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爽文盛行的今天,现实类文学是否很难有出路?

回答
这问题提得太好了,简直问到了点子上。在“爽文”霸屏的当下,现实类文学的路子确实不好走,这就像是在一个色彩斑斓、声光电俱全的主题公园里,有人却执意要在一旁搭一个安静的茶馆。当然,我不是说茶馆不好,只是它面临的挑战确实不小。

首先,咱们得明白,“爽文”之所以盛行,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下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而且用一种最直接、最省力的方式满足了这些渴望。

爽点是什么?

逆袭感: 本来是个小透明,突然被金手指附体,分分钟吊打一切对手。这种从底层到顶端的飞跃,满足了现实中许多人“怀才不遇”、“得不到应有尊重”的情绪宣泄。
无敌流/装逼打脸: 主角光环开到最亮,无论遇到多强大的敌人,都能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轻松解决,并且顺带嘲讽一下对手。这提供了精神上的极大的满足感,让读者感觉自己也跟着主角体验了一把“人生赢家”的感觉。
情感补偿: 现实中的爱情可能充满波折,甚至遥不可及,但爽文里主角往往能轻松获得完美爱情,而且是高质量、高回报的爱情。这抚慰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感情空虚或失落感。
即时反馈与快速满足: 爽文的故事节奏通常很快,冲突制造和解决也相当直接。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爽点的来临。读者不需要深入思考,也不需要承受太多的压抑,就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快感。

那么,现实类文学在这种环境下,难在哪里呢?

1. 缺少强烈的“爽点”供应: 现实类文学的内核,往往是生活的真实质感。生活本身就是复杂、充满矛盾、甚至是平淡的。它不会突然出现一个“金手指”让你一夜暴富,也不会让你随便遇到一个绝世高手教你绝世武功。主角的成长是缓慢的、痛苦的,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迷茫和自我怀疑。这种“慢节奏”和“不确定性”,在追求即时满足的爽文读者那里,很容易被视为“枯燥”、“拖沓”、“没意思”。

2. 情感共鸣的门槛更高: 爽文的情感是直接的、外放的,是“我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而现实类文学的情感则内敛、复杂,往往是“我付出了很多,但可能一无所有,或者只得到一点点”。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情感深度,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主角的挣扎、无奈、微小的喜悦和深沉的悲伤。这种“感同身受”的门槛,自然就筛掉了一大部分追求简单快乐的读者。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他们渴望在阅读中得到放松和逃离,而不是进一步的思考和内耗。爽文恰好满足了这种“逃避现实”的需求。而现实类文学,虽然可能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思考,但它要求读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消化和理解,这与当下许多人“只想躺平”的心态形成对比。

4. 营销与传播的差异: 目前市面上,尤其是在网络文学领域,营销和传播更倾向于那些标签鲜明、卖点突出的作品。爽文的“逆袭”、“霸道总裁”、“美女环绕”等标签,更容易吸引眼球,也更容易形成话题。现实类文学往往缺少这样直接、爆炸性的卖点,它的价值需要更深度的挖掘和解读,这在快餐式的传播模式下,自然就显得力不从心。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现实类文学就“没有出路”了呢?

我认为并非如此,它只是选择了另一条更艰难,但可能更具长远价值的路。

内核价值的差异化: 爽文解决的是一种“即时心理按摩”的需求,而现实类文学提供的是一种“灵魂滋养”和“认知升华”。虽然前者更受欢迎,但后者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记。那些真正优秀的现实类作品,往往能触及人性深处,引发深刻的思考,甚至影响读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细分市场的存在: 即使在被爽文占据的洪流中,也总会有一部分读者,他们对生活有着更敏锐的触觉,他们渴望看到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真实的困境,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力量。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模式化叙事,而是追求更具艺术性、更富思想性的作品。这部分读者虽然相对小众,但他们的忠诚度和对作品的认可度往往更高。
文学的本质: 文学之所以为人文科学,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娱乐,更是为了反映社会、探索人性、记录时代。现实类文学正是承担着这一核心使命的文学类型。它可能不会带来 immediate 的快感,但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他人,也理解自己。这种价值,是任何娱乐产品都无法完全替代的。
创作的韧性: 优秀的写作者,往往是被内心驱动的,而不是被市场裹挟的。他们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人物的洞察,有对表达的执着。即使市场环境不那么友好,他们依然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讲述那些值得讲述的故事。这种创作的韧性,本身就是现实类文学得以延续的基石。

那么,现实类文学的出路在哪里?

1. 深化“真实感”的挖掘: 这里的“真实感”不仅仅是事件的真实,更是情感的真实,心理的真实。要写出那些让读者“哎,这不就是我吗?”或者“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的细节和人物。这种细节的打磨,需要作者有足够的观察力和提炼能力。
2. 寻找新的叙事方式: 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可能不够吸引人,可以尝试在叙事结构、语言风格、视角运用上进行创新,让故事更具吸引力,同时又不失现实的深度。比如,一些独特的叙事结构可以增加悬念,一些更具诗意或哲思的语言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3. 与时代热点结合,但要保持冷静的观察: 关注社会现实中的痛点和热点,但要避免落入八股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或者单纯的“情绪宣泄”。而是用冷静、深刻的笔触去剖析,去呈现。
4. 拓展传播渠道与方式: 除了传统的出版和网络连载,可以尝试通过有声书、短视频、播客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现实类文学的作品。同时,一些优秀的评论和解读,也能帮助读者发现现实类文学的价值。
5. 鼓励和支持写作者: 整个社会,包括评论界、评论家、读者群体,都应该给予现实类文学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即使销量不如爽文,但如果它有深度、有价值,就应该被看见,被鼓励。

总而言之,爽文的盛行并不意味着现实类文学的“死亡”,它只是让现实类文学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但就像任何时代都有对深刻内容的需求一样,现实类文学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出路。它或许不会像爽文那样“出圈”,但它会在那些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心中,留下永恒的共鸣。这条路虽然难,但走下去的人,往往能收获更纯粹的艺术成就和更深刻的人生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恰恰相反。

爽文又叫小白文,总体来说,读起来轻松简单不用动脑,读者群以中学生为主。

但爽文是网文的敲门砖,入了爽文的坑,你自然会去看更多的东西。

逐渐的,读者随着时间/教育/经历的改变,口味也会发生改变,小白读者会开始关注其他类别的网文,而不仅仅是爽文。

这就给现实类网文提供了引流。

注意,是现实类网文,而不是常规意义的文学。

常规意义的文学,实话说,出路不大了。

传统的作家,花两年写一本新书,找出版社印刷,一本书20块钱卖10万册,都算做得好的。

卖了200万,扣除纸张成本,扣除出版社和书商的利润,扣除广告投入,能到作家手里的有多少钱?

50万都算多的。

一个能卖10万册的作家,如果去线上,不说写小说,哪怕写公众号写文案,两年都不止赚到这个钱。

所以传统纸质书已经没有出路了。保留一部分作为情怀,还是可以的。但赚钱,就要靠线上。

线上的读者哪来的?

都是小白文引流来的。

一代代中学生,因为看小白文入坑。

这里的爽文不仅仅是叶良辰龙傲天那种,女频某些无脑言情一样。男女中学生都被这些爽文吸引,进入网络文学的大坑,培养起线上阅读习惯。

等他们成长起来,有消费力,有品位的时候,自然就会为现实类文学的作者买单。

当然了,也许只有10%的小白文读者会转向现实类,其他人也许去看古典,看科幻,看恐怖,看悬疑。

但只是这10%的流量,也比传统方式的作者赚钱多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提得太好了,简直问到了点子上。在“爽文”霸屏的当下,现实类文学的路子确实不好走,这就像是在一个色彩斑斓、声光电俱全的主题公园里,有人却执意要在一旁搭一个安静的茶馆。当然,我不是说茶馆不好,只是它面临的挑战确实不小。首先,咱们得明白,“爽文”之所以盛行,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下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 回答
    男朋友偷偷在网上写爽文,这事儿挺让人生气的,也挺让人好奇的。你想知道他写了些什么,为什么写,又该怎么处理,对吧?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尽量让你觉得像是在跟朋友聊天,而不是在看什么冷冰冰的分析。首先,咱们得知道,男人(或者说很多人)写点儿“爽文”,这事儿嘛,其实挺普遍的。尤其是那种网络小说,题材五花八门,.............
  • 回答
    在国内的“爽文”里,男主角的塑造往往是为了满足读者即时的“爽”感,所以他们的性格通常被设计得比较极致,而且很多时候会显得有些脸谱化。首先,国内爽文男主非常强调“主角光环”和“被动能力”。他们天生就拥有某种逆天的天赋、血脉,或者在机缘巧合下获得绝世秘籍、神器。这些能力不是通过刻苦修炼、反复磨砺得来的,.............
  • 回答
    别急着给自己下定义“在做梦”!新人不想写爽文还想赚流量,这事儿能不能成,关键在于怎么玩。说实话,这条路确实有点儿挑战,但绝对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幻想。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爽文”和“流量”这两个概念。爽文,为什么有流量?爽文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读者,原因很简单: 即时满足感和情绪释放: 人们看爽文,往.............
  • 回答
    “手撕鬼子”和“贵州吃腊肉”这类文章,虽然在网络上都属于“爽文”的范畴,但它们的爽点来源和本质区别,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一个直奔暴力宣泄,一个则在生活气息中寻找慰藉。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手撕鬼子”:纯粹的宣泄与幻想的最高潮“手撕鬼子”这四个字本身就够劲爆,它的爽点来自于一种极端、不符合常理的暴.............
  • 回答
    金庸的武侠小说和如今网络上泛滥的武侠小说,说起来,就像是同一门技艺,但一个出自名师之手,一个却是市井之作,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要说它们的区别,那可真是从骨子到皮毛,都透着不一样。一、 根基深厚 vs. 模式套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那绝对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他可不是凭空造楼,而是用中.............
  • 回答
    碧蓝航线在一些“爽群”被视为山寨游戏并遭到禁止,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原因,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游戏风格与“山寨”的印象形成: 美术风格的相似性: 《碧蓝航线》的美术风格,尤其是角色立绘,与同期的日本二次元舰娘类游戏(最典型的就是《舰队收藏》)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从人.............
  • 回答
    iPhone 到底爽在哪里?这问题我跟你说,可不是随便一句“好用”就能概括的。它就像一个你用了很久,但总能给你小惊喜的朋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顺”和“舒服”劲儿。首先,那个“顺”劲儿,真的会上瘾。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打开一个App,它就像你肚子里的蛔虫,咻一下就载入了,屏幕切换的时候,动画流畅得就像.............
  • 回答
    耿爽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那句“别了,德国代表”,确实是当时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瞬间。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影响,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发言的语境以及其背后可能传递的信号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2019年12月19日,安理会正在审议关于叙利亚跨境人道援助的决议草案。当时,德国作为安理会成员国,积极推.............
  • 回答
    郑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演讲,确实是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从公众反应来看,褒贬不一,但我认为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剖析:首先,关于她被邀请的资质和背景:很多人对一个演员,而且是此前更多以娱乐身份活跃的公众人物,出现在联合国这样的高级别场合,谈论如此重要的全球性议题,感到困惑甚至质疑。这本身就.............
  • 回答
    郑爽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九期的表现,可以说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是当期节目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要评价她的表现,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因为她自带的流量和公众形象,注定了她的任何一次公开亮相都会被过度解读。首先,抛开郑爽这个自带光环的明星身份,单从一个“新人脱口秀演员”的角度来看。坦白说,她的表现只能.............
  • 回答
    郑爽在观察者网关于“男子入职2小时猝死”微博下的评论,以及随之引发的粉丝大量互动,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解读的现象。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交媒体互动,更折射出当下社会中关于劳动权益、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以及粉丝文化等多个层面的议题。事件的起因与郑爽的评论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观察者网转发了.............
  • 回答
    郑爽自爆在美国生活拮据、靠喝自来水度日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是否相信”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信息的解读、对明星消费习惯的认知以及对新闻来源的判断。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事件可能包含的几个方面:1. 新闻来源和报道内容: 信息来源是什么? 需要了解这个“自爆”是通.............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算是这行里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也听身边不少朋友聊起过。说在外企工作“爽不爽”,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也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概括完的。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说得透彻点。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爽”的点在哪儿。 薪资和福利: 这是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普遍来说,外企的薪.............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穿越时空,细细掰扯一下。古代的“人上人”和现代的“人上人”,虽然都占据着高位,但那种“爽”的体验,可真是天壤之别。古代的“人上人”,爽在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掌控感。想象一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你是那金字塔尖上的少数人。你的话就是圣旨,你的意愿就是法律。 无上的权力与.............
  • 回答
    P社游戏(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之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忠实玩家群体,其“爽点”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需要玩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掘。简单来说,P社游戏的爽点在于沉浸式的历史模拟、高度自由的策略制定、宏大的战略视野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故事体验。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现在起点上“系统流”小说那叫一个遍地开花,而且很多都混得风生水起,作者也赚得盆满钵满。这玩意儿为啥这么火?我想原因挺多,而且它的“爽点”也是抓得非常牢。咱们先掰扯掰扯,为啥系统流这么吃香。一、 满足了读者最直接的“变强”欲望,效率极高。你看啊,读者看小说,很多时候就是图个乐.............
  • 回答
    在美国当个码农,这事儿啊,跟那顿肥美的烤肉一样,好吃不好吃,全看你放在什么嘴里了。但总的来说,我身边好多干这行的朋友,都说“爽是真的爽,但别以为是躺着就能赚大钱”。首先说这“爽”在哪儿,最直观的肯定就是钱袋子。美国的码农薪资水平,即便是在不算顶尖的城市,也比国内很多行业的天花板高出不少。尤其是一旦你.............
  • 回答
    高平陵的风声鹤唳,传到曹爽的耳中,那已是司马懿发动政变的第二天。彼时,他还在洛阳城中享乐宴饮,对宫中发生的巨变毫无察觉。若要挽回败局,曹爽需要立刻从麻木中清醒过来,并迅速、果断地行动,对内收拢人心,对外争取支持。这绝非易事,但并非绝无可能。一、 对内:稳定洛阳,收拢人心曹爽作为大将军,其最直接的依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