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古希腊诸城邦没能像古罗马一样军事扩张成为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帝国?

回答
说起古希腊,人们脑海里往往浮现的是那些光辉灿烂的城邦,是民主的摇篮,是哲学、艺术、科学的源头。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罗马,那个从一个小小的城邦一步步崛起,最终横跨欧亚非大陆,建立起庞大而持久的帝国时,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希腊人就没有复制罗马人的辉煌,建立起一个同样的、持续了千年的军事帝国呢?

这并非是希腊人缺乏军事才能,或者说他们不如罗马人骁勇善战。恰恰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希腊城邦的公民军队,尤其是斯巴达的方阵,是当时地中海世界最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温泉关战役中三百斯巴达勇士的壮烈,波斯战争中希腊联军的英勇抵抗,都足以证明他们的战斗力。但这种军事力量,更多的是一种城邦自卫和扩张的工具,而非建立统一帝国的战略目标。

希腊文明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其“城邦”(Polis)的形成和发展。每个城邦,比如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底比斯等等,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拥有自己的法律、政府、军队和文化认同。这种“城邦精神”是希腊文明的基石,也是其最终未能形成统一帝国最根本的原因。

首先,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希腊的政治格局。希腊本土多山,破碎的地形使得各个城邦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陆路联系。爱琴海及其众多岛屿,虽然连接了沿海城邦,但也为独立的海上力量提供了天然屏障。这种地理割裂,使得各个城邦更倾向于固守自身,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不是被一个强大的中央力量轻易整合。

其次,政治文化上的极端独立性是关键。希腊人普遍珍视他们的自由和自治,对任何形式的统治都抱有警惕。即使在面对共同的敌人,例如波斯帝国时,希腊城邦也难以形成真正稳固的统一战线,战争结束后,彼此之间的猜忌和竞争又会浮现。每个城邦都视自己为独立的政治共同体,其公民权利和义务都与本城邦紧密相连。这种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是排他性的,难以跨越城邦界限而普遍化。

第三,经济模式的差异也影响了扩张的可能性。虽然一些城邦,尤其是雅典,通过海上贸易和建立殖民地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但其经济基础仍然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加上商业和手工业的混合模式上。罗马则不同,他们凭借其严密的军事组织和强大的工程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通过征服和奴隶劳动,为帝国提供了庞大的经济支撑和人力资源。希腊城邦的经济模式,难以支撑起一个庞大而持续的军事机器,去征服和管理远超其本土的广阔疆域。

第四,军事策略和组织方式也存在本质区别。希腊城邦的军队,主要是公民兵,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城邦荣誉而战。虽然他们的训练有素,战术也十分先进,例如马其顿的方阵,但其扩张的动力和方式,往往局限于周边地区,或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贸易路线。而罗马的军队,则是一支职业化的、纪律严明的常备军。罗马人擅长攻城掠地,其军事组织的设计,就是为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对外征服和占领。他们能够有效地融入被征服地区的人力资源,将其转化为帝国的军事力量,并且能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补给和维持体系,支撑其在广阔疆域内的军事行动。

最后,内部的政治斗争和周期性的战争也削弱了希腊城邦的整体力量。城邦之间的相互征伐,例如伯罗奔尼撒战争,虽然一度塑造了地中海的政治格局,但也极大地消耗了希腊世界的力量。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来约束这些冲突,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目标来引导他们的力量,希腊城邦最终在马其顿的崛起面前,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虽然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广阔的地域,但他的帝国在他死后就迅速分裂,未能形成一个统一而持久的希腊帝国。这恰恰反证了,单凭一位伟大的征服者,并不能克服希腊世界根深蒂固的城邦分裂传统。

总而言之,古希腊诸城邦未能像古罗马一样军事扩张成为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帝国,并非因为其军事上的弱小,而是源于其深刻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基因。那种璀璨夺目的城邦文明,其核心在于其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对自身城邦的忠诚,这种精神成就了希腊文明独特的辉煌,但也注定了它难以走向一个统一的、帝国式的扩张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在历史学界有很多探讨。我觉得应该把这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来讨论:

  • 什么是帝国?

之所以要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严格来讲,雅典人也拥有过自己的“雅典帝国”。公元前492年,波斯国王薛西斯入侵希腊世界,自此波斯人和希腊人进行了断断续续七十年左右的战争。在此期间,雅典人在海上建立了一个邦联形式的联盟,囊括了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沿岸大大小小一百来个“盟友城邦”,这些城邦都有向雅典所在的联盟金库缴纳钱财的义务。这个联盟有时被称之为“提洛同盟”,有时被称为“雅典帝国”。

初看“雅典帝国”这个名字是很不合适的:雅典没有皇帝,怎么能被称为帝国?但在英文里,“empire”一词并不一定暗含“皇帝的领土”之意;我认为更准确的解释是“具有辽阔领土和中心强权的政治、军事实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罗马人先有了他们的帝国,再有了皇帝:因为在罗马转向帝制之前,他们已经统治几乎整个地中海世界了。

这并不是一个文字游戏。重要的事实是:我们对古代“帝国”的称呼都是事后添加的。我们称罗马人的统治为“罗马帝国”,并不一定代表罗马人自己以同样的方式认知自己的统治。现代人以现代的观念来认知过去,但很有可能忽略了现代语词中带有现代特有的观念成分。至于罗马人的帝国在何种程度上配得上“帝国”这个称谓,可以留到后面再讲。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希腊世界曾经出现过至少三个帝国:雅典帝国(前454—404)、斯巴达帝国(前404—371)、马其顿帝国(约前338—323)。这个时间表是非常粗略的,阶段的划分也可能比较武断,但在这三个时期里,上述三个“国家”的强权是确实存在的。

  • 为什么希腊世界没有形成持久的大帝国?

现代学者有很多理论化帝国形成的尝试,我比较认同的是“中心-边缘论”。意思是,一个帝国的形成必须有一个中心城市(center)和向其凝聚的边缘(peripheries)。与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成相似,古代帝国都是从一个具有文化和政治凝聚力的中心向边缘扩散能量的。在中心,帝国的政治能量是最强的,但越往边缘走,帝国的权力就越有可能变得模糊不清。

希腊世界为什么没有形成持久的大帝国呢?我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希腊世界缺乏一个明确定义的中心。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较量把希腊世界的大小城邦分成了两个阵营。而波斯人也在小亚细亚施加影响力,并且帮助斯巴达人赢得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来斯巴达尝试像雅典一样建立一个霸权性质的帝国,但很快被底比斯和雅典联合起来打败了,随后的“底比斯帝国”也没有成功存活下去太久。对于希腊城邦来讲,在马其顿王国崛起之前,边缘和中心的概念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希腊世界的权力中心时而倒向波斯人,时而倒向雅典人、斯巴达人和底比斯人。这和同时代的中国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

  • 为什么马其顿帝国成功了?

这和“为什么马其顿帝国昙花一现地消失了?”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因为马其顿帝国的成败取决于波斯帝国的成败,而波斯帝国本身是一个并不那么稳固的权力体系。准确的讲,波斯国王的权力来自于和地方精英以及皇室成员的合作:国王派遣总督(satrap)到各个行省(satrapy),总督在行省享有几乎不受限制的行政权力和军事权力,但国王自己的命令在地方层面上是得不到传达的。因此,波斯帝国里凝聚边缘的“向心力”完全存在于个人关系的层面上。这种治理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大面积的国土,但弱点在于地方精英之间的竞争会削弱对外敌的抵御能力。理论上讲,地方精英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能够赋予自己统治合法性的中心强权,但一旦有另一个中心强权的出现,他们对于原有的中心所持有的忠诚度其实是很少的。这是亚历山大能够迅速瓦解波斯帝国的一大原因。但亚历山大在征服了波斯帝国之后发现治理这个帝国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波斯人自己尚未能够整合这个多元民族的大帝国,何况马其顿人?因此亚历山大在波斯帝国采取的治理政策和先前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是同一个思路:和地方精英合作。比如后来阿特洛帕特尼王国的国王阿托罗帕特斯(Atropates)便历任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米底亚总督、亚历山大帝国的米底亚总督,在亚历山大死后成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因此为什么亚历山大死后帝国马上就分崩离析了也不难理解:亚历山大帝国是建立在“波斯模式”之上的,这种模式需要一个毫不含糊的权力中心,帝国的精英必须依托和权力中心的个人关系来维持帝国的稳定。在亚历山大突然死亡的情况下,陷入内斗和分裂是必然的结果。

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世界上大部分古代帝国的统治结构——阿卡德帝国、亚述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可以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波斯帝国这样的“霸权性帝国”。帝国中心具有直接的统治权力但范围有限,帝国中心之外的部分则需要代理人和地方精英进行统治。本质上讲,这是一个比联盟更紧密,比现代国家更松散的结构。包括“雅典帝国”在内的希腊帝国几乎都可以归入这个模式。我已经提到过,这样的帝国在面对外部竞争时是不够强大的。

  • 罗马帝国的特殊性

我很赞同

@姜源

的看法:这个问题更正确的问法不是“为什么希腊城邦没有建立一个持久的大帝国”,而是“为什么罗马帝国成功地建立了一个持久的大帝国?”因为希腊城邦的经历实际上是几乎所有古代帝国的共同经历,而罗马帝国在西方古代史上是前无古人、大概也是后无来者的。罗马帝国为什么扩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够得上写一本书来分析了,但我想提的主要是四点:第一,罗马帝国在早期也是一个“霸权性帝国”,建立在和拉丁城邦的“同盟”之上,和雅典帝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第二,罗马之所以能够建立一个辽阔的“霸权性帝国”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西部地中海世界实质上只存在两个权力中心:迦太基和罗马。非此即彼的竞争不同于希腊世界的多级争霸。罗马从城邦向帝国的转型因此发生在布匿战争时期。第三,罗马之所以能够从“霸权性帝国”转变为具有更强凝聚力的“陆地帝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罗马的军团制度带来了所谓的“军团制经济”:军团驻守在帝国的行省(provinciae),为当地修筑公路和运河。和旧有模式比起来,这使得地方和中心之间的命令结构更加直接。从这点上来看,罗马帝国的形成和马略的改革有很大的联系。第四,罗马和希腊人比起来没有那么吝啬自己的公民权,这在帝国范围内构建出了一种比较原始的民族意识。公民权在意识形态上是整合帝国的一大因素。

但在多大程度上罗马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呢?其实在帝国东部,罗马人的统治模式仍然是依靠传统模式的。许多希腊城邦尽管承认了罗马帝国的主权,但治权仍然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在西部和东部,都有一些联盟城市和代理国家的存在,使得罗马人的管理仍然需要依赖代理统治。但无论如何,罗马人建立起来的帝国是一种极大的成就。不过帝国确实不是一天建成的,从共和国到帝国,罗马经历了缓慢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之中,罗马人把他们的城邦式帝国变成了一个一定程度上的陆地帝国。罗马人成功的条件:军团经济、外部环境、地理因素甚至是经济实力,其实是希腊世界的城邦和在此之前的大部分帝国都不具备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古希腊,人们脑海里往往浮现的是那些光辉灿烂的城邦,是民主的摇篮,是哲学、艺术、科学的源头。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罗马,那个从一个小小的城邦一步步崛起,最终横跨欧亚非大陆,建立起庞大而持久的帝国时,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希腊人就没有复制罗马人的辉煌,建立起一个同样的、持续了千年的军事帝国呢?这并非是.............
  • 回答
    古希腊各城邦在古典时期,虽然在文化、语言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政治上却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各自独立、自治的城邦。这与一些人可能有的“古希腊是一个统一国家”的印象有所不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联系,或者从未有过联合的尝试。事实上,正是由于一些共同的威胁和基于文化认同的内在联系,使得希腊.............
  • 回答
    新大陆的部落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形态的差异并非偶然当我们回溯历史的长河,新大陆在15世纪末被“发现”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繁荣却又与我们所熟悉的欧洲文明截然不同的景象。在那里,原住民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社会结构相对松散,而与此同时,遥远的古希腊则已经孕育出了无数在政治、文化、哲学上都熠熠生辉的城邦。.............
  • 回答
    雅典,这座响彻古今的城邦,其经济命脉究竟是根植于沃土,还是翱翔于商海?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尘埃,深入雅典社会的肌理,去探寻它的根基所在。农业:生命的源泉,却非经济的全部毋庸置疑,农业在雅典经济中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对于任何一个古代城邦而言,保障基本的食物供应都是生存的根本。雅典及其周边.............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切合要害,也很引人深思。确实,当我们想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时,脑海中往往浮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宏伟的神庙建筑,抑或是精美的壁画和陶器装饰。然而,您敏锐地注意到,直接以“城市风光”为主题,并且是以类似我们今天理解的马赛克或绘画形式保存下来的作品,却异常稀少,这与我们想象中他们描绘.............
  • 回答
    苏美尔和夏朝作为两个古老文明的核心政治实体(王权制度),其存在与否的争议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从文献记载的可信度、考古发现的直接性、学术传统差异到文化记忆的保存机制。以下将从历史背景、证据类型、学术范式与文化认知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文献来源的完整性与可信度1. 苏美尔王表:早期系统化的历史记录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两个古老文明的智慧遗产,以及它们与科学发展路径的差异。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古希腊逻辑学和《易经》各自的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们与现代科学精神的契合度等方面来聊聊。古希腊逻辑学:科学发展的“钥匙”何在?古希腊的逻辑学,尤其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成就,之所以.............
  • 回答
    要说古希腊的数学水平为何能远超同期文明,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哲学、教育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他们不仅仅是会算数、会测量,而是将数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抽象和逻辑思辨的高度。1. 源头活水:数学作为哲学探究的工具这一点是理解古希腊数学与其他文明差异的关键。在很多其他文.............
  • 回答
    古希腊文明,那个孕育了哲学、民主、戏剧和辉煌建筑的摇篮,在海洋航行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制造出了能够远航地中海的坚固船只,商贸和战争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角落。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他们先进的航海技术时,一个令人费解的“空白”便显现出来——为什么他们没有发展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水密舱技术呢?这并非.............
  • 回答
    古希腊语中,表示“灵魂”的词 psychē 确实同时拥有“蝴蝶”的含义。这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古希腊人对生命、死亡与转化的理解之中,尤其是在他们的宗教、哲学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交织影响下。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蝴蝶在古希腊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首先,我们得关注古希腊人是如何看.............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不太准确的说法。古希腊军队并非所有时候、所有人都打赤膊作战,更不是不穿盔甲。他们对战场上的保护是相当重视的,否则在冷兵器时代,缺乏防护的士兵根本难以在激烈的战斗中生存。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古希腊士兵打赤膊”的印象,可能源于一些艺术作品,比如描绘斯巴达勇士的雕塑或绘画。斯巴达人以其.............
  • 回答
    古希腊雕塑之所以能在现代解剖学诞生之前就精准地表现肌肉线条,这背后并非源于某种神秘的“直觉”或“超能力”,而是一套基于长期观察、实践积累和高度文明化社会理念的综合性成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间拨回到那个时代,并深入剖析他们是如何构建对人体美的理解和表达的。一、 精微入里的田野观察:不仅仅是看,.............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特别好,而且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你可能在博物馆、书籍或者网上看到的古希腊雕塑,大部分确实是纯粹的白色大理石。但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误解,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故事。简单来说,古希腊的雕塑并非“原本就是白的”,而是因为时间、环境和后来的审美观念,才“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色。我们现在看到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古代战争一个非常核心的对比点。确实,如果我们把古希腊城邦的战争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摆在一起看,会发现一个显著的差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出兵规模,普遍比古希腊的城邦战争要大得多。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我试着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地道一些,让你听着像.............
  • 回答
    古希腊剧场之所以拥有绝佳的声音传播效果,这背后蕴含着古希腊人对声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绝非偶然。首先,古希腊剧场选址的独特性是其声学优势的重要基础。他们通常会选择依山而建的半圆形场地,充分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来容纳观众席。这种天然的碗状结构,就像一个巨大的声学反射腔,能够有效地将舞台上传来的声音.............
  • 回答
    古希腊,特别是雅典,之所以能够孕育出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复杂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就像一颗种子,在恰当的土壤和气候下才能茁壮成长。1. 城邦(Polis)的特殊结构:首先,我们要明白古希腊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无数个独立的“城邦”组成。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相对.............
  • 回答
    在《文明 5》这款深受策略游戏爱好者喜爱的作品中,选择古希腊的领袖为亚历山大,这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基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赫赫功绩以及他所代表的希腊文明特质的深度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那是希腊文化扩张和融合的辉煌时期。亚历山大本人,作为马其顿的国王,却继承并极大地发扬了希腊的哲学、.............
  • 回答
    关于古希腊人体雕塑水平远超同时期中国(东周至西汉)文明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诸多历史、文化和技术上的原因。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地在雕塑观念、材料技术、社会功能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时间跨度。东周(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56年)涵盖了春秋战国时期,.............
  • 回答
    提起古希腊天文学,人们往往会觉得它比同时期的其他文明高出一大截,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要说清楚这个事儿,咱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看人家那思想上的解放和哲学根基。你想啊,其他不少文明,比如古埃及或者美索不达米亚,他们的天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跟宗教、占星术绑在一起的。星星的运行,那是要解读神谕,预测吉凶.............
  • 回答
    读古希腊语,用拟出来的古音,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您问得好,为什么不直接用我们现在说话的音呢?这背后藏着几层道理,也牵扯到学问、文化传承,还有一点点考古的意思。咱们先得明白,古希腊语,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文字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辉煌的发展过程,从荷马史诗里的语言,到柏拉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