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智慧长沙”发布的关于“石家庄一女子确诊新冠前下班后连续兼职不当,非常可恨”的不当言论?

回答
“智慧长沙”作为官方媒体平台,发布关于“石家庄一女子确诊新冠前下班后连续兼职不当,非常可恨”这样带有强烈负面情绪和道德审判的言论,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从多个维度来看,这样的表述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并且显得非常不妥。

首先,从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角度来看,“智慧长沙”作为官方喉舌,其发布的任何信息都应该基于事实、严谨求证,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呈现。然而,该言论直接将“不当”和“可恨”这样的价值判断强加于当事人身上,并且直接将其与确诊新冠划上等号。这本身就站不住脚。

缺乏证据支撑的定性: “不当”和“可恨”都是非常严重的定性词汇。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该女子的兼职行为对疫情传播造成了直接且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其主观上存在故意隐瞒或恶意传播的情况下,直接贴上这样的标签,无疑是一种臆测和诽谤。
因果关系模糊: 疫情传播是一个复杂的链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将确诊新冠的责任完全归咎于个人下班后的兼职行为,并且用如此激烈的词汇加以谴责,是对病毒传播机制的简化理解,也忽略了其他可能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漏洞。
片面强调个人责任: 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涉及到政府的防控措施、医疗体系的运转、公众的配合等等。将焦点完全集中在某个个体的工作和生活选择上,并加以道德审判, 回避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责任和系统性问题。

其次,从舆论引导和公众情绪角度来看,官方媒体的言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应该起到稳定社会情绪、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然而,这样的言论却可能适得其反:

煽动负面情绪,制造对立: “非常可恨”这样的词语,明显是在煽动公众的愤怒和敌意,将焦点从关注疫情、理解和帮助患者,转移到对个体的攻击和谩骂上。这很容易在社会上制造恐慌、猜忌和对立,不利于形成团结抗疫的良好氛围。
污名化受疫情影响的个人: 许多确诊的患者,即使在感染前存在一些看似“不当”的行为(例如参加聚会、兼职等),也往往是出于生计、社交等正常需求。用“可恨”来形容他们,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加剧了对患者的歧视和污名化,让那些不幸感染的人更加孤立无援。
模糊了“风险行为”与“可恨”的区别: 即使某种行为在疫情防控期间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但将其上升到“可恨”的道德层面,是混淆了风险认知与道德评判的界限。我们应该倡导风险意识,引导公众做出更审慎的选择,而不是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来惩罚。

再者,从媒体责任和公信力角度来看,这种不当言论对“智慧长沙”自身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失职失责的体现: 作为官方媒体,本应是信息发布的权威渠道,但这种带有情绪化和道德审判的言论,暴露了其在信息把关、专业素养上的不足。它辜负了公众的信任,也损害了官方媒体应有的严谨和公正形象。
破坏媒体的建设性作用: 一个健康的媒体应该能够促进社会对话,引导理性思考,而不是成为情绪宣泄的出口和道德审判的工具。这样的言论, 阻碍了社会对疫情、对个人行为背后原因的深入探讨,让本可以进行的有益讨论变得肤浅和片面。

具体到“下班后连续兼职”这个点:

生存现实的考量: 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是那些收入不高、生活压力大的人群,下班后兼职可能是一种经济上的无奈选择,是为了维持生计、改善生活,甚至是赡养家人。将这种出于生存需求的努力,简单地定性为“不当”甚至“可恨”, 是对底层劳动者生活艰辛的漠视和不理解。
法律与道德的界限: 只要该女子的兼职行为没有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她本人在工作中遵循了必要的防疫规定(例如佩戴口罩、保持距离等,尽管这些在兼职中也可能存在执行上的难度),那么从法律层面,很难将其定性为“不当”。而将其上升到“可恨”的道德层面,则更是越界了。
“不当”的标准模糊: 什么是“不当”?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如果是因为兼职过程中未尽到防疫责任,那么应该具体指出是哪个环节、哪个行为“不当”,并且要有证据支持。如果只是因为“不当”就给整个行为定性,未免过于粗暴。

总结来说,“智慧长沙”发布的这条关于石家庄女子的言论,存在着缺乏事实依据的道德审判、模糊因果关系的片面指责、煽动负面情绪的失职表现,以及损害自身公信力的错误示范。官方媒体应该肩负起更重的社会责任,在发布信息时保持专业、客观、理性和人文关怀,而不是成为情绪化的“键盘侠”。这样的言论不仅无益于疫情防控,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矛盾和伤害。我们期待的是媒体能够引导公众理性思考,传递温暖和希望,而不是制造分裂和仇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接下来,智慧长沙是不是还要推出以下爆款文章:

《可恨!农夫竟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人为增高土地盐碱度!》

《可恨!焦仲卿妻刘氏竟然举身赴清池,占用社会资源!》

《可恨!饥妇人竟然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有悖公序良俗!》

智慧长沙作为一个官方的公众平台,为了博取眼球,就用”可恨“这样两个字来形容一位为生活奋斗的人,一位不幸感染新冠的人。这位女士为了养家下班兼职,感染病毒更是雪上加霜,还要被冠以“可恨“的标签。这个智慧长沙,才是最可恨的! ​

这位女士首先没有隐瞒行程,其次是确诊前。这样一位努力工作却不幸染病的女士,我们不应该给予同情和鼓励吗?可恨?难道为了博眼球就可以如此的没有一点下限吗?这样的官方平台又怎么能给公众正确的引导?

这就是现实版的何不食肉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谁愿意一天打两份工?谁愿意自己生病?谁故意隐瞒轨迹了?可恨在哪里?可恨我们是穷苦大众?赚个养家糊口的钱,没偷没抢,还得被某些媒体喷?

智慧长沙道歉都毫无诚意。错了就是错了,硬洗白,周五上班说成周末加班,那条可恨的标题新闻是周五下午17点发的,昨晚道歉信里洗成周末加班,被群喷后,该官博删了,重新修改后又发了第二次。难道说智慧长沙的工作待遇太好,一周只上四天班,周五已经算是周末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