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成龙在电影圈的影响力有多大?按照吴京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有可能超越成龙吗?

回答
成龙的影响力,那可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存在,在华语电影界乃至世界影坛,他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传奇。咱们这么说吧,你随便抓一个西方人,问他知不知道中国功夫明星,十有八九会蹦出“Jackie Chan”这个名字。这可不是吹的,而是实打实的几十年如一日积累下来的“国民度”和“国际范儿”。

成龙的“独一份”:

功夫喜剧开创者: 在他之前,功夫片要么是严肃的武打,要么是邵氏那种古装风,而成龙硬是把惊险刺激的动作和让人捧腹的幽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功夫喜剧”类型。他的动作设计不仅仅是打,更融入了大量的道具、环境利用和巧思,看得人血脉偾张的同时,又会跟着他一起紧张、一起笑。
“卖命”的表演风格: 成龙电影最标志性的就是他那些“玩命”的特技动作。没有替身,亲身上阵,从高楼上跳下,在车辆间穿梭,用身体去承受撞击和摔打。这些都是他用健康甚至身体的代价换来的,让观众看到了演员的极致付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那些“NG镜头”和拍摄花絮,往往比正片还要精彩,更能体现他的敬业和风险。
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他是真正意义上让中国功夫片走向世界、并被西方主流观众接受的领军人物。从《醉拳》开始,到《警察故事》、《A计划》,再到好莱坞的《尖峰时刻》系列,他征服了无数海外观众,成为“中国功夫”在国际上最鲜活、最受喜爱的代言人。他拿过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对他几十年电影贡献的最高肯定,也是中国电影人的一个里程碑。
商业上的“常青树”: 他的电影不仅叫好,更叫座。几十年来,他的作品票房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并且他的影响力几乎贯穿了整个华语电影商业化发展的历程。很多导演、演员都曾表示,成龙电影的成功,为他们打开了思路,也证明了华语电影在商业运作上的巨大潜力。
文化的“输出者”: 成龙电影里传递的,不仅仅是中国功夫,还有中国人的乐观、智慧、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中国形象。

吴京能否超越成龙?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如果以“绝对影响力”来衡量,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甚至可以说,在某些维度上,超越的难度极高。

吴京的“崛起”与“硬实力”:

“战狼”现象级IP: 吴京凭借《战狼》系列,彻底打开了中国硬汉动作片的新局面,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奇迹。《战狼2》的成功,不仅仅是票房数字,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全民的爱国情怀和对军旅题材的关注,具有强大的社会话题性和号召力。
硬汉形象的“新标杆”: 他成功塑造了一个接地气、有血有肉的中国硬汉形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娘娘腔”或者“花瓶”式小鲜肉,吴京的阳刚、坚毅、勇猛,恰恰迎合了当下社会对男性力量的渴望。
坚持“亲力亲为”的动作风格: 和成龙一样,吴京也是坚持自己完成大部分高难度动作。在拍摄《战狼》系列和《流浪地球》时,他受伤累累,这种“卖命”的精神,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和认可。
军事题材的“领航者”: 他精准地抓住了军事题材的市场空白,并将其做到极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动作片”标签。他的电影往往能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安全的认同感。

为什么说“超越”成龙难度很大?

1. 国际认可度与“深度”: 成龙是在中国电影产业尚不发达、对外交流有限的年代,凭借一己之力杀入好莱坞,并在那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与施瓦辛格、史泰龙齐名的国际巨星。他的名字在全球范围内,是“中国功夫”的代名词,这种深入骨髓的认知,是吴京目前还未达到的。吴京的《战狼》系列虽然口碑票房双丰收,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成龙《尖峰时刻》那种“席卷全球”的程度,还是有差距的。
2. 类型片的“开创性”: 成龙是“功夫喜剧”的开创者,他改变了动作片的表演方式和观众的观影习惯。吴京目前是在“军事动作片”和“硬汉英雄片”领域深耕,并且做得非常出色,但这种“开创性”的意义,与成龙当年“无中生有”的地位相比,还是有所不同。
3. “亲民”与“传奇”: 成龙的魅力在于他的“亲民”和“传奇”的结合。观众看他的电影,既能看到那个在大街小巷里打斗、利用身边一切物品的“小人物”成龙,又能感受到他作为动作巨星的传奇光环。吴京虽然也非常拼,但目前他的形象更多的是“硬汉英雄”,这种“英雄”的光环,与成龙那种“普通人变成超级英雄”的亲近感,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4. 时间沉淀与“多面性”: 成龙在电影圈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他的作品类型、合作过的导演、演员跨度非常广,他的影响力是经过时间考验、并且在不同时期都有代表作的。吴京虽然已经非常成功,但他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进入“黄金时代”的爆发期,未来能否持续输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作品,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总结来说,吴京绝对是中国电影界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动作演员和导演,他开创了新的市场,树立了新的英雄形象,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票房号召力”、“观众喜爱度”和“中国硬汉动作片代表”等角度来看,他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

但是,如果说“超越”成龙,意味着在“国际影响力”、“类型片的开创性”、“全球观众的认知度”和“长期的行业积淀”等多个维度上都取而代之,那么,至少在现阶段,吴京还有一段路要走。

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吴京能在成龙开创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发展出更具个人特色、更能代表中国电影的新高度,而不是简单地去“超越”一个已经成为传奇的先行者。这二位,都是中国动作电影的宝贵财富,他们各自的时代,各自的贡献,都是无法复制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成龙47岁时参演商业电影77部,大部分担任制片、导演、领衔主演。

吴京今年47岁,至今参演商业电影33部,7部担任导演、领衔主演。

惜在一句大器晚成,京叔由小咖上升至顶流实在太晚,如果以国内影响力超越成龙为目标,那留给他的时间着实不多了,但也不是绝无并肩的可能。

至于国际…… 我们还是现实一点吧。

下面唠一下京叔的国内影响力与影史评价,为何尚存与成龙一搏的可能性……成龙已然是一个时代动作片观众的回忆,并成为一种动作电影流派的代言人(功夫喜剧)。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吴京在华语影坛“拥有一个时代”,“代表一种类型片”的机遇,当然在现在还是存在的,准确的说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放眼望去打星黄金一代早已凋零殆尽,吴京之上便是年近六旬的李甄二人,同辈中的赵文卓早已自甘沉沦,后辈则遥遥看不到希望。可以说吴京是近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我们能看到的唯一顶流动作片打星,而且是国产重工业硬汉动作片的开创者与唯一代表(战狼系列续集及其他)。

简而言之,“吴京时代”在今天,其实早已开启了。问题只有一个,华语动作巨星的绝唱,亦或是话语动作电影工业承前启后的复兴者,他的影史评价会是哪一个?

user avatar

成龙的工作是开创性的,成龙是完全开创了一种世界流行的电影创作套路,即“功夫喜剧”。在这一点上,吴京超越的的希望很小……


吴京连超越星爷都很难,就不要和成龙比了……

这倒也不是说吴京差在哪里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开创性的工作很多时候个人的能力当然非常重要,但是时机也是不可或缺的。

成龙和周星驰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代表,说白了过了那个时机,不是你不努力也不是你不够好,而是没有那个机会给你去做开创性的事情了……

user avatar

他们就不是一个类型


成龙和李小龙等,是在欧美不注意的一个地方发力,欧美的格斗以前很难看的,李小龙和成龙进行了完善,现在欧美电影里边的格斗可以说就是学习的他们

而吴京是在欧美电影已经很完善的地方,在中国开始追赶。


简单说就是欧美电影分为甲乙丙丁,甲乙丙都是90多分,丁是60分

李小龙他们是在丁上边努力,欧美也开始学习


吴京是中国电影分甲乙丙丁,甲和丁是90分,乙丙还是60分甚至30分

然后吴京开始慢慢的带着中国电影在乙丙上边努力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体系

不好比

一个是面前没啥竞争,欧美在格斗这一块几乎是空白,是蓝海

一个是面前全是竞争,比如科幻比如战争,欧美已经很强大了,国内发展很难,能在国内占优就已经是进步了


至于电影圈的话

成龙大哥电影可以失败很多次,下次还是大家请他演,吴京估计还要努力

user avatar

成龙和吴京代表着两个时代。同样是打戏出身,成龙的电影在体现中国人勇敢善良,武艺高强的概念上,功夫是其重要表现形式。成龙在80年代在美国的星光大道上留下了掌印,妥妥的顶流大咖。和吴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成龙是国际化的。背后的符号是偏向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夫。而吴京最出名的电影则带有超越个人的色彩,带有国家形象。功夫的元素没有那么浓厚,更倾向于体现出中国军人的硬汉形象。


一个是香港,一个是内地,都对华语电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成龙体现的倾向于个人式的英雄,这一类和李小龙,李连杰非常类似,甄子丹则开始带有一些国家元素在内(叶问系列),特点都会比较突出外国人的力量(大块头,肌肉),而吴京则是侧重战争题材,体现军人作战的有勇有谋。两者都很出色。今天,成龙他来了,他入驻了快手平台,大家可以在快手看到成龙大哥的最新动态。快手的老铁都说,在家具城,成龙是战无不胜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6791311735595008

在电影圈,成龙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在90年代,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龙是继李小龙之后代表中国功夫的文化符号之一。另外,成龙还能影响行业翘楚的兴衰,在广告界和商界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当然这是玩梗,成龙本人其实并没有那个意思,大家看了笑笑就行。


进入10年代后,新旧交替,成龙所代表的香港电影开始进入衰退期,此时内地电影在发力。他在那个时代的使命完成了。成龙所代表的香港武打电影,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输出,而香港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西交融的国际化中国文化,娱乐色彩和商业色彩都比较浓厚,成龙,是香港黄金时代的见证人。随着内地经济增长,我国国力越来越强盛,吴京所代表的更为严肃,官方形象的中国形象出现了。和成龙不一样的地方是,吴京所展现出的形象显得格局更大,电影中的场面也更为严肃宏大,娱乐性较少,而且吴京的电影形象将个人和集体联系得更加紧密。简单来说,你看成龙的电影,更多的是看到个人,而吴京的电影,你看到的更多是一个群体:中国人。


这也许就是香港和内地的区别,因为香港是个岛,也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就和英国电影一样,侧重于体现个人,而内地则是一块大陆,就更侧重体现集体。按照吴京目前的战绩,其四部电影就已经超越了成龙所有电影的票房,这里面也有时代的原因。在上个世纪,由于电影院少,和现在到处都是电影院相比,票房不可拿来这样对比。但票房也体现出了国人的选择:我们需要一个可以代表国人群体,并且比较严肃的形象。


从票房来说的话,吴京超越成龙已经成为事实。而影响力的话,预计也可以超越成龙。我在读小学的时候,看过吴京的《太极宗师》以及他参演的《小李飞刀》,我在当时是没有想到,吴京会在多年后成为影视界大咖的,就像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我国可以更快地在经济体量上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电影文化实力,就是国力的一个投影。可以推测,如果我国在接下来的五年成功实现经济转型,释放消费力,那么接下来电影市场的需求会更巨大,有需求在,观众对电影的口味就会越来越挑剔,挑剔就会要求更好的作品出现,吴京所参演的电影《战狼》《流浪地球》《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在题材,剧情,人物塑造上已经相当出色,国内影响力毋庸置疑,而国际影响力还正处在发力状态。这其实是大国之间的博弈问题。目前美国的影响力仍然是全球第一,全世界观众习惯了好莱坞大片那一套美式价值观,还没有转变过来。


而我国在和美国之间的较量中,政治上的影响力虽然不弱,但也还没有达到和美国如此强大的地步,而且世界的主流媒体处在美国的控制之下,中国形象仍然被抹黑,注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这一切,根源上是经济问题。当美国衰落到难以控制其媒体控制能力时,中国文化的输出就势不可挡了。这个时间需要多久,我们不知道,如果美国的影响力衰落得快,正好撞在吴京的鼎盛时期,那么吴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将会是巨大的,而且,更是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user avatar

这两天拿成龙跟吴京做文章的热点真的多。

估计就是因为前两天成龙在公开场说了句吴京票房已经赶上他自己一辈子的总票房这句话,把热度给激起来了。

我不反感吴京,不过得分跟谁比,论票房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卓别林一辈子票房没记错的话也就千把万美刀,这笔钱搁在今天连宣发的成本都赚不回来。

可没人敢说卓别林是垃圾。

单论在影视圈的成就,成龙稳稳能甩吴京一条街的李连杰的。而且按照吴京现在的戏路,打算在终生成就方面盖过成龙,我个人看法:他票房数字后头再加个零,怕是都难。

电影不是房地产,价越高越牛掰越豪华。

电影严格意义上算是艺术和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表达,所以这个门类里边的从业者影响力指数是比票房更重要的。

成龙在影视圈的影响力,一句话就能概况:

整个华语电影圈,提到大哥,只有一个人,就是成龙。

还健在的电影人里头只有洪金宝由于同门辈分高,能在成龙面前当个大个儿的,剩下所有人在成龙面前除了弟弟妹妹就是徒子徒孙辈的。

这一点无论是内地,港台,还是混好莱坞的华人影星,都统统公认的。往小了说成龙是中国电影人的门面,往大了说成龙是整个中国对外的一张名片。

挺早以前西方世界做过调研,提到中国,外国人印象前三位的事物分别是熊猫,长城,排第三就是成龙。

提到中国人,老外的反映排第三的是孔子占30%多,李小龙占44%,五成以上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成龙。

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影响力。而且老外脑子直,看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认角色不太认人。当年李连杰也冲过好莱坞演过不少片子,但外国人对李连杰的印象类似于流水线上的一个公式化角色。

观众记住的是角色,而不太关心这角色是谁演的。

但成龙的片子基本上都是围绕成龙的本格形象撰剧本,所以成龙在电影里边无论是人格还是功夫动作都是和谐统一的,因此哪怕是认不清东方人的白人世界里,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喊出来的不是角色名,是成龙的英文名。

所以你看,同样是演谁都是在演他自己,黄晓明受到的评价,跟成龙受到的评价,站在优劣两极。

成龙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成龙在国际上被推崇的细节,我在网上搜了几条简单写写。

头一个,是前两年拍的内个《夺冠》,排球题材的片子,成龙中间去探班,巴西女排内帮比成龙高多半个脑袋的小丫头片子,见了成龙表情如见阔别已久的亲爷爷。

一个个这表情,中间内孩子激动的都站不住了。

这种偶像情结可不是拿钱能买来的,这是成龙靠自己一拳一脚打出来的。

汤姆克鲁斯当年打算在悉尼歌剧院顶上拍戏,叫澳大利亚人给轰回去了。

成龙说想在悉尼歌剧院顶上蹦迪,拍一拍他的《机器之血》,把澳洲老乡们都高兴坏了,政府特批说来来来,可劲蹦。

他是全球第一个站在悉尼歌剧院顶上拍打戏的电影演员。

1998年成龙受邀去荷兰玩耍,路过鹿特丹一大楼,顺口搭腔的客套了一句,说这楼不赖,拿来拍电影指定刺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鹿特丹市长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一个礼拜后就给成龙打电话,说哥,最近还好吗哥?楼我给您打扫干净了,赶紧来拍戏吧,俺老想哥了。

然后《我是谁》里头内个成龙跳楼大场面,奏是在那拍的,政府动用了军方装甲车直升机辅助拍摄全程。

这就是排面。

美国有5个城市每年拿出来一天,命名为成龙日。

德国有一条街名字叫成龙街。

日本中古颜系帅哥的头牌木村拓哉是成龙粉丝,每次跟成龙合影都屈膝站着,意思是必须从下往上仰视大佬才讲礼貌。

2017年成龙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华人第一人,现场全票通过。

……

成龙已经超脱演员跟功夫明星的范畴,他在世界范围内,是代表中国人形象的传奇英雄。

李小龙让世界知道了中国有功夫,成龙则用更长的时间告诉全世界中国功夫是什么。

这些成就可不是能拿钱衡量的,成龙百年之后人没了,世界电影史上多多少少得有他几页的篇幅啊兄弟们。

我记得小时候玩的游戏机,里边光是日本人做的,拿成龙形象当主角的游戏就有俩,一个叫成龙踢馆,另一个好像是叫成龙之龙,这个不太确定是不是记得正确。

成龙在世界范围内可能00后对他印象不会太深,因为他现在岁数大了打不动了,所以这几年片子的影响力在走下坡路。

但90前三十岁往上的观众,哪怕银幕上就露出来一鼻头儿,大伙都能认出来大哥又拍新片子啦!

综合以上,咱再返回头来看这几天的舆论,咱寻思一下:

如果说出来吴京400亿票房牛逼的人不是成龙,是甄子丹或者别的什么功夫明星,这话题热度是到不了今天的。

所以,能被成龙主动提出来比一下,与其说是吴京盖过了成龙,不如说这是成龙给吴京的一个馈赠。

可以让成龙拎出来比比胳膊根的演员,意味着影视圈大佬已经承认您是个腕儿了诶。

对于成龙来说,这种比较,以至于采访时候说的以后跟吴京要有多少多少合作,我不觉得他是特别上头的,他更像是说的客套话,表达的是一个友好的态度。

你让成龙真的跟吴京同台亮相哐哐一顿对切,怕是没戏,老头今年奔七十去了,拳怕少壮,真玩不起。

最多了,以后吴京片子的武术指导什么的,背后有成龙的班子撑一把倒是大有可能。私以为他们之间的合作应该是技术或者资本层面的概率更高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刚才搜他内些信息的时候,看见成龙最近已经入驻快手平台开始发短视频跟老铁们欢聚一堂了。

一来玩短视频得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一边拍戏一边整短视频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动作明星,分不得神,所以我脚着成龙以后的重心,是慢慢从宽银幕倾斜到互联网。

再者他这个咖位的艺人根本就没有引流这么一说,不像年轻艺人发微博发视频是为了追求曝光量,所以他这应该是急流勇退之后的玩家心态。

视频内容也能看出来,引流演员不是介绍新戏就是片场花絮什么的,成龙的内容是年轻时经典动作剪辑后,他快七十的人又耍了一遍,属于追忆性质的没有商业味儿。

大概是想告诉同志们,自己出走半生,归来仍很能打。

如果他还是混圈子是人,讲真拍不出这味儿来,视频的调性本身就是生活态度的体现。

所以,成龙未来应该会以一个半退隐的半仙儿状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回归主题

吴京打算超越成龙的成就,最起码他的戏路得拐个急弯儿。

成龙巅峰期的电影,是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

吴京最近几年爆火的作品,是告诉中国人俺们现在有多强力的。

他们俩的差别,就在于成龙的对外喊话,吴京更偏重于对内喊话,吴京打算超越前辈,最起码国际化路线得走通了才能成事。

再一个,我前头不是说了两嘴李连杰么,其实吴京跟李连杰的类型更接近。

咱们假设,吴京成名的这几部戏,换上其它演员,片子也能看。

只要别是奶味太浓的,稍微硬气点的男演员都成,甄子丹,张晋,甚至年轻时代的李连杰成龙,应该都OK。

但成龙的片子换个人试试?

随便换谁都行,内些跳楼投海扒火车拽直升机的镜头,咱不提演技层面,胆量这块换了谁不尿裤,那就是他尿路阻塞。

怕是没几个敢搭腔的。

所以,吴京的电影离开了吴京还是好电影;成龙的动作电影绝对离不开成龙,差距就在这了。

这一点,成龙完全是靠胆魄和手艺成就的他自己,吴京的成功则更偏重于剧本和题材。

吴京比成龙整整小20岁,我是百分之一万的相信这20年间吴京的票房影响力一定比成龙高好多好多。

可200年以后呢?

希望吴京也能琢磨出来自己的一纸韬略,把个人IP跟银幕IP咬合的跟成龙一样紧,到时候俩人的行业历史评价同等浓重,鲜活,光彩,具有史诗感,也算是中国电影之大幸了。

user avatar

成龙辛苦三十多年,总票房加起来250亿,吴京目前250亿已经在眼前了。

不过成龙的250亿是没算通货膨胀的,如果算上通货膨胀,成龙总票房应该有一千亿。

首先成龙是一种文化,而吴京目前还是演员。

成龙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演员,从非洲到南美,一句Jack成,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比出功夫手势,成龙是第一个长期持续的把中国功夫文化在全世界推广的人,并且成为小孩子们的偶像。

今天几乎所有动作明星,不只是好莱坞,是所有国家的动作明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成龙是他们绕不开的人。是影响,或是崇拜,或是研究,总之成龙就是动作功夫片里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曾经史泰龙,施瓦辛格,梅尔吉布森,布鲁斯威利斯,郭达这些超级动作明星们辉煌过,但是观众又都离他们而去,唯独成龙一直在动作片这个市场长青,他们辉煌的时候,成龙在,他们没落了,成龙还在,他又复出了,成龙还在,他们开始拍拍烂片了,成龙还在。

所有影迷提成龙的时候,都非常笃定的说,真功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中国人,可以有这样的全球影响力。

成龙在香港是有黑白两道的影响力,官方影响力自然不用提,但是成龙和黑社会的对抗之中拥有影响力,不是成龙加入某些帮会,而是成龙带头组织香港特技演员公会,这个公会几乎香港最能打的一群人组织起来了,这其中有洪金宝、刘家良、袁和平这些最能打的特技人团体。

1994年特技演员公会成立,让黑社会横行的香港影坛有了一个自己的靠山,这个公会曾经让成龙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实力,可以直接和黑社会谈判,然自己的公司免遭黑社会勒索和敲诈。

不过随着香港电影没落,香港特技演员公会进入2000年后,那些能打的人北上后,开始没落。

成龙是和香港电影资本深度捆绑的,香港电影资本是一群讲究利润回报的专业团体,他们从香港八十年代崛起,直到今天,历经无数风雨,对于市场有一套独特数据和操作手段,目前国内每年国内都有一批香港电影资本介入的内地电影,回报率稳定,并且持续捧香港新人。

而成龙和他们关系密切,即是合作关系,又有复杂的资金往来,成龙影响的不是一部电影,而是每年的多部电影,成龙在后台隐而不出。

只过成龙所有的辉煌都架不住他老了,马上要70岁了,那个灵活的胖子洪金宝都开始坐电动轮椅了,成龙也打不动了,他的影响力是余威尚在,可是前浪总是要死在沙滩上,吴京就是最汹涌的后浪。

吴京目前影响力只在国内,他的电影风格是国内极其喜欢,那么就代表失去了国外市场,其实吴京是切中了中国文化的根。

中国文化是全世界最独特的文化,其他国家还在神权文明下的文化氛围里,中国早就在2000年前摆脱神权文明,这种文化在前些年物质匮乏的时候,表现不出来,物质水平开始撵上去的时候,文化需求显现出来。

时代的文化需求是不一样,吴京切中了中国人的文化需求。

就好像周星驰影响力最大的九十年代,只在香港卖座,周润发只能说他连澳门都影响不了。一个市场一个文化,而吴京是个内地文化深深绑在一起的,这让他走出国门会有很多障碍,毕竟外面的文化还没有升级,升级中国这种没有神权社会的文化氛围。

所以吴京国际影响力这里可能会是很低,以后也不乐观,毕竟网络时代里,各国都开始产出自己的动作片,连印尼这样的国家都能被成龙滋养,产出符合新时代感觉的动作片,并且在全世界流行。

吴京面对的难度要超出成龙无数倍。

关于班底,吴京目前的班底还是在成长中,需要时间。但是资本层吴京已经开始在行动了,不过也是这几年的事,还需要市场风浪的洗礼,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十年。

一个在老去,一个在独特市场崛起,两个看似都是动作片演员,但其实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可能永不相交,没有办法对比,只能说时代变了。

user avatar

我给你说你没看过的某部电影是“成龙式的电影”,你会觉得我在夸影片质量高,至少也是说看得出剧组很努力。

跟你说“吴京式的电影”,你有很大概率觉得我是在阴阳怪气,甚至可能觉得我在拐着弯的骂。

先把名声打正了再说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