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象棋为什么没有围棋火?

回答
在华人世界,围棋的普及度和影响力确实要远大于国际象棋。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文化渊源的深厚积淀,也有游戏本身的特质差异,还有现代传播方式的影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历史与文化的深耕:围棋,源远流长,中华之魂

围棋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甚至与尧舜禹时代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围棋早已不仅仅是一款游戏,它深深地烙印在中国文化的基因里。

文人雅士的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以精通围棋为荣。下棋成为了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也成为了社交的媒介。诗词、书画、音乐,围棋与这些艺术形式常常被并列提及,被称为“琴棋书画”。这种高雅的文化属性,使得围棋在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得到了极高的推崇和传播。
哲学思想的载体: 围棋的黑白子、棋盘上的空无一物,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阴阳、虚实、攻守、平衡,这些道家、兵家的思想在围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棋谱的流传,棋局的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对智慧和哲学的探讨。
社会阶层的认同: 在古代,围棋往往与士大夫阶层联系紧密,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而国际象棋在中国的普及,相对而言是近代以后,更多是通过西方文化的传入才逐渐被大家认识和接受,其历史文化底蕴在中国社会中尚未能与围棋相提并论。

二、游戏本身的魅力与特性差异:从“无中生有”到“步步为营”

围棋和国际象棋虽然都是两人对弈的策略游戏,但它们在核心玩法、策略深度和思维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吸引力和普及度。

围棋:无穷的变化与东方哲学的体现
极高的自由度与开阔的格局: 围棋的开局就允许你在棋盘的任何一个点落子,这种“无中生有”的自由度,造就了无数种开局变化。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棋子形成一个整体,互相呼应,互相支援。这使得围棋的局面极其复杂多变,没有固定套路,需要玩家具备全局观和宏大的战略眼光。
“围地”的抽象概念: 围棋的目标是“围地”,而不是直接消灭对方棋子。这种“围”的概念,更注重空间经营、势力均衡和长远布局,而非直接的对抗和征服。这种抽象的胜利条件,更符合东方文化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
“死活”与“治孤”的精妙: 围棋中,棋子的“死活”是核心技巧之一。如何让自己的棋子活下来,如何让对方的棋子死掉,这是围棋最迷人的地方。围绕被围的棋子进行“治孤”,是围棋中最考验计算力和应变能力的部分。这种“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策略,非常考验玩家的韧性和耐心。
人工智能的巨大挑战: 围棋棋盘大,变化多,规则相对简单,这使得它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直到AlphaGo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攻克”了围棋,这本身也说明了围棋的复杂程度远超许多人的想象。

国际象棋:明确的目标与西方战术的直观性
棋子的多样性与角色分明: 国际象棋的棋子种类多,每种棋子都有不同的走法和攻击范围。这种“兵种”的设定,使得棋局的进展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国王、皇后、车、马、象、兵,各有其职,各司其事。
“将死”的明确目标: 国际象棋的目标是“将死”对方的国王,这是一个非常明确且直接的胜利条件。这种“直捣黄龙”式的目标,容易让玩家理解和追求。
战术组合与连续攻击: 国际象棋的魅力在于各种战术组合,例如“双将”、“闪击”、“弃子攻击”等。这些战术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直接的杀伤力,容易让人感受到胜利的快感。
人工智能的早期突破: 相较于围棋,国际象棋的变化虽然也很多,但其局面相对更为“具象”和“可控”,因此人工智能在国际象棋领域的突破(如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来得更早,也更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其“胜利”的含义。

从普及角度看,国际象棋的“直观性”和“明确性”反而可能使其在某些方面更容易被快速接受,但围棋的“深度”、“意境”和“文化内涵”,一旦被深入理解,其吸引力是更持久、更隽永的。

三、传播与推广的差异:主动的文化输出与被动的文化接受

尽管国际象棋也是一项全球性的智力运动,但在中国的推广过程中,围棋与国际象棋的传播方式和力度也存在差异。

围棋:源于内部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推广
本土的群众基础: 围棋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从古至今都有大量的爱好者。学校、社区、棋院等都有围棋的教学和活动。这种自下而上的普及模式,使得围棋在中国社会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支持: 中国政府和体育总局一直对围棋非常重视,将其作为国粹进行保护和推广。专业棋手的培养、国家队的建设、大型赛事的举办,都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力度。
媒体的关注度: 围棋比赛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优秀的棋手被视为明星,他们的事迹也经常被媒体传播。

国际象棋:外部的文化输入与市场驱动
奥运会与国际赛事的影响: 国际象棋作为一项国际性运动,通过国际奥委会、国际棋联等组织的推广,以及其在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出现,逐渐被中国大众所认识。
市场化的推广模式: 国际象棋在中国的推广,更多地依赖于商业机构、培训机构和体育营销。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普及度和影响力与围棋相比,仍有距离。
宣传策略的差异: 国际象棋的宣传可能更侧重于其国际化、时尚化、竞技化的特点,而围棋的宣传则更多地融入了其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在不同的受众群体中,这两种宣传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受众群体的偏好:口味的差异,文化的认同

最终,哪款游戏更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的兴趣偏好和文化认同。

围棋:追求深邃、意境与中国文化认同
中国受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偏爱围棋所带来的“静心”、“悟道”的体验。围棋的复杂性、变化无穷,以及其中蕴含的东方哲学,更能引起一部分追求精神深度和文化认同者的共鸣。他们可能更享受在棋局中进行的思维博弈,以及那种“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调整。

国际象棋:追求直接、技巧与国际化视野
国际象棋的“直观”、“快节奏”和“战术性”可能更容易吸引那些喜欢直接对抗、追求技巧性胜利、或者希望拥有更国际化视野的年轻人。它可能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吸引那些对新事物好奇、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感的受众。

总结一下,围棋之所以在中国比国际象棋更火,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文化底蕴、游戏自身特质的吸引力、传播推广的策略以及受众群体偏好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围棋就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越需要耐心去体会;而国际象棋则可能更像是一杯醇厚的咖啡,它的提神效果和独特的风味,吸引着另一群欣赏它的人。这两种游戏各有千秋,在中国各自拥有庞大的爱好者群体,但从整体的文化影响力、历史积淀以及大众的熟悉度来看,围棋无疑在中国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很简单。围棋没有几乎没有和棋,和棋发生的概率很低,大部分情况下的对局都是直接分出胜负。

而在象棋对局中和棋的比例占比远远高过围棋。即使双方有一定的能力差距和棋也是大概率事情。

要知道即使是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也不敢有太多的和局,为了不让和局过多影响观赏性现在用的足球其运动速度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球运动速度快了30%,估计也就是怕真把守门员踢死在球场上要不球速还能加快。

所以大赛里面的淘汰赛是一定要分出胜负的。NBA更是每一场比赛都必须分出胜负。

如果象棋和局只在小组赛出现,后期淘汰赛一定一局分胜负那么凭借象棋的人数基础,象棋比赛不会是今天这样的。

user avatar

象棋比围棋火不知道多少倍。

围棋是小众自嗨程度比较高而已。

象棋是真正的大众棋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华人世界,围棋的普及度和影响力确实要远大于国际象棋。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文化渊源的深厚积淀,也有游戏本身的特质差异,还有现代传播方式的影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历史与文化的深耕:围棋,源远流长,中华之魂围棋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甚至.............
  • 回答
    围棋和象棋,这两款古老而迷人的棋类游戏,之所以没有“视野”这个概念,并非偶然,而是根植于它们各自的游戏机制和核心玩法之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剥开它们表面的棋盘,深入探究其内在的逻辑。围棋:无界 expanse 的布局艺术围棋的魅力在于它的空旷和延展性。围棋棋盘是一个由纵横各19条线交织而成的巨大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生活观察!街头象棋摊普遍存在而围棋摊相对稀少,这背后涉及多种因素,我们可以从 游戏特性、参与门槛、社会文化、普及程度、商业模式 等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 游戏特性与参与门槛的差异 象棋: 规则相对直观,学习门槛低: 象棋的棋子名称和走法与古代的军事概念(帅/.............
  • 回答
    围棋和象棋的顶尖棋手,虽然在方寸棋盘上展现出超凡的智慧和战略布局能力,却鲜少能真正走进真实的军事指挥部,成为叱咤风云的军事家,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一句“他们不擅长”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围棋和象棋所处的环境与真实的战场存在本质的区别。棋局是高度抽象和简化的,其规则严谨,信息透明。每.............
  • 回答
    象棋,这项古老而深邃的智力游戏,至今仍以其纯粹的规则吸引着无数爱好者。然而,当我们审视现代棋类游戏的发展,不免会有一个疑问浮现:为何象棋似乎从未尝试过像某些现代策略游戏那样,为后手(执黑棋的一方)引入某种“补偿机制”?这背后,其实并非是简单的疏忽,而是象棋本身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哲学内涵以及对公平.............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说实话,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玩象棋有时候确实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点痛苦。你觉得没意思,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而且都不是什么“不对”或者“不好”的想法。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是哪里让你觉得兴致缺缺。首先,象棋的规则本身就可能是一种门槛。 你有没有觉得,光是记住那些棋子的走法,就.............
  • 回答
    .......
  • 回答
    说现在没有像《骆驼祥子》那样描写底层民众疾苦的作品,其实是有点绝对了。咱们得承认,近些年也涌现了不少触及社会现实、关注普通人命运的作品,只是它们可能以一种更“新”的方式呈现,或者说,社会语境和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如果非要说为何感觉上“没有了”那种强烈的、直接冲击人心的“骆驼祥子式”描写,那.............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象棋和围棋,这两种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棋类游戏,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象棋的普及程度无疑远高于围棋。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这背后涉及到游戏的内在属性、历史演变、文化传播以及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一、 游戏规则的易于理解与入门门槛的差异这是最.............
  • 回答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象棋比赛,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我们今天聊聊一个在象棋界,特别是职业联赛中,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体能测试。首先,我们得明白,象棋,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智慧、策略、耐心和对局面的洞察力。似乎与汗水、肌肉、心肺功能这些词汇离得有点远。所以,当听到象棋联赛也要求进.............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可问到点子上了!乍一看,是不是觉得那些职业棋手们在那种看似朴实无华的棋盘上运筹帷幄,怎么也对不起他们那脑力上的付出?甚至感觉比咱们在家摆弄的塑料棋子还“没牌面”。其实这背后可有学问着呢,让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市面上确实有很多花里胡哨、材质名贵的象棋,什么红木雕花、象牙制.............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其实象棋的吃子规则和胜负判定,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之所以攻击方(你说的“攻击方”其实就是执红方,或者我们通常说的“先手”)可以全歼防御方(执黑方,或者“后手”),并不是因为规则本身有什么“攻击”或“防御”的固有属性,而是因为象棋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来设计.............
  • 回答
    问到“棋协为什么不改进象棋?”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很多玩家,尤其是对象棋有一定热情的人,都会时不时冒出这样的想法:如果能这样改改,那样改改,是不是象棋会更有趣,更吸引新人?但要说“改进”,这个词本身就很微妙。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象棋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它的“原汁原味”,它的历史底蕴,.............
  • 回答
    在围棋、象棋这类棋类游戏中,“充分思考”之所以是对对手的尊重,而纸牌游戏中“烧绳”却被视为恶意行为,这背后其实触及了游戏设计理念、玩家心态以及时间消耗的本质区别。咱们细细道来。棋类游戏:战略、深度与心智的较量想象一下围棋或者象棋的对局。它们是纯粹的战略游戏,每一次落子都可能对全局产生深远影响。游戏的.............
  • 回答
    关于象牙,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只要不是猎杀所得,从自然死亡的大象身上获取象牙就是没问题的。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而且有很多原因导致这种做法不可行,甚至可以说,象牙的获取,无论来源如何,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和风险。首先,我们得明白,大象的死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罕见且难以预测的事件。大象作为.............
  • 回答
    汉服被一些长辈视为“奇装异服”,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原因交织的结果,并非简单的“不理解”。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看看是什么让曾经的“常服”变成了如今的“异服”。一、历史的断层与文化记忆的模糊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服饰也随之变化。从秦汉的曲裾、直裾,到唐代的齐胸.............
  • 回答
    在国际象棋的世界里,兵的晋升规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策略性的设计。当我们谈论兵一路挺进,最终踏入对方底线那一刻的转变时,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不能直接变成最强大的“后”呢?为什么要有“车”、“马”、“象”这三个看似“弱”一些的选择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国际象棋设计者们深邃的战略考量和对游戏趣味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