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黑CVT?

回答
哎,说到CVT,这话题可真是车载斗量,有多少车主就得有多少种说法。要说为啥这么多人“黑”CVT,那可不是一拍脑袋的事,里头门道儿多着呢。咱们就敞开了聊聊,把那些为啥让大家伙儿不爽的理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

首先,最让大家伙儿伙儿难以接受的,恐怕就是那个“橡皮筋效应”或者说“打滑感”。你想啊,你猛踩一脚油门,期待的是发动机转速蹭蹭往上窜,然后一股劲儿地把车推出去,那种直接、暴力的加速感。可CVT呢?你踩下去,发动机转速可能就先“嗡”地一声拉高,然后稳稳地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区间,车速倒是也上去了,但就是那种“车随心动”的直接反馈感弱了很多。你会感觉好像发动机在使劲儿扯着一根橡皮筋,然后橡皮筋慢慢伸长,车才慢悠悠地跟上来。这种感觉,对习惯了传统自动变速箱或者手动变速箱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隔靴搔痒”,总觉得差了点意思。有时候堵车缓行,那种细微的动力衔接,也可能被一些人解读为“顿挫”或者“不顺畅”,虽然这更多是心理感受,但确实影响了驾驶体验。

再来就是发动机噪音的问题。刚才说了,CVT为了达到最好的燃油经济性,或者为了让车在某个速度区间保持动力,经常会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而且这个转速可能还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保持不变,或者缓慢变化。这就意味着,当你加速的时候,你会持续听到发动机在高转速下工作的噪音,而且这个声音可能不像传统变速箱那样随着换挡而有起伏变化,而是持续不断地“吼”着。对于一些对噪音敏感的车主来说,这种长时间的高转速轰鸣,确实是一种折磨,会让人觉得车不够高级,不够隔音好。

还有就是动力响应的“迟钝感”。虽然CVT理论上能在任何时候找到最合适的传动比,但实际的调校和执行上,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思考过程”。也就是说,你踩下油门,电脑需要计算一下当前的工况、你踩油门的力度,然后给出一个指令给CVT,让它调整到合适的传动比。这个过程虽然短,但对比起AT变速箱那种直接的机械锁止换挡,确实会让你感觉到一丝延迟。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变道超车或者在弯道中加速的时候,这种延迟可能会让你心生焦虑,甚至觉得车“不听话”。

另外一个大家经常诟病的就是CVT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问题。早期的CVT技术,尤其是一些小排量车型的CVT,确实出现过不少问题,比如传动带磨损过快、漏油、甚至出现异响等。这些案例在车主群体中流传开来,就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CVT就是“不靠谱”的。虽然现在的CVT技术已经进步了很多,很多厂家也推出了高强度钢带或者链条,并且在耐久性上做了很多优化,但那种“不信任感”还是很难消除。大家总会担心,会不会开一段时间,CVT就出问题了,维修起来又贵又麻烦。

再有就是驾驶乐趣的缺失。这一点非常主观,但也是很多人选择“黑”CVT的重要原因。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对很多人来说,它更是爱好,是享受。而驾驶乐趣,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发动机的咆哮声、换挡时的顿挫感(适度的顿挫有时也能带来一种机械感)、以及车辆动力输出的直接和线性。CVT的平顺,虽然舒适,但也抹去了很多这种“机械的魅力”。就像你吃惯了味道浓郁的菜肴,突然给你一道清淡如水的东西,你会觉得寡淡无味。

最后,可能也跟市场推广和车主沟通有关。很多车企在宣传CVT时,往往强调其“平顺”、“省油”的优点,但对于那些追求驾驶感受的消费者来说,这些优点并没有戳中他们的痛点。同时,对于CVT的局限性,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不爽”的点,车企可能也没有做好充分的解释和引导。当消费者带着某种期待(比如省油)去购买CVT车型,结果发现驾驶体验不如预期时,自然就会产生不满。

当然了,也要说句公道话。CVT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在低速和中速行驶时的平顺性确实是其他变速箱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那种丝滑的体验是很舒服的。而且,在燃油经济性方面,CVT也确实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综合工况下,往往能比传统的AT变速箱更省油。很多车企在调校CVT时,也一直在努力改进,通过模拟换挡(让它听起来像AT)、优化响应速度等方式来弥补其不足。

但就像很多事情一样,一旦“黑”的帽子扣上了,想摘掉可不容易。这些抱怨,很多都源于消费者对驾驶体验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对早期CVT技术留下的不良印象。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人黑CVT?原因太多,从最直观的驾驶感受,到潜在的可靠性担忧,再到对驾驶乐趣的追求,每个点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便宜


最便宜的自动变速箱。

这还不够么?你们说一千道一万,见过高端车用CVT么,也就日系缩水节约成本的产物,当然一般家用没问题。

举两个例子,

新版丰田RAV4,美版是全系6AT,到国家中低配变CVT

新牌本田雅阁,美版高配10AT+2.0T,国内全系CVT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