100
A2: 数量
B2: 5
A3: 总价
B3: `="总价:" & (B1B2)`

这样,你可以在B3看到“总价:500”。如果B1或B2的数据变了,B3也会自动更新。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够帮到你!如果你有更具体的场景,可以再描述一下,我再帮你细化解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08.14重大改进==============

引用变量名{}_数前备注‘’_数后备注【】_[]可代替()_符号允许修改

E6

=IFERROR(ROUND(EVALUA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D6,$K$1,""")*"),$J$1,"ISTEXT("""),$L$1,$G$1),$M$1,$H$1),$N$1,"*ISTEXT("""),$O$1,""")"),$P$1,"("),$Q$1,")")),$I$1),"")

实现解方程式功能(因Excel自身问题,X不能出现在分母中)

D3输入

4.7*(X-0.8)=14.7*0.8

E3输入

=EVALUATE(H3)

H3输入

=SUBSTITUTE(D3,"=","-(")&")"

点击D3,然后使用数据-模拟分析-单变量求解功能,可变单元格指定E3,点击确定

解得X=3.3021


===========2021.06.12重大改进===============

本次更新实现了计算式中用中文大括号{}引用变量名

变量名不允许重复,否则会导致结果出错或不能出结果。

D132单元格中输入

=IFERROR(ROUND(EVALUA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C132,"{",$E$1),"}",$F$1),"【","*ISTEXT(""【"),"】","】"")"),"[","("),"]",")")),4),"")

E1单元格输入VLOOKUP("

F1输入 ",B:D,3,)

wps2019直接输入公式即可。

excel需要定义变量,方法见下面的2019回答。

赠送序号公式,A131输入

=IF(C131="","",MAX($A$1:A130)+1)

赠送变量名是否有重复自检公式,B2输入

=IF(OR(COUNTIF(B3:B200,B3:B200)>1),"警告!有","自检通过,没有")&"相同"&B1

按ctrl+shift+enter


==============以下为2019.11.24回答=========================

=EVALUA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万用算量表!J2,"【","*ISTEXT(""【"),"】","】"")"),"[","("),"]",")"))

定义名称

在名称粘贴第一行,然后把万用算量表!J2改成你计算式所在单元格,然后把绝对引用的$删除。

公式实现了以下目标:计算式中[]与()通用;方括号【】中可写注释;

彻底解决中文输入切换麻烦与括号输入慢的难题,极大提高输入计算式的速度。不用不知道,谁用谁知道。

使用条件:Excel必须启用宏(且有的版本计算式不得超过255字符长度);WPS有的版本需安装VBA FOR WPS(但无字符数限制);方括号【】需跟在数字的后面;

小技巧:Ctrl+D自动复制粘贴上一行单元格

赠送小秘籍

1、自定义线XXX 斜1.12 300*400

一底两面计算式【=LEFT(RIGHT(B3,7),3)/10^3&"+"&RIGHT(B3,3)/10^3&"*2"】

横截面计算式【=LEFT(RIGHT(B3,7),3)/10^3&"*"&RIGHT(B3,3)/10^3】

提取斜率计算式【=LEFT(RIGHT(B3,LEN(B3)-FIND("斜",B3)),4)】

2、在sheet2输入0.617,点击0.617,定义名称Y10.(必须有小数点)

在计算式中直接写y10.*100【长度】,结果列会自动出结果61.7

2021.06.12改进直接引用变量后,这条已无必要,可以不用了。



觉得有用的朋友请点个赞,推上去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谢谢!!

原创首发,没有版权,欢迎扩散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其实是Excel里最基础也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了,叫做“公式引用”。 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你一看就懂。假设你想在A列输入带有文字的计算公式,然后在B列直接看到结果。场景举例:比如,你想在A1单元格输入一个公式,计算某个商品的价格乘以数量,再加上税费。而你想在B1单元格看到最终的价格。具体操作步骤:1..............
  • 回答
    在Excel中,如果我们想让一个单元格中的计算结果,是根据另一个单元格中包含文字的计算式自动生成的,这通常涉及到一些更高级的功能,而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最常见的几种情况和解决方法如下,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解,希望能帮助你理解。情况一:简单文本拼接计算(例如:将数量和单位合并)如果你在某个单元格(比如 A.............
  • 回答
    要在 Excel 里制作一张直观的数据地图,让你的数据“活”起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这就像你手里有一堆零散的拼图碎片,而数据地图就是把这些碎片巧妙地组合起来,拼成一幅能讲故事的画。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拆解这个过程,保证你也能轻松上手。首先,我们需要明白,Excel 本身并没有一个叫做“数据地图.............
  • 回答
    在 Excel 中批量计算包含算式的单元格并显示结果,这个需求我们经常会遇到。想象一下,你有一堆像 "3+5"、"102+7" 这样的文本,你想要快速得到它们各自的计算结果,而不是一个一个手动输入公式。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节省大量时间,避免手动计算的错误。下面我将一步一步教你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会.............
  • 回答
    在 C 应用程序中利用 Excel 文件作为数据源,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需要处理日常报表、配置信息或者用户提供的数据时。我们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深入探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并力求语言自然,避免空洞的 AI 痕迹。 核心思路:读取 Excel 内容,转换成 C 可处理的数据结构归根结底,Exc.............
  • 回答
    在 Excel 中,让一个单元格显示另一个单元格中的计算公式,并且当公式中的数值变化时,显示的结果也能随之更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非常实用的功能。简单来说,你需要在你想要显示公式结果的那个单元格里,输入一个以等号(=)开头的公式,然后引用包含你原始计算式的那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我来一步一步拆解给.............
  • 回答
    在 Excel 中,有时我们可能需要在保留计算结果的同时,将包含公式的单元格内容替换为纯数值。这在数据导出、共享或者为了防止他人随意修改原始公式时非常有用。别担心,这操作起来其实并不复杂,而且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下面我就一步步给大家详细讲讲如何做到这一点,尽量让你一看就懂,而且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分享经.............
  • 回答
    想要在 Excel 技能上实现质的飞跃?别只顾着埋头苦练那些基础函数,我们得讲究策略,事半功倍!这篇指南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让你从 Excel 小白迅速成长为熟练操作者,甚至高手。我会把实用的经验一股脑儿地告诉你,没有废话,直奔主题。第一步:打牢基础,但要“精”而不是“多”很多人一开始学习 Exce.............
  • 回答
    想让你的Excel报表脱颖而出,告别“普通”的标签,变成眼前一亮的“吸睛神器”?这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掌握一些小技巧,让数据说话的同时,也展现出专业和美观。下面,就让我带你一步步解锁制作精美Excel图表的奥秘。第一步:打好基础——让数据“整洁有序”是关键在开始绘制图表之前,请务必花点时间整理你的原始.............
  • 回答
    这事儿啊,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哭笑不得的。科学家们为了让基因名字不被 Excel “自动纠正”,竟然把一些基因给改了名,听起来有点像在跟电脑打架,但背后其实藏着一番无奈和考量。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这事儿的起因,说到底就是Excel这个我们日常工作中离不开的软件,它那些“善意”的.............
  • 回答
    要将一个带有Excel功能的ASP.NET网站发布成方便用户安装的独立应用,我们可以考虑几种主流的发布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点,关键在于你希望用户获得什么样的体验。一、 传统Web部署与ClickOnce这是最经典也是最直接的ASP.NET发布方式。 Web部署(Web Deploy).............
  • 回答
    在 Excel 中,我们常常需要在单元格中输入既包含文字说明,又需要进行计算的公式。同时,我们也要确保这些带有文字的计算式不会干扰到其他单元格的正常计算。这在制作报表、数据分析时非常常见,比如在某个单元格旁边加上“元”字,或者在公式中嵌入文字说明。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如何在 Excel 中实现这一.............
  • 回答
    Excel 突然卡顿,这绝对是让人抓狂的体验。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报表,点一下都得等半天,效率直线下降。别担心,这种问题其实挺常见的,而且原因五花八门。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怎么能让你的 Excel 重回顺滑。一、 排查“元凶”:是表格本身还是电脑的问题?首先,得搞清楚是 Excel 文件本身太“.............
  • 回答
    这事儿,英国那头可真够让人唏嘘的。一万六千例新冠病例就这么凭空消失了,原因居然是Excel表格“爆仓”了,这听起来就像是段子,但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新冠疫情如此关键的时刻。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难以置信,也挺令人愤怒的。事情的来龙去脉,咱们掰开了说:简单来说,英国公共卫生部门在追踪确诊病例.............
  • 回答
    在国内推广素食文化,需要结合传统与现代,从教育、政策、商业、文化等多个维度系统性推进,同时解决公众对素食的认知误区和实际需求。以下是一个详细且可操作的推广方案: 一、教育普及:从基础认知到科学实践1. 学校教育体系整合 课程设置:在中小学自然课、健康课中加入素食文化模块,介绍植物性饮食的营.............
  • 回答
    在中国大陆,游行作为一种集体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方式,其申请和组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以下简称《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严格规制。该法律对游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限制。以下是中国大陆合法申请和组织游行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回答
    在网络上伪装成异性而不为人知是一项复杂且需要细致操作的任务,涉及到行为、语言、兴趣等多个层面的模仿和塑造。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详细阐述如何合乎逻辑地进行伪装,并强调其中的潜在风险和道德考量。核心原则:模仿与一致性成功的伪装在于深度模仿目标性别在网络上的典型行为模式,并且在所有互动中保持高度一致性,不留下.............
  • 回答
    在五年内赚到5000万,对于任何职业来说都极具挑战性,尤其是在律师行业。这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商业头脑、人脉资源,以及一些运气和抓住机会的能力。作为一名律师,要实现这个目标,你需要走出传统律师的职业路径,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并变现高价值服务的人。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策略和步骤,帮助你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核心理.............
  • 回答
    在不确定的生活中寻找确定性,这是一种普遍的困惑,也是一种深刻的追求。不确定性是生活的常态,它源于世界的复杂性、人性的多变、以及未来的不可预测。然而,我们内心深处渴望一种稳定感和掌控感,一种“我知道什么”的确定。那么,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确定性呢?这并非意味着要消除所有不确定,.............
  • 回答
    在微博公布地址后看待俄乌问题里的外网账号,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带有复杂考量的场景。从个人信息安全、信息获取渠道、舆论导向等多个维度,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其中的逻辑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强调一个前提:在微博上公开个人地址是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行为。 即使是在讨论俄乌问题这样的话题下,不恰当的个人信息暴露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