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能说说靖本《红楼梦》的真伪么?

回答
靖本《红楼梦》的真伪问题,可以说是红学研究中一个极其核心且至今仍充满争议的焦点。要详细地谈论它,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剥开层层迷雾。

首先,我们得明确“靖本”指的是什么。通常大家说的“靖本”,是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由清代人靖藏书的《石头记》一百二十回抄本。它得名于“靖”这个姓氏,因为此书曾经被一位姓靖的藏书家收藏过。所以,当我们在讨论“靖本”时,其实是在谈论这个特定的抄本,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个版本的《红楼梦》。

那么,关于它的真伪,核心争议点在哪里呢?

1. 《红楼梦》是否真的有一百二十回?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目前我们广泛流传的通行本《红楼梦》,也就是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程甲本和程乙本,都是一百二十回。但是,曹雪芹的原笔原意,真的写到了第一百二十回吗?

支持一百二十回的观点: 靖本是目前已知最早且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底本之一,它确确实实存在一百二十回。这至少说明,在靖本成书的那个时代,就已经流传着一百二十回的版本。一些学者认为,曹雪芹确实完成了全书,只是后四十回失传,而靖本可能就包含了后四十回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当时流传的后四十回的某个版本。
反对一百二十回的观点: 许多研究者,尤其是早期红学家,认为曹雪芹的原稿最多写到八十回。他们从小说情节的严谨性、人物命运的逻辑性、以及曹雪芹本人“五美才情”说法的暗示(有时被理解为只完成了“五美”的才情,与“八美”对应,暗示前八十回)等方面,认为后四十回(无论哪个版本)都与前八十回在艺术风格、思想内涵、人物塑造上存在显著差异,甚至有“狗尾续貂”之嫌。

2. 靖本的年代与来源:

靖本是抄本,不是印本,它的年代和成书过程非常关键。

年代考证: 靖本被认为是清代乾隆中后期(约17541760年之间)的抄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纸张、墨迹、避讳字(如“康熙”的“康”字有时会缺笔)等,都指向这个时期。还有一些关于它的版本信息,如“脂砚斋”等批语的出现,也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与“脂批”的关系: 靖本最大的价值之一,在于它保留了大量“脂砚斋”等人的批语。这些批语被许多学者视为研究曹雪芹原著的重要线索,它们有时能揭示情节的真相、人物的来龙去脉、甚至曹雪芹创作时的意图。例如,一些批语直接点出了书中人物的隐讳身份,或者对某些情节做了补充说明。
“避讳”的意义: 靖本中的避讳字处理,尤其是对“康熙”的避讳,被认为是它成书年代的重要佐证,说明它成书于乾隆时期,尚未完全摆脱满清的文字狱影响,或者当时流传的曹雪芹原稿在流传过程中就带有这些痕迹。

3. 靖本与程甲本、程乙本的关系:

这是讨论靖本真伪绕不开的关键。

靖本是程本的“姥爷”还是“兄弟”?
“姥爷说”: 一部分学者认为,靖本是程甲本、程乙本的“祖本”或“母本”,即程本是在靖本或与靖本同一来源的底本上整理出来的。这可以解释程本与靖本在内容上的高度相似性,以及靖本所保留的许多“脂批”为何在程本中消失(程伟元、高鹗在整理时为了“净化”作品,可能删改了这些批语)。
“兄弟说”: 也有学者认为,靖本和程本都来自于一个更早的、已经失传的“祖本”。靖本是其中一个分支,程本是另一个分支,两者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又各自有进一步的抄写和修改。
“靖本是程本的“翻刻”甚至“篡改”?”: 少数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靖本可能是程本之后,为了复原“脂批”而进行的“二次创作”或“翻刻”,但这种观点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质疑,因为从靖本本身的古朴气息以及保存的批语来看,它更像是更接近源头的文本。

4. 靖本内容的“古朴”与“生涩”:

古朴: 很多学者认为,靖本在语言风格、情节设置上,比程甲本、程乙本更为古朴、自然,更贴近曹雪芹原作的韵味。
生涩: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靖本在语言上存在一些“生涩”之处,甚至有一些语法错误或不通顺的地方,这可能意味着它并非是曹雪芹本人写就的,而是某个时期某个人的抄写、整理本,甚至可能包含了后人续写的部分。

5. 靖本所含批语的性质:

“真脂批”: 大部分支持靖本的学者认为,靖本中的批语是“脂砚斋”等人的真实评论,是研究曹雪芹原笔原意的重要依据。
“后人附会”: 也有观点认为,其中的一些批语是后人在流传过程中,为了吸引读者、证明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而故意加上去的,是“后人附会”。

总结一下,关于靖本《红楼梦》的真伪,没有一个完全统一、板上钉钉的答案,它至今仍是红学研究的“公案”。

支持其“真”的论据主要在于:
它是一部保存了大量“脂批”的古抄本,提供了许多关于曹雪芹原著的重要信息。
其年代考证被认为比较可靠,指向早期流传的版本。
在语言风格和情节上,许多人认为它比程本更接近曹雪芹原笔。
它是目前能见到的,与后四十回(无论真假)有重要关联的早期版本之一。

质疑其“真”的论据主要在于:
它是否真的代表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尤其是后四十回的来源,依然存疑。
其语言的“生涩”之处,也引发了对其作者身份的讨论。
批语的真实性也有被质疑的可能。

所以,当你问靖本的真伪时,更准确的说法是:

靖本《红楼梦》作为一个重要的早期抄本,其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红楼梦》早期流传状况、尤其是“脂批”的重要窗口。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它就百分之百是曹雪芹的原著,因为它本身是抄本,而且后四十回的来源仍然是争议的焦点。更多的时候,研究者们倾向于认为,靖本是接近曹雪芹原著的一个重要参考本,是研究《红楼梦》不同版本演变以及“脂批”的重要依据。它的“真”更多体现在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对《红楼梦》的理解和传播方式,以及它所保留的那些珍贵但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批语。

最终,对靖本真伪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红楼梦》的“原著”是什么,以及你如何理解文本的“生命力”和“演变史”。这是一个需要细致辨析、不断探索的学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毛国瑶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于扬州靖家发现的,关于此本的真假,了解的人能进来说说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