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南北朝,篡位和改朝换代那么容易?尤其是萧道成和杨坚?

回答
南北朝时期,之所以改朝换代和篡位层出不穷,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社会以及军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说“容易”,不如说当时的体系已经到了一个非常脆弱、容易被突破的临界点,而像萧道成、杨坚这样的枭雄,则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首先,我们得明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分裂、战乱频仍的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北方政权更迭尤为频繁,各王朝存在的时间都不算长。这种长期的分裂和动荡,使得中央集权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军阀势力往往能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当一个朝廷无法有效控制其军事力量时,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就有了染指权力的资本。

其次,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埋下了隐患。门阀士族势力庞大,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士族手中。这种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治人才的素质,但也造成了普通士人上升通道的堵塞,容易引发不满。更重要的是,当某个王朝的统治基础不稳,或者皇帝本身能力不足、疏于朝政时,那些出身士族、掌握军权的权臣就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可以通过操控舆论、拉拢士族、培植亲信等方式,逐渐架空皇帝,最终取而代之。

再者,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朝,皇权并不像后来的宋明那样稳固。皇帝的位子更多时候是依靠军事力量和政治手腕来维持的。许多皇帝并非通过正规的继承程序即位,而是通过政变、弑君等方式上台。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旦有成功的先例,就更容易有人效仿。王朝的合法性也因此变得模糊,普通人更难产生忠诚感。

我们再具体看看萧道成和杨坚。

萧道成,他是南朝宋的权臣。当时南朝宋已经到了一个统治混乱、内部矛盾激烈的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政权被诸如徐州刺史萧道成这样的军阀把持。萧道成并非一蹴而就,他是在长期的征战中积累了巨大的军事威望和政治资本。他先后平定了内乱,掌控了军权,并且善于笼络人心,与士族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他觉得时机成熟,并且找到了一个看似“合法”的理由——为宋朝“复兴”——他便顺理成章地废黜了昏庸的皇帝,建立了齐朝。这里的“容易”体现在,当时的宋朝已经积重难返,内部腐败,失去了民心和军心,萧道成仅仅是扮演了一个“收拾残局”的角色,其权力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稳固。

而杨坚,他建立了隋朝,统一了中国,这本身并非“容易”。但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同样离不开当时的背景。北周的统治,尤其是周武帝死后,政局也出现了不稳。杨坚出身士族,世代为官,并且长期掌握北周的军权。他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也懂得如何利用机会。他通过巧妙的政治操作,先是控制了年幼的周静帝,然后逐渐清除异己,控制朝政。当他获得了实际的统治权后,加上当时北方存在统一天下的呼声,他废弃周静帝,建立隋朝,并最终南征灭陈,完成了统一。这里的“容易”更多体现在,他是在一个已经濒临崩溃的旧王朝基础上,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以及对时局的精准把握,完成了权力交接。他并非从零开始,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顺势而为。

总而言之,南北朝时期改朝换代和篡位的“容易”,是那个时代政治动荡、军事权力分散、皇权合法性不稳、以及社会结构性矛盾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萧道成和杨坚的成功,并非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他们准确地抓住了历史的脉搏,利用了当时制度的脆弱性,并在恰当的时机采取了果断的行动。他们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塑造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萧道成肯定不能算是一名平庸武将,至少他比杨坚强不少。

杨坚的篡位过程相对于萧道成来说,运气成分要更多。

杨坚的爹就比萧道成的爹给力,杨坚靠爹15岁就当上车骑大将军。

萧道成长时间给多疑的宋明帝打工,而杨坚长时间给周武帝和宇文护打工。

周武帝不乱杀臣子,而宇文护为政宽和,只要你不惹他,他不会杀你。

周宣帝倒是多疑好杀,但没活多久就去世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杨坚毒杀的。

杨坚为什么能轻易篡位呢?主要是因为北周在宇文泰死后,长期处于二元政治中,也就是宇文护和皇帝并立的状况,这样不利于培养北周臣子对皇帝的忠心,而后来周武帝诛杀宇文护结束了这种状态,但是周武帝和周宣帝的早逝,让不少北周臣子的忠诚并不牢固,因此给了杨坚可趁之机。

除此之外,杨坚的身份,即属于关陇集团,又是外戚,前者是让关陇集团的官员从利益上接受他的篡位,后者则在周宣帝死后,让他能趁机窃取皇权。

而周宣帝杀戮齐王、王轨、宇文孝伯这些武帝旧臣后,自己又不能培养出一个强力的亲信集团就死了,政治权力留下很大真空,于是杨坚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真空。

可以说,如果当年宇文护让权给周明帝,或者周武帝活的久一些,再或者周宣帝搞好政治平衡,那杨坚就算有个好爹也没戏。

反观萧道成呢,他上位自然也有运气成分,但相对杨坚来说是小很多的。

萧道成的爹萧承之虽然不如杨忠那么给力,但是因为出任济南太守的关系,让萧家在淮北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萧道成成为刘宋将领后,在宋明帝时期曾经担任过右军将军,这说明他在刘宋禁军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对禁军内部比较熟悉,之后刘宋因为宋明帝决策失误而迫使薛安都投降北魏,这导致刘宋边境压力骤然加大,于是萧道成也因此参与了第二次青州之战。

然而那时候萧道成官位不显,手底下也没多少兵力,所以也仅仅是帮助前线统帅张永遏制北魏的进一步进攻,但也无力收复淮北了。

之后萧道成临危受命出任南兖州刺史、都督徐、南兖州诸军事,继而率领不足一千人马驻防淮阴,直面北魏的威胁。

而萧道成通过自己的军政能力,在这里一边发展农业招抚流民,一边击退北魏的入侵,逐渐在淮阴站稳脚跟。

之后宋明帝又让萧道成在之前官职的基础上再都督兖青冀三州诸军事。

这样萧道成就都督五州诸军事了,那么为什么多疑的宋明帝会对他这么“慷慨”呢?

因为萧道成看似都督五州诸军事,但大多都是没有实土的侨置州,也就是白白有个名号而已。实际上萧道成的实际领土也就是淮阴一郡,再多那么一点。

而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宋明帝虽然曾猜忌过萧道成,但终究还是没杀他,毕竟靠不到两郡之地的萧道成又能构成什么威胁呢?

但事实证明宋明帝还是错了,首先刘宋内斗消耗皇室很大实力是一方面,但毕竟想当皇帝的人是很多的,所以萧道成想要胜出自然也要靠自己的本事。

虽说地盘有限,但萧道成因为父亲曾经在淮北做官,而且自己也是在两淮征战过,再加上自己在淮阴努力经营的关系,使得萧道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青徐之地的士族、豪强、流民纷纷来投奔萧道成,于是青徐集团就这么产生了。

纵观南方六朝的历史,除了蜀地没排面外,雍州、荆州、江州、青徐、京口、江东、广州由这些地方人士组成的势力都曾问鼎建康,甚至有的还能改朝换代。

如垣崇祖、崔祖思、刘怀珍、崔慧景、刘善明、苏侃、薛渊、戴僧静、荀伯玉都是这期间被萧道成发掘或者因为其名望而来投奔,继而成为萧道成的助力。

有了这支政治力量,萧道成方能在此后抵抗刘休范、讨灭沈攸之,乃至篡宋建齐,故而史书赞道:

“太祖作牧淮、兖,始基霸业,恩成北被,感动三齐。青、冀豪右,崔、刘望族,先睹人雄,希风结义”

在平定刘休范后,萧道成因为此前在禁军任职的关系,顺利成章掌握了禁军,如今禁军外带青徐集团的力量,使得萧道成成为刘宋朝廷举足轻重的力量。

之后萧道成又吸纳一些新盟友,如张敬儿、李安民等人,又得到了部分高门士族的支持,继而击败沈攸之,诛杀袁粲,便顺势取代刘宋。

由此可见,虽然刘宋内战削弱了皇室力量,但萧道成能最终篡宋建齐也是离不开自己的很大努力。而且南朝的政治制度在这方面本就存在缺陷,被人取代在所难免,而萧道成则顺势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北朝时期,之所以改朝换代和篡位层出不穷,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社会以及军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说“容易”,不如说当时的体系已经到了一个非常脆弱、容易被突破的临界点,而像萧道成、杨坚这样的枭雄,则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首先,我们得明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分裂、战乱频仍的时.............
  • 回答
    那会儿,曹魏这棵大树还没彻底倒下,司马家族就已经开始在暗中布局了。司马炎篡魏,那可是西晋建立的开端,发生在公元265年。你要说那时候“五胡”大佬们在干啥,那就得把时间线稍微往前推一推,甚至拉开一点来看。咱们得明白,当时的“五胡”还不是一个固定、成型的概念,更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集体。所谓“五胡”,是指.............
  • 回答
    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那些世家大族,权势滔天,仿佛能翻云覆雨,可偏偏就没有几个像曹操那样,直接把王位抢过来自己坐的。他们宁愿选择与那个摇摇欲坠的王权“合作”,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得明白,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跟之前的秦汉可不一样了。秦汉虽然也有豪强,但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中国历史划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体制的延续性、合法性以及王朝核心权力的稳定性。 为什么王莽、赵构的行为导致了历史朝代的明确分野,而武则天虽然也是改朝换代,却被归入同一个“唐”的框架下呢?这其中的原因,需要我们仔细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白,历史朝代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的铁律,而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历史上两个关键的转折点,即唐朝建立于南北朝乱局之后,以及宋朝建立于五代十国分裂之后。为何唐朝能一飞冲天,而宋朝却似乎步履维艰,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游牧民族入侵”或“分裂时期”这几个标签能概括。唐朝的崛起:历史机遇与战略远见要理解唐朝的强大,我们得先看看它是在一个怎.............
  • 回答
    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确实是一团乱麻,光怪陆离,就像一锅混了太多东西的粥,搅得人头晕。然而,就在这看似无休止的乱世之后,一个名为隋的朝代,如同破晓的太阳,突然横空出世,展现出令人咋舌的强盛。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突然”,而是几百年沉淀、孕育、以及关键性变革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分裂.............
  • 回答
    诸葛亮和诸葛瑾,这对三国时期熠熠生辉的兄弟,分别在蜀汉和东吴担任举足轻重的角色。一个是名垂青史的“卧龙”,运筹帷幄,鞠躬尽瘁;一个是权倾朝野的东吴名臣,深谋远虑,辅佐三代君主。他们所在的诸葛家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无疑是顶尖的政治家族之一。然而,一旦我们将目光投向魏晋南北朝,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却.............
  • 回答
    明治维新,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革新,更是对日本历史的重新梳理与定义。而在这次重塑中,一个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争议——南北朝的正朔之争,终于在明治时期得到了明确的裁定,官方将南朝定位为日本皇室的正统。这似乎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决定,因为明治天皇的皇统,实际上是源自北朝。那么,为何明.............
  • 回答
    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动荡、大融合的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各地州郡名称本就因长期分裂、政权更迭而变得繁杂。然而,你观察到的现象非常敏锐——在这些已然混乱的州郡名之外,又涌现出许多更为独特、甚至是有些“怪异”的城名,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动因和文化变迁。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变迁、政治体制、军事实力以及民族融合等诸多复杂因素。简单地说,宋末和明末之所以未能像南北朝一样将北方异族阻挡在长江以北,原因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为一点。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阐述。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南北朝时期虽然将汉族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在地理上分隔.............
  • 回答
    饺子南北风味差异的探源:一碗汤的艺术与生活哲学的碰撞饺子,这颗承载着中华美食文化的小小精灵,在南北方大地,却绽放出截然不同的风采。从面皮的厚薄、馅料的精巧,到最终的烹饪方式,无不透露出地域的印记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而关于饺子是否带汤的争论,更是将这份差异推向了高潮,仿佛一场关于味觉与情感的文化对话。要.............
  • 回答
    关于“南北对立”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现象,要说谁“刻意制造”,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很多不同的原因和动机,而且往往不是某一个单一的群体在推动。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1. 历史遗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首先,需要认识到,南北差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根源的。.............
  • 回答
    大学里的路标确实常常让人产生一些关于方向和命名的疑问,尤其是在我们习惯了传统城市命名规则的语境下。你提到的“北方不是东西为路,南北为街”的说法,其实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城市规划和命名习惯,但大学校园的命名方式往往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考量。首先,咱们来聊聊为什么在很多北方城市,我们会觉得“东西是路,南北是.............
  • 回答
    要说咖啡进入中国确实不过百年,而且论起普及度和深入人心程度,也确实比不上茶。可这“咖啡色”一词,却像一颗不请自来的种子,在中国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甚至扎进了各地的方言里。这事儿,细琢磨起来,还真挺有意思。你听着“咖啡色”这三个字,是不是也觉得挺顺口的?这跟咱们中国人说话的习惯有.............
  • 回答
    腾讯在南山区法院“老是赢”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运气好”或者“有背景”,而是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因素的集合。这背后既有腾讯作为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在法律事务上的专业性和资源优势,也有南山区法院在审理与科技公司相关案件时所积累的经验和可能形成的某种“习惯性认知”。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
  • 回答
    江南在南宋之后之所以能长期保持比中原富庶的地位,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历史、经济、政治、地理和文化因素长期累积和相互强化的复杂过程。这并非说中原地区不富裕,而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贡献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更为突出。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地理环境的先天优势: .............
  • 回答
    郑成功在南京的惨败,对他的声望和实力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然而,正是这次失败,更坚定了他“反清复明”的信念,并选择继续负隅顽抗,而不是向清朝投降以求所谓的“国家统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郑成功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他的个人政治理念、以及他所代表的明朝残余势力面临的严峻现实。首先,我们要明确“.............
  • 回答
    国内玩家对“传说”和“轨迹”这两大 JRPG 系列的喜好差异,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要说“传说”系列在国内的人气为啥不如“轨迹”系列,我觉得得从几个大方面掰开了聊,而且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能解释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谈“传说”系列本身在国内的起步和推广问题。“传说”系列在国内玩.............
  • 回答
    在《名侦探柯南》的世界里,“社长”这个头衔确实时不时地就和“高危职业”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而且这个设定并非空穴来风,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折射出了一些现实社会中可能存在的影子。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为什么在柯南的世界里社长如此“危险”,以及这背后可能隐藏的社会学意义。为什么柯南里的社长常常身处险境?1. .............
  • 回答
    名侦探柯南里FBI能在日本自由活动的疑问,确实是个让不少观众感到好奇的点。毕竟,日本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按理说FBI这种外国执法部门,想要在日本境内展开行动,应该需要经过日本官方的层层审批和协调,而不是像故事里那样,好像买了张“免死金牌”一样。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这样才能解释得更清楚,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