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一答,写一些我个人的思考,主要有两点;
一、现阶段你无法判断什么技能有用
曾经,当我在高中的时候,我跟长辈讨论事情,我说,哎,学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谁还需要知道微积分怎么用?这些狗屁英语学了又有啥用?
长辈只是拍拍我,说,好好学!
结果,我到了国外,学起了金融,发现原来看不起的英语,微积分真的很有用。
英语的原版书写的就是比中文的翻译好,你不服不行。我虽然现在读英语原版确实不如读中文书快,但是只要一本书有英文原版,我一定读原版。
微积分是整个金融学中衍生品部分的基础。看起来好像根本无关,但是你数学不好,你就不可能做好量化。
你真的无法判断什么技能对你有用,未来太远,我们谁都不是先知。
很多当初我觉得没有用的东西,我最后都用上了。
而很多我觉得没有用而没有好好学的技能,如今都变成我的桎梏。
我现在回首去看高中,只会觉得懊悔,有些基础打得还不够扎实,而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二、学历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硬通货
人活在世上,都是靠通货过活的,有的是硬通货,有的是软通货。
硬通货就是,钱,长相,文凭,工作。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拿来硬性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软通货就是,学识,待人处世的方法,涵养,性格。这些都是要接触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的。
文凭是硬通货。多少人仅凭长相就可以决定与某个人的交往,多少人仅凭钱就可以决定与某个人的关系。你改变不了长相,短期内你改变不了钱,你如果还在高中,你至少可以改变文凭。
而学识是软通货,接触一个人,总要一段时间你才能知道这个人到底有多少学识。
以后无论你多成功,多失败,软通货都可以隐藏、都可以改善,硬通货你一辈子改不了。丑就是丑,穷(短期内)还是穷,三流学校还是三流学校,三流工作还是三流工作。
你不信,我给你举个栗子,某人在知乎上说,我来自斯坦福,麻省,牛津,你是不是立刻就心生敬意?
但是某人要是说,他读了很多专业书籍,你对他的敬意就少很多了。
为什么?因为文凭是硬通货,你立刻就看得到的,而学识这种通货你不一定立刻看得到效果。
这些所谓的硬通货,软通货,是要怎么获得的?
还不是高中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的努力达成的。你想要拿好文凭,你得好好学,你想要有好学识,你也得好好学。
你搞艺术,你就考最好的艺术学校,保证你身边都是未来之星。
你搞体育,你就去最好的体育学校,保证你受到最好的教育。
你要创业,你就去清北,保证你拿出名号别人看高你一线。
你要搞金融,你就去国外常青藤,保证你是target school。
这所有的前提,都是你现在好好学习。
有些大道理,你不到一定岁数真的不一定懂。但没关系,先把硬通货搞起来,才是硬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