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在非一二线城市太普遍了,这些孩子都是过敏宝宝,父母本来就着急,乱投医也是人之常情。
我家神兽也是乳糖不耐受,吃母乳肚子都不舒服嗷嗷哭,去本地妇幼检查一通,医生给开了一种乳糖酶什么的非处方药,但是要去医院对面的药店去买。
我去药店一看,三四个人在买这种药,一聊都是医生推荐的。好几百一盒吃三四天,我可qtmd,以我的社会经验,这里面有事啊。立马去北京儿研所挂急诊,儿研所给的方案是喝水解奶粉加母乳,水解奶粉要是还闹就排气操飞机饱,效果再不好吃点西甲硅油,撑过去头三月就没事了。
所以我建议逃离北上广深的各位,别逃的太远。
和假奶粉事件不一样。
以前假奶粉是穷,买不起大品牌奶粉
而现在的这个水解蛋白是法国进口,价格并不便宜,不存在家长买不起大品牌奶粉的问题。
这个完全就是常见的保健品智商税的问题。
各种老人保健品,成人脑黄金,女人保养品,莆田系整形医院。
只是这次问题到了婴儿身上,引发了众怒。
专门做盈利的企业,只要没有法律禁止,企业会本着利益最大化操作。招聘最能忽悠的销售人员,忽悠容易忽悠的对象,获取最大利润。
至于,这个利润背后是多少白骨,企业不管。
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是缺位的,民不告官不纠。
多少诈骗老年人的公司如火如荼?
只要,企业交税,政府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被老鼠会的P2P集资企业背书,发放纳税奖项。
这就是唯GDP,或者唯经济论,带来的问题。
骗子企业也是企业,在骗子被揭露之前,他对GDP和就业是有贡献的。
中国过去几十年,还有“为人民服务”的传统,到了重大事件,还是人民第一位,经济往后放。
但是日常非紧急时期,GDP和经济又重要了。对社会的危害缺乏有效监督。
最普遍的,996就对吗?
没有一个地方政府因为996,把企业主抓起来,财产没收。
各种买假药的充斥电视台,广播电台,没有一家负责人因为消费者吃死了人被抓起来判刑。
这次爱婴坊,能把负责人抓起来判刑吗?
这种事情,应该有一个底线,危害到身体健康的,就应该有刑责。
员工超过法定劳动时间工作,加班猝死一个,负责人或者企业主领导责任,刑事责任关两年,家族财产没收充公。
企业主遵守劳动法一定遵守的比谁都好。
非法推销有保健品,病一个,推销人和负责人坐牢,财产没收。死一个,推销人负责人偿命。
非法保健品推销的行业立即就冷了。
企业一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财产最多,你立法执行,让有害人体健康的做法风险巨大,敢于冒险的,就会财产没收,人偿命。
企业自然会在风险之外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也会在安全基础上追求财产最多。否则贩毒利润高,怎么贩毒这个行业就是小众呢?
如果,国家那天宣布毒品合法,你立即就会看到大麻商店比便利店还多,大资本全部进入开网店。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立法和执法的问题。
你这次把爱婴坊的相关人员按照法律
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死刑从创始人到网点负责人到销售的几十个人,没收财产与执行死刑网络直播。
婴儿保健品行业立即就风清气正了。
不仅母婴店销售,个别医生也推荐
2019年9月份曾被网友举报
销售固体饮料也不是今年才卖的,18年就有了,只是当时没有出事
为什么推荐
很多回答有说家长“不识字”
后话:关于信任
因为自身疾病原因,我经常去医院。我记得我癌症手术前,因为术前前一天,因为没有穿刺确诊,家人建议我办理出院,等确诊后在手术。
我对家人说:我就医前去过5家医院,看过5个医生,既然我选择他作为我的主治医生,那么我就我信任他,如果手术后出来是良性肿瘤,白挨了这一刀,我认了。你们也别找医生麻烦。
后来手术出来,是癌症,没有白挨那一刀。
但这不代表我信任每一个医生,否则我不会因为同一个问题,去5家医院看5个医生。
知乎上有个话题:不相信医生是什么心态?
我相信医生,但不代表我相信每个我见过的医生。
我尊重我见到的医生,但并不代表我认同他的治疗方式。
譬如我带小孩去公立三甲医院就诊,医生开具不符合医学指南的药物,我不会去反驳,我会默默的付钱,但不会给小孩服用。有时候一出医院就给放垃圾桶了。
因为我知道,医生也需要生活。
我相信某一位医生正确的观点,但我不会去相信他错误的观点。
小儿外科裴医生,自媒体医生大V,如他简介说的一样,传播可靠的育儿健康知识。
我自从有了小朋友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他,通过他的微博,公众号,我学习了大量的、科学的、正确的育儿知识。
正如我前面讲到的,我相信某一位医生正确的观点,但我不会去相信他错误的观点
疫情开始后,裴医生是反对戴口罩的,因为参考是美国CDC指南。
我当时看完他发的这个微博,有点震惊
我作为非医学专业人士,按照当时的新闻报道的常识,我理解戴口罩对控制疫情是有帮助的,对大家来说是最安全的。
因为在感染病毒的无症状期或早起,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病毒,而全民戴口罩,可以防止传播。
尽管我过去育儿的时候,都参考或同意裴医生的观点,但口罩这个问题上,我一点都不信任他。我看微博下的留言,相当多粉丝相信他关于口罩的论点。
我觉得这失去了辨识能力。
我相信某一位医生正确的观点,但我不会去相信他错误的观点。
做到这个确实有点难,因为需要您具有辨识能力,不盲目追从。
再来看个案例:
果壳网的介绍:
2010年,果壳上线,曾喊出目标“成为中国的Discovery”,希望在新媒体时代让科学和技术的传播变得引人入胜。三年过去了,果壳网已从小众爱好者的科学传播品牌,升华为普通人的生活科学伙伴;不断探索获取知识、求得真相的新路径,帮助大家摆脱寻求知识的各种束缚。
果壳网大部分内容也是非常优质的,果壳网的主笔也是非常优秀的。
但不代表所有知识我都相信。
这是果壳网主笔发的一篇微博,主要观点是:
推广随母亲姓,奖励1000块钱后,性别出生比例从128降低到了117.
看似写的非常的科学,实际呢?
这是微博 sevn_shi 解构她如何通过信息编辑,收割网友智商税的
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明白,为什么他会写出这种论点?
为什么?
这个是原文报道:
给父母推荐固体饮料的医生不懂吗?
给父母推荐固体饮料的爱婴坊不懂吗?
我相信不管是推荐这个的医生,还是推荐这个是爱婴坊工作人员,肯定不会给自己的小孩买这个。
那为什么他会做推荐?
其他大家心里都懂。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于信息,学会交叉验证,学会辨识。
如果交叉验证,辨识后,您相信这个医生提供的信息,就不要怀疑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