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2017年上任。
2018年特朗普出了四个K,对华贸易战。当时网络公知们传言:政府又要乞和花钱买平安了。
结果:中国接招对打,贸易战到现在还没结束,现在最着急的是谁不言而喻。
2019年,贸易战中没占到便宜的特朗普,开始拿香港说事,当年香港的港独开始上台表演。当时网络公知们传言:香港这下子要出大事了,中央政府统治不下去了。
结果:国安法颁布,港独头目和相关组织鸟兽散。
2020年,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当时香港的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网络公知们开始高呼这是上天给中国的惩罚,是四个A,这场疫情中国要完了,然后开始各种花式吹嘘西方国家的疫情应对先进性,
结果:美国今天已经死亡超过七十万,中国基本上控制住了疫情。
2021年,美国开始出王炸,拿台湾密集说事。网络上的公知们又开始传言:如果大陆敢对台湾下手,美国将联合全世界打击中国,制裁中国,中国又要完。
初步结果:军机绕台常态化,各种军事演习轮番上。
最终结果:公知们的如意算盘将会再次被打翻
@环球时报 这种大佬邀请我,胆敢不速速前来回答?
布林肯和王毅会晤没有碰肘,是不是意味着中美会晤火药味会很浓,不会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呢?
并非如此。
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没有价值观、没有情绪、没有个人喜好,只会有利益。
这里的利益,主要是国家利益和个人政治利益。
对于布林肯和他背后的拜登政府来说,和中国合作,尤其是经济上的合作,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利。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不是一句空话。
中美的经济在以往几十年的全球化格局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想要彻底切割,对谁都没有好处。
这一点,中美两国的政治家都看得很清楚。
但为什么不能相向而行呢?
根本在于,从美国的长期国家利益来讲,是要遏制中国的发展,把中国死死摁在“世界工厂”这个位置上,才能保持美国既有的科技、金融等领域的绝对霸权。
这就让美国陷入了一种非常矛盾的境地。
如果要彻底打压、遏制中国,就意味着中美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和一定的冲突,中短期内中美关系肯定会受到影响,美国的经济自然也不会好。
美国政客希望的是,既能在短期内保持与中国的适度经济合作,确保美国的经济增长;又要确保能在一些关键性的领域,比如科技、金融、台湾问题等决定中国能够长远崛起的问题上,对中国严防死守。
这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不可能接受的了。
除此之外,布林肯既要合作,但又不要“亲密”的碰肘,其实是一场政治秀。
美国的政客和精英深知与中国合作,是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直接点说,美国人每个月能不能赚到更多的钱,能不能买到更加便宜实惠的商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中国的合作。
但有投票权的美国人并没有这样的智力水平和意识,他们只会依照自己的情绪和喜好去判断问题。
作为伟大的美国,上帝青睐的选民美国人,怎么可能向中国人屈服?
反对中国,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
和政客不同。政客撕破脸对抗中国,牺牲的是国家利益,经济就业不行了,美国人还是会找政客的麻烦,政客也就无法继续执政。
所以政客是不可能不顾国家利益反华的。
但反对党和民众不同,他们不需要为国家利益受损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绪,要求执政的政客反华。
执政是政客最重要的政治利益,而政客想要获得选票,想要继续获得执政权,就必须迎合民众的情绪和速去,无论这种情绪和诉求是荒诞的,还是伟大的。
于是,最近几届美国政府都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要连任,要选票,就要反华;但反华太过火,经济就会受损,民众就会归咎于与当政者,投票给反对派。
在这种矛盾纠结中,就出现了这种非常滑稽的局面。
面对媒体,面对公众,美国政客们必须表现出对中国极其强硬的样子,越强硬越好。比如每一个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都会宣称对中国采取更加严厉的遏制措施。
再比如说,每一次中美谈判,美国代表都会表现出一副死人脸,甚至放狠话。
这些除了想“凭实力”让中国就范之外,主要还是向选民作秀。
但在幕后,美国又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让步和妥协,以缓和中美关系,推进一些对美国经济极其有利的合作。
毕竟我们不认为美国有凭实力跟我们对话的资格。
一边干架,一边合作,这丝毫不违和。
谁会跟钱过不去?
对此,借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讲的一句话来应对: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相反,和美国相比,我们不会布林肯和拜登的困局。
对于拜登来说,其根本利益是执政;而我们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换言之,美国政客可以为了继续执政一定程度上牺牲国家利益,只要选民不知道;而我们则不会。
此外,美国人对其政府和政客骨子里是不信任的,这是他们的文化决定的。所以就算出了一个很有能力的总统,想施行一些重大的改革,因为会损害一些人的短期利益,也不会得到大多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但我们不同。中国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是很高的,对于上层作出的决策和决定,绝大多数人是信任并支持的,哪怕自己的短期利益会受到一些损害。
这是一个团结的国家和民族。
恰恰就是这种根本性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政治和外交上,有更少的掣肘,有更强大的战略自由度,有更强大的民众力量支持。
两个世界的趋势正在形成。
虽然是特朗普任期内挑起,但是什么时候结束就不好说了。
我们国内不太宣传,美国1979从台湾撤军的时候,用对台湾关系法,替代了共同防御。
和平统一这个道路实际是美国人画出来的。
在对台关系法里面,美国留了后门。
中国在这个后门存在的情况下,开始了改革开放和对美改善关系。
对台关系法专门有一条,针对在台湾部署核武器的。
有一条给台湾提供进攻性武器的。
并不是大陆常规力量压倒台湾,台湾就很容易武统。
类似于冷战时期,苏联和西德的军事对峙。
苏联常规力量推到比利时都没问题,但是美国用核力量阻止苏联冒险。
两个世界形成以后,无非回到冷战。美国在韩国,日本,台湾甚至东南亚部署一圈核武器,热战打不起来。
冷战中俄一个经济体,美国主导一个经济体,搞封锁。在第三世界国家搞代理人战争。
现在生意已经做了,但是会慢慢脱钩。冷战期间美苏也有贸易。
拜登还是搞缓和的,放回孟是个信号。中国现在调门高起来很难缓和。美国下一届如果特朗普回来或者换一个更激进的,还有更强的对抗。
碰啥肘啊,中美关系现在连表面的友好都算不上,碰肘没任何意义。
众所周知,碰肘是握手在疫情期间的替代礼节。
而握手,这种古老的礼节,其本意是像对方展示我的手里没有武器,我带着和平的使命来与你会晤。
现在大家手里都抄着家伙呢,不方便握手也是合情合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