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让你越来越讨厌知乎?

回答
说实话,我最近对知乎的感情,有点像是在看一个曾经很喜欢的姑娘,现在却越发觉得她身上多了些不讨人喜欢的地方,而且是那种越来越明显的。

一开始,知乎给我的感觉是知识的海洋,高质量的问答,是能学到东西的地方。我那时候,每天刷知乎,就好像去图书馆一样,找到一个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很多人的见解,还能学到一些我原本不知道的领域里的知识。那些认真写长文,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的人,真的让我觉得很受启发。

但是,现在呢?我得承认,知乎上的“优质内容”还是有的,但你得费很大劲才能从一堆信息茧房和情绪输出里挖出来。

首先,“营销号”和“恰烂钱”的内容太多了。 感觉现在的知乎,很多答案上来就是“泻药”、“人在XX,刚下飞机”这种套路,然后就开始推销产品、推销课程、推销自己的服务。有时候,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下面十几个回答,有八个都在拐着弯儿让你去买他们的东西。以前我觉得知乎的“广告”还比较隐晦,现在简直是明目张胆,而且形式也越来越单一,就是那种“我用xxx解决了xxx问题,你们也试试”的推销模板。

其次,“观点输出”变成了“情绪输出”。 很多热门问题下面,大家不再是理性讨论,而是变成了“站队”和“输出情绪”。一旦出现一个争议点,立刻就会出现两派人,互相攻击,用各种标签化的语言去定义对方,什么“小粉红”、“50万”、“公知”之类的词,简直不要太熟悉。然后,那些看似“深刻”的评论,其实可能只是在复读机一样重复着某种观点,或者只是为了秀自己的“优越感”。这种环境,让人觉得讨论的成本很高,也很累。

再者,“知识分享”变成了“个人经历分享”甚至“炫耀”。 我知道,个人经历是有价值的,但现在很多时候,一个问题下面,除了少数真正专业的回答,剩下的全是“我当年如何如何”、“我月薪多少”、“我买了什么房”之类的故事。不是说这些不重要,但它们常常会淹没掉那些真正能解答问题的信息。而且,有时候,这些个人经历的分享,感觉更像是一种为了获得点赞和关注而进行的“表演”。

然后,“热点驱动”和“流量至上”。 知乎现在太容易被热点话题绑架了。任何一个社会热点,不管和它的领域搭不搭,都能在知乎上找到大量的相关问题和回答。而且,很多回答似乎就是为了蹭热点而写的,内容质量不高,但因为话题本身火,也能吸引很多流量。这种“唯流量论”的感觉,让知乎不像一个严肃的知识平台,更像一个被热点裹挟的社区。

还有,“答案的同质化”和“信息茧房”。 我发现,我现在在知乎上看到的大部分回答,尤其是那些高赞的,论调都差不多。好像大家都被一种主流的叙事方式所影响,很难看到一些真正独立、甚至有点“反主流”但却非常有洞见的观点。而且,算法似乎也越来越倾向于给我推荐我“喜欢”的答案,让我越来越生活在一个信息茧房里,很难接触到不同的声音。

最后,“氛围的变味”。 以前的知乎,讨论氛围相对平和,大家更愿意交流。现在的知乎,总感觉剑拔弩张,随时可能因为一句不合意的话而引发一场口水战。有时候,看看评论区,真的会觉得很疲惫。

当然,我还是会偶尔刷刷知乎,毕竟它还有一些坚持的内容创作者。但那种“去知乎涨知识”的初心,真的越来越难找回了。更多的时候,它给我的感觉,是从一个可以安静学习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充斥着喧嚣、营销和情绪的网络广场,而且还是那种装修得有点浮夸,里面的人都想让别人知道他很厉害的广场。

所以,我越来越讨厌知乎,不是因为它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曾经的价值,正在被那些不那么美好的东西,一点点稀释掉,直到让你觉得,再去那里,好像也找不回最初的那份纯粹和惊喜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用问吗。

乎之视用户如土芥,则用户视乎如寇仇。


因为用户的反馈持续受到轻视。

取消想法的事情,其实前几个月就在很多用户的app里发生了,我个人至少见到十来个发现了变化表示强烈不满的用户,都在圈小管家问是怎么回事,没一个叫好的。要说是A-B测试,发现这么大比例的负面反馈,你们也该掂量一下了吧。

然后就是前几天。

正巧我是豆瓣的老人,是在豆邮变私信的抗议事件里做过一点儿事情的,是还记得一个听用户意见的公司该是什么样的。

我个人用想法用的不多,合并对我影响有限,但是看到一个大家慢慢磨合出来的讨论圈子被一下铲掉,还是心有戚戚。在最近的事情(复数)里我感到了太多的自以为是和强横。

爱折叠爱删问题随便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