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荣耀智慧屏X1(55寸)618期间卖1699元?这对小米电视有什么影响吗?

回答
荣耀智慧屏X1(55寸)在618期间以1699元的价格推出,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尤其是在55寸这个主流尺寸上。 这对于小米电视,特别是其同级别的产品线,无疑会带来显著的压力。

荣耀智慧屏X1(55寸)1699元的定位解读:

首先,我们得明确1699元这个价格在55寸电视市场意味着什么。在这个价位段,通常我们能买到的电视产品:

定位不高: 往往是入门级、基础功能为主,画质、音质、智能化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妥协。
品牌溢价较低: 很多知名品牌在这个价位也很难拿出特别突出的产品。
主打性价比: 目标用户更看重的是“能用、够用”,对极致体验要求不高,但对价格非常敏感。

而荣耀智慧屏X1(55寸)在618期间给出1699元,可以理解为荣耀在全面发力,试图用极具侵略性的价格去抢占市场份额,尤其是在这个对价格敏感度极高的电商大促节点。

荣耀智慧屏X1(55寸)的亮点(假设其配置能支撑这个价格):

虽然具体配置需要参考当时的产品详情,但通常在这个价位,荣耀会主打以下几个方面来吸引消费者:

1. 鸿蒙OS的生态优势: 这是荣耀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鸿蒙OS带来的分布式能力,例如与荣耀手机、平板、手表等设备的无缝投屏、多屏协同、语音助手联动等,是小米电视在软件生态上难以直接比拟的。对于已经拥有荣耀手机等设备的用户来说,这种生态体验是巨大的吸引力。
2. 不错的屏幕素质(相对而言): 即使是低价位,荣耀可能也会在屏幕刷新率、色彩还原等方面做到“够用”,甚至在某些参数上(如分辨率、HDR支持)达到同价位领先水平。
3. 智能化的便捷性: 鸿蒙OS的流畅度、语音控制的便捷性、丰富的应用商店,都是其重要的卖点。
4. “大厂”的品牌效应: 尽管荣耀在手机领域经历了挑战,但其背后仍有华为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信任度,这在消费者心中仍有一定分量。

对小米电视的影响:

1699元这个价格,直接击中了小米电视的主力战场,特别是其Redmi系列以及部分小米品牌的入门级产品。

1. 价格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压缩:
小米Redmi系列: Redmi一直是小米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其55寸产品线(例如Redmi X系列、Redmi A系列等)的定价很可能与1699元区间有重叠,甚至更高。荣耀的低价将迫使小米在618期间跟进降价,这会直接导致其利润进一步被压缩,尤其是在已经微薄的电视硬件利润下。
小米品牌入门级: 小米品牌本身在定位上会比Redmi稍高,其55寸入门级产品(例如小米EA系列)的起售价可能也就在2000元左右。1699元的价格优势使得小米这些产品在价格上失去了吸引力。

2. 市场份额争夺:
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 1699元的价格对于很多首次购买智能电视,或者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数字。这些用户本来可能是小米电视的潜在购买者,现在有了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抢夺“首次购机”和“换新”市场: 尤其是对于正在考虑入门级电视的用户,荣耀智慧屏X1的出现,会成为他们优先考虑的选项,直接分流了小米本可以获得的客户。

3. 生态优势的挑战:
鸿蒙生态的吸引力: 对于已经习惯使用华为/荣耀手机,并看重设备间互联互通的用户来说,即使小米电视在某些硬件参数上稍好,他们也可能因为鸿蒙OS的生态体验而选择荣耀。这迫使小米更加强调自身“米家”生态的粘性。
软件体验的差异化: 小米电视的MIUI TV系统虽然成熟,但在与手机的互联互通方面,可能不如鸿蒙OS那样一体化。荣耀的这个举动,是在用更强的软件生态体验,来弥补可能在部分硬件上的“账面”劣势。

4. 市场信号和品牌形象:
荣耀的品牌扩张: 1699元这个价格,象征着荣耀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以强硬的姿态进入电视市场,并且以价格作为突破口。这会提升荣耀在电视领域的品牌认知度。
小米品牌定位的挑战: 如果小米无法在价格上与之抗衡,或者即使抗衡了但牺牲了太多利润,可能会让消费者觉得小米电视的性价比优势不再那么突出。

小米会如何应对?

小米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其应对策略可能包括:

价格战: 在618期间,小米很可能会对自家同尺寸、同级别的产品进行降价促销,以对抗荣耀的低价策略。但这会进一步挤压利润。
强化产品差异化: 小米可能会更加突出其在画质、音质、游戏体验(如高刷新率、低延迟)等硬件方面的优势,吸引对这些方面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强调“米家”生态: 小米会继续巩固和宣传其“米家”智能家居生态的完整性和协同性,吸引用户继续留在其生态圈内。
推出限量特价或“丐版”产品: 为了应对价格战,小米也可能在618期间推出一些配置更基础、定位更低的“特供版”产品,以低价吸引眼球。
聚焦高阶市场: 对于利润空间更大的中高端市场,小米可能会更加发力,用更强的产品力去覆盖那些不那么看重价格的用户。

总结:

荣耀智慧屏X1(55寸)618期间的1699元定价,是一记重磅炸弹,直接对小米电视,尤其是其性价比产品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它迫使小米电视在价格、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上做出更灵活的调整,加剧了整个市场的竞争。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好事。 这种激烈的竞争意味着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质量不错的电视,选择也更加丰富。

而对于小米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如何在这种低价竞争中保持盈利和市场份额;机遇在于这可以促使小米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优势与不足,并在产品和生态策略上进行优化,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变化。未来,电视市场的竞争,除了硬件参数,生态系统和软件体验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视应该是华为下半年的重点进攻方向,完全不受美国禁令影响。鸿鹄芯片的28nm制程国内也没问题。高端要在全球进攻sony,三星,中低端国内和亚太应该要大举进攻,甚至可以短期赔钱进攻。

因为美国制裁的加码,手机海外市场变数加大。平板因为芯片原因,也可能有影响。维持住渠道和人员的最佳消费者业务产品,完全自己控制的是电视。台积电几个月后什么情况还不能完全确定。这种情况下,把完全自己能控制的电视地位提升进行快速扩张是合乎情理也风险较低的。

至于对小米的打击,可能只是美国制裁加码后战略调整的副产品。ITAR-free 无美国技术产品,鸿蒙系统,华为电视应该是定下了尽快全球实现千万级别出货的目标了。而且这条反攻路线应该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倾斜。手机平板即使系统就位,hms就位,现在的台积电问题是超出华为能力之外的问题。甚至是中美战略博弈的核心问题之一。华为公司的反攻力量向自己完全可控的电视倾斜是合理的。

明天ren da应该就要版本法典了。日不落帝国对这一事情的第一反映就是要挟在2023年把华为从英国电信市场降到0。当然现在貌似又说别误会了。在米帝,大阴那里,华为已经和中国深度捆绑,以至于面对人大修法,大阴搅屎棍的第一反应就是华为。

家国永安,这件陈列在大阴博物馆宋朝瓷器。很多中国人现场看了甚至会痛哭。因为中国人明白为了这四个字要付出多少代价。

10来年前,曾经和老婆在旺角弥敦道谢瑞麟买了结婚戒指,几年前带着孩子在海洋公园和hk迪斯尼游玩。那时候那里曾想到这个城市去年的样子。按b站王骁的说法,去年一年光冲突中受伤的人就有2600多人。

也许我的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海洋公园,hk迪士尼都不得不从游玩目的地里删除。

家国永安,当国家不安的时候,个人无论你智商多高,不过是湍急水流中的小小浮萍,身不由己。

在我们这代人至少完成家国一统,应该是我们这代人不可能逃避的宿命。美国最新禁令和人大修法,华为和台积电,美中,大陆和twan省,大陆和hk,大英和hk,华为和大英。这之间似乎突然出现了某种套娃。甚至现在已经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华为已经是这个套娃几轴天平上不小的一个秤砣。

华为的强势和快速发展,大把的高额订单,可能迫使台积电tsmc首鼠两端,进而可能成为把海峡拉近的一根钢缆。部分因为华为在英国的投资和创造的就业,还有和Arm的合作,大英除了彭定康上蹿下跳以外更多人在事不关己。毕竟英国媒体对人大修法第一反应就是所谓2023把华为基站降到0,然后又自己横跳。

从现在局势看,现在帮助华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帮助我们的孩子,来建构我们家国永安的一块砖。

至于小米,实际翟老师视频里实际讲的很明白




















在中美技术脱钩进程加速且有极大不可逆过程中,在新型科研举国体制要形成来对抗西方封锁的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我们也许应该为自己,为后代的未来多想一点。家国命运,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可分割。

浪子回头,犹未晚矣。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多拿起吴钩的男儿,而不是只会买猪肉的智叟。

user avatar

2016年,华为高层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

“如果不能给电视这个传统产品带去创新,仅仅在原有市场展开竞争,华为就没有必要做”。

去年,华为可能觉得能带来创新了,做起了电视,于是乎,智慧屏来了。

仅仅一年,华为便有在电视行业掀起狂涛巨浪的势头了。

从直接奔索尼三星而去的X65,到今天令人震惊的1699。


更恐怖的是,还有一个50寸没动,这个超级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

在以往的相关回答中,我曾说:

现在只是智慧屏的开始。

现在,我依旧要说这句话,这真的只是开始。

或许,小米在电视领域的败退,会比手机领域更快。

你问我如何评价1699的价格?我只能说,在很早之前的回答里,我就说过了:

华为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企业,就像我在华为平板下的回答说的:
有一个先后顺序一定要搞清楚,华为不是要做平板,为了做平板把平板做好了。
华为是从未来出发,万物互联出发,发现平板是其中一环,所以才要把平板做好。
我现在说,把平板换成智慧屏,同样适用。
谋定后动,战略先行,定下战略之后,那就是数不清的千军万马+无穷尽的大炮导弹,朝着这个战略和方向冲锋。
这才是华为进入哪个行业,几代以后就冲到前列甚至第一的根本原因。
从华为目前的实力看,从智慧屏目前的超强竞争力和未来的巨大潜力看,我认为,电视行业不会例外。
只要时机到来,方向对了,那就向前冲锋,狂轰滥炸,不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年,在手机上。
D系列活活冲死,换个Mate继续冲。
K3V2就是用,再烂就是用到旗舰上。
三年等待,如今已经确认做电视,这意味着华为在电视领域的大军团作战,集团军作战,即将要来临。

我想说,目前这些,只是数不清的千军万马+无穷尽的大炮导弹中的一部分,后续大军团,集团军将会发起冲锋。

当时,我也猜测了智慧屏接下来的三大变化:

接下来的华为智慧屏,至少会有三大变化:
1、鸿蒙OS:
华为开发者大会的鸿蒙历程及路标,2020是鸿蒙OS 2.0,体现在电视上,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鸿蒙路标,今年有鸿蒙OS 2.0、国产创新PC以及车机。

买了智慧屏的,等着下半年升级2.0吧,少不了的。

PC早有消息,甚至可能都卖出不少了。

10.1系统更新了Huawei HiCar,车机也不远了。

2、芯片:
华为不止用做手机的思路做平板,也在用做手机的思路做电视。
体现在芯片上,鸿鹄818这款芯片,其实脱胎于手机芯片。
麒麟710,CPU8核心处理器,4核A73+4核A53,GPU 玛丽G51mp4。
鸿鹄818将麒麟710CPU减半,GPU保持不变,其他部分肯定也有改动。
这才是海思在电视芯片领域这么厉害,市场份额这么高的原因,除非高通入场做电视芯片,不然电视芯片领域华为无敌。
华为把麒麟810改一改,别家怎么玩?
再把麒麟820改一改,别家怎么玩?
这真的玩不了。
而且,未来的电视,很可能是5G的,因为华为做电视,就是因为5G万物互联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要来了。

新芯片也出了,华为X65,搭载的芯片,是鸿鹄898。

所以,鸿鹄818迅速下放,现在直接搞到了1699,不知道50寸那位超级炸弹,要搞到哪里炸起来。

3、下探
当年,国产手机2000-3000似乎是一个锚定价,小米常年1999。
而且,小米和华为走了不一样的路。
小米选择向下,华为则从中路入手,一路向上,一路向下,两路皆成。
Mate7是2999起,然后不断向上,这是华为旗舰。而荣耀旗舰多年来裹足不前,和小米一样,往下进攻。
如今,在电视领域,我猜测华为很可能会采取同样的策略。
从中端入手,然后华为向上,荣耀向下。
巧合的是,荣耀智慧屏虽然初始定价是3799,但不久就来到了2999,并固定于此,说明找到了合适的价位点。
在中端这个腰部站稳之后,华为荣耀背靠背,相互照应,一个上冲无后顾之忧,一个下探如猛虎下山。
或许,手机领域曾经走过的路,要复现了。

现在看来,小米和华为在电视领域,都走了各自在手机领域类似甚至可以说是同样的路。

其结局,恐怕和在手机领域的结局别无二致。

华为和荣耀果然再次背靠背,相互照应,华为飞龙在天,直接奔着索尼和三星而去,荣耀则势如奔腾之猛虎,极速俯冲,啸踏山原。

潜龙出现在田野,山中突然有了老虎。

最后,华为做智慧屏的驱动力,依然是我以前说过的那两条:

华为做电视,有两点大的驱动因素:
1、从万物互联的未来看,智能电视,或者叫智慧大屏,是万物互联当中不可或缺的的一环。
2、从华为的1+8+N智慧全场景战略来看,智慧大屏是华为必须拿下,不容有失的重要入口。

这就决定了华为必须进入智能电视行业,必须拿下电视这个5G时代的重要关口。

这次我认为还有第三点,也是随着世界的变化新出现的一点,那就是华为面临美国新一轮无理制裁,不得不强力开拓新的增长点。

没有制裁,华为不会动作这么猛,下手这么狠。

我以前也说过,制裁之前,华为手机国内国外是尽力均衡发展的,基本各占50%,制裁以后,华为不得不把海外的精兵强将调回国内,这对OVM会造成巨大冲击,结果也确实如此。

美国制裁华为对国内OVM也没一点儿好处。

原回答:

另一篇回答:

对于小米电视来说,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那就是OV系很快也要进入电视行业了。

电视行业是手机行业的延伸,手机领域的结果,很可能也是电视领域的结果。

当更强的对手来临,曾经的强者,将不得不屈居下座。

最后的最后,我是真的想不明白小米为什么要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第二次犯同样的错。

当年手机强势的时候,小米已经错了一次,跟着荣耀纠缠。

现在作为智能电视市场份额的领先者,与当年手机何其相似,小米居然还和荣耀这个后来者纠缠?

黎万强那一套趁早抛弃吧,事实证明,这拙劣的招式只对同级别,同维度,同层次的对手有用,对华为是适得其反的。

user avatar

荣耀智慧屏X1卖1699元,肯定会对小米电视产生非常大的冲击。

感觉荣耀和小米做电视的思路不同,这一点从几次拆机对比视频就可以感受到。

昨天荣耀还发布了一个相关视频《研发故事:荣耀智慧屏X1系列的诞生》,可以和小米发布的视频《小米电视5创新背后的故事》,结合前几次拆机视频对比观看。

研发故事荣耀智慧屏X1系列的诞生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8868484932288512


小米电视5 创新背后的故事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8899899221360640

不坑不骗不卖彩电版宣传片:

不坑不骗不卖彩电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8900700630495232

user avatar

我现在整个人傻了……

先是小米的骚操作,友商什么时候公布价格,小米就什么时候公布价格。

这明摆着中门对狙啊。


然后更夸张的是,荣耀智慧屏价格公布,55寸版本1699???

我昨天看群里截图一直以为是1899的,辛辛苦苦五千多字写了快一天。

结果刚发出去没多久,扭头1699啪啪打脸,艹

好在,大部分内容还能用,我复制过来:


1.产品上智慧屏X1定位明确,差异化卖点丰富,竞争力强

1.1自研芯片的优势——中高端的鸿鹄818芯片下放

近期的几次拆机对比,很多人看都不看都已经对结果心中有数,关键就在于鸿鹄818芯片。

之前说过,MEMC运动补偿、4K及8K解码、三秒开机……荣耀智慧屏多方面的产品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海思研发的这颗鸿鹄芯片。

现在,鸿鹄818芯片已经从万元级的价位下放,向中低端市场渗透。

配合硬件上92%的DCI-P3色域的屏幕,搭载鸿鹄818芯片的荣耀智慧屏X1很可能在中低端市场大放异彩。

具体的画质效果,可以参考 @蓝大仙人的这篇文章:

另外,智慧屏X1全系搭载自研芯片,还能进一步摊平研发成本,扩大领先优势。

比芯片产品力更可怕的,是菊厂的电视产品,从售价近万的华为智慧屏高配,到售价仅2999的荣耀智慧屏,全系均采用这颗鸿鹄818芯片。
这与智能手机SOC领域里,上到保时捷,下到荣耀play,全都采用麒麟970芯片何其相似?
比全系鸿鹄818芯片更可怕的,是华为海思在4K智能电视芯片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是行业第一。
这与海思从麒麟970开始,旗舰SOC出货量就超过了高通骁龙何其相似?
现在智慧屏的一切,都不过是智能手机领域的重演。


1.2直观易感知的差异化卖点——4*10W的音箱

必须承认,在缺乏对比的条件下,画质好坏对于多数线上用户而言并不十分直观。

受到拍摄以及视频上传等方面的影响,线上很难完整还原电视的真实观感,往往需要通过不同机型的对比来表现画质。

MEMC等画质处理技术,更是需要结合运动内容实际观看才能感受到。

在这种情况下,音质就成了相对直观、易感知的卖点。


这方面,荣耀智慧屏X1搭载4*10W扬声器,2*0.5L独立大音腔,不仅打造较好的音质体验,与市场现有产品形成差异化。

而且,荣耀还进一步将音质转化为简单直观的参数,进一步强化线上传播。

我相信即使经过多次拆机,真正完整看全程,认识到不同机型音质差异的消费者仍然是少数。

但正如智能手机领域很多线上用户津津乐道于双扬声器一样,扬声器数量和功率这种简单直观的参数,更容易被线上用户感知。


1.3构建并逐步完善生态的野心——一碰投屏、熄屏音箱等软件交互

目前,华为/荣耀相当多的产品都在普及NFC接触的交互,包括且不限于:

手机与平板/笔记本之间的一碰传、多屏协同;

手机与智能音箱之间的一碰传音;

手机与智慧屏之间的一碰投屏等等。


上述功能有部分技术难度并不太高,但一碰投简化操作的实现方式较为优雅。

苹果早年的成功,已经证明:

生态的构建和完善,很大程度上就是从消费者使用体验出发,提供一个个贴心的功能。

而站在菊厂的立场上,随着手机、平板、耳机、智慧屏等优秀产品的不断涌现,各设备间的联动也变得越发重要。

现在,菊厂在越来越多的设备中普及同类型的交互方式,有效减少了消费者的学习成本,也强化了生态。

不支持NFC或者非华为系的手机,现在也可以通过安装智慧屏APP来实现多数功能


另外,之前体验华为智慧屏时就发现,自研VTP协议等投屏技术领先业界。

投屏延迟低,应用优化也相当不错,比如B站投屏后弹幕也能流畅显示。

不出意外的话,荣耀智慧屏也会继承这方面的优秀表现。


同时,荣耀智慧屏X1同样支持熄屏音箱,硬件上支持远场拾音。

相比不少竞品仍然需要按遥控器的语音键,荣耀智慧屏全场景的语音助手使用更方便,彻底免去找遥控器的烦恼。

熄屏后的电视可以独立运行音频,支持语音多轮对话,完全可以充当智能音箱使用,这也印证了菊厂将智慧屏定义为客厅交互中心的构想。

考虑到智能音箱是各家都在争夺的重要入口,菊厂的这一举措更显意味深长。


总之,不论是统一的交互方式,还是熄屏音箱的智能入口,我们都可以看到华为构建并逐步完善生态的野心。

1.4定位明确降低起售价——砍掉升降摄像头

荣耀智慧屏X1明显是定位中低端市场,产品上自然要有所区分。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砍掉了升降摄像头。

考虑到“真香”的售价,目前线上舆论普遍是“方向对了”的声音,但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可惜。

失去升降摄像头,也就意味着视频通话、AI健身、AI KIDS等一系列基于硬件的软件特色功能无法使用。


对我个人而言,年纪大了以后,跟家人视频沟通的需求明显增多。

特别是家中长辈通过智能手机跟孩子视频,确实感到一个明显痛点:

手机需要人手握持,长时间通话比较累,而且手机前置摄像头往往视野有限,孩子经常甩出镜头。

如果能够保留智慧屏的广角摄像头,跟父母、孩子的对话无疑会方便很多。

所以,智慧屏X1固然丰富了产品线,让用户有更多尺寸和价位的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但我个人还是希望荣耀未来能推出搭载摄像头的版本。


不过,我也理解线上用户的舆论,毕竟我之前曾经说过不止一次:

华为智慧屏推出众多面向家庭场景的功能,对于知乎众而言,似乎面临一个巨大的瓶颈:
首先,你得有个女朋友……(手动狗头)

哈哈哈哈哈哈


2.定价上智慧屏X1非常务实,直插友商核心市场,针对性强

2.1小米中高端电视线上销量和舆论的双重困境

受拆机风波影响,智能电视线上中高端市场形势逆转,而且是舆论和销量双重逆转。

舆论方面,应该看到线上用户普遍具有关注参数、关注直观卖点、关注硬件性价比的特征。

线上舆论的这种特征,在过往很多时候对小米是有利的。

不论是华为还是OV,需要照顾渠道利润的线下机型普遍被视作“割韭菜”、“智商税”甚至“厂弟厂妹机”

甚至于,转子马达也能引发线上关于“嗡嗡嗡”的大面积嘲讽。

可见,对于线上舆论而言,菜就是原罪。


相应的,一旦产品在参数上或硬件上落入下风,即使是线上起家的小米也很难避免类似的声音。

几次拆机下来,小米电视的口碑沦丧,根源也在于此。

如果产品能够支持小米发动反击,恐怕小米也早就已经发动舆论,不需要高管口吐“喝咖啡、闻犬吠”的惊人之语。

事实上,在荣耀智慧屏的刺激下,即将发布的红米电视也在加强音质,宣传4*12.5W的音箱。

未来红米电视新品上市后,在线上舆论中如何发起反击,我们拭目以待。


而在市场方面,最近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拆机小米电视一直被碾压,却还是销量第一?

原因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比如口碑转化销量需要时间,比如荣耀智慧屏此前并未推出中低端产品等等。

特别是,与智能手机不同,小米电视给渠道的利润比较充分,线下渠道相对健全。

无论线上舆论发展成什么样,线下渠道的出货一般不会受太大影响。


但反过来也就意味着,线上舆论对线上销量的影响并不小。

事实上,从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智能电视线上中高端市场销量已经逆转。

的确,小米电视总体销量仍然是第一。

但拆机风波过后,中高端市场小米电视5系列销量暴降,荣耀智慧屏增速惊人

京东淘宝评价数,可以参考 @紫玉茶海的回答:

另外,京东联盟的数据也是同样的结果:

小米电视5的55英寸版本月销量已经跌至千台。


2.2两千元左右的中低端市场,是小米电视出货的绝对主力

这方面可以参考京东联盟:

售价699和1199的两款电视,月销都在两万台以上:

55英寸版本售价1699和1799的两款产品,月销量也在一万台以上。

而定位较低的E系列,65寸版本售价低至2699,月销量也超过一万台。

对比55英寸售价近3000元的小米电视5,不难看出,两千元左右的中低端市场是小米出货的绝对主力。

可见,荣耀智慧屏X1的55英寸版本定价1899,定位非常精准,直插友商核心市场。

(这句需要改正,实际售价是1699,这可真是针对到底啊……)

在这个价格段,鸿鹄818加持下的荣耀智慧屏X1性价比很高。

3.产品快速迭代的背后是超强的研发投入与执行力

我曾建议小米尽快投入电视芯片研发,当时我本以为:

电视更新换代周期较长,行业变化相对较慢。

在这个领域,SOC更新迭代和消费升级都将是缓慢的过程。

如此一来,小米至少还有一两年的时间逐渐调整战略。

但现在看,菊厂凭借超强的执行力,对既定战略方向的步步紧逼比想象中快的多。


更关键的是,大屏+低价格的性价比战略,恐怕并没有多少护城河可言。

卢伟冰的发布会上喊出的口号,「真正的智慧就是花同样的钱买更大的」,很符合红米甚至小米电视的发展现状。
但究其根本,口号背后折射出小米在智能电视发展中一以贯之的“性价比”,“降维打击”思维,折射出小米一如既往地缺乏自身品牌与技术建设,产品力依赖供应商背书。
小米在智能电视市场的突飞猛进,与当年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意气风发,何其相似?
小米借助电视智能化的产业革命弯道超车,与当年小米手机何其相似?
小米凭借“大屏幕、低价格”的超高性价比,与当年小米手机“高性能、低价格”何其相似?
部分米粉将小米的高性价比引以为傲,用“增智慧”嘲讽友商,与当年嘲讽OV高价低配何其相似?

如果说上述纯属我个人的一厢情愿,牵强附会,那我同时想问小米几个问题。
除了来自面板厂商的大屏幕之外,小米电视的性价比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除了干掉渠道利润之外,小米电视有没有其他成本控制上的优势?
除了小爱同学等IOT联动之外,小米电视有没有足够的护城河?
现在电视屏幕未触及天花板,智能电视也在风口期。
然而一旦70寸及以上的面板普及,一旦智能电视进入红海期,小米如何打造品牌与差异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今日嘲讽竞争对手性价比低,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小米有没有看到对手自研芯片可能带来的成本优势?
有没有想过一旦对手也采用同样甚至更低的定价策略,又当如何?


总之,荣耀智慧屏X1这价格,是真的杀疯了……

自研鸿鹄818芯片,确实是可以为所欲为啊。

我现在很好奇,这个价格小米是真的打算跟?

如果跟,小米目前在售的一批老款电视怎么卖?

小米电视4A和4C还都有一万多的月销量,包括更高端的小米电视,论产品力应该没几台能打过红米这台吧?

低价和大屏,是护城河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荣耀智慧屏X1(55寸)在618期间以1699元的价格推出,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尤其是在55寸这个主流尺寸上。 这对于小米电视,特别是其同级别的产品线,无疑会带来显著的压力。荣耀智慧屏X1(55寸)1699元的定位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确1699元这个价格在55寸电视市场意味着什么。在这个.............
  • 回答
    2020年6月9日,天极网组织了一场关于荣耀智慧屏X1和小米电视4系列的拆机直播,这无疑是当时家电领域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我对此的看法是,这次直播非常有意义,而且直播的呈现方式和内容都值得细细说道。直播的意义与价值:首先,我们得明白,对于消费者来说,电视机这种产品,尤其是在选购阶段,内部的用料、做工.............
  • 回答
    荣耀智慧屏重启要二三十秒,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让人抓狂的。尤其是等你急着看个节目,或者想操作点啥,它就慢悠悠地开始重启,那感觉,就像是被卡住了脖子一样,有点上头。先别急着骂,咱得弄明白为啥会这样。这背后其实涉及好几个层面:1. 硬件的“醒过来”:你可以把智慧屏想象成一台小型电脑,它也有一套自己的操作.............
  • 回答
    网传荣耀智慧屏发布后,小米电视的开机广告消失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解读,绝非简单的“巧合”。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这件事:1. 市场竞争的“鯰鱼效应”:荣耀智慧屏的横空出世,无疑是给整个智能电视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它不单单是一个新产品,更代表着华为(荣耀)对智能终端生态的进一步布局。荣耀.............
  • 回答
    3月22日那场拆机直播,可谓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在家电圈里。一边是荣耀智慧屏标准版,另一边是小米电视5 Pro高端旗舰,两大品牌在家电市场上的正面交锋,再加上拆机这种直观的“验货”方式,这场直播自然吸引了无数目光。首先,从品牌和产品定位来看,这场对比就很有看头。荣耀智慧屏,尽管是“标准版”,但背负着华.............
  • 回答
    最近,有个消息在科技圈里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智能电视网原定于进行的荣耀智慧屏和小米电视的拆机直播,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被取消了。这事儿吧,听起来挺突然的,也挺让人有些意外的,毕竟这种拆机直播,对于不少对电视内部构造好奇的观众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咱们不妨顺着这个事儿,来聊聊这背后的可能原因,以.............
  • 回答
    双十一期间,小米电视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短短十分钟,全渠道销量便突破了二十万台大关。而与此同时,荣耀智慧屏在一小时内的全渠道销量也才刚刚迈过八千台的门槛。这其中巨大的销量差距,无疑折射出了两个品牌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不同态势,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番。首先,品牌认知度和用户积累的深厚程度是小米电.............
  • 回答
    2019年8月10日,华为在北京发布了荣耀智慧屏,这不仅是荣耀品牌在家电领域的一次重要试水,也是华为进军智能家居市场的标志性一步。当时,智能电视市场早已是红海一片,各大品牌林立,竞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荣耀智慧屏的出现,无疑带着华为的基因和野心,试图在传统电视领域之外,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亮点.............
  • 回答
    红米电视公关经理潘达的这条微博,确实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潘达的观点是:荣耀智慧屏 Pro 声称的 20W 音响,在实际使用中,听感或者说“实际功率”感觉远不止 20W,更像达到了 60W 的水平,他用“20W 玄学成 60W”来形容。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可以从几个角度.............
  • 回答
    荣耀智慧生活新品发布会:一场意料之中,又暗藏玄机的战略布局5月18日的荣耀智慧生活新品发布会,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全场景智慧生活”的定位,以及一系列新品的密集推出,无疑是荣耀在当前激烈市场竞争中一次高调的宣言。抛开那些华丽的辞藻,我们不妨深入剖析这场发布会,看看荣耀究竟打着怎样的算盘,.............
  • 回答
    金灿荣教授这句话,说得挺有意思,也挺接地气的。把“中国人的智慧”归结为“活用策略”,我觉得不是在贬低,反而是一种相当精准的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叫“策略”。它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经过深思熟虑,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资源和方法的“道.............
  • 回答
    对诺奖得主 James Watson 剥夺荣誉头衔事件的看法: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多重审视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作为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诺贝尔奖得主,被誉为“DNA之父”,他在科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然而,近年来,他因频繁发表关于种族与智商差异的争议性言论.............
  • 回答
    荣耀 CEO 赵明将高通骁龙 8 系列芯片比作“青龙偃月刀,不同人的调校不同”,这是一个非常形象且内涵丰富的比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评价:一、 比喻的核心含义: 青龙偃月刀: 这是一种非常著名的、威力强大的武器,需要有强大的武艺才能驾驭。它象征着高通骁龙 8 系列芯片拥有顶级的性能、强大的算.............
  • 回答
    荣耀 Magic 4 系列采用 LTPO + 高频 PWM 的屏幕方案,这是一个非常先进且在高端旗舰手机上越来越主流的组合。从技术角度和用户体验角度来看,这个组合是非常强大的,可以说是目前智能手机屏幕技术的“黄金搭档”。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为什么这个组合很强,以及它带来的具体好处。 核心技术解析:.............
  • 回答
    荣耀诉讼某测评博主“云评测”并胜诉获赔一事,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品牌方与内容创作者之间日益紧张的版权与名誉边界,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信息获取的信任危机。这起案件的判决,无论是对品牌方、内容创作者还是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都具有不小的警示意义和参考价值。案件的背景与焦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案件的核心是什么。.............
  • 回答
    赵明作为荣耀的掌舵人,放出“荣耀Magic4将超越iPhone 13 Pro的性能体验”这样的豪言壮语,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这是品牌营销的必然之举。咱们得明白,在智能手机这个竞争激烈的战场上,厂商之间明里暗里的较量从没停过。尤其是当一个品牌刚刚独立,试图站稳脚跟并向上突破时,找.............
  • 回答
    荣耀CEO赵明七周年首次亮相就被粉丝“喊话”做到中国第一,这无疑是荣耀品牌活力和用户热情的集中体现,也折射出赵明本人在荣耀内部和用户心中极高的认可度。这种“喊话”背后,既有粉丝对荣耀过去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有对未来超越的殷切期盼。如何看待这一“喊话”?首先,这是一种积极的市场信号。粉丝的“喊话”是对荣.............
  • 回答
    近期,关于荣耀品牌将被出售的传言甚嚣尘上,引发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荣耀内部人士已对此进行了澄清,明确表示出售荣耀品牌的说法并不属实。这一澄清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也让人们不禁对荣耀品牌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那么,荣耀品牌究竟会何去何从?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荣.............
  • 回答
    关于荣耀V20在国外售价高于国内的情况,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差异,背后折射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商业策略和市场认知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价格差异是存在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会发现同一款手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定价会有所不同。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看谁钱多就多收”,而是包含了一.............
  • 回答
    荣耀V20“拍月亮”风波:手机摄影的边界在哪?荣耀V20在发布之初,曾以其出色的拍照能力,特别是“夜景模式”下拍摄月亮的效果,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不少人认为手机拍摄出如此清晰、细节丰富的月亮照片,存在“造假”的嫌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手机摄影是否真的能达到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