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所有“吴亦凡”微信QQ用户自动改成吴签。
百度:所有“吴亦凡”关键词改成吴签。
知乎:双击本页面,本页面关键词“吴亦凡”将自动改成“吴签”(亲测有效)
是双击头像啊,亲们
网易一贯的作风,蹭热度和脱敏划清界限非常快。
不过我想起来,当年我们学校真有个叫吴亦凡的人,仨字都一样的……
咋这么多赞啊,谢谢各位。
我就讲讲那位仁兄的事吧。那是我刚上高一,班里人还没认全,有一次捡到一个文具袋,里面的文具上都贴着标签,其中一块橡皮上写着“吴亦凡”,我那会儿还以为是同学名,就直接吆喝“我们班谁叫吴亦凡啊”
然后全班大部分同学哄堂大笑,我同桌,我一损友,初中老同学,也一起笑话我。
听他解释我才知道吴亦凡是个明星。天可见怜啊,我个压根不关注娱乐圈的死宅,顶多看看跑男,连陈赫都记不住一直叫他曾小贤的,哪里会知道流量明星的名字。
更离谱的是,笑完之后,有个声音战战兢兢的说:“那啥,那文具盒是我的,我真叫吴亦凡”
当时我们俩大眼瞪小眼,那位吴兄掏了学生证,我靠,真叫吴亦凡,仨字都一样。
后来分文理之后这位就不跟我一个班了,但那会儿很多人拿这个名字调侃他,他也很尴尬。
更新,我看评论区有说英语课本也有的,今个儿看到个哭笑不得的通告……
这年头跟知名人物重名真不是个好事
网易在“退换”这方面一直嗅觉敏锐。
当然,这是一种营销。
肖战事件以后,网易大范围退掉乔诗语;
茅野爱衣事件后,网易又几乎是最快退掉茅野爱衣;
这一次则是提供免费改名。
成本不高,和所赚的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好就好在反应快、有声音、蹭得准,能假装一下自己是为玩家的心情考虑的。
至于实际上究竟会不会在游戏里为玩家考虑,那就不知道了。
怎么看?
这妥妥的营销啊
当然在大是大非跟划清界限面前,中国企业总是具有高度的敏锐度跟政治敏感性。
免费提供改名
只需要编写程序检索含有吴亦凡名字的ID,然后发邮件,成本小的可怜。
但是收获呢?
网易形象公关+1
逆水寒大新闻营销出圈+1
知乎热榜+1
好名声+1
另外第一个吃螃蟹的,总归影响力更大一点。
简直算是零成本白嫖好名声
至于连锁反应,或许有游戏公司会跟进。
但是不必太当回事,吴签号称5000万粉丝,但是日常用这个名字做ID的没有多少人。
总得来说,是一个实际性收益远大于付出的营销模范案例。
建议给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奖金。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