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啥这个问题最近两天天天在我手机上刷屏,偏偏还一个有点水平的答案都没有。算了受不了了,我自己来答一答吧。
为什么黑国产轻武器?自二战结束,哪国军迷不黑本国轻武器还好意思管自己叫军迷吗? 你以为其他四常家的轻武器就被黑得少了?米佬家从M14黑起,无论M16A1A2A4、M4加M4A1、人见人嫌的M60和M9,哪把枪没被美国人自己黑得一钱不值过?黑得比较少的FNMAG和MINIMI,抱歉,那俩都是外国货。
相同的,毛子一样被骂作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改AK,步枪是AK结构,机枪是AK结构,连他娘的狙击步枪都是AK结构改的。落后的机匣盖,分解卡手指头,奇葩的侧装瞄准镜,还有M74子弹超大的风偏搞得21世纪毛子都还在搞AK74+AKM双披挂。这一堆毛病哪样毛子轻武器迷没拿出来狠狠黑过?
至于髪国佬和牛牛?这俩大概是被黑得最惨的没有之一。二战水平的AA52,干嘛嘛不行的FAMAS,只有刺刀可靠的L85,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下面开始干货: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三点:战后轻武器制造业的突飞猛进、战后轻武器评论业的大发展、战后轻武器发展水平与其对军队战斗力增益的效果不成比例。
二战后轻武器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光是从步枪的机匣结构上说,仅仅五六十年就从M1和M14那种栓动步枪加根杆的简陋结构经历加盖冲压机匣,上下分离式机匣,铝制机匣,复合材料机匣,枪族化一路发展到如今的模块化机匣。鉴于轻武器长期是一种发展速度较慢的武器门类,近几十年完全可以称之为突飞猛进。
与之相伴的则是轻武器评论业的大发展。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了无数话题,而轻武器结构简单,原理简单,保密程度低,距离人民群众距离近,易于为广大群众接受和理解。在冷战时期全民国防全民义务兵役的全民玩枪大氛围下,专业轻武器杂志,专业轻武器评论人员以及QBQ和CD上的各路大神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再加上各枪厂的水军和软文,战后世界各国的轻武器舆论场那叫一个热闹。说实话中国因为禁枪和低征兵率相对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平静的了。至少CD的轻兵警务板块发帖数从来没超过过海军版。
但是虽然战后轻武器发展极快,其对军队战斗力的增益效果却并不明显。19世纪步枪战争时代,轻武器发展对战斗力增益可以说是极其显著的。克里米亚英法联军比俄军步枪领先一代就能把俄军吊起来打,普奥战争普鲁士步枪领先一代,又是把奥地利吊起来打。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PLA仗着比阿三领先一到二代的轻武器,一样能够把阿三吊起来打。但是到了2008年,格鲁吉亚人拿着比理论上比AK74+AKM领先一代的美援轻武器,被毛子吊起来打了。
在重武器统治战场的时代,轻武器对于战斗力的贡献大幅度缩小了。一支装备豹2A7+AKM的陆军,一定能吊打一支装备M48+HK416的陆军。虽然前者战后会有很多抱怨,但是他们一定会赢。无论轻武器承载孩子们多少英雄梦,步枪战争的时代已经远去了。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英法联军的米尼枪相对于俄军的滑膛枪,普鲁士的针发枪相对于奥地利的前装枪,PLA的56枪族相对于阿三的手拉机,虽然技术上仅仅领先一代,但是战术框架上却截然不同了。普鲁士人可以卧倒和傻站着的奥地利人对射,56枪族可以用超过一倍的班组战斗射速把阿三压得抬不起头来。而自从AK时代以后,虽然轻武器结构日新月异,但是基本的战术框架却并没有大的变化。班属的自动步枪+轻机枪,营连属的通用机枪,这个战术框架已经几十年没变过了。HK416和AKM之间虽然技术上的差距等同于从德莱塞发展到毛瑟G98,但对战斗力的加成作用其实不会比三八大盖与九九小铳之间的差距大多少。真正对步兵战术框架有较大改变的,是新加入的营属大口径机枪、大口径狙击步枪和榴弹发射器,它们对步兵战斗力的加成要远比在原有轻武器基础上进行更新换代要大得多。米佬为了实现对于轻武器战斗力的革命性提升,从齐射计划一直到XM29,搞了大概有小10个计划吧,全部失败。
一方面是轻武器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却是性能虽有提升但对军队战斗力帮助不大。这种尴尬的差距导致各国普遍对轻武器有得过且过的思想。FNFAL那个被AK鄙视成渣的货当了几十年的北约标准步枪,公鸡拿着被讥笑了几十年的FAMAS混到去年才准备换,美国的M60从装备部队第一天就开始挨骂,骂了几十年才终于决定全部换FNMAG了事。只要凑合着能用不算太落后,大家对轻武器都抱着一种用烂用完用完再说的想法。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TG身上,羞耻了几十年的手榴弹问题不就是67用完之前不想花钱做新的么?相比起当年那简陋得塔利班都不要的67式手榴弹,今天军迷们吵个不停的95问题算个蛋的问题。至少95不会每年给PLA带来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训练伤亡。
一方面是军队基于性价比问题不愿在轻武器上过多折腾,但另外一面却是伴随着轻武器大发展而来的轻武器评论行业的大发展。两边一结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当然是黑子满地跑啦!
玩轻兵器这块,最好玩的就是看各路大神互黑。92那个渣渣,M9那个破烂,格牢靠那个黑工厂,随便哪支枪都能拉出一溜的黑历史,稀里哗啦战上几十页。HIGH到最后,你会觉得是不是全世界军警都是拿着一堆破烂在菜鸡互啄。
所以,我们军迷黑国产轻武器那是一定的,因为全世界军迷都在黑自己家的轻武器。除非哪天轻武器出现跨越式发展,突然装备了一种碾压所有传统步枪的革命性轻武器,比如前两年很火这两年突然又不见声音估计等同XM29列的那个战略步枪,不然我们一定会继续黑下去的。
至于目前么,只能说:
黑我国轻武器,包括绝大部分单兵装备我都是喜闻乐见,自己经常喷包括但不限于06携,吊面人,92-9。到不是说我国单兵装备烂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虽然也差不了多远),而是我国单兵装备和轻武器有个特点,就是有毛病他就是能不改,用p眼都能看见的问题他能给你放十年。92-9装备部队10多年才有的第一个改型,改出来10个重大缺陷,95式的保险在那反人类的位置呆了10年才弄出来95-1。吊面人装备部队也十几年了吧?有个正儿八经的悬挂可用?早干嘛去了?磨磨蹭蹭磨磨唧唧,单兵装备是最需要人机性能的,这意味着就是要不断的改,以适应用户。说白了这是个体制问题。
现在又有风声说要废95,造新枪。各个坛子里又是一片憧憬,要我说全是扯蛋,吊用都没有。中国轻兵器和单兵装备的现状不是新设计个装备就能解决的。
#($)%)$*#~-//'!&@分割线
高票答案说的挺有道理,五常都一般黑就不大合适,比如你说美国那一段,用中国以同样的格式就写不出来,因为根本没那么型号。所以你还是答歪了,轻兵器差不多得了是正常的,但追求性价比和不要把88狙的两脚架装枪管上有矛盾么?你举的美俄跟中国这完全是俩概念,人家那叫追求性价比,咱着还有英国那刺刀架和德国的聚乙烯塑料枪,属于体制有毛病还追求性价比。
中国轻武器从思想、设计到品质,全面是落后的,与先进国家比,甚至比飞机、坦克等尖端武器差距还要大。
最基本的比如说子弹,因为中国缺铜,大量使用步枪钢壳弹,钢壳弹容易卡壳,对枪械磨损大,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实际上一颗子弹仅仅用10克铜,一年生产100亿发子弹也不过用10万吨铜,现在中国每年铜产量1000万吨以上,缺那点铜吗?
不缺,贫乏的只是我们的思想。真正实战,枪支卡壳可能会丧命的。我们有必要为了节省几万吨铜付出这样的代价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