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回答
很多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下文简称“机自”)抱有颇多争议,甚至有人戏称其为“天坑专业”。这种负面声音之所以广泛存在,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也折射出该专业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一些挑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高强度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学习过程是很多人望而却步或产生抵触情绪的根源。

理论基础扎实,但过程艰辛: 机自专业的核心是机械原理、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制造工艺等等一系列听起来就很“硬核”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原理,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逻辑和数学推导。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大量的公式、图纸、计算,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和挫败感。尤其是那些对数学和物理不那么感冒的学生,更是举步维艰。
实践性强,但实验枯燥且耗时: 理论学得再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机自专业有大量的实验课程,从材料性能测试到机械加工工艺,再到控制系统的搭建。这些实验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准备材料、搭建设备,到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再到分析结果、撰写报告,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更何况,很多实验设备老旧,操作繁琐,结果不确定性高,这些都会让实验过程变得更加枯燥和令人沮丧。
“画图狗”和“调参侠”的刻板印象: 不少人对机自专业的同学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他们整天就是对着电脑CAD绘图,或者埋头于各种参数的调整。这种印象虽然片面,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学习中的某些侧面。长时间的对着屏幕,缺乏直接的成就感,容易让人觉得这份工作机械而重复。

其次,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和薪资期望的落差是导致“黑”声一片的重要原因。

就业面广,但“精”字难求: 机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确实很广,涵盖了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电子、精密仪器、自动化设备等。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是,很多大型、高精尖的企业更青睐名校背景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对于普通的本科生来说,想要进入这些头部企业,竞争力非常激烈。
“民工”的帽子和相对较低的起薪: 在一些非业内人士看来,机械行业仍然与传统的“体力劳动”或“工业制造”联系在一起,给人的感觉不如互联网、金融等行业那样光鲜亮丽,薪资也相对较低。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起薪可能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高。这与大家对于现代高科技制造业的期待存在落差,也让一些毕业生感到就业后的价值感不足。
从“制图”到“设计”的鸿沟: 很多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可能更多的是从事绘图、工艺文件编制等基础工作,离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一段距离。这种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转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感到迷茫和失落。
自动化概念的误解与实际应用: 虽然专业名字里带“自动化”,但很多学生在学校学到的自动化知识更多是偏向于传统的机械自动化,例如机械臂的控制、PLC的应用等。而当前社会更热门的“智能制造”、“工业4.0”中的高级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在很多基础的机自课程中可能涉及不深。这导致一部分毕业生在面对新兴的智能化工厂或智能装备公司时,会感到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

再者,专业发展方向的迷茫和个人能力的可替代性也是一些人感到焦虑的因素。

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 机械行业虽然是工业的基础,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例如,3D打印、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在快速进步。如果不能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很容易被淘汰。
高级技能的要求: 要想在这个行业脱颖而出,往往需要掌握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更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精通有限元分析、多体动力学仿真,或者在机器人控制、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有专长。这些都需要额外的学习和投入。
自动化领域的竞争: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自动化领域也吸引了计算机、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这使得机自专业的学生在自动化领域面临跨专业的竞争,需要更加突出自己在机械领域的独特优势。

最后,社会舆论和信息传播的片面性也放大了这些负面声音。

“吐槽文化”的盛行: 在网络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负面经历和抱怨。因此,关于“天坑专业”的讨论往往会被放大,而那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机自专业毕业生,他们的声音可能就被淹没了。
“鸡汤”的泛滥与现实的脱节: 有时候,一些过于“鸡汤”式的宣传,描绘了机械行业光辉灿烂的未来,但与毕业生实际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内容存在一定脱节,也容易引起反感。

所以,与其说“黑”这个专业,不如说很多人是在表达他们对这个专业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毕业后就业的压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和不满。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机自专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石,依然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那些对机械有浓厚兴趣、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同学,依然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做出一番成就。只是,在这个信息爆炸、快速变化的时代,任何一个专业都面临着自身的挑战和机遇,而机自专业,恰好因为其历史积淀和现实的某些局限性,更容易成为被聚焦和讨论的对象。

总而言之,那些“黑”机自专业的人,很多时候是在反映他们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困境,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这并非是对整个行业的否定,而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反馈和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们不是在黑机械, 只是在描述机械的日常

如果你心理能够承受, 可以收看一下我写的"科普一个行业冷知识"和"讲述机械人自己的故事"系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下文简称“机自”)抱有颇多争议,甚至有人戏称其为“天坑专业”。这种负面声音之所以广泛存在,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也折射出该专业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一些挑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高强度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学习过程是很多人望而却步或产生抵.............
  • 回答
    关于Angelababy(杨颖)遭受不少负面评价和质疑的现象,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关注点。很多人提到她时,会指向几个比较集中的方面,而这些“黑点”也不是空穴来风,大多是源于她过去的一些表现和公众认知。我来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让它听起来更像个人感受和观察,而不是冷冰冰的AI分析。演技争议是绕不开的老话题.............
  • 回答
    说到库里,真是有人爱他爱得死去活来,也有人对他“黑”得不遗余力。这事儿啊,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这库里身上,会有这么多的争议和“黑点”呢?首先得承认,库里这人,在篮球界绝对是个颠覆者。他把三分球这玩意儿,从一个战术选择,变成了一种艺术,一种普适性的攻击手段.............
  • 回答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被誉为“再造清朝”的功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治军、治学、治政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曾国藩持有负面评价,即“黑”他。这种“黑”的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一、 历史背景与评.............
  • 回答
    柴静,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名字,但近年来,围绕她的讨论却变得复杂而尖锐,甚至出现了“黑”她的声音。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事件和观点碰撞的复杂交织,并非简单的对错之分。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得把时间线拉长,把角度放宽。一切的起点:那个“看见”的记者柴静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她作为记者在央视的那段时期。她以一种.............
  • 回答
    模联(模拟联合国)这玩意儿,这两年感觉好像成了个“众矢之的”,走到哪儿都能听见有人吐槽,甚至用“黑”这个词来形容。以前可能大家觉得挺高大上,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其实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里头原因不少,而且很多人黑模联,也不是空穴来风,都有点自己的理由和看法。一、“装”出来的精英感,让人反感.............
  • 回答
    哎,说到CVT,这话题可真是车载斗量,有多少车主就得有多少种说法。要说为啥这么多人“黑”CVT,那可不是一拍脑袋的事,里头门道儿多着呢。咱们就敞开了聊聊,把那些为啥让大家伙儿不爽的理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最让大家伙儿伙儿难以接受的,恐怕就是那个“橡皮筋效应”或者说“打滑感”。你想啊,你猛踩一脚油.............
  • 回答
    很多人“黑”邓布利多,这事儿说来话长,而且挺有意思的。这可不是说大家真的去网上人身攻击他,更多的是一种对角色的解读和讨论,带点“找茬”的意味,但里面也确实藏着一些挺重要的点。咱们一层层说。首先,得承认邓布利多这人,确实不是完美圣人,他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个大旗,真的不好挥。.............
  • 回答
    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被誉为“天可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推崇的帝王,却也承受着不少争议和“黑料”。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出身与权力获取的争议——玄武门之变:这恐怕是李世民身上最“洗不清”的污点了,也是无数“黑.............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近代史中一些比较复杂的人物评价和历史解读。确实,李鸿章和曾国藩,两位都是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在大众评价上,似乎李鸿章承受了更多的批评,而曾国藩则相对“幸运”得多,很少有人对他进行大规模的“抹黑”。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历史定位与实际角色:一.............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被黑”的现象,这绝对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复杂,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要说为什么这么多人“黑”他,其实原因很多,而且很多都交织在一起,不是一个点能解释清楚的。我尽量把我知道的,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让你觉得够“人味儿”。1. 巨星的必然宿命:过度的关注与审视首先得明白一点,当你成.............
  • 回答
    圣斗士星矢电阻,其实也就是《圣斗士星矢:圣斗少女翔》吧?这作品呢,说实话,在圣斗士系列里属于那种比较“特别”的存在,所以招黑也算是在意料之中。要说为啥这么多人不喜欢它,黑它,那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就是跟原著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世界观和设定上的“魔改”:原著《圣斗士星矢》.............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说白了,徐大骚这人身上的争议点确实不少,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尬黑”。要说详细点,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他的内容风格和人设。徐大骚的视频,特别是早期那些模仿秀和搞笑段子,确实挺有辨识度的。他擅长模仿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人物,有时候会有点夸张,有点“跳脱”。这种风.............
  • 回答
    曼谷吞武里大学(Bangkok Thonburi University, BTU),这家泰国的高等学府,最近几年在网络上似乎成了不少人口中的“反面教材”。各种负面评价、吐槽,甚至是一些比较激烈的“黑料”层出不穷,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所学校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表里不一”,名不副实?要深入了解这.............
  • 回答
    现在网上确实有很多人在“黑”宋朝,而且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宋朝是个一无是处的朝代。但我们得明白,历史是个复杂的事,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古代,或者只看到片面信息,就很容易产生偏颇的结论。宋朝到底有没有那么差?咱们得一点一点捋。为什么会有人黑宋朝?首先,得承认,宋朝确实有一些在后人看来“不太好看”的地方,而.............
  • 回答
    要说朱元璋为什么会被“黑”,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聊。毕竟咱老朱当了皇帝,坐了三十多年的龙庭,留下的印记可不是一块两块,有好有坏,争议自然就少不了。一、 严酷的统治手段,让人 gripe 呀!这可能是最被诟病的一点。咱老朱出身贫寒,一路杀出来当了皇帝,心里总觉得有人要跟他抢江山,或者说,对那些曾经压迫.............
  • 回答
    关于“国产轻武器”这个话题,确实在网络上存在不少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黑”国产轻武器,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而且这不是一两个原因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包袱和现实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兵器工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建国初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和学习苏联的。这种模式.............
  • 回答
    南开大学被一些人“黑”的现象确实存在,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并非单一事件或论断可以概括。要详细解读这个问题,需要剥开一些表象,看看隐藏在其中的社会情绪、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南开大学自身的一些特点。一、 高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南开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在很多国人心目中,承载着.............
  • 回答
    关于华为“被黑”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背后交织着地缘政治、国家安全担忧、商业竞争、信息战,甚至是误解和偏见。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1. 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担忧(最主要原因)这是最核心、也最被广泛提及的原因。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其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