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其他民族对汉族和汉人有什么看法?

回答
中国其他民族对汉族和汉人的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这其中夹杂着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也受到个体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地域环境的影响。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剥离掉笼统的标签,去探寻背后更细致的观察和感受。

历史的印记:功过是非交织的记忆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其影响力贯穿始终。很多其他民族对汉族的认知,首先就来自于与汉族政权长期的互动和融合。

正面印记:
文化与文明的辐射: 汉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主导地位,以及由此发展出的强大文明体系,是许多其他民族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儒家思想、汉字、诗词歌赋、传统工艺等等,都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周边民族,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些民族会承认汉族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将其视为共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推动: 在许多历史时期,汉族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领先,其技术、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的模式,也常常辐射到其他地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代以来,汉族在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经济上的发展和进步,也会被其他民族所看到和认可。
统一国家的构建者: 汉族在建立和维护中国统一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尽管这种统一有时伴随着征服和统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为不同民族的交流和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框架。许多民族成员,尤其是生活在汉族聚居区或与汉族交往密切的,会感受到统一带来的稳定和机遇。

负面印记:
统治与压迫的经历: 历史上有不少时期,汉族统治者对其他民族实行过压迫政策,例如强制同化、掠夺资源、限制自由等。这些历史创伤,在一些民族的集体记忆中依然鲜活,成为他们对“汉人”产生戒备或不满情绪的根源。比如,一些少数民族的史书中可能会记录下与汉族王朝的冲突和抵抗,这些经历会塑造他们对汉族关系的认知。
文化侵蚀与身份认同的挑战: 随着汉族人口的迁徙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张,一些少数民族会感受到自身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语言、习俗、宗教等面临被边缘化或同化的风险。这种对身份认同的担忧,是许多民族看待汉族时一个非常敏感的议题。他们可能会觉得,汉族在推广自身文化的同时,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不够。
歧视与不平等待遇的感受: 即使在现代社会,一些少数民族成员也可能在日常生活、就业、教育等方面感受到隐性的或显性的歧视。这种不平等待遇的感受,会让他们对“汉人”群体产生疏离感,甚至认为他们享有特权。

当下社会的多重视角:现实的观察与感受

进入现代社会,由于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以及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其他民族对汉族的看法也更加多元和具体。

主流汉族的普遍形象: 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对汉族人(特别是普通民众)的印象,是勤劳、聪明、有韧性,并且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们可能将汉族视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与汉族人民的交往也多是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层面。

对汉族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融入与认同: 随着城镇化和人口流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很多少数民族年轻人会接触、学习和认同汉族文化中的一些元素,比如流行音乐、影视作品、网络文化等,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是一种文化融合和吸收。

对汉族主体地位的自觉与反思: 一些民族成员,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会更清晰地认识到汉族在中国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他们可能会思考这种主体性带来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在国家框架下更好地维护本民族的权益和发展。这种思考有时会转化为对政策的建言,有时也会包含对汉族社会整体心态的审视。

对个体汉族人的具体评价: 与其说他们评价“汉族”,不如说他们评价的是接触到的“具体的人”。一个和善友好的汉族邻居,可能会让他们对“汉族”整体印象加分;而一个傲慢无礼的汉族官员,则可能加深他们的刻板印象。这种基于个体经验的评价,是最普遍和直接的。

政策与政治话语的影响: 国家民族政策,以及媒体的宣传导向,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民族对汉族的看法。当政策被认为是公平公正的,或者宣传强调民族团结时,会促进积极的认知。反之,如果政策被认为偏颇,或者宣传存在民族主义倾向,则可能引发不满和质疑。

具体民族的差异性:并非铁板一块

必须强调的是,“中国其他民族”不是一个同质化的群体。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彝族、回族等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与汉族互动的方式。因此,他们对汉族的看法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地理位置和历史接触程度: 离汉族地区较近、历史交往较多的民族,可能在文化和生活习俗上受汉族影响更深,对汉族的认知也更复杂和细致。而一些地处偏远、与汉族接触相对较少的民族,其看法可能更多基于宏观的印象和外部信息。

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 一些民族可能具有更强的文化韧性和自我认同感,面对外部文化时会更加警惕和有意识地去维护自身特色。另一些民族则可能更容易接受外部文化,并在融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的差异: 在经济发展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民众可能对汉族和汉族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更积极的看法。而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矛盾集中的地区,不满情绪可能会更容易显现。

总结而言,

中国其他民族对汉族和汉人的看法,不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也不是单一的“崇拜”或“敌视”。它更像是一面折射着历史、现实、文化和个体经历的多棱镜。

承认汉族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贡献和主导地位,是一种客观的认知。
对历史上或现实中存在的压迫、不公、文化侵蚀的担忧和不满,是一种基于经历的真实感受。
对个体汉族人善良与否的评判,是对日常交往的直接反馈。
对国家政策和民族关系的思考,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要理解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是放下预设的立场,带着好奇心和同理心去倾听,去了解不同民族成员的个体声音和集体记忆。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复杂而真实的情感脉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只有1/4满族血统的满族人

我家亲戚的户口本上大多写的是汉族,也有当年随手写成满族的,比如我

散居,高考完全没有加分,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条件,目前在某985高校读书

不好意思,从来没被警察叔叔抓过,不知道两少一宽是否适用于我

家里就我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执行得跟别的家庭没什么区别,身边的纯正满族的同学也是家中独子或独女,这地方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极其少见,个别的家庭最终也被罚得不要不要的

饮食没有禁忌,就是小时候不喜欢吃葱姜蒜,到大学也就什么都吃了。有人说满族不吃狗肉,我对此没概念,但是也确实没吃过,一个是没机会,一个是不忍心。朝鲜族及喜欢狗肉的汉族朋友请随便,我对狗肉问题没有圣母病。

对我大清国一点也不怀念,伪满洲国啥的就更扯淡了。我和我所认识的满族朋友没有一个人会想独立分裂,做中国人挺好。(添加此句,单纯地防止有人提出所谓的“满遗”,不过极端皇汉也不可取)

以后如果有孩子,户口上一定改回汉族,只为了上贴吧舒心点

所以,我想表示一下,作为少数民族一员(伪少数民族一枚),我们不是都有加分,我们不是都有谋求独立的念头,我们不是都有饮食禁忌还逼迫他人必须尊重,我们不等价于小偷和恐怖分子,我们也并非愚昧落后。

最后,爱信不信

=======================================

增添一点东西,解答一下,其实写完我就猜到会被部分人轻喷或重喷,所以加了一句“爱信不信”

现在果不其然,但是依然有必要解释一下

关于我的民族认同,有人觉得我四分之一满族血统认为自己是满族是一件值得呵呵的事

那么我想说:

首先,我的身份证户口本已经这么写了,尤其是我还在上文倒数第二段添加了括号内容自认为是一个伪少数民族,因此我文段内主要是想反驳一些人认为我们这类户口本上属于少数民族的人都有加分,甚至有分裂的念头等等,反驳一些人的偏见罢了,换来这个呵呵,我难以理解。

其次,中国有56个民族,但是我们认同自己都是中国人,在中国大地上生存,为这个国家的现在与未来努力,这是中国的事实。那么,虽然我并没有强烈的满族意识,甚至我自己认为我是个汉族并且以后全家都会改回汉族,但是我非常想问那些呵呵党,同为中国人的其他民族同胞有自己的民族认同,难道是什么羞耻的事情么?

最后,再次爱信不信。

user avatar

汉族占多数的国家花了将近七十年,终于让各个民族大多数人民真正摆脱了奴隶的旧身份。让他们和贵族地主老爷们平起平坐,让他们的后人能够上学认字,拿起电脑手机刷知乎朋友圈。

很多人因为没有好好学生物学,所以因为自己的民族而纠结。我就斯巴达了,人类都是从猿人进化过来的好不好,几乎都是同一个祖宗。西方国家好的不学,学那些过了时的民族主义,拿衣服!”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人类,只有一种文明,那就是人类文明,其他所有文明都是分支。

忘了自我介绍,我来自九寨沟,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父母都是藏族。

还有,头像不是我,是我弟弟哈哈,我没他那么帅

这个链接不要打开

user avatar

藏族

不抖机灵不扯淡,历史文献来说话。




一,藏文文献中的汉族

在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藏文地理文献《世界地理志》《འཛམ་གླིང་རྒྱས་བཤད་སྣོད་བཅུད་ཀུན་གསལ་མེ་ལོང་》中,对汉族的记载是这样的,这或许能体现古代藏族对汉族的看法。

རྒྱ་ནག་གི་མི་རྣམས་ནི་གཟུགས་བྱད་བཟང་བ་ཤས་ཆེ་ལ།ངག་དང་རང་བཞིན་འཇམ་ཞིང་། ཚུལ་ལུགས་ཟབ་པ་སོགས་གཟུ་བོར་གནས་པ་ཡིན་ཀྱང་། གཡོ་སྒྱུ་ཆེ་ལ། སྡེར་མའི་ཚུལ་ཅན་སུ་ལ་ཡང་ཡིད་ཆེས་བྱེད་དཀའ་ཞིང་ཡིད་ཆེས་ན་འགྱུར་དཀའ་རང་བཞིན་ཅན་དག་ཡིན།རྒྱ་ནག་བྱང་ཕྱོགས་ཀྱི་མི་དག་རང་རྒྱུད་ཅུང་ཟད་རྩིང་ལ། དྲང་བའི་རང་བཞིན་ཅན་དག་ཡིན།ལྷོ་ཕྱོགས་པ་དག་དང་འདུན་གཙང་སྦྲ་སོགས་ཆེ་ཡང་གཡོ་སྒྱུ་ཆེ་ལ།ངག་དང་ཀུན་སྤྱོད་འཇམ་པ་དག་ཡིན།


汉地的人,身形俊美,朴实厚道,温文尔雅。但又奸诈狡猾,禀性懦弱。其人不会轻信他人,信则始终如一。

汉地北方的人,性情暴躁,但比较正直。南方的人性情温和,喜欢干净,但又很狡猾。


二,我眼中的汉族

1.汉族的历史文献,绝对是世界第一,看着藏族连一千年的历史都搞不清楚的时候,汉族竟然在考证5000年的历史。反正我看着《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一直都感觉不可思议。

2.汉族的务实主义精神。

3.汉族的文学,文学极度发达。文学真的牛逼,抱歉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了。本人最喜欢唐诗,对宋词元曲则没什么感觉,我常常随身带着两本书,一本《唐诗选》,用来安心。一本《文心雕龙》,用来立志。

4.忘了还有武侠小说,感觉武侠小说这种类型只有在汉语语境下,才能读出江湖味来。

不多说了。

user avatar

1960年代,中苏蒙关系紧张,我20岁出头的三爷爷在中蒙边境当兵,下面说的是他告诉我的事。
由于中蒙边境漫长,很多蒙古族牧民搞不清边境线的具体位置,也不认识界碑,双方误入对方边境放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在和平时期没什么,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就很危险。
有一个蒙古族小伙骑马放羊误入蒙古一侧,被蒙古边防军发现。他们一看是南边过来的,不由分说就开始抢羊抢马,还用枪托打这个小伙子,小伙子架不住对方人多,死死抱住一只母羊趴在地上不起来。最后一群蒙古兵揍了他一顿,扒光了衣服,还在他身上撒了尿。小伙子受了伤,母羊也受了伤,又没了马,只能抱着羊慢慢往回走。一直走到接近天黑,被我们巡逻的解放军骑兵发现,先送回了哨所,吃了晚饭,处理了伤口。因为没有别的衣服,就送了他一身绿军装,还有毛巾、解放鞋什么的。第二天早上又骑马送他回家。
我三爷爷说他到现在还记得那个蒙古族家庭所有人的眼神,他当时就觉得:到底哪边是自己的祖国,哪边是自己的同胞,所有人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

user avatar

user avatar

这里朝鲜族。

我觉得大家都是中国人……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啊,感觉民族并没有什么卵用(好吧有加分)。

何况也很少会有人特意问别人的民族,除非遇见名字特别朝鲜族(比如姓朴,金,韩,名字里有智,贤,孝)的,可能会出于好奇,问一下对方是不是朝鲜族……

就我个人而言,我十五岁的人生中遇见的90%以上的人大概都是汉族,我觉得他们都很可爱,同学之间相处很好,老师也很好,朋友们都聪明,善良,有趣味。哪怕是我遇见的路人,他们也有过很暖心的事情(。・∀・)ノ゙

不过可能是我家有毒,长辈们(60岁以上)对汉族确实有一些偏见,无法反抗长辈的我只能在内心表示抗议……

长辈A(吃饭时唠叨):“汉族人早上基本都不做饭,去买现成的,可懒了balabala”

我:(低头跟刚夹进碗里的肉打招呼)

长辈B(看电视时唠叨):“汉族人他们那房子,都穿着鞋进屋,怎么能那么不干净balabala”

我:(试图跟电视机进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交流)

长辈C(随时随地唠叨,外加毫无道理的语重心长语气,仿佛在传授人生经验):“XX(我小名)呀,你将来可千万别找个汉族人结婚啊”

我:(尝试将自己伪装成没有任何生命体征的形态,并安详地躺在地板上闭上双眼,用人话来说就是装死)

(然而我离法定结婚年龄还有五年,希望这位长辈在我结婚的时候仍然健在……)

不过幸运的是,这种偏见正在不断减弱,至少我妈不会说以上那些我姥姥会说的话,而我很讨厌这些话。

一家人,兄弟姐妹之间难免也有看不顺眼的时候,也少不了打打闹闹和小摩擦。但是这个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是互相爱着的。我们共同经历着一切风雨,分享着彼此的爱,在一起,一直走下去。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苗族,对汉族的看法和对普通人的看法没区别,只是在大部分人眼里,汉族代表城里人,代表有钱人。

说下普通苗族人吧,其实现在社会发展了,很多少民地区都发展起来了,除了户口本字不一样,和汉族没什么区别,这类汉化的人对汉族人就跟看自己人一样,没啥区别!

第二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山老林里的偏远地区,汉族人于她们而言,就是个外乡人,不止汉族,所有其他族都是外乡人,对待外乡人的大部分人采取的是和而不亲,肯定不会把你当自己人这是肯定的,但是也没有外界传说那么可怕,什么不准进,汉族人去要被打死的!太夸张了!反正我是发现了,56个民族里面,苗族作为一个和汉族一起同生共长N年历史的民族,真的是谣言最多的一个民族,神秘气息也最浓重的一个!只能说小说电影太他么坑爹了!

这些深山里的苗寨,还保留着很古老的风俗,所以很多外人来到之后就会不适应,难免会觉得人家歧视他们,但是苗族人大部分还是很纯朴的,这个纯朴是褒义词,好人坏人哪都有,尤其苗族生活的地方大部分都是生活环境比较坑爹的,穷山恶水生存环境艰难,各种蛇虫蝼蚁的,几乎从小就和这些毒物混着长大的,所以性格不霸蛮点真的活不下去啊。这类苗族的确是对 汉族有些想法,没办法,被坑的多了,汉人做生意的多,这些苗族大部分都是没啥文化的,容易被坑,所以的确会对汉族人有些抵触和抗拒的心态,但是也没那么夸张,人家也知道有好人有坏人。

所以,其实汉族也好,苗族也好,只不过是个户口本字不一样,真的没什么区别,别再觉得汉族人有什么不同,少数民族有什么不同,现在这么发达,现代化早就是大势了,基本上56个民族,除了绿绿比较顽固一点,其他的民族基本上已经和汉族人没什么区别了,所以不存在怎么评价,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无关民族,只是他这个人。大家都是中国人,就这样!

但是!!!不要每次看到我是苗族就问我会不会下蛊好么!没有情人蛊,没有金蝉蛊! 我不会赶尸!没见过僵尸!不是女娲后人!不是大地之母!信道信佛都有,不吃泡菜,不养蛊虫!会认草药!会从山里采草药敷伤口不是自带天赋!请不要崇拜的看着我!穷山恶水医疗条件差,不会点自救功能很容易GG的,看到蛇虫我也会跳脚的!并不会指挥蝎子、毒虫!那是电影!带头上的是真银,很重!顺带我会看天气预测天气并不是因为天赋神力!!那是祖传几百代农民才get到的技能!真的!苗族真的也是人啊!小说不要看太多啊喂!最重要的:我真的不会下蛊!我真的不会下蛊!我真的不会下蛊!!!

PS:之前遇到个男生,人长的帅,脑子也聪明,结果喜欢个苗族妹子,就他么因为人家长的水灵灵的,看起来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就深信苗族妹天赋异禀!!然后暗恋4年都不敢去表白!深怕辜负妹子被下蛊!

我他么还能说什么!

你们真的深信我会下蛊么!!好吧!看来是瞒不住了!

你们这些人真的是!!

我爆照爆胸写小黄文,点赞也不到10!!

结果你们竟然为了个破蛊给我点过百!!!

活的还不如只虫子!!!!!贵乎玩不下去了!



看到很多朋友好像真的挺关心蛊这玩意!只想说,要是苗族真有传说中的这么牛逼,那么建国之后的剿匪破四旧之后,苗族就不会存在了!你们现在听到的就不会是走进科学栏目——揭晓神秘蛊毒之谜!而是大型考古纪录片——消失的苗寨风情了!

穷山恶水的,苗族人没念过啥书,很容易被忽悠,这就跟你们看非洲人治病不看医生,跑去敲脑袋一个德性,但是苗族有个稍微好点的,好歹是打着巫术的名义其实是医理的幌子,所以忽悠的还算成功,没出啥大事件!你们所谓的各种巫术,说白了和中医差不多,没那么神秘,我外公是最后一个族长,我奶奶是最后一个巫医,其实说白了就是个村干部,一个赤脚医生,真的没啥神奇的!

很多人喜欢给苗族人加上神秘的色彩,除了大部分影视剧的影响,更多的是叶公好龙。


最后再强调,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啊!

小黄文已删,你们别想看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其他民族对汉族和汉人的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这其中夹杂着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也受到个体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地域环境的影响。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剥离掉笼统的标签,去探寻背后更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历史的印记:功过是非交织的记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
  • 回答
    有些中国人听到“相对其他民族汉族血统纯、南北汉族父系遗传差异小”的说法后会感到不悦,甚至急于“科普”,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认同以及对“纯粹性”的迷思。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件一件地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种“纯粹”论调为什么会冒出来,以及它为什么容易触动一些人的神经。这种.............
  • 回答
    “汉族人如何看待其他民族?”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因为中国是个大家庭,民族成分多,每个汉族人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都不一样,所以看法自然也就五花八门,很难一概而论。但要说普遍的、比较普遍的看法,倒是可以聊聊。首先,得承认,在中国这个语境下,提到“汉族人如何看待其他民族”,很多人脑子里首先冒出来.............
  • 回答
    你说“中国大部分都是汉族人,为什么相比其他民族来说汉文化相对很少呢?” 这句话,其实在我看来,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我们得先捋一捋“汉文化”到底是什么,以及“相对很少”这个说法从何而来。“汉文化”这个词,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宏大、非常复杂的概念,涵盖了从古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族人所创造、.............
  • 回答
    中国的其他民族对白族的评价,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带着各自的视角和文化烙印。总的来说,这种评价大多是积极的,既有对白族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赞赏,也有对他们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的观察。对白族历史和文化的赞誉:很多少数民族,特别是与白族历史上有较多交集或地理上邻近的民族,比如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等,都对白族强.............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是否“更好吃”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但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的讨论。与其说“更好吃”,不如说中国人对于“吃”这件事,有着更深刻、更复杂、更广泛的理解和投入。这体现在很多方面,让我们细细道来:1. 饮食的文化根基与历史传承:首先,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农耕文明的起源,.............
  • 回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政策和法律,以及实际情况,可以非常明确地回答:是的,除了法定的五十六个民族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可能属于其他民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中国法定的五十六个民族的由来和意义首先,理解中国官方认定的“五十六个民族”的由来至关重要。 历史背.............
  • 回答
    中国是否比其他国家更早地认识到“民族”的概念?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定义“民族”以及如何去考量历史上的早期认知。如果我们将“民族”理解为一种基于共同文化、语言、历史叙事、以及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这种认同感能够组织起政治实体,那么我认为中国的确很早就开始孕育和展现出类似“民.............
  • 回答
    是的,确实存在自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献中发现的,中国传统史书未记载或记载不详的历史事件。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包括史书的侧重点不同、历史记录的完整性差异、不同文化视角以及政治宣传等。以下我将详细列举一些例子,并解释其背后的原因:1. 汉朝时期的一些边疆民族活动和与中原王朝的互动: 匈奴的内部政.............
  • 回答
    在中国的多元文化版图中,许多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民族有着共同的血脉与文化渊源。这并非孤例,而是历史迁徙、民族交融以及地缘关系交织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妨来细数一些这样的例子,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1. 朝鲜族:一衣带水的唇齿相依中国约有200万朝鲜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他们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说“独特”,其实很多民族身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如果一定要找中国人身上特别显眼、并且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所区别的“好东西”,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1. “关系”的经营智慧与韧性:这可不是简单的“人脉”,而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与生俱来的社会交往和维系之道。中国人.............
  • 回答
    当然,我们中国人有义务主动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而且这绝非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对自身发展和世界和谐的内在需求。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一、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首先,要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去尊重“其他”文化,就得先明白“文化”本身的分量。文化不是.............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好奇,尤其是外国人自己,想知道自己以后在中国算什么“民族”。首先得明确一点,中国国籍和“民族”是两个概念。中国国籍是指法律上你是我国公民,享受中国公民的权利,履行中国公民的义务。而“民族”,在中国语境下,更多是指一种文化、历史、语言、习俗上的归属感,是中国这个大家庭里的构成单.............
  • 回答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关于那些仿佛存在过,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民族,他们的痕迹只留在后来的传说和文化肌理中,却没有直接的、铁证如山的实物证据。这就像一种古老的低语,我们能听到一些模糊的音节,却无法拼凑出完整的词语。最让我着迷的,大概是那些被认为是“前印欧语系”的民族。我们都知道,印欧语系是一个庞大的.............
  • 回答
    福山在谈及疫情时称“民主制度”将是更好的制度,“西方不一定会输给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特别是考虑到福山本人在政治学领域的声望和他的“历史终结论”。要理解他的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福山其人及其“历史终结论”的背景首先,理解福山本人及其思想非常重要。弗朗西斯·福山(F.............
  • 回答
    《死神》主角黑崎一护,和其他两大民工漫(《海贼王》的蒙奇·D·路飞,《火影忍者》的漩涡鸣人)的主角比起来,确实有几个很明显且深入人心的地方,让他独树一帜。首先,他的“非典型”英雄动机。路飞的目标很纯粹,就是成为海贼王,然后自由自在地生活。鸣人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成为火影,让村子里的人认可他。而一护呢.............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中一个挺关键的观察点。要说为什么其他冰雪项目的运动员,比如速滑、花滑、雪车、滑雪登山等等,没有达到谷爱凌那样被广泛认知和拥有的商业代言效应,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就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1. 项目本.............
  • 回答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中,无疑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篇章之一。提起那个时代,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熟悉的名字:诸葛孔明运筹帷幄,曹操雄才大略,刘备仁德爱民,关羽义薄云天,张飞勇猛盖世……这些鲜活的形象,仿佛昨天才刚刚发生过,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这究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辈出的时代”,.............
  • 回答
    想象一下,除了我们熟悉的华夏大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那些曾经繁荣、喧嚣、充满活力的土地,在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消失了。不是战争,不是瘟疫,不是天灾,就是,他们瞬间化为了虚无。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也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假设。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首先,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来说,最.............
  • 回答
    咱们聊聊手机号码实名登记这事儿,不光咱们中国,全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这么一套。不过,这事儿在中国闹得比较大,大家感受也比较明显,放到其他地方,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欧洲:分级管理,更注重隐私欧洲那边,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不像咱们这边这么一刀切。 大部分国家不强制所有号码实名。 比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