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气候变了。
我们看到的罗马士兵都是这样的:
光着膀子,光着腿,穿拖鞋。
他们为什么这样穿呢?因为热,罗马是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尤其是到了夏天,非常炎热。
几乎所有国家古人都是留长发,只有罗马帝国是短发,不蓄胡子,人也长得矮小。
不穿衣服,长袍子披在身上。
因为气候热,天天出汗,罗马人特别喜欢洗澡,泡完澡后也不担心感冒。
但是,罗马帝国在公元400年后逐渐灭亡,欧洲的经济文化政治重心向北转移,日耳曼区转移。
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德国前身)。日耳曼区是寒带,我们明显看到他们穿得都特别多,都是高级天鹅绒,特别厚实。还有白丝袜。为了保温,都留长发。
德国是很冷的,我去过纽伦堡,纽伦堡还不是德国北方,偏东南,但11月就下雪了,非常冷。上海11月份我还穿短袖呢。
这种气候不能经常洗澡,在古代,一旦感染风寒就是死路一条!
这是英女王卫队,一看就穿得暖和。
英国的冬天是这样的。
百科上说,伦敦年平均降雪16天。
这是罗马城内的梵蒂冈卫队,一看就穿得凉快。
PS;评论区有点跑题,我在对比日耳曼区和罗马谁冷,不是比上海和伦敦谁冷。
2,社会变保守了。
古罗马的黄金时期是“三巨头”时期,分前三头和后三头。这时候气候温暖,社会风气开放,也叫糜烂。《古罗马艳情史》就是这个时期的。
在400年后,罗马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成为国教,修女,修士,修道院,神父,祷告……社会风气突然保守了。
不仅如此,宗教统治了一切,又叫黑暗的中世纪。
都洗得起澡了,谁还成天嚷嚷洗澡呢,边际边际边际,微积分就那么难吗!
我提一个次要因素的原因:天主教的自虐文化。
天主教成为国教后,很快开始腐化堕落,但任何组织都有新潮流方向也有抵抗的可能,就是否定之否定之螺旋式发展。
于是天主教里面的精英分子为了反抗奢华堕落的风气,他们开始了一种“逆向腐化”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虐行为,来表达自己虔诚上帝的决心:
比如我曾经当过主教,声名显赫,本可以享受世俗荣华富贵,我偏不,我放弃一切财富权势,躲在山上的破洞里、吃最差的食物,睡在地上,每天就是读经祈祷,或者给山下村里人传教——这能不叫圣人吗?现在遇到也得膜拜啊。
这其实是一种复古行为,基督教刚兴起的时候,有很多圣徒都是通过抛弃万贯家财和故意过野人一般的灵修生活而闻名的。
这自虐灵修行为复古之后,很快就风靡欧洲,衍生出修道院文化,借着受苦超凡入圣更接近上帝。
很快这种修道院文化也开始“内卷”,就是谁受苦狠,谁就更虔诚嘛:
有人就开始用刑鞭自抽,就是鞭子上裹上兽角和铁刺,跪在地上从上往后抽自己后背,一下就钩开皮肤、鲜血淋漓。
因为人是罪人嘛,耶稣也受过鞭刑,信徒难道不该经历主子的遭遇吗?这是赎罪。
有个著名的圣徒,每天打自己一次,后背结不了痂,时间一长袍子和后背黏在一起了;所有君王和领主们奉他为圣徒,以见他一次或者吻他的脚为荣。
结果很快流行开来:修道士或者虔诚信徒遇到事了,比如国王想大胜仗、贵族想升级爵位、教士觉得想修女是大罪,就开始抽打自己,打到自己遍体鳞伤;甚至是很多修道院的标配修行,每周哪天忏悔的时候,就啪啪抽得自己满后背血。
问题是你把自己后背打得全是伤痕和血,在结痂之前不能洗澡的。
于是德高望重的圣徒们都是浑身臭烘烘的,贵族平民肯定要学教士们,哎呀哦,看看不洗澡就是有圣眷有道德。
所以在这段自残风气盛行的时候,不是以不洗澡为贵,而是那些引领潮流的人没法经常洗澡(全是伤口),贵族平民们不太敢学自残,但不洗澡可以学嘛,就形成风气了。
==================================================
下面@七休的回答很合理:
①地理原因,欧洲重心从地中海沿海转移到纬度高而寒冷的北欧地区;
②经济原因,由古罗马的城市文化转进到零散庄园文化。
为什么古罗马贵族喜欢洗澡而到了中世纪欧洲贵族们就不洗澡了? - 七休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638057/answer/2138014977
古罗马浴室什么情况我不知道,现代高卢军队浴室我是知道的。
反正男女都在一起,我还算不害羞,出差东北澡堂子里锻炼出来的。原先我也不知道,反正去就去呗。洗着唱着发现有一金色长发飘过,仔细一看是个女的。一来二去对上眼了,于是发现跑题了,我们言归正转。
中世纪其实是洗澡的,到了黑死病时期才不洗澡了。主要也是死亡率实在太高了,一说洗澡能传染,那谁还敢洗澡。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世纪实际上人口是增长的,但是城市管理远远没有同步增长。这黄白之物还都倒在马路上呢,你让他们洗澡有点为难了。
洗澡的成本也有点高,中世纪没怎么搞古罗马那种引水工程,那用水应该就比较贵了。
同时期的水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城市喝水基本不能喝。人都喝麦芽酒代替喝水,不然基本要英年早逝。味道怪怪的水自然也不能洗澡了。
欧洲没什么值得一提的超大流量河流,不像中国或者日本。中国有大江大河,那巨大水流量要以古代生产力来污染还是有点困难,日本则有温泉。
还有一个燃料和自然水体水温,中国河水20多度,欧洲常年十几度,那烧到40度马马虎虎舒服泡澡消耗燃料可不是翻倍了。中国农业发达,稻草和麦秸秆总是有的。欧洲搞四圃轮作,牛马的草料也是要种的,无形中种植燃料的总量就少了。然后中国雨热同期,等大量需要燃料了也不下雨了,草也都晒干了。欧洲那冬天蒙蒙西雨,烧潮湿麦秸秆怕不是要英年早逝。所以他们必须是烧劈柴,可不就是贵了么。烧稻草可以瞬间升温,瞬间灭火,半小时烧一桶热水顺便做饭然后灭火。老式的灶都是锅旁边还有一个烧水的罐,常年有热水。劈柴就不一样了,柴少了水不热,柴多了洗完澡那柴还能烧半天,所以必须大型公共澡堂才经济,但是无引水渠道,又据说传染疾病,于是不洗。但是你看欧洲人的茶炊就是一块木柴烧半天,经常24小时烧着,保持随时有热水喝,还能给房间升温。
好了,我想我应该说明白了,其实就是欧洲洗澡贵。
百赞感谢,好家伙,屎尿屁是知乎的财富密码?我们不对劲
你以为的古罗马浴池:
干净的清水,弥漫的水汽;
浮在水面的托盘,装着美味的水果和红酒;
男女混浴没有隔阂;
有时用来谈些公事;
实际上的古罗马浴池:
主要用作“公事”,大的或者小的;
确实混浴,除此之外还有猥亵下流的声音和欢笑;
托盘及食物付费,同时如果请奴隶为你看管衣服也要额外收费;
你很难认为充满“公事”、“猥亵”和奴隶的地方是清澈的吧?
另外中世纪不洗澡并不是一直这样,而是到中后期,医生提出了“热水澡会打开身体的‘门’,让瘟疫和疾病进入身体”,部分人才开始减少洗澡频率甚至不洗澡。
伊丽莎白一个月就洗一次(普遍认为,伊丽莎白有洁癖),在她死后三十多年的路易十四却一生只洗三次,你看,如果你是顶级领主的话,洗澡也是你个人的自由。
重要的不是你如何选择的,而是你的领主如何选择的,这叫潮流,aka统治者的意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