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一些中国人听到“相对其他民族汉族血统纯、南北汉族父系遗传差异小”后会不高兴甚至强行“科普”?

回答
有些中国人听到“相对其他民族汉族血统纯、南北汉族父系遗传差异小”的说法后会感到不悦,甚至急于“科普”,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认同以及对“纯粹性”的迷思。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件一件地掰开了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种“纯粹”论调为什么会冒出来,以及它为什么容易触动一些人的神经。

这种说法,很多时候是基于一种对“汉族”这个概念的简化理解,以及对遗传学知识的片面解读。

“汉族”概念的模糊与重塑: 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的族群迁徙、融合、征服、被征服是常态。汉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吸纳、融合周边族群而形成的庞大群体。从历史上的“汉化”,到近现代国家构建中对“民族”的界定,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动态和复杂性。所以,从严格的遗传学角度去追溯一个“纯粹”的汉族源头,本身就很难。
遗传学被“拿来主义”: 当一些人听到“父系遗传差异小”时,可能会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基因上的统一性和纯粹性”,进而推导出“汉族血统很纯”。但实际上,遗传学研究(尤其是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研究)更多地揭示的是人群在漫长历史中的迁徙、分化和融合的路径,它并不直接等同于“血统的纯粹性”。父系遗传(Y染色体)主要追踪男性谱系,而母系遗传(线粒体DNA)追踪女性谱系,它们各自反映了不同层面的历史信息。即使在同一个“民族”内部,因为地理隔离、历史事件等原因,也存在遗传上的差异。
“纯粹”的诱惑与担忧: 在某些语境下,“血统纯粹”容易被与“民族优越感”、“文化独特性”联系起来。有些人可能觉得,这种说法能强化汉族作为中华主体民族的身份认同,觉得“我们汉族就是厉害,基因都这么统一(或者说,基因差异小就等同于统一,这是误读)”。但同时,这种论调也可能引起另一种担忧:如果过分强调“纯粹”,会不会无意中排斥了历史上汉族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贡献?会不会让那些在历史上与汉族融合的其他族群感到被边缘化?

接着,咱们来看看为什么听到这种说法,有些人会“不高兴”,甚至想要“强行科普”。

这种“不高兴”和“科普”的背后,往往是多种情绪和动机的叠加:

1. 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和不满:
历史的复杂性不容简化: 历史上的汉族,并非一个封闭的、停滞的群体。它经历过无数次的南迁、北上,与各地的原住民族群发生过互动、融合。比如,历史上南方的汉族(特别是大量南迁的汉人)与百越等族群的融合,以及北方汉族与鲜卑、契丹、蒙古等族群的交流,都留下了深刻的遗传痕迹。认为汉族“血统纯粹”,是对这段复杂历史的忽视,甚至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
“科普”是纠正误解: 当他们看到有人用一种可能不准确或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方式解读历史和遗传学时,会觉得有必要站出来,用更严谨、更符合历史事实的知识来纠正这种误解,避免将一种简化的、可能带有偏见的认知传播开来。

2. 对“民族主义”的警惕和反感:
“血统论”的危险信号: 在近代历史上,“血统论”常常被用来制造民族优越感、排外情绪,甚至成为战争和冲突的借口。虽然这种说法可能并非出于恶意,但有些人听了之后会立刻联想到这些负面历史,并对其保持高度警惕。
“强行科普”是捍卫多元: 他们可能认为,如果任由这种“纯粹”的论调传播,可能会助长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中华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多元文化的尊重。因此,他们会觉得有责任去“科普”,强调汉族同样是融合的产物,与其他民族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更纯”或“更优越”的问题。

3. 对科学认知的坚持和不容亵渎:
遗传学不是“鸡毛令箭”: 真正的遗传学研究,是严谨、复杂且充满细微差别的。将遗传学数据简单地拔高到“血统纯粹”的高度,是对科学研究的曲解和滥用。
“科普”是维护科学的严肃性: 对于一些热爱科学、了解遗传学知识的人来说,看到科学被这样简单化、甚至服务于某种非科学的目的,会感到不舒服。他们“科普”的动力,也可能是希望大家能更科学、更理性地看待民族和基因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将科学研究结果与“民族自豪感”直接挂钩。

4. 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关切:
“汉族”身份的多样性: 汉族本身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包括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拥有不同方言、甚至在历史上与其他族群融合较多的群体。如果有人强调“血统纯粹”,可能会让一些来自融合背景更复杂地区的人感到自己的身份被否定或简化,觉得自己的独特性被抹杀。
“科普”是为了包容: 他们的“科普”可能也是在强调,汉族身份的形成本身就是多元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是历史的常态,也是一种丰富性,而非“不纯”。他们希望承认和尊重这种多样性,而不是用一个过于僵化的标准去衡量。

总的来说,这种“不高兴”和“强行科普”的行为,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它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坚持,也是对科学认知的捍卫,更是对可能走向狭隘民族主义的警惕。这种反应,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在谈论民族、身份和遗传时,需要更加审慎、细致,并且尊重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元。

在网络上,这类讨论往往会变得情绪化,因为“民族”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敏感和涉及情感的话题。有些人可能觉得,“科普”是为了纠正错误,而另一些人则可能觉得“科普”本身带有优越感或攻击性。这种观点上的碰撞,也反映了社会在如何理解和定义“民族”这个概念上,依然存在着广泛的讨论和分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对——“汉族主体虚无论”

承认——“汉族在Y染色体角度差异较小”

支持——“血统不代表一切”


over,这就是我一贯的态度。

最后,谢邀。

—————————————————

顺便,我是坚决反对汉族虚无论的,tm这么大一个群体,咋就虚无了?这不是搞笑么

著名的1000 Genomes Project计划中,群体成分是这样的:

随便找个rs699,去查看population genetics

还有,引用严博的话的人,其实可能误解了严博。

严博是反对把xx基因定义为汉族基因,比如什么O3之类的说成汉族特有,而不是否认汉族存在。

最后,你们要用权威,复旦大学分子人类学的老大金力院士。或者他们下面的教授们名单

举个例子,最早是金力老师研究汉族的时候,发现汉族基因可以很好地对应着群体迁徙,这足够证明汉族这个群体的客观存在以及他们的基因上印记了这三次大规模迁徙

(这篇研究在国内影响很深,包括后来的曹操DNA事件,大体上就是复旦这个思路,就是用分子人类学来解读人类的近期事件,尽管大部分分子人类学研究主要focus 1万年以上的,而进入了1万年,属于人类的文明时代,战争,文化冲突等各种事情,严重干扰了分子人类学研究)。

文章发表在nature上。

Here we show, by systematically analysing Y-chromosome and mitochondrial DNA variation in Han populations, that the pattern of the southward expansion of Han cultur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emic diffusion model,

而严博的文章是这篇

文章中的论证结论依然是汉族的三个祖先问题(Han Chinese)

These three clades are present with high frequency across many extant East Asian populations 23,24 and encompass more than 40% of the present Han Chinese in total (estimated 16% for Oα, 11% for Oβ, and 14% for Oγ) 20 .


最后,谈论点八卦

国内做分子人类学的,主要是三个大佬

老大是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领衔的是张亚平院士(37岁当院士,中国最年轻的当选者),可以说是中国分子人类学的开宗立派人物,也代表了中国分子人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他关于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获得了2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主要(并非全部)研究的是人类走出非洲进入中国的问题(大于1万年)。


老二是复旦大学的生科院,领衔的是金力院士(2013年当选),可以说是分子人类学的另一个大佬,他关于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获得了1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昆动共享)

主要(并非全部)研究上近万年以来尤其是文明时代的中国人问题。(小于1万年)

比如金力老师2004年关于中国汉族三次迁徙对应y染色体的文章,以及大名鼎鼎的曹操DNA问题。

ps:用分子人类学研究人类近期事件,其实争议很大。因为人类迁徙最初人口较少,比较好研究。到了文明时代,这个时候,早期的决定因素比如气候、食物、河流等不再是关键,而是社会因素,比如战争,比如文化等等,所以研究起来就很不好搞,而且,由于涉及到了现代人,所以争议很大,著名的曹操DNA,发现曹操不是自称的西汉丞相曹参后裔(萧规曹随那个曹),也不是三国演义里的夏侯家族的人,就引发了不少争议。


老三是新回来的付巧妹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他们曾经可以说是中国古生物届的泰斗,现在follow新时代,已经开始攻克古DNA问题,毕竟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研究的很不错了,可是亚洲的丹尼索瓦人还刚起步。


顺便,张亚平是复旦出来的,金力是他上一届的师兄,大家都是祖师爷谈家桢的门下。

反正国内的遗传学,不少可以追溯到谈家桢那里去,所以复旦算是遗传学圣地。

然后谈家桢是摩尔根的弟子,所以大家往前追溯都是大佬的门下啊(包括我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因为很简单,民族主义者还值得人同情,种族主义者那是过街老鼠。

有人拿汉族宣扬种族主义的观点,有见识的汉族人肯定会出来批评。

一个老鼠害一锅汤,我们这一锅汤当然不想要这样一条老鼠。

user avatar

很简单。
只有纳粹和狗是用血统纯正与否来评价优劣的。
对不起,是狗和纳粹。

//肯定会有人说“这都是被XX恶心出来的”。怎么,你被狗咬了一口,不打回去难道非得咬回去?楼下那个怼我的,说穿了就一句话“美帝做得流氓,我做不得?”美帝还剥人头盖皮呢,你也要学学?美帝还拿少数族裔做过人体试验呢,你也要学学?学帝国主义不学点好的,净学了些咬人的嘴法。

//顺便说一句,少把逆向民族主义的锅往反对种族主义的人脑袋上扣。在我眼里逆民和种族主义没区别,只不过屁股不一样而已。枪毙五分钟还是十分钟的区别。

user avatar

因为是他们首先宣传汉族虚无论,汉族杂种论的,然后被打脸了就开始说汉族血统较纯论是种族主义,这个双标简直了!!

user avatar

因为他们被打脸了呗。

中国媒体一直宣扬的都是汉族虚无主义,少数民族融合论,唐朝是胡汉混血王朝……当媒体被一种声音把持,特别是错误观点占主角时,自然而然会出现反对意见。所以毫无意外地有人拿出了史料和分子人类学研究数据,证明世界上没有完全纯血统的民族,汉族只是相对其他大民族血统要纯些。先有“汉族杂种论”后有的网民用干货打脸,注意先后顺序。等大家拿出干货了那些人又转身变成“狗才会看血统纯不纯了”,他们突然又对血统话题不屑一顾了,而且只要汉族也提及血统说汉族血统不杂就被扣种族主义帽子,不信看本问题下某回答。

他可以一直说,你不能还口。你反驳下“汉族虚无主义”就会被指责搞血统论,奇怪的是这些人都只把目光盯在汉族身上,你让他们以同样的逻辑去探讨下少数民族的血统纯不纯,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恼羞成怒,总之绝对不会正面回答你。这不是双重标准是什么?

从娱乐界《晓松奇谈》到历史界《易中天中国史》无一例外都在宣传汉族血统杂这个常识,我尊重他们观点。但我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传媒也科普下满人藏人等民族血统也杂甚至更杂这个常识,两位大师可以考虑做一期《纯种维族人去哪了》节目、写一本《混血王朝—蒙古帝国兴亡史》吗。拿舆论影响相当大的小说《狼图腾》来讲,该书充满了对汉族的种族歧视,令人侧目。《狼图腾》的作者强烈暗示汉族血统低贱,蒙古人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民族血统高贵,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输血论”—游牧民族屠杀汉人,是在帮助汉人;绑架奸辱汉族妇女,是在帮助汉族输血。这跟日本侵略中国的借口何其相似!汉族血统纯不纯我无所谓我对这个话题毫无兴趣,但一边给中国人灌输黄金家族血统纯正,草原天骄血统高贵,满洲人血统高贵是皇族,同时一边鼓吹汉族虚无论、汉族血统不纯的观点恕我无法接受。德国汉学家说这本书是纳粹书籍,标准种族主义,请问这本有纳粹倾向破坏民族团结的《狼图腾》在中国有被禁吗,不仅没有还是很多电子书城推荐阅读图书,这个果壳网作者刘凤也有同样写长文批判《狼图腾》吗?

user avatar

(多图)

我把这段更新放在前面,因为比较重要。

我觉得这个问题下面的讨论,必须把以下几个问题分开,不然会陷入滑坡谬误,根本沟通不了。

1.汉族南北方Y染色体差异很小吗?

这个问题基本没有争议,两边基本都赞同“是的”。

2.汉族血统很纯吗?

从这里开始出现争议,虽然大家都认同“比大多数民族要纯”,但心里想的东西却不一样。

有人错误地将O、O3视为什么“汉族基因”之类的东西,然后推出一系列奇谈怪论。简直像是郭英森发现引力波。

(我在网上见过很多把“O3”当作汉族代称的人,不知道咋想的。)

3.汉族认定靠的是血缘还是文化?

这个问题争议最大,一方认为血缘关系是第一位的,另一方则认为文化语言是第一位的。

4.汉族这个概念真实还是虚无?

双方的答案都是“真实”。

但其中有一方认为:如果你认为血缘不是第一位,那你就是汉族虚无论者。


以下是原答案:

昨天,微博上有皇汉发了一篇博文,是对问题描述里那个人的回应,题为《汉人血统纯度极高,用分子学打脸一切混血谬论》。

(这个链接可以点进去。)


我看到之后就开始等。

等什么呢?

我等复旦分子人类学团队进行回应。按照严实的风格,他肯定忍不了这种东西。


果然,今天就回应了:


(这个是该团队的严实博士,在知乎也有同名账号 @polyhedron



我不知道皇汉怎么好意思引用复旦现代人类学研究室出的成果。

我关注严实已经很多年了,还找他抽过一管血。据我所知,他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拿这些东西去当作血统论的依据。


而且就我所见,在皇汉当中,按知识水平看的话,自豪型皇汉>仇恨型皇汉>>血统论皇汉。

有种族、血统思想的皇汉普遍知识水平极度欠缺。

就在上面那条微博下,就能看到这种错别字连篇的冉闵粉:


说起话来不是杀绝就是宰:



还有这种不说人话的,谁能看懂他在说什么:


user avatar

1.评价一个人类的血统纯,另一个人类血统不纯,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

拜托,我们不是布偶猫或者拉布拉多犬,咱们能不能把血统论这种可笑的东西抛弃掉再愉快的交流?这是对人类概念的侮辱,你知道吗?


2.就算退一步,真要讨论民族的血统,是不是要先定义一下什么叫“纯”?

目前来看,所谓的“血统纯”,主要指男性个体Y染色体单倍体群类型较一致、较单一,比如O型单倍群。

东亚这片土地,O型单倍体群分布在从日本南部到韩国,东北到西南,泰国到苏门答腊,菲律宾到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广袤区域里。所以……是不是这些土地上的人,血统都很纯?我们都是O嘛,对吧。按照一些人的逻辑,这说明这些人的血统没有发生过变化,没有混入外来血统,很纯。

按照这个逻辑,南美洲原住民是不是这个星球上血统最纯的人类?嗯,下次谁去爪哇岛认个同胞兄弟吧,反正大家都是O型单倍群嘛。

这个逻辑嘛,就好比你看见一片森林,里面全是,你就感慨:啊!好“纯”的一片树林!然后完全不在意里面有松树(Oα单倍体亚群)栎树(Oβ单倍体亚群)杉树(Oγ单倍体亚群)杨树(OΩ单倍体亚群)灌木丛(Oδ单倍体亚群),还有银杏树(Oθ单倍体亚群)

于是,这个逻辑显有点萌萌哒。


3.Oα,Oβ,Oγ这三个单倍体亚群可以追溯到3个超级祖先。

这是复旦严博士2014年的论文观点,想看原文的点此链接

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Descend from Three Neolithic Super-Grandfathers

很多人看到这个图就激动的拍打着椅子扶手喊道,就是它!这就是证据!汉族人可以追溯到三个祖先,所以汉族的血统很纯!别急,文章的标题你肯定没看到: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Descend from Three Neolithic Super-Grandfathers(40%中国人是三个新石器时代超级老祖宗后裔的Y染色体研究)

样本数量,一开始我以为是多少万人。结果,八百人,没有万——样品数量太小的研究,虽然有科学意义,但是在统计学上缺乏代表性。至于上图,我的理解是只从800人里取了78人进行测序。78人里的40%,嗯,略感人(不知是否理解正确)。不过这也无所谓,后面才是重点:

800人中的320人是三个老祖宗的后裔,另外480人该不会是泥巴变的吧?另外,文章也没有强调这800人都是汉族人,或者800人里只有那320人是汉族人,另外480人都是少数民族。

于是,按照某些人的血统逻辑,这个结论是不是正好佐证了,中国汉族的血统并不纯呢?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真是喜闻乐见的一幕。

毕竟,能够追溯到相同三位老祖先的αβγ亚型人群(16%Oα, 11% Oβ, 14%Oγ,原文数据)连一半都没有,而作者给出的数值更保守,三亿。

以目前汉族人口大约13亿来算,总不能开除另外10亿中国人的汉族族籍吧??!


4.说错了,是中国50%的男人里的40%,具有同一个祖先。

那么女人的祖先呢?汉族人线粒体DNA的祖先呢?

在那些人说什么民族血统纯不纯的时候,我觉得最搞笑的一点在于,为什么这时候只考虑父系呢?

认祖宗只认爷爷不认外婆呗,是这么个延续了几千年的男权的意思?线粒体没人权咯,浑身都是Y染色体咯。

所以一个汉族超级祖先的直系后裔,娶了一个高加索人做老婆(俄国妹子),生下来一个带着从5000年前超级祖先那里遗传过来的Y染色体的混血儿子,按照某种迷之逻辑,他也是血统纯纯的汉族人。或者西域都护府的一个汉人小军阀后宫里有百八十个各色民族的老婆,生了四五十个带小弟弟的混血宝宝,嗯,凭着一条Y染色体也可以算进血统很纯的汉族行列

你们可真棒棒。


5.所以40%汉族男人有三个超级祖先能说明什么?

好像什么也说明不了,甚至也说明不了汉族人是战斗民族。相对于南方百越民族来说,姑且算得上“相对战斗民族”,对于其他的Y染色体单倍体群人类嘛……

嘿嘿,真那么能砍的话,咋没学学人成吉思汗把自己的Y染色体传播到英伦三岛去呢~


6.用血统纯的逻辑分析一下案例:

所以说如果一个Oα单倍体型的汉族男人A娶了个黑人女子,移居肯尼亚。同时还有一个肯尼亚黑人B定居中国,娶了一个老爹是Oα单倍体型的汉族女子。

十代后,A的男性后裔不断与本地黑人女子通婚,所有男性后裔都是黑皮肤卷头发说肯尼亚语。B的男性后裔则不断与中国汉族姑娘通婚,所有儿孙都黄皮肤黑直发说中文。

所以,A的男性后裔子孙是更纯粹的汉族血统吗?


对了,我邀请了严实博士本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不知道会不会赏光呀~哈哈哈

user avatar

真怀念“纯血”的,为什么不自己实践一下当年埃及法老们用的方法呢?

哦,上一个知名的大概还会随着骨科梗被我们记上个十年八年的……


说实在话,我一直觉得有些人拿分子生物学作为血统纯正与否论来说事的行为,属于指着自己老爹的Justin Bieber“看,纯血的JB纯血的Semen!”,然后指着自己祖父的Jack Bauer“看,纯血的JB纯血的Semen!”

back to their ancestor.“看,纯血的Jeremy Brett纯血的Semen”


(在此向Jack Bauer和Jeremy Brett表示歉意,为了打码需要,借用你们二位的名字。)

user avatar

在最早期网上是没有汉族纯血论的,大家所接受的观点就是炎黄二帝统一各个部落最后发展成了汉族,当然教科书也是这样讲的。

后来某些人开始在网上贬低汉族宣扬自己万世一系源远流长了。最常见的攻击方式就是:

汉族是不存在的人造民族,民国以前没有汉族。

现在没有纯种汉族,往上数几代都是蛮夷。

汉族的血统就是几十种民族的大杂烩。

要复兴汉文化你先去验验血看你是不是汉族。

汉族是个杂种民族。

汉朝靠胡人输血。

李世民是胡人。

朱元璋是回人。

宋朝没有胡人输血搓的一逼。

在我2010年左右混贴吧的时候这种奇谈怪论遍地都是。你宣传汉服,人家上来就骂你杂种。你说你喜欢汉唐的辉煌,人家上来骂你杂种。你说汉文化应该复兴,人家上来骂你杂种。

被骂多了导致我当时都彻底相信汉族是混血民族了!最开始的反击是皇汉们翻出古代的华夷之辩来说明只要认同汉文化就是汉人,血统并不重要。可笑的是现在华夷之辩成了攻击皇汉的刀剑了。

后来不知是谁研究了复旦大学的论文。感谢这个人,感谢复旦大学,在被人骂杂种的时候我总是能用干货甩他一脸了!

然后皇汉们总算扬眉吐气了,只要看见汉族虚无论和汉族混血论就是一篇论文甩过去,然后是报复性的将这篇文章到处粘贴。

所以,骂皇汉杂种的人换了另一种口号:纳粹近亲种!

很可笑吧?别的民族血统纯正的时候汉族就必须是杂种!

你证明汉族不是杂种以后你就是纳粹近亲种。

无论如何,汉族都是应该被批判的。

他们除了反对汉族纯血论,还有诸如此类的口号:

中华文明不是汉文明

民族团结万岁

汉服是被淘汰的

大汉族主义

中国人的劣根性

中国应该被殖民三百年

儒家文化一文不值

中国对世界没有任何贡献

中国的历史是吃人史

中国的历史是帝王史

中国的历史是权力争夺史



答案被要求修改,因为涉及政治敏感


…………………………



更新,有人说没见过输血论和杂种论,我曾经保存的这些荒谬言论的截图都已经丢失,没有证据,现在把我第一次接触输血论的狼图腾里的一些言论复制过来。


1.农耕民族闭门造车,自给自足,是历史的支流,而游牧民族抢走了他们的发明创造,并把他们灭了国,灭了族,便继续在惊涛骇浪中扬帆远行,去创造发明更先进的文明了

【这一段倒不是输血论,是让我三观稀碎的强盗逻辑,大家共赏。】


2.中华大地上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是腾格里之父和草原大地之母生出来的一对兄弟,草原民族是兄,华夏民族是弟。一旦华夏民族在农耕环境中软弱下去严 厉而慈爱的腾格里天父,就会派狼性的游牧民族冲进中原,给羊性化的农耕民族输血,让华夏族一次一次重新振作起来。后来,在软弱的弟弟实在扶不起来的时候, 强悍的哥哥就会入主中原,维持华夏文明,一直坚持到与西方相遇。


3.秦国到秦朝的华夏首次一统,是草原民族对华夏民族一次狼性血液的输血,大大冲淡了农耕民族血管中的羊血。

【 在这之前他说秦国人是胡人。】


4.唐朝是鲜卑和汉族共同创造的。李家有狼性,源于游牧民族。


5.唐朝以胖为美,是胡人的影响,和蒙古族一样,是强悍伟大性格的根源。


6.华夏民族是无脊椎动物,最后只能向蒙古王朝献上传国玉玺,举国投降。


【里面还有诸如汉人是靠像老鼠一样的生殖能力才延续到今天的,此类的言论,与主题无关就不贴了。】

此书出版于2004年,作者生于建国前,写的是六几年知青下乡的时代。输血论流毒之深远可见一斑。

我又在网上搜索了反驳输血论的文章,最早见于2005 年,谁先谁后一目了然。

user avatar

因为只要不是蠢到家的白痴,谁都明白民族血统一致性对强化民族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血统纯对国家民族实力有加成,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当有人对汉族血统纯正气急败坏时,充分表明这些人是反华反汉的汉奸和异族。


要知道开始吹捧某些少民血统纯的是他们,侮辱嘲笑汉族血统杂的也是他们,那时怎么不说讲血统就是纳粹,狗马才论血统纯不纯?攻击汉族的第一枪是他们先开的,现在发现汉族有充足的历史和科学证据证明事实完全相反,谈血统对汉族有利,而对他们不利时,又开始反咬讲血统是种族主义了,要对谈民族血统喊停了?对不起,开第一枪由得你,什么时候打最后一枪由不得你。


现在大谈血统无意义的乡愿也消停点,别装理客中了,有一头算一头,我料定当初在汉奸和异族攻击汉族血统时你们也是同伙,至多是装哑巴围观,这时看到战局不利,汉族有乘胜追击之势,开始跳出来打掩护了,这和“温和”穆斯林不是一个套路吗?


中国不是德国,汉族不是满蒙,没有政治负担,没有反人类历史原罪,不需要对客观现实神经衰弱精神过敏而设置禁区,我们有权利和必要正大光明的讨论民族、种族和血统问题。早在了解分子人类学前,仅靠对汉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就非常自信汉族血统肯定纯于多数民族,分子人类学只是将其结论科学化。华夏—汉族文化有深厚的崇祖信仰和历史传承意识,以血缘关系为中心构建的礼制,以华夷之辨为核心原则之一的儒学,都让汉族的血统意识成为渗透进骨子里的集体无意识,所以才有血浓于水,骨肉同胞这些说法。所以汉族不重视血统是不可能的,汉族只要存在就不可能不重视血统,“杂种”自古以来在中国就是骂人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指代异族:

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与陈伯之书

血统一直是汉族文化和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构建的核心要素,任何宣扬汉族和中国不该重视血统,血统对汉族不重要的,非蠢即坏。



然后要回应一下反汉异族和汉奸解锁的诸多打滚姿势:

一、汉族血统没一致到百分百,所以不该讲血统。这种诡辩的扯淡之处其实一目了然,万事万物都是靠对比的,24K金也不是百分百纯,是不是就与合金无异?一个好人没做到圣贤程度,是不是就和罪犯是同类?汉族由于形成时间久,人口优势确立的早,内部流动性强,做为十多亿人的世界第一大民族,而各地汉族血统一致性却远高于世界绝大多数民族,这已经是伟大的奇迹。那些人口不过百十万的民族,血统更杂却还敢指摘汉族血统不够纯,真没自觉越描越黑?如果某些异族真的自认血统多元是可以自豪的优点,能做到开怀接受“杂种”的称号吗?


二、血统纯就是近亲繁殖。把民族血统与家庭血纯混为一谈,把族内通婚与乱伦扯到一起,究竟是真的智商太低,还是不经意间暴露了你所在民族某些了不得的东西?


三、现在谈汉族血统纯,指的是父系,忽略了母系所以不成立。首先,血统本身是指能连续追溯的血脉,而人类自有文明起就是以父系为主,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而汉族确立父系文明的时代尤其长,在这种情况下血统只能靠父系,因为没人能追溯母亲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甚至连母系本身也是靠其父系来追溯的,所以母系只能算血缘而不能算成血统。还有人设计出汉族父系世代与白人、黑人等异种族通婚的极端情况试图来证明以父系论血统不合理,首先这种世代与异族通婚而能保持汉族认同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世代与异族通婚显然意味着其家族民族认同发生了改变,只能说汉族父系进入了其它民族,而非汉族血统不纯。顺便说下,某些反汉最积极的异族中恰恰有大量这种例子。


当然,我强调汉族血统凭父系也不是搞性别歧视,如果某个民族到现在还是母系社会,女性主导,而分子人类学能证明其母系血统一致性高,那也应被承认算血统纯。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就省省口水吧。

++++++++++++++++++++

再补充一点对民族血统纯正与否的认识:

首先从民族心理上讲,一种知道自己血统是几千年的民族祖先传承下来,自己民族同胞多数是几千年前的共祖或长期共同生活的伙伴,彼此有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另一种觉得自己所在民族是由各种来路不明的不同种族在不长的历史时间内胡乱凑到一起的。哪一个民族更有凝聚力?哪一个民族更容易内斗分裂?哪一个民族更有发展潜力?哪一个民族更可能衰落瓦解?这是一目了然的。也正因如此,反华反汉分子才攻击汉族血统。试图将汉族引入后者。


由于在民族血统问题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某些民族已经自知血统太杂,所以一谈血统纯正,就把狗马拉上,好象这些就能贬低血统纯正的意义。其实这又暴露了反科学的态度。人类科学进步本身就与其它动物密切相关,否则也不会有诸多生物试验的必要,其实中国古人就提倡向动物学习求知。狗马的血统纯正,本质上是为了保证性态遗传的稳定性。民族血统同样如此,血统纯有利于民族体质、智力,乃至民族心理、思维乃至文化的稳定传承。而血统混杂的民族,各方面传承就不稳定许多。只要有民族自信,认为自己民族是优秀的,血统纯就是优点,只有自认劣等民族,才会排斥纯血统,而以混血杂种为荣。


民族血统纯还有助于平等观念的推行,中国自上古传说中,所有先圣先贤不管其出生于何种神迹,是吃鸟蛋还是踩怪兽足迹,但都生于华夏先民之中,而非外来血统空降,由于共祖意识深入人心,所以华夏——汉族自古不存在按血统把人分成固化种姓阶级的意识,所以平等意识植根于汉族和中国文化的深处。这与多数血统多元民族,存有深刻的族内血统阶级意识和制度有本质的不同,而这正是汉族和中国的极大优势。


民主政治的基础是民族国家,民主正常运作的前提是强烈的共同体认同和平等观念,显然主体民族越强势,认同感越高,平等观念越强,越适合民主共和体制,中国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也绝非偶然。相反,越是多元化民族和国家,或是民族内部多元化严重,越难以实现民主共和,需要靠专制维系。所以汉族民族主义越强烈,汉族比例越高,汉族凝聚力越强,越对专制不利。压制汉族,通过包括血统虐无化的各种方式分化汉族被纵容,除了明显的民族立场上反汉,还有更深的反民主动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