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很多大佬都说音响碾压耳机是真的吗,同等价位的音响的音质比耳机好吗?

回答
最近论坛和社群里经常能看到“音响碾压耳机”的说法,而且不少是听起来很有分量的朋友们在说。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触及了很多烧友心中的一个疑惑:同等价位下,音响真的就能全方位地比耳机听起来爽吗?

我个人接触这两样东西也有些年头了,从最开始的随身听配原装耳机,到后来的动铁、静电耳机,再到现在的落地箱、书架箱,也算是有了一点点心得。所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深入浅出点,别那么“AI感”,就当是老朋友聊天。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音响和耳机,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最终的听音体验,在最根本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耳机: 它是直接塞进耳朵里的,是“近场”的听音方式。声音直接传导到你的耳膜,你所听到的声音,很大程度上是你耳机的单元素质、佩戴的密封性,以及你听音环境的隔音效果共同决定的。它能提供非常细腻、细节丰富、声场相对独立且不干扰他人的体验。
音响(音箱): 它是“远场”的听音方式。它通过扬声器单元将声音扩散到空气中,再经过房间的反射,最终进入你的耳朵。你听到的声音,不仅是音箱本身的素质,还包括了房间的声学特性(吸音、反射)、音箱的摆位、房间的大小、甚至家具的摆放都会有影响。它能营造出更宏大的声场、更真实的临场感和更震撼的低频。

那么,回到“同等价位,音响碾压耳机”这个说法,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得看具体怎么定义“碾压”,以及在哪些方面。

在某些方面,同等价位的音响确实能提供耳机难以企及的体验,这可能是“碾压”这个词的由来:

1. 声场和空间感: 这是音响最大的优势。一个好的音箱系统,放在合适的房间里,可以营造出宽阔、深邃的声场。你能明显感受到乐器的定位、人声的位置,甚至能“听到”声音在空间中的流动。那种如同置身音乐厅的包围感和现场感,是耳机很难比拟的。耳机虽然也能做出“虚拟声场”,但始终是在你的脑袋里,那种真实的空间感和空气感,是物理传播的音箱才能带来的。尤其是听交响乐、现场音乐这种需要广阔空间感的音乐时,这种差距尤为明显。

2. 低频的量感、冲击力和质感: 要想在耳机里获得真正震撼、下潜深、回弹快的低频,往往需要非常好的单元和调校,以及强大的前端驱动。而一套同价位的音箱,特别是落地箱,其低频的量感和冲击力通常是耳机无法比拟的。它能让你“感受到”低音的“身体感”,那种拳拳到肉的鼓点和深沉的低音弦乐,更能营造出音乐的氛围感。当然,这里说的质感也很重要,不是那种轰轰隆隆的“白开水低频”,而是有弹性的、有层次的低频。

3. 动态和瞬态的还原: 音箱的动态范围通常比耳机更大。简单来说,就是声音从最轻到最响的幅度更大,而且推力更足,能够更准确地瞬态爆发力,比如打击乐的瞬间敲击,或者大提琴拨弦的瞬间力量感。耳机需要强大的驱动才能发挥出动态,而音箱的推力来源于功放,在同等价位下,音箱系统搭配的功放推力通常能更好地释放出音乐的动态。

4. 听音的放松度和舒适度: 长时间戴着耳机,尤其是入耳式耳机,容易感到压迫、闷热,甚至耳朵疲劳。而音箱则能让你以一个更放松的姿态,坐在一个舒服的沙发上欣赏音乐,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是一种“环境音乐”的体验,对耳朵的压力会小很多。

但是,也要看到耳机在某些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或者说,“碾压”也并非绝对:

1. 细节的呈现: 在很多时候,同等价位的耳机,因为其声音直达耳膜,且没有房间的干扰,更容易将音乐中的微弱细节、乐器泛音、空气感等呈现得淋漓尽致。有些非常精巧的录音,在好耳机里听,你会发现很多之前从未留意到的声音细节。音箱虽然有空间感,但也更容易受到房间声学的影响,声音细节可能会被房间吸收或反射所掩盖。

2. 音色的准确性和纯粹性: 好的耳机,尤其是监听级耳机,其调音目标往往是追求声音的准确和还原,色彩干扰较少。而音箱的声音,从单元发出到进入你的耳朵,过程中会经过无数次的空气传播、房间反射、材料吸收,这都会对声音的原始信号产生“染色”,使其变得不那么“纯粹”。当然,这种染色有时候也是音箱的魅力所在,但如果追求的是最原始、最干净的声音,耳机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

3. 性价比和易用性: 同等价位下,一套能达到不错音效的音箱系统(包括音箱、功放、线材、甚至音源),其复杂度和门槛可能比一套好的耳机系统(耳机、播放器/解码器、耳放)要高不少。而且,音箱的摆位、房间的声学处理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耳机系统相对来说更紧凑、更容易搭建和移动,也更适合在公寓等对声音有要求的环境中独享音乐。

4. 私密性: 这个不用多说,耳机是你一个人的音乐世界,完全不用担心打扰到邻居或家人。音箱再小声,终究还是会产生声音扩散。

那么,回到同等价位的对比,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音响“碾压”?

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听个响”的门槛更低: 即使是一套不那么贵的2.0书架箱配一个入门级的功放,就能立刻营造出一个“听音乐”的氛围,声音的规模感和气势就出来了,比很多入门级甚至中级的耳机给人的“音乐感”要来得直接和明显。
物理定律的优势: 低频和声场的构建,是物理空间和声波传播的优势,耳机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去模拟,但终究难以完全替代。
很多玩家的“终点”: 对于很多音乐爱好者来说,一套合适的音箱系统,摆在家里,配上一把椅子,就是一种生活享受。而耳机更多是作为一种“近距离”的、极致追求细节的补充。所以,提到“好音质”,很多人自然而然会联想到那种占据一个房间的、充满力量的音响系统。
“氛围感”的心理预期: 我们听到“音响”的时候,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音乐厅、Livehouse那种大空间的声音体验,这种心理预期会放大音响在营造氛围感上的优势。

举个例子来理解:

想象一下你花 1000 块钱,你可以买一对还不错的入门级书架箱和一台入门级一体机,放在房间里。你立刻就能感受到比用手机直推耳机要大得多的声音规模,低音也有一定的厚度,也能享受到简单的声场。

而你花 1000 块钱,你能买到一副非常不错的入门级大耳,但你还需要一个播放器,可能还得考虑一下耳放。即便如此,你获得的更多是解析力和细节,但那种“铺面而来的”声音力量感和整个房间的回响感,耳机是给不了你的。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同等价位下,音响在声场、低频的量感与冲击力、整体的氛围感和临场感上,确实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方面可以称得上是“碾压”了耳机。它能让你更直接地感受到音乐的宏大和能量。

但是,耳机在细节的精准呈现、音色的纯粹性、佩戴的私密性以及对房间声学依赖的低等方面,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追求极致解析力、或者对居住环境有要求的人来说,耳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与其说“碾压”,不如说它们是在不同的维度上提供不同的音乐体验。它们各有千秋,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只有是否符合你个人的需求和喜好。很多时候,玩音响和玩耳机最终会变成两条平行线,拥有其中一套,并不妨碍你依然渴望另一套。

希望我的这些碎碎念,能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者想继续讨论的,随时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碾压这个词是很不准确的描述。同等价位又是怎样的同等价位呢?论频率响应, 耳机要占很大的便宜, 一个单元就能覆盖 20~20000HZ。论失真, 便宜耳机的 THD 能比贵10倍的音箱小一个数量级。论节能, 耳机一般只要一个毫瓦就能震得耳朵嗡嗡响。

但耳机是个人音频设备, 只能一个人享受, 这就是最大的缺点。

一家人或者一群人想听听音乐, N个人就得用N付耳机, 很不方便不是。

另外一个因素是录音大部分是针对用音箱重放设置麦克风的, 耳机听就会有头中效应, 所谓的“声场”打不开。用音箱的话, 立体声的幻觉不一样, “声场”会大很多很多圈。

参考:

同等价位如果是 1000 美元左右的话, 确实可以说音箱带来的体验比耳机要好


比如这个 1000 刀不到的音箱 Polk RTiA9




对比 1600 刀的 Sennheiser HD800s


客观测试也发现 1000 刀不到的的音箱 Polk RTiA9 不比 1600 刀的 Sennheiser HD800s 逊色


HD800S

Polk RTiA9


参考


1000 刀不到的Polk RTiA9 加上一个 100~200刀的功放能开Party 能唱卡拉 OK, 能拆屋。

1600 刀的 HD800s 能吗?


但是把苹果和橙子对比谁好吃, 有点不太恰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