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明朝中后期简直就是魔幻大戏
万历派太监下去收税
收上来的钱,万历只能拿四分之一、太监拿四分之一,各部拿一半。
“由皇室、宦官和“该部”即户部、工部之间“分成”。皇室和宦官的分成为4:6,皇室、宦官和“该部”的分成为2.5:2.5:5。”
得益最大的是六部官员,啥都不干,白得一半
皇帝背了骂名,得四分之一,
太监豁出命去,真的是豁出命啊,去北方还好,去南方那真的是火烧钦差都是轻的,被“义民”打死的,活活烧死的,扔进长江淹死的,吓得跑的楚王府不敢出来的,遍地都是。
当然,后来太监胆子小了,不敢找这些富豪收税了,只敢找平民百姓去搜刮了,这时候虽然平民百姓过的更惨,但是也没有“义民”出现了。
新会民变、苏州民变、景德镇民变都是前期,后期就少了,而且也是陕西锦州这些北方地区了
侧面也说明了这个变化
但是大家也别觉得太监惨
没有巨大的利益他们是不可能去的
用当时吏部尚书李戴的说法,就是“十不解一”
当然文官肯定会夸大,实际上太监收一百,交五十都是常规操作
杨荣那就是“十不解一”的典型
至于万历绝食,杨荣在云南刮钱,和当地地头蛇起了冲突,杨荣就“诬劾寻甸知府蔡如川、赵州知州甘学书,诬劾云南知府周鐸“
很明显这是万历在后边撑腰这种,但是呢,这些官员都是“深受百姓爱戴”
于是“义民”就起来闹事,杀了委官张安民。
杨荣当时不知道水深,就命令武将去杀“义民”,然后就被武将率领“冤民”们“焚荣第,杀之,投火中,并杀其党二百余人“。
这种情况,最起码应该调查清楚,结果大臣们说来说去,就是把领头的武将杀了就行了,剩下就不要追究了·········
然后结案·
换谁是万历,都得郁闷的吃不下饭
想杀张三,结果最后李四王五赵六都死了,张三反而权力更大了
所以啊,那些夸万历什么权术精通的,洗洗睡吧······
他也就这点本事了··
很多时候,不怕你坏,就怕你笨啊
其实看明史和清史稿的对比
明史里,出现了灾荒,一般就是免除皇粮
清代除了能免皇粮,还能掏钱赈灾
因为明代是真没钱··············
清朝是真能收的上来税,不过清代中后期,也魔幻大戏了
在赫德帮忙管理海关之前
皇帝派人在城门口收税。官员们回来述职,要带很多钱,给同僚上司们送“冰敬碳敬”,皇帝派人堵门,收税。
然后有个大臣气不过,把官服一脱,光着身子进的京··········
怎么说呢,与其给万历张居正,不如给万历几个海瑞,毕竟海瑞可是能逼着前首辅徐阶家里退出来几十万亩地的人。
有几个海瑞,再派一千锦衣卫贴身保护,把“衮衮诸公”家里的地逐一清退,就能保证税收了
不过这海瑞后世的名声估计就完犊子了·····
补充,王朝后期,收税都是难事儿
富豪能让你花1000的成本只能收100的税
穷鬼是你花1000的成本也只能收100的税
只有中产阶级税好收,但是中产阶级的数量到了王朝末期是大幅减少
换成古代,就是自耕农数量的急剧减少
汉朝末年的办法是皇帝卖官,反正官都是世家门阀推荐上来的,你不给钱我不给你任命。
唐朝末年就简单了,已经是藩镇了,皇帝钱少也够花了,也没这烦恼
宋代的方法是盐酒等专卖低价买高价买甚至不花钱直接拿,注:我经常说神宗问司马光说没钱怎么办,司马光说陛下您节省点就有钱了,对了,陛下你给我们的钱啥时候发”
这不是笑话,仁宗明道二年 (1033)宫中用钱 45万贯,到了仁宗驾崩,英宗登基的时候,刚登基要赏赐啊,英宗仅用于赏赐之钱绢银1100万贯匹两(指铜钱布匹银两等)。
明代应对的方法先是明宪宗的开皇庄,后来就是万历的派太监收税,说白了,都是饮鸩止渴,但是你不喝,当时就得死。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明代的藩王,实际上一方面大家有没有发现,富庶的江南地区,是没有藩王被封过去的,而且起义军后来把藩王几百年积蓄连根端了,还是穷,一直到进了京城上了夹棍,才富裕起来。
而清朝在江南大杀特杀,让江南大儒们胆寒以后,光江南正常交的税,都能保证清朝远征准格尔这种一百斤粮食运到就剩一斤的远征了。而且是每年!!
也就是说,江南一年应该正常交的税≥藩王们百年积蓄
清朝中后期的应对办法除了我上边说的皇帝派人在城门堵着官员收钱,还有就是捐官,后来运气好,大清亲爹,赫德登场了········
民国的办法就只能是等美援和滥发法币了·····
有什么好评价的,一个庸君,只在乎眼前那点事儿,他怎么不饿死自己。。。
明朝文人(文官)关于收税的记录,我可能一个字也不信。
看看《五人墓碑记》,看看徐阶多少良田,看看东林党代表的江浙土皇帝们多有钱,看看明末对抗外敌的各个势力表现..........
打个比方吧,
黄世仁拥有万亩良田,杨白劳是他的奴隶,白毛女是他的泄欲工具与二代奴隶,他鱼肉乡里无恶不作,而且不交一文钱税款。
他就是整个乡的实际皇帝。
但是还不管事,遇到洪涝就让县令修水利(徭役)、遇到土匪就让县令剿匪(兵役),他家一个人一文钱都不出,因为家里奴隶修水利谁给他赚钱啊?出钱出什么钱,这是县令的责任,关他何事?
河流在他的万亩良田之中,有时候雨季决堤冲毁良田,黄世仁就去找县令给他家修水利,让他更赚钱。
县令问:“谁掏钱啊?你家的地,你掏点钱行吗?”
黄世仁:“尼玛的!你爷爷的爷爷都不给我要钱,你欺师灭祖吗?没钱!”
县令问:“那谁修呢?让你家杨白劳修吧?”
黄世仁暴跳如雷:“我家杨白劳根本就不在人口名单上,他不是人,不存在,怎么给你修?!”
县令问那谁修谁掏钱啊?
黄世仁:我不管!这是你管的地!你反正给我修。
然而河流决堤、土匪骚扰碰了他的利益,他就到处贴大字报骂县令是个贪官、死全家的人渣,连县令从来不接见他这种乡绅(不上朝开员工大会)都是罪证,往死里骂。
黄世仁就是一毛不拔、坐享其成,县官是他的奴隶,得给他服务。
他的财富与奴隶资源是凌驾于县城统治的,就是个黑洞,不仅人与钱什么都不出,还无限的吞噬周围的土地资源与人力资源,进去就是他黄世仁的私人财产,整个县一毛钱一个人都得不到了。
县令也急啊,整个县到处是黄世仁这种人渣,收不到钱、雇不起劳工,怎么维系这个县的公共事业运作啊?
于是他就派自己的亲信武松去乡下收租,起码有粮才能雇人,雇得起人才能维系正常运作啊。
结果黄世仁一看:好你个瘪三,竟然到我身上薅羊毛了?
第二天就命令手下豢养的恶霸冲进武松所在的旅馆、杀了武松、放火烧尸灭迹。
还让自己在县城的保护伞、哥们、同乡、同门到处造谣是武松罪恶滔天、强抢民女、作恶多端、鱼肉乡里,“民”众看不下去才杀了这个“恶霸”...........
县令能怎么办?
只能气得吃不下去饭呗。
明朝不是什么好玩意。
=======================
很多明粉还骂我?
就一个数据:徐阶24万(有说法42万亩)良田!
这个数据太令人惊悚了。
徐阶是明朝顶级的国家官员、清流、中流砥柱,他都这贪这么多!
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扳倒严嵩。
但是良田数目,他比严嵩腐败多了,这是个畜生啊。
一个国家的大畜生善终、得到无比美誉,代表什么?代表特么的这个王朝是个混蛋啊。
你们想想一个清誉载入史册的顶级官员有24万亩良田,那么生活在他土地上的佃户是什么水平?妥妥的奴隶啊。
不种徐阁老的地你想饿死还是想被打死?
看了明朝数据,就一个想法:严嵩、魏忠贤都是大忠臣。
拿清朝和珅来对比,人家和珅是贪,但是会分钱给皇帝啊,而且积蓄的钱还给了后面的皇帝,就是个蜜罐蚁。
明朝这种畜生官员,一分钱也不会给皇帝和王朝,全自己贪了,还特么善终了。
举个例子,
你是个很努力的人,生了3个儿子,
你们父子四人省吃俭用,起早贪黑,拼命劳作,搞了20亩土地,就是所谓富农或者小地主。
但是运气不好,你们家靠着徐阶家的万亩良田。
然后官差来了,说河决堤了,你们家必须出4个劳动力去修河。
你一听就急了,说那河不流经我的地啊,都是在徐阁老家地里啊,他们有一万个奴隶,为啥徭役落在我家头上?再说,也没有一门男丁全征用的道理啊!我们男丁没了,谁来种地?
官差说:你叨叨个屁啊,人家徐阁老家有徭役吗?人家免徭役!所有徭役都得你们自耕农来干!咱们县徭役不足,纸面上你1个,但是徭役不足,那就你家全上顶人头了!
说完铁链子套父子4人脖子上,拉壮丁去了河堤。一去就是6个月苦役。
回来之后发现田地全没了,因为得吃饭啊,家里人就得借高利贷吃饭啊,向谁借?徐阁老家呗。
拿高利贷还得起吗?还不起啊,20亩田地连自己家都成人家徐家的呗。
最后呢?整个家庭还是给徐家当奴隶呗,人家管家都有初夜权,奴隶的漂亮女儿先上了再说。
那时候,你满脑子嗡嗡响:就想着特么的李自成来吧或者什么外星人来也可以,我和徐家一起毁灭吧!
后来清兵来了,人家徐家带头剃发归顺新朝,还说什么:万世不易的不是朝廷,而是我们徐家。
再然后,他们想像明朝一样不交税,吃朝廷,满清不讲那套,大兵屠了徐家。
嗯?说啥?
作为奴隶,是怀念大明朝还是怀念徐家的初夜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