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签订的备忘录是什么性质呢?对于备忘录的性质法院是如何认定的?

回答
签订的备忘录,它的性质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人一样,看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身份”。简单来说,它就像我们和朋友约着做一件事前,先写张小纸条,约定一下大概要做什么,谁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但这张小纸条,在法律上就复杂多了。

备忘录的本质:一种意向的表达,但未必是具有强制力的合同

备忘录的“性质”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它表达的是双方初步的、意向性的约定。它就像是签署一份正式合同之前的“预备役”,勾勒出了未来合作的框架和大致方向。但关键在于,这份“预备役”是不是已经具备了“转正”成为正式合同的资格。

从广义上讲,备忘录的性质可以是:

1. 意向书(Letter of Intent, LOI)/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性质: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它表明双方有合作的意愿和初步达成的共识,但很多条款还在进一步协商中,或者存在一些条件尚未满足。这种备忘录通常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作用是为后续的正式合同谈判奠定基础,明确双方的努力方向。

2. 框架协议(Framework Agreement)性质: 这种备忘录的内容会比一般的意向书更详细,它不仅仅是表达意愿,而是对未来具体合作事项的基本原则、主要条款和合作模式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虽然具体细节可能还需要后续的补充协议来完善,但这类备忘录通常会包含一些具有约束力的条款,比如保密义务、排他性谈判权等。

3. 包含部分或全部合同条款的备忘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备忘录的内容已经非常具体,涵盖了合同的主要要素,例如交易标的、价格、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等。这种备忘录,即使它用了“备忘录”的名字,但如果实质上已经满足了合同成立的法律要件,那么它就可能被认定为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法院如何认定备忘录的性质?

法院在认定备忘录的性质时,不会仅仅看它叫什么名字。就像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叫“傻瓜”就认为他真的傻一样,名字只是一个称呼,真正重要的是它的实质内容和双方签订时的真实意图。法院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1. 内容和条款的确定性:
是否明确具体? 法院会看备忘录里的条款是否足够清晰、具体,能够让一个普通人在正常理解下知道双方到底要做什么。比如,如果约定了“合作开发一个项目”,但没有具体说明项目内容、合作方式、各方义务等,那它的确定性就很低。
是否构成合同要素? 尤其关注是否包含合同的必要条款,例如合同的主体(谁和谁)、客体(做什么事、买卖什么)、标的(具体内容)、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

2. 双方的真实意图(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签署备忘录的目的是什么? 法院会分析双方在签订备忘录时,是否真的打算让这份文件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还是要仅仅表达一种合作意愿。
是否包含“约束性条款”和“非约束性条款”的区分? 有些备忘录会明确写明“本备忘录的XXX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其他条款仅为意向性表达”。如果存在这样的明确区分,法院会优先尊重这种约定,并对具有约束力条款进行认定。
是否存在“条件成就后签订正式合同”的表述? 如果备忘录明确约定“待条件成就后签订正式合同”,且备忘录本身并未包含合同的主要要素,法院倾向于认定其为意向性文件。

3. 外部证据和双方行为:
是否有其他辅助证据? 法院还会审查双方在签订备忘录前后的沟通记录(邮件、微信、会议纪要等),这些沟通内容是否能佐证双方的真实意图。
双方的实际履行行为? 如果双方在签订备忘录后,已经按照备忘录的内容开始履行某些义务(比如支付定金、进行初步研发等),即使备忘录本身看起来不够完整,法院也可能根据这些行为来认定双方已将备忘录的某些部分或全部视为具有约束力的合同。

4. 行业惯例和交易习惯:
在特定行业或交易中,某些类型的“备忘录”可能被普遍认为是具有约束力的。法院也会考虑这些行业惯例来辅助判断。

举个例子来说明:

情况一: 两家公司签订一份《合作意向备忘录》,约定“双方有意就XXX项目进行合作,并将在未来就具体合作细节另行协商签订正式合同”。备忘录中没有具体的价格、数量、交付时间等核心要素。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很可能认定这份备忘录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它仅仅是双方表达合作意愿的“敲门砖”。
情况二: 一家公司和一家个人签订一份《股权收购备忘录》,明确约定了收购标的股权的比例、每股价格、总价款、支付方式、股权交割时间,并约定“本备忘录签订后,乙方支付X万元作为定金,并承诺在X日期前完成全部收购款项支付,如违约,定金不退且需另行赔偿”。如果这份备忘录包含了合同的必要条款,并且双方有通过它来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明确意图(例如支付定金的行为),那么即使它叫“备忘录”,法院也可能将其认定为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股权收购合同的一部分,或者本身就是一份合同。

总结一下,法院认定备忘录性质的核心思路就是:

看内容: 有没有把“事儿”说清楚、说明白。
看意图: 签这个字,到底想不想被法律管着。
看行为: 签完字后,你们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当成真合同来对待的。

所以,备忘录究竟是“君子之约”还是“合同约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在起草或签署备忘录时,双方都应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法院认为,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备忘录不属于定义严格的法律概念,其属于何种法律性质,取决于备忘录的内容与形式,而不是由其名称决定。依据古典契约理论,契约即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关于权利义务的合意,其一般程式是以典型的交易为理论模式的,这个模式包括了要约与承诺的一般过程。因此,认定合同是否成立,首先需要当事人一方以缔结契约为目的向相对人作出意思表示,且这种意思表示必须具体确定,并含有表意人在该意思表示被接受时就受其约束的意旨。另一方面,根据要约拘束力规则,相对人应在要约规定期限作出与要约内容一致的承诺,双方之间才能成立有效的合同。因此,在对备忘录性质的认定上,要结合案件本身中备忘录内容和形式的具体情形,而不能抛开这些做抽象的学术讨论。

如果备忘录仅为记载各方协商过程,或各方对未来合作的预期或其他意思陈述,而无意创设彼此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时,备忘录只能反映意思表达的事实,而不产生法律上合同的拘束力。

在商事贸易领域,尤其是涉外商业事务处理中,备忘录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文书样式,甚至以备忘录形式签署的文件或协议也很常见。这就要求商事审判尤其是涉外商事审判的法官对备忘录的法律性质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一般来说,按照签署备忘录当事人不同,可分为单方签署的备忘录及各方签署的备忘录。单方签署的备忘录更多属于一种工作记录,不排除个别备忘录内容存在单方允诺的意思表示。这种情形下的备忘录应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判断是否有为自己设定义务、使对方获得权利的表意,以及是否形成有效承诺来认定。对待各方签署的备忘录,在备忘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认定上,必须以备忘录的条款内容以及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为基础,而不能把备忘录从全案事实中剥离出来统一定性。

(详细内容见《人民司法·案例》2018年5月第14期刊载文章:倪燕“对备忘录的性质及效力应个案认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签订的备忘录,它的性质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人一样,看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身份”。简单来说,它就像我们和朋友约着做一件事前,先写张小纸条,约定一下大概要做什么,谁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但这张小纸条,在法律上就复杂多了。备忘录的本质:一种意向的表达,但未必是具有强制力的合同备忘录的“性质”最核心的地方.............
  • 回答
    拜登总统签署的向乌克兰提供价值 6 亿美元的紧急军事援助备忘录,是当前乌克兰战争局势下,美国对乌克兰支持的最新一次体现。理解这一举措的未来影响和美国意图,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未来局势的可能发展这笔 6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将直接影响到乌克兰战场上的动态,并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1. 战场态势.............
  • 回答
    .......
  • 回答
    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于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中国,其影响和法律地位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来说,绝大多数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民国建立后,其效力是受到质疑、挑战,并在事实上被逐步废除或修改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阐述:一、 “不平等条约”的性质与民国的立场首先,.............
  • 回答
    清朝时期签订的那些充满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它们的原件,就像历史留下的伤疤,如今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要详细说清楚它们究竟藏在哪里,确实需要费一番功夫,因为这背后牵扯到历史的流转、国家间的关系,以及文物保护的各种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我们现在谈论的“不平等条约”,绝大多数都是在西方列强,特别.............
  • 回答
    说实话,在《广场协议》刚签订的时候,绝大多数普通日本老百姓压根没往心里去,甚至很多人压根没听说过这个名字。那时候的日本,正是所谓的“泡沫经济”的鼎盛时期,国民自信心爆棚,大家都觉得日本经济就是全世界最牛的, 앞으로도 쭉 승승장구할 거라고 믿었죠.那时候的日本,社会氛围有一种“日本第一”的狂热。电.............
  • 回答
    要寻找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文,你首先需要明白,这些条约的原文通常是以外交文书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因为历史原因,许多原始文件可能保存在国家档案馆、外国档案馆或历史研究机构。这里我为你整理了一些寻找和参考这些条约原文的途径和资料类型,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一、 核心资料来源:国家档案馆与专业机构这是最直接.............
  • 回答
    1965年《日韩基本条约》的签订,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恩怨、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多方力量的博弈。如果剔除美国的存在,日韩两国能否顺利签订这份条约,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当时两国各自的处境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历史的阴影与内在的矛盾:为何《基本条约》如此.............
  • 回答
    1858年,美国与日本签订的《通商条约》,也就是所谓的《日美修好通商条约》(Convention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Empire of Japan),其中的确包含了禁止鸦片贸.............
  • 回答
    明斯克协议与苏台德割让给德国,这两个事件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都涉及到在特定地区赋予某种程度的自治权或主权变更,以试图解决地区冲突或政治僵局。但深入分析,它们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动机和实际效果。明斯克协议与苏台德割让:表面的相似性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两者在表面上可能让人觉得相似的地方: .............
  • 回答
    清朝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可不是件容易事。两国虽然地缘相邻,但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巨大,能够谈成条约,其中门道可不少。这背后,是双方的策略、翻译的努力,以及一点点运气。背景:边境的冲突与扩张话说到了17世纪下半叶,清朝已经统一了中国,国力逐渐强盛。而当时的俄国,正处于一个积极向东扩张的时期,哥萨克人.............
  • 回答
    关于美国可能退出与俄罗斯签订的《中程导弹条约》(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简称INF条约),这背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军事战略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条约本身、各方意图以及导致这一局面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中程导.............
  • 回答
    澶渊之盟:一场被误读的“胜利”与宋朝的真实处境澶渊之盟,作为北宋时期与辽国签订的一份重要条约,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被描绘成宋朝以“屈辱”换取和平的标志性事件。然而,若要对其进行评价,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盟约签订时的具体历史背景,以及宋辽双方当时的真实实力对比和战争态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客观地理解这场发生在澶.............
  • 回答
    韩国政府曾一度宣布要废止与日本签署的《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这一决定无疑是当时韩日关系中一个极具爆炸性的事件,其背后牵涉了复杂的历史恩怨、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国内政治博弈。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1. 历史的阴影与现实的摩擦:导火索GSOMIA的废止并非空穴来风,它.............
  • 回答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行为,确实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领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尤其是在其违反了与乌克兰之间曾签署的多项双边条约这一点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法律依据。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在克里米亚事件发生之前,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并非没有法律约束。事实上,两国在苏联解体后,建立并.............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苏联与美国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导弹条约》(INF条约),这无疑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要评价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背后的原因、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反应。首先,美国退出条约的官方理由是什么?特朗普政府给出的主要理由是俄罗斯长期违反该条约。具体而言.............
  • 回答
    2016年6月25日,中俄两国元首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联合声明》。这份声明的出现,在当时国际政治格局下,引起了相当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要理解这份联合声明的意义,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以及两国各自的战略考量之中。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2016年前后全球战略稳定面临.............
  • 回答
    《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的签订,如何为中国核电“走出去”注入强劲动力2016年,《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的签署,无疑是中国核电行业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份商业合同,更是一把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金钥匙,为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信心。深入剖析这份协议的签订,我.............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确实,对于咱们这样用电大户来说,电费这账算起来可就心疼了。自己建个小电厂或者搞个低价合同,这想法绝对有道理。咱们就来捋一捋,看看这事儿有没有门道,又能怎么操作。自己建个小电厂?这绝对是个大胆且充满诱惑的想法!尤其是咱们工厂用电量确实上去了,每天花在电费上的钱都可以盖一栋小楼.............
  • 回答
    碰到公司要求签一份不合理的员工宿舍管理规定,这绝对是个让人头疼的事。能不能签?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仅仅是“签”还是“不签”这么简单,而是咱们作为员工的权益、公司管理的边界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麻烦。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法律是底线,合理是常识。任何规定,只要是合理的,符合法律法规的,员工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