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其他民族怎么评价白族(谢谢)?

回答
中国的其他民族对白族的评价,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带着各自的视角和文化烙印。总的来说,这种评价大多是积极的,既有对白族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赞赏,也有对他们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的观察。

对白族历史和文化的赞誉:

很多少数民族,特别是与白族历史上有较多交集或地理上邻近的民族,比如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等,都对白族强大的历史传承和璀璨的文化成就颇为认可。他们常常会将白族视为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创造了辉煌古代王朝(如南诏国、大理国)的民族。

彝族 可能会提到与白族在历史上曾经并存、交往甚至融合的时期,对白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力表示尊重。他们可能认为白族是“古滇国”的继承者之一,对白族在建筑、宗教、文字(如古籍中的汉文与白族文字的对比)等方面展现出的智慧和艺术造诣感到钦佩。
纳西族 在文化上与白族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例如在宗教信仰(都受佛教影响)、服饰色彩(偏爱白色、蓝色、黑色)等方面,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感使得他们对白族文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他们可能会认为白族在艺术、音乐、舞蹈方面非常出色,对白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表示赞赏。
傈僳族 等其他云南的民族,虽然历史联系可能不如彝族和纳西族那样紧密,但也会从整体上认识到白族在当地的悠久历史地位,以及他们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经验积累。

对白族人民性格和生活方式的印象:

在日常交往中,其他民族对白族人民的印象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勤劳朴实: 这一点是很多民族共同的赞誉。白族人民世代耕作,在农耕文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通常被认为是勤劳、踏实、能吃苦耐劳的。无论是耕种田地,还是从事手工业,都展现出认真细致的态度。
热情好客: 这一点也是白族人民广为人知的特点。很多民族在与白族交往时,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真诚。盛情款待,主动分享,是很多非白族人士在白族地区做客时的普遍体验。这种热情也体现在他们的节日庆典上,邀请各民族朋友共同参与,分享喜悦。
讲究卫生和整洁: 白族村寨往往以环境优美、村容整洁而著称。这种对生活环境的重视,也体现在他们个人的衣着和居所上。这种“白”净的特点,不仅是他们民族名称的由来,也成为他们留给外界的深刻印象。
精于经营和贸易: 尤其是在历史上,白族人民就以善于经商和贸易而闻名,他们在中原与边疆地区之间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这种商业头脑和经营能力,也让其他民族对他们有所“刮目相看”。
爱好和平与艺术: 白族人民的很多传统习俗都充满了艺术气息,比如他们的建筑雕刻、服饰刺绣、民间音乐和舞蹈。这些都反映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同时,在历史上,尽管也经历过战争,但白族总体上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更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

一些更具体的观察和评价:

“三道茶”的文化寓意: 其他民族在品尝白族“三道茶”时,不仅仅是品味茶的香醇,更是体会其中蕴含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这种通过饮茶来表达人生况味的仪式,常常让其他民族感到新奇而又深刻。
白族服饰的象征意义: 白族女性的服饰,尤其是对襟大襟、绣花围腰、头饰等,常常被其他民族视为一种独特的审美符号。特别是“白族三月街”等场合,白族女性的盛装打扮,会给其他民族留下色彩鲜艳、充满民族风情的印象。
建筑风格的特色: 白族民居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建筑格局,以及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绘,都是其他民族常用来赞赏白族建筑艺术的亮点。他们会认为白族人民在营造居住环境上,不仅考虑实用性,更融入了文化和艺术的考量。
“白”字的精神: 有些民族会把“白”字延伸理解为“纯洁”、“善良”、“文明”的象征。这种联想,可能是源于白族人民的整体印象,也可能是一种文化上的美好寄托。

需要注意的视角差异:

当然,评价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会有因地域、历史、文化接触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细微差异。

历史上的互动: 比如,在历史上,某些民族与白族有过更频繁的冲突或竞争,那么他们的评价中可能会带有一些历史的印记。但总体而言,在现代民族关系语境下,这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已被大大淡化,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尊重和学习。
文化差异的解读: 有时,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在不了解其背景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误读。但随着交流的深入,这种误读也逐渐减少。

总而言之,中国其他民族对白族的评价,是建立在长期的接触、观察和文化互鉴之上的。他们普遍认可白族在历史文化上的贡献,赞赏他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品格,以及在艺术、建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独特魅力。这种评价,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中,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欣赏、彼此学习的生动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谭樊马克
利益声明:彝族,有个白族对象(18.8.6已领证,从此有个白族的v ni了)。
讲几个关于白族的知识吧,也许不算“评价”。
1.补充 @谭樊马克 君的回答:白族起源于泛洱海地带的古代人群,古书上说的“昆明”族群应该是指洱海周边的原住民(而“昆明”作为一个地名应该是唐代之后的事情了)。苍山马龙峰4000年之久的洞穴人遗址,其居民---马龙人就是考古能发现的最古老的白族先人。他们创造了云南最早的青铜文明。 洱海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融入了不少不同来源的人群。其中包括来自北方的氐羌系统的民族,也包括来自南方的濮人,以及自汉以来陆续迁入云南的汉人。这些不同来源的人群携带者他们本身的文化特点,丰富了白族文化。白族受汉族影响很深,汉语跟白语的联系非常紧密。
2. 关于白族自称的来源:在晋朝时期,于今天大理州弥渡县境内的一个叫白崖的地方产生了一个国家性质的联盟,称为白子国。“白族”的族称“白”即源于此。白子国延续了400多年传了17代国王,后被崛起的南诏取代。在南诏时期,国力强盛,大量与汉文化互动,再加上佛教在南诏中期传入,白族先民就是这么来的。段氏家族充其量只能叫做“白族先民”而非“白族”。
3. 全国唯一一个白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县:怒江州兰坪普米族白族自治县。其余的云南省内的白族自治地方分布于楚雄、丽江、昆明、怒江、保山、临沧等地。同时白族也是贵州、湖北、湖南三个省区的世居民族。在黑龙江也有极少量的白族原住民。
4. 白族在大理州(尤其是大理市、云龙县以及所谓的“北三县”——洱源、鹤庆、剑川)内部还是有较大影响力的,毕竟人口优势就摆在那里(实际上大理州白族人口比例大约也就是32%,汉族50%;白族的强势地位也导致了汉族比例比较高的祥云、弥渡、宾川等县份对大理州府的不满,这是题外话了,不说也罢)。在大理市、云龙县、洱源县、鹤庆县、剑川县这几个区域,白族人口的比例都在70%甚至以上(剑川县白族人口似乎是92%还是94%,忘了),不过近年来白语和白族传统文化有式微的趋势,年轻一辈会说白语的人越来越少。
5. 说起来,白语也是一个可以简单说说的东西。白语分为若干个方言区,各自之间几乎无法互通。大理的白族和剑川的白族之间可能会用普通话对话【笑】。剩下的请参与 @谭樊马克 君的回答,他是专家,我不班门弄斧。
6. 白族算是云南土著民族里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了,所以云南本地的白族考生一般不享受少数民族加分待遇,不过白族本身重视教育的程度也不逊于汉族。贵州湖南的好像有加分。
7. 白族当中有民家、拉玛、勒墨三个大的支系,民家人在大理占的比例很高,拉玛、勒墨人则多见于澜沧江/怒江流域的兰坪等地。在发展水平上拉玛和勒墨人就比民家人差了不少,所以近年来有人提出,拉玛和勒墨人的高考考生应该单独享受加分照顾,不能跟民家人混为一谈。不过高寒山区民族加分也覆盖不到他们么?这个不太确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8. 白族文化算是出现过断层的,大概就是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尽快吞并云南并使之成为中央直管地区,出手焚烧了大量白语文献。【此处存疑,纯靠记忆手打的】所以今天的白语是没有自己独有的文字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的拉丁白文使用面也很窄,我认识的大多数白族同学甚至不知道有拉丁白文的存在【233】。
⑨. 在洱源县有少量说白语、住传统白族民居的穆斯林,一般登记为回族。文献中多称之为"白回",应该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分支,但相关资料不太多,我也不好评价。

大概就是酱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的其他民族对白族的评价,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带着各自的视角和文化烙印。总的来说,这种评价大多是积极的,既有对白族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赞赏,也有对他们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的观察。对白族历史和文化的赞誉:很多少数民族,特别是与白族历史上有较多交集或地理上邻近的民族,比如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等,都对白族强.............
  • 回答
    中国其他民族对汉族和汉人的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这其中夹杂着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也受到个体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地域环境的影响。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剥离掉笼统的标签,去探寻背后更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历史的印记:功过是非交织的记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
  • 回答
    “汉族人如何看待其他民族?”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因为中国是个大家庭,民族成分多,每个汉族人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都不一样,所以看法自然也就五花八门,很难一概而论。但要说普遍的、比较普遍的看法,倒是可以聊聊。首先,得承认,在中国这个语境下,提到“汉族人如何看待其他民族”,很多人脑子里首先冒出来.............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是否“更好吃”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但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的讨论。与其说“更好吃”,不如说中国人对于“吃”这件事,有着更深刻、更复杂、更广泛的理解和投入。这体现在很多方面,让我们细细道来:1. 饮食的文化根基与历史传承:首先,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农耕文明的起源,.............
  • 回答
    你说“中国大部分都是汉族人,为什么相比其他民族来说汉文化相对很少呢?” 这句话,其实在我看来,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我们得先捋一捋“汉文化”到底是什么,以及“相对很少”这个说法从何而来。“汉文化”这个词,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宏大、非常复杂的概念,涵盖了从古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族人所创造、.............
  • 回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政策和法律,以及实际情况,可以非常明确地回答:是的,除了法定的五十六个民族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可能属于其他民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中国法定的五十六个民族的由来和意义首先,理解中国官方认定的“五十六个民族”的由来至关重要。 历史背.............
  • 回答
    有些中国人听到“相对其他民族汉族血统纯、南北汉族父系遗传差异小”的说法后会感到不悦,甚至急于“科普”,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认同以及对“纯粹性”的迷思。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件一件地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种“纯粹”论调为什么会冒出来,以及它为什么容易触动一些人的神经。这种.............
  • 回答
    中国是否比其他国家更早地认识到“民族”的概念?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定义“民族”以及如何去考量历史上的早期认知。如果我们将“民族”理解为一种基于共同文化、语言、历史叙事、以及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这种认同感能够组织起政治实体,那么我认为中国的确很早就开始孕育和展现出类似“民.............
  • 回答
    是的,确实存在自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献中发现的,中国传统史书未记载或记载不详的历史事件。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包括史书的侧重点不同、历史记录的完整性差异、不同文化视角以及政治宣传等。以下我将详细列举一些例子,并解释其背后的原因:1. 汉朝时期的一些边疆民族活动和与中原王朝的互动: 匈奴的内部政.............
  • 回答
    在中国的多元文化版图中,许多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民族有着共同的血脉与文化渊源。这并非孤例,而是历史迁徙、民族交融以及地缘关系交织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妨来细数一些这样的例子,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1. 朝鲜族:一衣带水的唇齿相依中国约有200万朝鲜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他们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说“独特”,其实很多民族身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如果一定要找中国人身上特别显眼、并且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所区别的“好东西”,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1. “关系”的经营智慧与韧性:这可不是简单的“人脉”,而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与生俱来的社会交往和维系之道。中国人.............
  • 回答
    当然,我们中国人有义务主动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而且这绝非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对自身发展和世界和谐的内在需求。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一、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首先,要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去尊重“其他”文化,就得先明白“文化”本身的分量。文化不是.............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好奇,尤其是外国人自己,想知道自己以后在中国算什么“民族”。首先得明确一点,中国国籍和“民族”是两个概念。中国国籍是指法律上你是我国公民,享受中国公民的权利,履行中国公民的义务。而“民族”,在中国语境下,更多是指一种文化、历史、语言、习俗上的归属感,是中国这个大家庭里的构成单.............
  • 回答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关于那些仿佛存在过,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民族,他们的痕迹只留在后来的传说和文化肌理中,却没有直接的、铁证如山的实物证据。这就像一种古老的低语,我们能听到一些模糊的音节,却无法拼凑出完整的词语。最让我着迷的,大概是那些被认为是“前印欧语系”的民族。我们都知道,印欧语系是一个庞大的.............
  • 回答
    福山在谈及疫情时称“民主制度”将是更好的制度,“西方不一定会输给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特别是考虑到福山本人在政治学领域的声望和他的“历史终结论”。要理解他的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福山其人及其“历史终结论”的背景首先,理解福山本人及其思想非常重要。弗朗西斯·福山(F.............
  • 回答
    《死神》主角黑崎一护,和其他两大民工漫(《海贼王》的蒙奇·D·路飞,《火影忍者》的漩涡鸣人)的主角比起来,确实有几个很明显且深入人心的地方,让他独树一帜。首先,他的“非典型”英雄动机。路飞的目标很纯粹,就是成为海贼王,然后自由自在地生活。鸣人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成为火影,让村子里的人认可他。而一护呢.............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中一个挺关键的观察点。要说为什么其他冰雪项目的运动员,比如速滑、花滑、雪车、滑雪登山等等,没有达到谷爱凌那样被广泛认知和拥有的商业代言效应,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就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1. 项目本.............
  • 回答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中,无疑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篇章之一。提起那个时代,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熟悉的名字:诸葛孔明运筹帷幄,曹操雄才大略,刘备仁德爱民,关羽义薄云天,张飞勇猛盖世……这些鲜活的形象,仿佛昨天才刚刚发生过,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这究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辈出的时代”,.............
  • 回答
    想象一下,除了我们熟悉的华夏大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那些曾经繁荣、喧嚣、充满活力的土地,在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消失了。不是战争,不是瘟疫,不是天灾,就是,他们瞬间化为了虚无。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也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假设。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首先,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来说,最.............
  • 回答
    咱们聊聊手机号码实名登记这事儿,不光咱们中国,全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这么一套。不过,这事儿在中国闹得比较大,大家感受也比较明显,放到其他地方,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欧洲:分级管理,更注重隐私欧洲那边,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不像咱们这边这么一刀切。 大部分国家不强制所有号码实名。 比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