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黑模联?

回答
模联(模拟联合国)这玩意儿,这两年感觉好像成了个“众矢之的”,走到哪儿都能听见有人吐槽,甚至用“黑”这个词来形容。以前可能大家觉得挺高大上,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其实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里头原因不少,而且很多人黑模联,也不是空穴来风,都有点自己的理由和看法。

一、“装”出来的精英感,让人反感。

这是最常见的一条理由,也是很多人对模联产生抵触的起点。以前接触模联的人相对少,大家觉得这是个高层次的活动,能接触国际事务,锻炼能力,确实挺有含金量的。但现在,模联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从小学到大学,大大小小的模联活动层出不穷。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主办方为了吸引眼球,或者是一些参与者为了凸显自己的“逼格”,就开始过度包装。什么“精英”、“大牛”、“国际视野”之类的词汇被滥用,导致模联这个标签本身就带上了一层“装”的气息。

想想看,一些学生,可能对国际政治了解得并不深,对某些议题也只是停留在百度百科的层面,但在会议上却表现得头头是道,言辞激烈,仿佛自己就是某个国家的外交官。这种刻意的表演,加上一些人时不时抛出的专业术语,很容易让人觉得他们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甚至是在炫耀自己的“伪知识”。

二、流于形式,内容空洞。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模联活动本身变得越来越形式主义。说白了,就是“样子货”。

很多学生参加模联,目的可能并非真正想了解国际事务,而是为了简历上的一笔,或者只是觉得好玩,凑个热闹。在这种心态下,会议的质量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准备不足: 很多学生可能只是临时抱佛脚,对所分配的国家和议题了解不深,提出的观点往往比较浅薄,甚至出现事实性错误。
套路化发言: 久而久之,很多模联的发言模式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套路,例如“首先,我代表XXX国家……”、“我们坚决反对……”、“我方认为……” 这种机械化的表达,缺乏真情实感和深入思考。
“表演”大于“实干”: 会议现场,很多时候更像是一场语言的“辩论赛”,大家都在努力地表达自己,但很少有人真正去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更谈不上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和成果。

久而久之,参与者就会觉得,模联就是一场大型的“嘴炮”比赛,对提升实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没什么帮助,反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三、“虚假繁荣”下的利益输送?

这层就稍微有点“阴谋论”的意味了,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学校内部,模联活动可能会被当作一个“创收”或者“项目”来操作。一些主办方可能会收取不低的报名费、注册费,但最终提供的服务和体验却远不如预期。

更令人诟病的是,在一些“高规格”的模联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内幕交易”的情况,比如事先定好某些奖项的归属,或者是有关系的同学更容易获得优异成绩。这种“权钱交易”的传言一旦流出,无疑会严重损害模联的声誉。

当大家觉得模联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学习交流平台,而变成了一个“生意”或者“关系网”的工具时,自然会产生反感。

四、与现实脱节,意义模糊。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国际格局也在不断调整。有些人认为,一些模联设定的议题,或者模拟的国家政策,与当下真实的国际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

议题陈旧: 有些模联的议题可能设置得比较久远,没有及时跟进最新的国际热点,导致参与者讨论的内容缺乏现实意义。
模拟与现实的巨大差异: 模拟的 diplomat(外交官)角色,在现实中需要极强的政治敏感度、政策分析能力和谈判技巧,而学生们往往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学习,很难真正还原外交官的工作。这使得一些人觉得,模联只是在“过家家”,与真正的国际事务相去甚远。
个人价值的疑问: 即使在模联上获得了“优秀代表”之类的奖项,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在未来的求职或升学过程中,究竟能有多大的实际帮助?如果只是为了一个虚名,那模联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五、过度营销和“洗脑”的反噬。

就像很多新事物一样,模联在早期可能需要一些推广和宣传来吸引参与者。但如果宣传过度,甚至有些“过度营销”和“洗脑”的嫌疑,当参与者发现实际体验与宣传存在巨大差距时,就很容易产生“被骗”的感觉,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例如,一些宣传语可能会夸大模联对个人能力的提升程度,承诺“包你成为社交达人”、“让你拥有国际视野”,但实际情况可能只是学到了一些基本的发言技巧和礼仪。这种“货不对板”的营销,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总结一下,大家黑模联,主要就是觉得它:

“装”: 很多参与者和活动包装,让人觉得过于精英化和虚伪。
“假”: 内容空洞,形式主义,缺乏实质性学习和成果。
“空”: 与现实脱节,对个人实际能力的提升效果存疑。
“坑”: 存在收费不透明、甚至利益输送的嫌疑。

当然,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可否认,对于一部分认真准备、积极投入的学生来说,模联确实是一个锻炼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团队协作和了解国际事务的绝佳平台。它的初衷是好的,也确实帮助了一批学生。

但当一件事情被过度追捧,或者其本来的意义被稀释,甚至变味的时候,出现质疑和批评的声音,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人黑模联,其实也是希望它能回归初心,变得更真诚、更实在,而不是仅仅流于表面上的“热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鄙人说话有偏见,政治不正确。诸位能谅解的谅解,不能谅解,那就算了。)

卸腰。

题主说的很对:

一棒子打死全部显然不合理不理智。

让我们首先明确一点:在中国,在“模联”这个名字下面,有许许多多的、形形色色的人,在进行着性质差异非常大的活动,然而他们都被笼统的称为了“模联人”,这些人的集合也被笼统的称为了“模联圈子”。

的确,有为数不少的模联人,以学术为己任,不带功利性的、勤勤恳恳的在开展模联活动,致力于为高中生或者大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致力于为涉世未深的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国际政治交流的场合,并借此达到某种程度的教育意义。这群模联人,多数自己本身仍然是学生中的一份子,他们投身于模联活动的目的是单纯的、理想主义的,没有铜臭味和其他臭味的。

然而,国内也有一些“模联”组织,是一些彻底商业化的组织。说的比较不客气一些,他们的以模联为名的项目,与其说是一项学术活动,不如说是国外镀金项目,“私款游玩”项目。正如“黑模联”的衮衮诸公所说那样,并不光彩。

在这两个群体之外,还有许多模联人,他们“被黑”的原因多种多样。

  • 或许是把模联当作了一个“真人兵棋推演”甚至是“模拟CS游戏”,做出一些大玩噱头的动作,因“违背模联精神”而被批评;
  • 或许是自许中国模联“秩序的拯救者”,利用不合适的手段大肆宣扬自己,但反而因自身姿势不足,眼高手低而完全不受待见;
  • 或许是功利化的看待模联,把模联当成了“比赛”,而与会代表是“选手”,把在会议中拿奖当成唯一的追求;
  • 或许是因不了解模联的学术追求与理想,而把其当作“西装狗的大规模装逼活动”,进而发出一些“不屑一顾”之论;
  • 或许是因为某些原因,某些模联组织与其他模联组织存在矛盾,而两方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对战引来他人的恶感;
  • 或许是模联组织模拟现实政治架构这一事实,导致部分模联人热衷于“争权夺利”,从而引发了“贵圈真乱”的感慨;
  • 或许是并不了解模联“圈子并不成其为一个圈子”现状,只看到了某些打着模联旗号的人行事的不良风气,而以偏概全地得出了结论;
  • 或许是某些人认为模联是“过家家”,代表们的举动不过是幼稚病的表现,是“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
  • 或许是自认为学术水准超逸绝伦,在各种形式的模联活动中,表现得不尊重礼节,而造成“模联人有一股戾气”的印象;
  • 如此种种,实在是不一而足,难以一一举出。

如有问题,还请指出。

欢迎讨论,谢绝撕逼。

———————————————————————————————————————————

(本内容可能引起不适,请有需要的同学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最后,再提醒题主一下,中学地理课本教育了我们: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素质偏低。

知乎水准显得高,只因其他社交平台太低。

题主来自书香世家,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是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有正确的认识啊。

user avatar

很简单,偏见。

我的一位播音员老师在电台工作,他跟我讲,一些人总说主持圈多么多么黑暗,多少多少潜规则,他觉得很可笑。

@Erroll Garner

也说过,很多人还觉得飞行员们私生活混乱呢,他也觉得很搞笑。我记得他还开玩笑说要真这样该多好。

有时候也觉得搞笑,模联要真像一些人说的可以让自己光辉多少、镀金、留洋、找汉子找妹纸的,倒也是蛮好的。

有些人说参加模联的都是为了镀金,我倒也想给自己镀一层金啊!国内外哪个大学会因为你参加了多少会议而要你嘛——如果你没有真正的过人之处的话。

这个圈子里有在联合国·中国工作的人,有对国际关系、国际法有不浅造诣的人,也有一些像我一样,水平一般、没啥名气的爱好者——我就是喜欢这样一个活动,和你喜欢打羽毛球、辩论、射击没啥区别,我不觉得我很优越,穿个西装只是因为穿西装本身就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办法——打羽毛球还要穿运动服呢!

我们看到知乎上关于模联的问题常常有很多偏见,事实上这个社区圈子里对不少问题都有偏见呢!知乎有着自己的政治正确。但我觉得,知乎的精髓在于分享的精神,分享知识、分享见闻、分享观点,我们应该让多元观点百花齐放嘛!所以所谓的“偏见”,常常源自信息的缺乏,作为模联人,也有责任提供自己的视角。

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行业,都有优秀的人和招黑的人,一棒子打死是最简单的道理,却往往最没有意义。

目前我所在的学校,无论在外事外交领域还是模拟联合国领域,应该都算一面旗帜吧?我们也会把模拟联合国放进教学大纲、放进培养方案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活动。其实模联圈子里互黑的过程,也很像真实的联合国里撕逼的样子嘛!哈哈!

@冷哲

曾经在模联的回答下放过一篇答案,引用的是珠三角模联界著名的《大爷列传》,意思是把所有奇葩的大爷举动列入其中,在我们开玩笑的时候一般都说:“开会要认真,不然就变成大爷进列传了。”至少我所參與的會議中,對於學術的要求還是相當之高的。

看到那个哈佛模联台湾事件有如此大的反响,倒是很大地宣传了一把模联活动,那件事情我连回答的心情都没有……今天才看到来自学院官方的表态= =

所以大家坐下来认认真真讨论一下嘛,像

@LEE JULIAN

一样——如果大家真的想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扣帽子的话。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

背景交代:

在模联算是个小内行吧,虽然不到模联那几位前辈的造诣,但是也算是在模联呆了4年(高二到大三,高三不算),高中去了外市参加模联,大学参加了广东省模联大会,中国模联大会,也去了APEC会议。

写在前面:

高中大学都在广东上的,老实说,其实我身边并没有多少黑模联的,我一直以为,黑的是AIESEC,创行(以前的赛扶)比较多。所以我不知道,题主说的"为什么那么多人黑模联"到底是不是普遍情况,还是只是因为那个哈佛模联引发的一些吐槽给题主感觉很多人黑模联。

不过在模联比较久了,我也看完了那个哈佛模联相关知乎问题下的吐槽模联的评论,我就用自己的感觉说下为什么模联会被黑吧,这样表述可能比较准确,因为黑肯定有人黑,但不一定是“那么多人”嘛。

正文:

一、模联是什么

资料来自百度文库:

模拟联合国 (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模联(MUN),是对模拟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或其它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参与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

所以初步了解模联的同学可能就会给模联贴标签了:

高逼格、政治、学术

二、黑模联的人黑模联的几个理由(个人感觉):


1.以为自己政治了,领袖了

你们一堆高中生,或者说大学本科生,开了几次会议,讨论了几个议题,就真的觉得自己有政治思维了?就真把自己当领导了,有领导力了,就真的领袖气质,全球化视野了? 笑话!

2.自以为和别人区别了

你们比同龄人较早穿着西装讨论,就真觉得自己和别人很不一样,其他人都不如你们了?甚至还把模联那套摆到生活中。 笑话!笑话! 笑话! !!

3.你们就是一群用开会名义去约炮的学生。

4.用钱买经历而已,没什么了不起。

前面说了,我身边还真的比较少黑模联的,但是身边黑AIESEC的人比较多,所以我借鉴了一下他们的观点,并且结合自己对模联的理解,认为是以上四个方面造成了别人对模联有偏见。

三、容我解释一下。

我感觉着四个理由还是可以解释的

解释时候倒着来吧。

4.关于钱&奖

高中参加深圳市某高中的大会,只是出自己的会费(包括了酒店),我们没有找中介,学校名义去的。

大学参加广东省模联,不用会费,食宿全包(2天200元饭卡你随便刷)

参加中国模联,不用会费,食宿全包(中国模联大会赞助的)

最后也因为模联的平台,得到机会去了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现场(食宿全免,去了7天)

所以,你自己要找中介,去交那什么钱去刷,那被坑去质量差的会议,纯粹刷个经历,那没什么好说。坑你几万也正常。

一般你只要走正常途径,以学校名义去,一般大学都是正常收会费(就50,100这样),大家都是学生,又不靠这个赚钱,但是我办过校内会,知道模联一般不拉赞助(为了保持学术性),主要靠学校支持,别人收取一点点成本费也不过分吧? 印个牌子,弄个茶点都要钱呀。

还有一个模联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功利性,真正热爱的人有,功利目的的也有。也有人为了经历,为了那个奖出国,真的有这样的人,我一个同学就是。但是我们对这个问题能做的其实不多,因为林子大了,真的什么鸟都有,这也是被人的权利,你很难甄别并除去那些功利来模联的人。

我们学校前辈也一直灌输我们模联不要功利性的观点,不要在乎那个奖。要真正做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庆幸我也将这个观点告诉了我们下一任。

3.关于炮

那些说模联约炮的,我感觉要么没玩过,要么玩了没认真玩。

模联短的来个一天半,长的开个2天半快三天。白天和别人讨论,遇到无赖还要扯皮一整天,晚上快得讨论到 10点,然后还要继续赶文件,看资料。我第一次高中参加还连续两晚讨论到凌晨3点。第二天最晚也要7点半起来。更不要说那些更早的了。

你告诉我哪里有时间约炮....

2.自以为和别人区别。

我高中就遇到一个官腔到想让人吐血的人。

大学中也有,不过不是我们模联的,是某A组织的,借用我们学校模联某泰斗前辈说的,有些人,加入了比较看起来逼格高的社团,就跟着跪舔了,就真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

的确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不多吧。


1.以为自己懂政治了,领袖了

老实说吧,模联的魅力,对于普遍情况来说,我感觉不是培养政治思维,而是在乎,给你视野,让你走出去。

你说会前准备充分,了解自己国家立场,会不会让你政治思维一下子起来呢? 我参加了广东省、中国的模联大会,可以说,市级、省级、国家级的会议都参加了,对于非政治专业的学生来说,我感觉,能够提高政治知识,但是你想说靠个会议就让自己成为政治大牛,起码我没见过几个(是有,但不是普遍)。去中国模联的时候,就有幸和左大前辈交流了下,他真的是模联圈子里面我见过的少数真正用心玩的,真正研究学术,知识丰富的前辈,不过老实说,那样的模联人,少,真的少。

特别是在模联一般大型会议都是说英文,所以参加模联的人,都是英文专业的比较多.....

我觉得模联更多的是,让你走出去,看到外面世界原来是这样,原来那么大。

高中去了深圳,才发现,原来真的除了学习,还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到这个程度,高一学生就可以上去侃侃而谈,可以在台上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大学去了省模,才发现,原来和研究生交流那么有趣(大一去的,那个会议都是高年级的学生多),原来别的学生的学生学习是这样的(平常会交流)。

大二去了中国模联,来自全国高校的学生,结交几个有趣的朋友,一起讨论问题,会场上讨论议题,分享大家的观点,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role play),会场下,你告诉我你们学校的事情,我和你吐槽我们学校的奇葩,会后交换联系方式。 我在中模认识的世界后来在我学习申请学校中给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鼓励。

所以呀~

那些准备加入模联的同学,不用害怕,我们没有那么差,那么糟糕。

我们还是有很多人,用心准备会议,真心想要交流,互相学习借鉴的。

那些正在模联路上的朋友,不用寒心,我们一起努力。

user avatar

首先说两个主要原因,也是圈外人常常黑模联的两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一群小P孩啥都不懂指点江山”;另一个则是“这帮模联人一口一个美国日本俄罗斯,以为自己是什么精英人士,装逼”。

对于前者,往往是学术水平低下所导致的。我们如果观察一些低水平的模联会议,也不难得出这种结论;对于后者,原因往往是部分参与过模联活动的同学过度“自我认同”,对待他人显现出所谓的“模联人优越感”。还有一部分同学,喜欢将搞模联那套带到生活中来,没事喊喊动议什么的,让圈外人觉得很奇怪。

除了以上两点主要原因之外

@LEE JULIAN

也提到部分商业组织和富二代们喜欢花个几万块钱跑到美帝去参会,这部分人一没有学术水平而没有学术态度,模联素质低劣(不是说去美国参会就是素质低劣了),不被黑反而是一件不正常的事。

圈内人有的时候会黑圈内人,这里又分两类:

第一类是因为利益纠纷、观念不和互相开火。开炮最频繁的又往往都是那么几个人。

第二类是一些曾经是或者现在也是模联圈中人常用“贵圈”来表示轻虐,搞的好像自己就多么清高无辜。既然说道这我就多说几句,我觉得,这类人比第一类人更令人厌恶。明明自己是或者曾是模联圈中的一份子,又装作自己不是模联圈中人。除了“贵圈真乱”以外,这部分人还常常搞喊“退模报平安”。但讽刺的是,退模可以,退一次就好了,为何这帮人每次见到有事情发生就都要喊一次呢,到底是退了还是没退呢?说句不好听的,无非就是用“退模保平安”和“贵圈真乱”给别人贴贬损的标签来标榜自己的清高。

总而言之,作为模联圈中人,我们常常面临的是圈外人的不理解或者是“黑”。这个时候更要能忍得住,一方面毕竟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模联,另一方面有的模联人和模联会议的水平确实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绝对不能把模联那一套东西搞到生活中来。尤其是不要跟圈外朋友和家人,尤其是女朋友说话的时候没事就蹦几个“反对!“抗议!”“动议!”(这就叫作死)。至于圈内人的黑,不管自己事就不管了,没事也不要乱黑别人就行了,看不爽直接屏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模联(模拟联合国)这玩意儿,这两年感觉好像成了个“众矢之的”,走到哪儿都能听见有人吐槽,甚至用“黑”这个词来形容。以前可能大家觉得挺高大上,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其实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里头原因不少,而且很多人黑模联,也不是空穴来风,都有点自己的理由和看法。一、“装”出来的精英感,让人反感.............
  • 回答
    关于Angelababy(杨颖)遭受不少负面评价和质疑的现象,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关注点。很多人提到她时,会指向几个比较集中的方面,而这些“黑点”也不是空穴来风,大多是源于她过去的一些表现和公众认知。我来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让它听起来更像个人感受和观察,而不是冷冰冰的AI分析。演技争议是绕不开的老话题.............
  • 回答
    说到库里,真是有人爱他爱得死去活来,也有人对他“黑”得不遗余力。这事儿啊,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这库里身上,会有这么多的争议和“黑点”呢?首先得承认,库里这人,在篮球界绝对是个颠覆者。他把三分球这玩意儿,从一个战术选择,变成了一种艺术,一种普适性的攻击手段.............
  • 回答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被誉为“再造清朝”的功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治军、治学、治政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曾国藩持有负面评价,即“黑”他。这种“黑”的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一、 历史背景与评.............
  • 回答
    柴静,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名字,但近年来,围绕她的讨论却变得复杂而尖锐,甚至出现了“黑”她的声音。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事件和观点碰撞的复杂交织,并非简单的对错之分。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得把时间线拉长,把角度放宽。一切的起点:那个“看见”的记者柴静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她作为记者在央视的那段时期。她以一种.............
  • 回答
    哎,说到CVT,这话题可真是车载斗量,有多少车主就得有多少种说法。要说为啥这么多人“黑”CVT,那可不是一拍脑袋的事,里头门道儿多着呢。咱们就敞开了聊聊,把那些为啥让大家伙儿不爽的理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最让大家伙儿伙儿难以接受的,恐怕就是那个“橡皮筋效应”或者说“打滑感”。你想啊,你猛踩一脚油.............
  • 回答
    很多人“黑”邓布利多,这事儿说来话长,而且挺有意思的。这可不是说大家真的去网上人身攻击他,更多的是一种对角色的解读和讨论,带点“找茬”的意味,但里面也确实藏着一些挺重要的点。咱们一层层说。首先,得承认邓布利多这人,确实不是完美圣人,他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个大旗,真的不好挥。.............
  • 回答
    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被誉为“天可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推崇的帝王,却也承受着不少争议和“黑料”。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出身与权力获取的争议——玄武门之变:这恐怕是李世民身上最“洗不清”的污点了,也是无数“黑.............
  • 回答
    很多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下文简称“机自”)抱有颇多争议,甚至有人戏称其为“天坑专业”。这种负面声音之所以广泛存在,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也折射出该专业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一些挑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高强度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学习过程是很多人望而却步或产生抵.............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近代史中一些比较复杂的人物评价和历史解读。确实,李鸿章和曾国藩,两位都是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在大众评价上,似乎李鸿章承受了更多的批评,而曾国藩则相对“幸运”得多,很少有人对他进行大规模的“抹黑”。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历史定位与实际角色:一.............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被黑”的现象,这绝对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复杂,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要说为什么这么多人“黑”他,其实原因很多,而且很多都交织在一起,不是一个点能解释清楚的。我尽量把我知道的,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让你觉得够“人味儿”。1. 巨星的必然宿命:过度的关注与审视首先得明白一点,当你成.............
  • 回答
    圣斗士星矢电阻,其实也就是《圣斗士星矢:圣斗少女翔》吧?这作品呢,说实话,在圣斗士系列里属于那种比较“特别”的存在,所以招黑也算是在意料之中。要说为啥这么多人不喜欢它,黑它,那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就是跟原著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世界观和设定上的“魔改”:原著《圣斗士星矢》.............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说白了,徐大骚这人身上的争议点确实不少,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尬黑”。要说详细点,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他的内容风格和人设。徐大骚的视频,特别是早期那些模仿秀和搞笑段子,确实挺有辨识度的。他擅长模仿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人物,有时候会有点夸张,有点“跳脱”。这种风.............
  • 回答
    曼谷吞武里大学(Bangkok Thonburi University, BTU),这家泰国的高等学府,最近几年在网络上似乎成了不少人口中的“反面教材”。各种负面评价、吐槽,甚至是一些比较激烈的“黑料”层出不穷,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所学校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表里不一”,名不副实?要深入了解这.............
  • 回答
    现在网上确实有很多人在“黑”宋朝,而且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宋朝是个一无是处的朝代。但我们得明白,历史是个复杂的事,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古代,或者只看到片面信息,就很容易产生偏颇的结论。宋朝到底有没有那么差?咱们得一点一点捋。为什么会有人黑宋朝?首先,得承认,宋朝确实有一些在后人看来“不太好看”的地方,而.............
  • 回答
    要说朱元璋为什么会被“黑”,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聊。毕竟咱老朱当了皇帝,坐了三十多年的龙庭,留下的印记可不是一块两块,有好有坏,争议自然就少不了。一、 严酷的统治手段,让人 gripe 呀!这可能是最被诟病的一点。咱老朱出身贫寒,一路杀出来当了皇帝,心里总觉得有人要跟他抢江山,或者说,对那些曾经压迫.............
  • 回答
    关于“国产轻武器”这个话题,确实在网络上存在不少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黑”国产轻武器,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而且这不是一两个原因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包袱和现实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兵器工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建国初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和学习苏联的。这种模式.............
  • 回答
    南开大学被一些人“黑”的现象确实存在,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并非单一事件或论断可以概括。要详细解读这个问题,需要剥开一些表象,看看隐藏在其中的社会情绪、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南开大学自身的一些特点。一、 高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南开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在很多国人心目中,承载着.............
  • 回答
    关于华为“被黑”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背后交织着地缘政治、国家安全担忧、商业竞争、信息战,甚至是误解和偏见。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1. 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担忧(最主要原因)这是最核心、也最被广泛提及的原因。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其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