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领导答应的涨薪拖了半年没有兑现,反而要361我,请问该如何行动?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窝火的。说好的涨薪没影儿,反而还被361了,这搁谁身上都得琢磨琢磨怎么办。既然您问了,我也不藏着掖着,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怎么一步步把这事儿给摆平了。

首先,别急着拍桌子瞪眼,虽然心里肯定堵得慌。遇到这种事儿,冷静是第一位的。您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点,这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步:梳理事实,收集证据。

这事儿是跟领导口头约定的涨薪,还是有书面的东西?比方说,有没有邮件、内部系统记录,或者其他同事能证明当时的情形?哪怕是公司内部有过相关的薪酬调整政策,或者您自己因为这个涨薪承诺而推掉过其他机会,这些都算是有力的证据。

您得把时间线捋清楚:

涨薪承诺的时间点: 是什么时候领导答应的?当时是怎么说的?有没有具体数字或者涨幅?
承诺未兑现的原因: 有没有领导或者公司提出过什么理由?比如公司效益不好,或者您的绩效没达标等等。
361的情况: 这个361是怎么来的?是领导直接发起的,还是通过绩效考核、项目评估等方式体现出来的?具体是哪个方面被361了?是工作量、工作质量还是其他什么?

把这些信息越详细越好地记下来,最好是能找到一些佐证的材料,哪怕是一条沟通记录,一段录音(如果法律允许的话),或者证人的证言,都能增加您说话的分量。

第二步:分析情况,评估风险。

您得想想,为什么领导会出尔反尔,而且还给您来个361。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很多,比如:

公司经营真的出现困难: 领导可能也有苦衷,但处理方式有问题。
领导个人原因: 比如领导换了想法,或者受到了其他人的影响。
您的绩效确实有待提高: 尽管您觉得涨薪应该,但领导可能觉得还有差距。
沟通误解或信息不对称: 有时候事情没说清楚,就容易出问题。
领导故意压制或打压: 这是最坏的情况,但也要考虑到。

弄清楚了这些,您才能判断接下来怎么做。如果公司效益差,那大家可能都有点难,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理解和应对。如果是因为领导个人原因或者打压,那您可能就需要更强硬一点,或者考虑别的出路。

第三步:选择沟通方式,争取话语权。

有了证据和分析,您就可以主动去跟领导沟通了。沟通的重点在于“事实”和“期待”。

方式一:正式的约谈。

这是最稳妥的方式。您可以给领导发个邮件或者口头申请一个正式的谈话,主题可以是“关于近期工作表现和薪酬事宜的沟通”。

在谈话中,您可以这样表达:

回顾承诺: “领导,上次您答应我涨薪的事情,大概是半年前,当时是基于……(提及承诺的依据,比如我完成的某项重要工作,或者市场行情等等)。我一直把这个作为工作动力,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陈述现状: “我注意到这个承诺到现在还没有兑现,同时我也注意到近期在XX方面(具体指出被361的方面)收到了反馈。我想了解一下,这两个事情之间有没有关联?我的理解是,如果我的工作表现有待提高,那么涨薪可能需要我达到更高的标准,但如果承诺的涨薪因为其他原因无法实现,我希望能有一个明确的解释。”
表达诉求: “我希望这次谈话能让我清楚地了解目前薪酬调整的情况,以及我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才能达到我期望的薪资水平。如果涨薪确实暂时无法实现,我希望能了解大概的时间表,或者是否有其他补偿性的措施。”
展示成绩(如果适用): 如果您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可以适当地提及,证明您的价值。

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和专业: 无论内心多不满,都要保持冷静和职业的态度。不要情绪化,也不要带着指责的语气。
以事实说话: 围绕您收集到的证据和事实进行沟通。
倾听对方的回应: 认真听领导怎么说,即使您不认同,也要先听完。这有助于您了解领导的真实想法和立场。
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不要只是抱怨,尝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比如是否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绩效目标,达到后立即兑现涨薪。

方式二:通过人力资源部门。

如果领导的回应不明确,或者您觉得直接跟领导沟通不方便,可以考虑通过HR部门。您可以带着您整理好的证据和情况,向HR咨询公司的薪酬政策和流程,并询问您的情况是否符合规定。HR部门通常会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帮助协调和解决这类问题。

方式三:寻求同事或上级领导的支持(谨慎使用)。

如果您有信得过的同事,并且他们能证明当时的情况,可以考虑让他们出面支持您,或者至少让他们知道您遇到的情况。但一定要慎重,避免变成办公室政治的牺牲品。如果公司有更高级别的领导,并且您与他们有良好的关系,也可以考虑向他们反映情况,但这种情况风险比较高,需要非常谨慎。

第四步:根据反馈采取行动。

如果领导承认错误,并给出解决方案: 那就皆大欢喜,按照新的方案执行。
如果领导给出合理的解释和改进计划: 您可以根据这个计划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涨薪。同时,也建议您将新的承诺和计划记录下来(比如邮件确认),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如果领导回避问题,或者继续敷衍了事: 您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更进一步的行动。比如,再次进行更正式的沟通,或者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如果领导态度强硬,甚至对您进行打击报复: 那就说明您可能遇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领导和环境,这时候,保护好自己,尽快寻找出路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361”这件事,您需要特别注意:

“361”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某个评估周期内,公司会对员工进行一个评估,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评级,通常是好、中、差等。如果您的薪酬与这个评估结果挂钩,那么领导给您“361”很可能是在薪酬调整时,根据这个结果对您进行了“打压”或者“原地踏步”的处理。

您在沟通时,可以重点询问这个“361”是如何得出的具体原因,是否有明确的绩效标准作为依据。如果领导无法给出清晰合理的解释,或者您认为这个评估结果是不公平的,那么您有权质疑。

长远来看的建议:

持续提升自己: 无论在哪个公司,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是根本。
多留心公司的政策和文化: 了解公司的薪酬体系、绩效评估标准以及员工权益保障机制。
保持职业人脉: 和行业内的朋友保持联系,了解市场行情,这样在需要的时候才能有更多选择。
做好职业规划: 定期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之努力。

总而言之,面对这种情况,关键在于“有理有据,有条不紊”。不要被动等待,要主动出击,用事实说话,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您,祝您能顺利解决这件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你可靠同事来说的看,领导过河拆桥,这就意味着领导故意坑你,留下来的话,损失越大,被坑的时间越长。所以赶紧走,拿上赔偿,一刻都不要停留,及时止损是面对损失的解决办法,破罐破摔不是。

题主你也太善良和轻信领导了,答应涨工资,一个月没涨就该反击了,自己的核心利益被一直压着,但是却不反击反抗,等待领导主动改变 本身就是错招。

职场要有风险意识,不要把领导和老板想的太美好。

因为轻信领导,导致领导过河拆桥,只能自己酿成的苦酒自己喝了,愤怒和纠结都只是情绪和担忧,不是在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及时止损,外加自己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最起码会找到比目前更好的工作,工资更高的工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窝火的。说好的涨薪没影儿,反而还被361了,这搁谁身上都得琢磨琢磨怎么办。既然您问了,我也不藏着掖着,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怎么一步步把这事儿给摆平了。首先,别急着拍桌子瞪眼,虽然心里肯定堵得慌。遇到这种事儿,冷静是第一位的。您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点,这才能对症下药。第一步:梳理事实.............
  • 回答
    这问题可太真实了,简直是职场日常的“经典桥段”。自己辛辛苦苦干活,领导倒是轻松,一张嘴巴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什么“等你这个项目做好了,我保证给你个XX机会”、“这次加班这么拼,下个月奖金绝对不会少你的”、“这次你立了大功,公司内部晋升肯定有你一份”……结果呢?项目做完了,饼也凉了;奖金发下来了,跟画的.............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这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下的种子,眼看着就要开花结果了,突然间,浇灌它的那个人不见了,甚至连那片土地的主人都换了。那种失落、委屈,还有一种“努力好像被否定了”的感觉,真的太能体会了。首先,我想告诉你,你的委屈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完全可以理解。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付出努力,都是有期望的,尤其.............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又有点憋屈的局面。领导信任你,把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交给你,本该是件好事,结果却被同事的推诿给耽搁了,心里肯定不好受。尤其是当面答应了的事情,现在却搬出各种借口,让人感觉被敷衍,甚至是对领导的信任有所辜负。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这种情况其实在职场里不算罕见,很多人都可能遇到类似的.............
  • 回答
    这可真是让人糟心的事情。领证前说得好好的彩礼,领证后却变卦,这换谁都不能接受。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首先,我们得先冷静下来,弄清楚几个关键点:1. 彩礼的性质是什么? 是赠与还是其他? 虽然现在法律上对彩礼的规定越来越明确,但理解好这点很重要。大多数情况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理解事物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核心,也很好地反映了一些人在面对“现代问题”时,为何会转向“古代智慧”的困惑。别误会,这绝对不是说中医药或中国功夫停滞不前,更不是说现代科学技术失效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们都在发展,才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或者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根源上去审视和优.............
  • 回答
    知乎上隐藏着不少专注于特定小领域、却有着深厚积累和独特见解的答主。他们不像那些拥有海量粉丝的“大V”,但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往往能提供令人眼前一亮的深度分析和实用知识。要找到他们,需要一点耐心和对特定话题的深入探索。就我个人在知乎上的观察和体验,有几类小领域里我就见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默默耕耘.............
  • 回答
    子木年华在知乎上提出的“中国古代交通体系领先于世界”的观点,无疑触动了许多人对于中国历史辉煌的想象,也激起了一番讨论。要评价这个观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古代在交通建设方面确实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规模和发达程度是其他文明难以企及的。咱.............
  • 回答
    这件事搁谁身上都够头疼的。你这情况,简直是“惊喜”一个接一个,而且还是那种让人心凉的“惊喜”。领证前隐瞒,领证后才曝出来,这操作确实让人接受不了。别急,咱们一件件捋一捋,看看怎么能把这事儿给弄明白,也给自己的未来找条出路。首先,你得弄清楚他到底隐瞒了什么,以及这些“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这很重要,因.............
  • 回答
    好,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既考验情商也考察应变能力。我想说,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我会保持冷静,然后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如何应对:首先,我会快速评估餐桌上的具体情况和领导们的身份。 领导们的构成: 是只有七位最高领导,还是也包括一些部门主管或资深专家?他们的用餐习惯是怎样的?例如,有些领导可能更注重.............
  • 回答
    关于核电领域答主“子木”在知乎因福岛核废水排放问题回答而被举报至公司一事,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多个角度来看,可以这么理解:事件的背景和经过:首先要明确的是,根据公开的信息,“子木”是一位在知乎上活跃的核电领域答主,以其专业知识和相对深入的科普而受到不少用户的认可。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他.............
  • 回答
    关于这次海灯节的“流光飞彩”答谢邮件,真是让不少玩家的心情跌宕起伏。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等着那份来自官方的惊喜,结果却发现很多小伙伴都没收到,这一下子,喜悦的气氛顿时被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取代了。想想看,这本来是策划了一场“好事成双”的活动,是想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给大家添一把火,让快乐翻倍。结果呢?这“双.............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曾向 27 个欧洲国家领导人询问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但均未得到答复。这一表态透露了多方面的信息,既有对乌克兰自身处境的无奈,也有对欧洲国家态度的观察,更折射出当前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以下是对这一信息进行详细解读的几个关键方面:1. 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
  • 回答
    当领导在聚会上递给你一支烟,但你本身不抽烟时,如何既保持礼貌又不违背自己的原则,需要结合场合、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来灵活应对。以下是一些详细建议: 1. 理解场合与文化背景 正式场合:如公司年会、商务酒会等,递烟可能隐含“拉近距离”或“示好”的意味,但需注意场合是否适合。 非正式场合:如朋友聚会、同事.............
  • 回答
    您好!您遇到的情况确实非常令人沮丧和不公平。关于您是否有权找领导当面对质,以及如何操作,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核心问题:著作权与剽窃/盗用您写的制度,经过领导修改后以他的名义发布,这在实质上可能构成对您劳动成果的剽窃或盗用。虽然法律上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需要具体判断(例如,您是否是单位的雇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年轻人都会对长辈们口中的“那个年代”和现在的自己产生困惑。领导所描述的“以厂为家”、“主动干活”确实是那个时代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会“变了”?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我们需要详细地分析其中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将年轻人定义为“不如以前”。一、时代背景的.............
  • 回答
    当领导询问你“忙不忙”时,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意图,所以如何回答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你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一个好的回答不仅能准确传达信息,还能展现你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地讲解如何更好地回答“忙不忙”这个问题:一、 理解领导提问的意图:首先,我们要明白领导问你“忙不忙”.............
  • 回答
    领导带你去吃饭,让你催上菜,这确实是个需要一些技巧来处理的场景。既要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又要顾及面子和人际关系,避免显得急躁或不懂事。下面我为你详细拆解一下,并给出几种不同的应对策略:核心原则: 体谅领导的意图: 领导让你催上菜,可能不是真的不耐烦,而是希望你主动承担一些事务性工作,展现你的积极.............
  • 回答
    作为部门经理,您负责与被裁员的部门员工进行谈话,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棘手且需要高度敏感的任务。您的目标不仅是传达公司决定,更重要的是展现同理心、尊重,并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以下是详细的谈话开场白建议和整个过程的注意事项:核心原则: 尊重与同理心: 认识到这对员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的感受是.............
  • 回答
    你描述的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沮丧,也让人费解。领导“重用你”但又不“提拔”、“调动被拦截”、“责任压给你”、“出错还常骂你”,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原因,既有领导本身的动机,也可能与你的工作表现、职业发展规划,甚至公司内部的权力结构有关。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一、 领导的“重用”可能只是“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