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中国,有多少程序员干到40了?那么其他人去干什么了?

回答
在中国,关于“程序员干到40岁有多少”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官方统计数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行业观察、普遍的讨论以及一些非正式的调查和分享来推断和理解这个现象。

关于“有多少程序员干到40岁”的推测和观察:

1. 比例上可能不是大多数,但绝对数量不少: 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IT行业的快速发展,即使只有一小部分程序员能持续在这个行业工作到40岁,这个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但如果和所有进入IT行业的人数相比,能稳定、高薪地在纯技术岗位工作到40岁的人,可能并不是绝大多数。

2. 行业筛选效应:
技术更新迭代快: IT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新的编程语言、框架、工具层出不穷。40岁以上的程序员如果不能持续学习和适应,很容易被年轻、更有活力的技术人才所替代。
体力和精力的要求: 有些高强度的开发工作,尤其是在项目压力大的时候,对程序员的体力和精力要求很高。年轻人在这方面通常更有优势。
“35岁危机”的讨论: 虽然“35岁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讨论,但很多时候它也指向了40岁这个年龄段。很多程序员在3540岁之间会面临职业瓶颈,薪资增长可能放缓,或者面临来自年轻人的竞争压力。

3. 成功坚持到40岁以上的程序员,往往具备以下特质:
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 他们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栈,掌握前沿技术。
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领域专长: 他们可能在某个细分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良好的软技能和沟通能力: 除了技术能力,他们往往具备优秀的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和项目管理能力。
转型到管理或架构岗位: 很多资深程序员会在职业生涯中选择转型,从纯粹的编码者转向技术管理、团队领导、架构设计、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角色。这些岗位对经验和全局观的要求更高,年龄和资历反而成为优势。
创业或成为技术顾问: 一部分人会选择自主创业,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开创事业;另一部分人则可能成为技术顾问、架构师,为企业提供高层次的技术指导。
选择稳定的大厂或国企: 一些程序员会选择进入大型互联网公司、国企或事业单位的IT部门,这些地方通常相对更稳定,对年龄的包容度也更高一些。

那么其他人去干什么了?

如果不能继续在纯技术岗位上坚持到40岁,或者主动选择离开技术一线,这部分人通常会进行以下几种转型:

1. 转向管理岗位:
技术经理/团队Leader: 这是最常见的转型方向。他们从写代码的角色转向管理一群程序员,负责项目规划、任务分配、团队建设、进度跟踪、人员评估等。
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对业务和产品的理解也会加深,可以转型为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交付;或者转型为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规划、设计和迭代。
技术总监/CTO: 在大型企业或初创公司中,有经验的程序员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的技术管理职位,负责公司的整体技术战略和研发方向。

2. 转型为架构师/高级技术专家:
系统架构师/解决方案架构师: 专注于设计和规划复杂的系统架构,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这类岗位对技术深度和广度要求极高,是技术能力的“高地”。
领域专家: 在某个特定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成为专家,提供深度技术咨询或参与核心技术研发。

3. 转行到相关领域或非技术岗位:
技术支持/运维: 转向更侧重于系统稳定运行和客户服务的工作。
售前/售后技术: 利用技术知识和沟通能力,为客户提供技术方案咨询或售后技术支持。
教育培训: 成为大学教师、职业培训讲师,传授技术知识。
创业: 利用技术和行业经验创办自己的公司,可能专注于某个细分技术领域或产品开发。
转行到其他行业: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IT行业压力大或不适合自己,选择完全转行到其他行业,例如金融、房地产、内容创作、电商运营等。他们可能利用自己在IT行业锻炼出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或项目管理经验,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

4. 成为自由职业者/独立开发者/技术顾问:
一些资深程序员选择不依附于任何公司,成为自由职业者,承接项目;或者成为技术顾问,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总结一下:

在中国,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并非一条单行道。虽然“35岁危机”和对年龄的担忧是真实存在的,但它更多地反映了行业对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的高要求,以及岗位性质的变化。

能干到40岁以上的程序员,绝大多数都已经完成了某种程度的“转型”或“升级”,他们不再仅仅是写代码的“码农”,而是具备了更深厚的技术功底、更广阔的行业视野、更强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或者成功地将技术能力转化为管理能力或商业价值。

而那些选择离开或未能继续在技术一线工作的程序员,也并非就此“消失”,而是将他们在技术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能力,应用到了更广泛的职业领域中。IT行业的高速发展,也为这些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因此,与其问“有多少程序员干到40岁”,不如理解为“有多少程序员在40岁时依然在IT行业内以某种有价值的方式发挥作用”,这个比例应该是相当大的,只是他们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可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流行学编程,其中有些是真爱,有些是跟风,那时写程序是种时尚就像现在大学流行玩王者荣耀或吃鸡一样。

我的同学里能写几句代码的大约有30多人,占了同系同年级的20%左右。

其中8-10个人毕业以后从事软件开发,就是当了程序员。

20年过去了,如今还坚持写代码当程序员的只有2-3个人了。

其他人,有的转管理了还是在IT业,有的赚到足够的钱退休了,有的转去其它行业了,销售、投资、做小生意的都有。

任何行业的技术岗位都差不多,年轻时入行,20多年后还在坚持做技术的总是少数人,即使是医生律师这种专业性强的,能干二十年的都不多。何况程序员从总体上看,专业性并不强,入门的门槛比较低,聪明点几个月就能上手做项目。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对身体有影响,都会有些小毛病,当程序员并不会更严重,起码当程序员对皮肤好,没有风吹日晒雨淋。

整天坐着不动不是程序员的职业要求,而是你个人选择或者偏好,这个工作很自由你随时可以起来活动,上班时间出去溜达一小时也没人管你。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被淘汰,有些人发现了更好选择,留下来的总是少数人,什么职业不是这样呢?因为年轻时可选择的岗位少,年龄大了选择就多了。比如,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管理岗位基本是没有的,总工程师,主任医师,架构师这种高级技术岗位也是没有的。

而竞争淘汰更是存在于大多数行业,比如 销售按业绩末位淘汰很多都是明文写在公司制度里的,比程序员的淘汰残酷多了。

选择一个行业,主要看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有没有优势,这个行业是不是有发展潜力,而不是看行业本身有多少小毛病。

我选择做程序员是因为,一是我喜欢编程,二是我聪明学习能力强,在这个行业有竞争优势,三我看好IT行业的前景。

至于一些问题可以想办法克服,比如身体问题,每周两次健身就能解决,每周4个小时而已。

如果有人说每周4个小时时间都没有,以我从事程序员20多年接触过上千程序员的经验来看,纯粹胡扯,他就是懒,他有的是时间看片,打游戏,和不可描述。

user avatar

今年 47,快五十了,每天编程时间平均六到八小时。

身体肯定比不上年轻人了,三十岁的时候,我连续编程时间可以在二十小时以上,经常有人第一天上班看见我在公司,第二天上班看见我还在公司。

年纪大了,明显容易疲劳,工作到两点以后,也就写不了什么了。一度身体状况也很差,过敏性鼻炎,颈椎病,肩周炎,周期性闹肚子等。

去年开始进健身房健身,同时去看康复医疗医生做姿态矫正。几个月后这些问题明显改善,鼻炎基本控制住,颈椎病不再犯,偶尔不适,也可以自己迅速调整。

但是颈椎和腰椎还需要长时间调整。

目前在维持阶段,仍然坚持健身,精力明显比锻炼前好太多了。姿态矫正前,虽然没什么运动量,但是身体长时间出于扭曲状态,等于 24 小时在消耗精力。矫正后,虽然经常高强度器械训练,但是其它时间,身体出于比较放松的状态,因此反而精力更好。

程序员是个熟练工种,时间长了,一定会有职业病。我总结我的职业病有三个:

一、颈部前倾,参见:什么锻炼可以改善脖子前倾?

二、腰间盘突出,参见:腰间盘突出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怎么注意锻炼与防护?

三、左肩内扣【操作 ^C ^V 】,导致左臂行动受限

————————— 补充 ————————

为了自证年龄,补近照一张。


————————— 继续补充 ————————

评论有同学问为什么要熬夜,为什么要工作这么长时间。这个还是要看人。对我而言,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写程序,是一种减压方式。编程带来的乐趣,比打游戏,看美剧要爽得多。你们看到我在工作,其实我在打游戏。

至于效率。我大学毕业设计,自己一个人汇编语言项目代码量,比其他人一个组五六个人写的 dbase 还多。随着积累的代码量越来越多,现在的开发效率自己觉得还是越来越高的。

——————— 回复评论和私信 ——————

照片是这个月的近照,童叟无欺。

康复医生要找靠谱一些的,什么盲人按摩洗头小妹就算了,中医院的按摩科相信的话自己去,我去的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疗科,决定在那就医的原因是主任上来没跟我讲一句经络和五行八卦,讲的是骨骼和肌肉,以及因此会因此的身体的病痛。

后来日常的治疗,有的医师也会跟你说经络什么的,听听就好了,有的医师也会从骨骼和肌肉的角度和你交流。

推拿正骨,中西医都有,手法大家也都差不多,但是中医讲不明白。现代解剖学从肌肉骨骼和神经的角度解释得非常详尽。

光推拿也并不能持久,还是要辅助锻炼,和改变生活习惯。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肌肉,才有能力主动调整姿态,改变生活习惯,就是要彻底消除职业病的病因。毕竟每次治疗还是蛮贵的,不能一辈子靠医生。

—————————————

今天五十了,过来打个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关于“程序员干到40岁有多少”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官方统计数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行业观察、普遍的讨论以及一些非正式的调查和分享来推断和理解这个现象。关于“有多少程序员干到40岁”的推测和观察:1. 比例上可能不是大多数,但绝对数量不少: 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IT行业的快速发展.............
  • 回答
    要回答中国倾全国之力研究核聚变需要多少年才能实现可控稳定对外发电的程度,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技术、工程、经济和社会系统工程的集成。我们抛开那些空洞的预测,来聊聊这背后到底牵扯着哪些关键的环节和挑战,以及“倾全国之力”这个概念的真实含义。首先,我们要明白,核.............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钢铁雄心》这个在中国有多少玩家的事儿,尽量说得细致点,也避免那种死板的AI腔。要精确统计《钢铁雄心》在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活跃玩家,这其实是个挺难的事儿。 Paradox Interactive(也就是开发《钢铁雄心》的公司)官方应该是有一些数据的,但这些数据通常不会对外完全公开,尤其.............
  • 回答
    中国有多少个地方,或许就有多少种烧饼,这句话一点不夸张。从北方的葱油饼、油酥饼,到南方的芝麻烧饼、鲜肉烧饼,再到中原地区的酱香饼、阜宁大糕,每一种烧饼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烧饼之所以在中国如此受欢迎,原因多方面,可以从历史、文化、口味、便利性等角度来解读: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烧饼的.............
  • 回答
    在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通常会聚焦于那些受益于高铁的地区,例如交通枢纽城市、沿线城市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方,由于各种原因,在高铁时代显得相对“被抛弃”了,发展机遇不如高铁网络覆盖的地区突出。要精确统计有多少“被抛弃”的地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被抛弃”本身就是一个.............
  • 回答
    .......
  • 回答
    在中国,大麻的合法化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其可行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法律法规到社会观念,再到国际影响,都构成了审视这一问题的关键维度。首先,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中国目前对大麻的管控是极为严格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及相关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管制条例,大麻及其制品被列为毒品,非法种.............
  • 回答
    在中国,关于有多少打过官司的人能得到“公平的审判结果”,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精确量化的问题。法律的公平性是一个理想状态,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公平的审判结果”以及影响它的因素:一、 如何定义“公平的审判结果.............
  • 回答
    截至2022年,中国境内的非洲裔(通常被俗称为“黑人”)人数并没有一个官方、精确的统计数字。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并不按照种族或肤色进行细分,而是以民族为划分标准。非洲裔人口在中国主要属于少数民族的范畴,而且其构成也比较复杂,包含来自不同非洲国家、因不同原因(学习、工作、婚姻、商业活动等)在.............
  • 回答
    关于“中国历史常识”在一般中国城市人口中的普及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复杂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因为它不像考试分数那样有个标准答案,而且“历史常识”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让你感觉像是听一个对中国社会有了解的朋友在跟你说。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什么叫“中国历.............
  • 回答
    .......
  • 回答
    赵本山在中国,这“牛”字,可不是随便说的提起赵本山,在中国,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到底有多“牛”?这得从很多方面来看,而且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就好比你问一个地里长大的庄稼人,这庄稼收成好有多牛?他会告诉你,风调雨顺、土地肥沃、人勤劳,这才能有好收成。赵本山这“牛”,也是时代的产物,是他个人的.............
  • 回答
    在中国做医生,这真是一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它不像我们看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每天都是惊心动魄的抢救,也不是每天都高高在上,受人敬仰。实际情况,是夹杂着太多现实的色彩,有令人欣慰的,也有让人无奈的。从“好”的方面来看,这份职业确实有其独特的光辉: 救死扶伤的满足感,无与伦比。 想象一下,一个危在旦夕.............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最古老、也最深刻的思考范畴之一:我们并非孤立的存在,某种更强大的力量或智慧一直在以某种方式与我们沟通。要准确量化“有多少人相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类信念往往是私密的、个人化的,而且形式多样,很难被纳入统计数据。但我们可以探讨这种信念的普遍性、历史渊源以及它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 回答
    看到美国青年在中国声称有200多名女性想和他发生性关系,这事儿,怎么说呢,挺让人琢磨的。从不同角度来看,它能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论。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 “吹牛”的可能性非常高。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夸大其词或者虚构事实来吸引眼球、博取关注是很常见的现象。一个来自美国的年轻男性.............
  • 回答
    绝地求生里的满配装备,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llevarlo en la vida real, un soldado con entrenamiento puede soportarlo, pero con muchas dificultades. Vamos a desglosar el peso .............
  • 回答
    在中国,普通人想要维权,这就像是趟过一条长且浑浊的河,河道复杂,水流湍急,岸边布满荆棘,有时候甚至连方向都很难辨认。你说难不难?那可真是难,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只是这中间的曲折和耗费,往往超出了很多人最初的想象。第一道坎:信息不对称和知识盲区你想维权,首先得知道“怎么维权”吧?但很多普通人在这方.............
  • 回答
    在转基因技术(GM)的争论中,确实存在着一个相当数量的“挺转派”(proGMO)人士,他们并不认为转基因作物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有益,或者说,他们对这项技术持更为审慎和辩证的看法。与其说他们是“挺转”,不如说他们是“理解并支持在审慎条件下应用转基因技术的人”。他们的观点往往更加 nuanced(细致入.............
  • 回答
    在当今社会,厨师的工资水平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而且这个话题的内容也相当丰富,远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能概括的。它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就像烹饪一样,需要多种食材的搭配才能出味。首先,我们得明白,厨师这个职业的范围非常广。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把路边摊的小吃师傅和米其林餐厅的主厨放在同一个工资水平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