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不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不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历史、民族认同、国际关系以及国家主权等多个复杂层面的考量。简单来说,如果中国选择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将会引发一系列难以承受的后果,并且在事实层面也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

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细致地梳理一下:

一、 历史事实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虽然中国历史上确实对越南存在过长期的统治和影响,但这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充满了征服、统治、反抗、自治乃至独立的循环。

早期影响与统治: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屠睢率军南征,并在此设立象郡,开始对岭南地区(包括今越南北部)进行直接统治。汉朝时期,汉武帝征服南越国,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将越南北部纳入汉朝版图。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都曾对越南北部进行过直接或间接的统治,设立郡县,派遣官员,推行汉文化。这个时期,越南北部可以说是中国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
反抗与独立: 然而,这种统治并非一帆风顺。越南人民也从未停止过反抗。早在汉朝末年,就有交趾郡的徵氏姐妹起义。随后的历史中,如李贲(前李朝)、吴权(吴朝)、丁部领(丁朝)、黎桓(前黎朝)等,都曾成功地将越南从中国的统治下争取到事实上的独立。虽然这些独立的政权在名义上可能还会接受中国的册封,但它们已经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国家体系和政治认同。
明朝的再次统治与复起: 明朝时期,曾一度派兵灭掉越南的胡朝,重新将其纳入版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但统治仅二十余年,越南人民又在黎利领导下发动起义,重新恢复了独立。
后来的朝贡体系: 在明朝之后,越南的后黎朝、莫朝、阮朝等,虽然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定期进贡,但其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展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它们是以一个独立的国家形式存在,只不过是在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中扮演一个“藩属国”的角色。

因此,将“中国朝代对越南北部的统治”直接等同于“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化和曲解。历史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充满了权力更迭、民族融合与分化、以及自我认同的建构过程。

二、 民族认同的现实: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记忆和国家认同。越南人民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越南语)、自己的历史叙事、自己的文化传统(尽管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但已发展出鲜明的越南特色,如字喃、越南科举制度等),以及独立建国的漫长历史。

独立的国家构建: 从上述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越南人民在许多时期都为争取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而斗争。这种斗争本身就构成了他们国家认同的基石。
越南民族的独立意识: 尽管经历过被统治的时期,但越南人民从未放弃过独立的追求。这种独立意识在他们的历史叙事和民族情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文化上的自主发展: 尽管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越南在语言、文字(如过去使用的喃字)、宗教信仰(如对越南本土神祇的崇拜)、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如果中国宣称越南是“自古以来”的领土,这将直接否定越南人民数千年来为建立和维护自己国家所做的努力和形成的民族认同,这在情感上和道义上是难以被接受的,并且与现代国际关系强调的民族自决原则相悖。

三、 国际法与现代国际关系原则:

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宣称“自古以来就是其领土”,这无疑是对该国主权的直接挑战,是一种侵略性的历史主张。

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任何国家都不应试图通过历史主张来颠覆另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
国际社会的反应: 如果中国提出这样的主张,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和谴责。越南作为联合国会员国,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国际法的保护。
恶化双边关系: 这种宣称将彻底摧毁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友好关系,可能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和军事对峙,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造成威胁。

四、 现实政治与战略考量:

从现实政治的角度来看,提出这样的主张是极其不明智的,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以邻为壑”的短视: 历史主张往往服务于现实的政治目标。然而,以邻为壑,通过制造领土争端来谋取利益,最终只会损害自身的国际形象和长远发展。
制造不稳定性: 提出“越南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说法,会立即将南海争端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推向极端,制造地区不稳定,增加冲突的风险。
得不偿失: 即使有极端的政治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领土”也意味着巨大的治理成本、社会动荡以及国际孤立。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总结来说,中国不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因:

1. 历史事实的复杂性: 尽管有长期的统治和影响,但越南在历史上也经历了多次反抗和独立的时期,其国家认同和政治实体并非纯粹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2. 民族认同的现实: 越南人民已经形成了独立、独特的民族认同,并且有着独立建国的漫长历史。
3. 国际法和国际准则: 现代国际法强调国家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任何国家的历史主张都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原则。
4. 现实政治的考量: 提出这样的主张将导致严重的国际关系恶化、地区不稳定,并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利益。

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更注重的是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通过承认和尊重越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历史的解读需要严谨和客观,不能被政治需要简单地扭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史学入门》中讲到秦汉时期已经设立象郡,这不比刘铭传和施琅对某岛更那啥吗。(那个!(●—●)我就问问,没别的意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不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历史、民族认同、国际关系以及国家主权等多个复杂层面的考量。简单来说,如果中国选择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将会引发一系列难以承受的后果,并且在事实层面也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细致地梳理一下:一、 历史事实的.............
  • 回答
    周人没有直接宣称自己是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而是承认继承夏商,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考量,远不止是简单的历史事实认定那么简单。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周人崛起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如何在新生的政权中为自己定位。一、 政治合法性的构建:为何要“继往开来”,而非“另起炉灶”?周人推翻商朝建.............
  • 回答
    在中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医药拥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谈及癌症这一现代医学领域的棘手难题时,一些民间中医的声音也随之响起,他们或通过口耳相传,或借助于各种平台,宣称癌症无需西医治疗,仅凭中医便能痊愈。这其中,并非全然是空.............
  • 回答
    “谁质疑谁举证” vs “谁主张谁举证”:一次关于论证责任的梳理在围绕某个议题的讨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谁质疑谁举证”这样的说法。尤其是在一些复杂且可能带有争议的领域,比如科学、历史,甚至是某些社会议题的辩论中,这个提法屡屡出现。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逻辑和法律的基本原则,我们会发现,与“谁质疑.............
  • 回答
    关于“南水北调”宣传力度的变化,其实是个挺值得聊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很多方面,从工程本身的进展到社会舆论的焦点转移,再到国家宣传策略的调整。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并没有“不宣传”那么绝对,只是宣传的侧重点和方式跟刚开始的时候有所不同了。最初的“大声疾呼”:why in the beginning.............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对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的理解,以及“爱好和平”这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爱好和平”等同于“永久中立”。爱好和平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意味着一个国家倾向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平建设。而永久.............
  • 回答
    乾隆皇帝一生创作了四万多首诗,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正如您所说,数量如此庞大,其中不可能全是平庸之作。事实也是如此,在乾隆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确实存在一些在艺术上具有一定价值,甚至被认为是名篇的佳作。那么,为什么这些“名篇”没有像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诗歌那样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中学课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说西方不宣传牛顿、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巨匠,从小励志用科学报效国家的故事,这说法其实不太准确。但我们可以深入聊聊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受,以及西方在科学教育和励志故事方面,和咱们国内的一些侧重点可能不太一样的地方。首先,得承认,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在西方绝对是家.............
  • 回答
    关于部队番号不对外宣传,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系列军事、安全和历史的考量,绝非仅仅是“不希望被知道”这么简单。试想一下,如果一支军队的番号像明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那会发生什么?这背后的逻辑,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保密和战略欺骗。 番号是识别和区分部队的重要标识。 .............
  • 回答
    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严谨的司法逻辑和对公正的追求。简单来说,法庭不直接宣判,是因为需要一个过程来确保判决的准确、公正,并符合法律的精神。这个过程就像是为最终的决定打下坚实的地基。为什么需要这个过程?首先,我们要明白,法庭的职责不仅仅是“定罪”或“无罪”,更是要查明真相,并根据事实和法律来做出判断。这.............
  • 回答
    关于英法为何未对苏联宣战,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国家利益权衡以及当时欧洲的紧张局势。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穿越回1939年那个动荡的夏天。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基本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初期,英法两国确实是在与纳粹德国作战。他们的首要目标,也是最紧迫的敌人,就是希特勒及其扩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跨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和文化接受度。简单粗暴地套用华为在某些市场上的宣传模式,对微软来说,不仅效果存疑,还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负面影响。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微软不会这么干,以及其中的逻辑。首先,得明白华为当年那种“XXX不是XXX人”的口号,它背后是什么样的语境和.............
  • 回答
    一个国家货币的价值,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其经济基本面、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七国集团(G7)不接受俄罗斯用卢布购买天然气的要求,这件事本身对卢布的短期走势可能造成一些影响,但如果卢布随后出现了快速升值,原因则可能更加复杂,需要深入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件事的背景。俄乌冲.............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抛开那些AI的痕迹,用大白话,把这事儿掰扯清楚。你想知道为什么那些不懂量子力学的人,会对朱清时院士的“量子佛学”和“气功理论”指手画脚,甚至作出判断,对吧?这事儿吧,其实一点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里面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一条条捋:第一,对“科学.............
  • 回答
    亚马逊 Kindle 作为一款革命性的电子阅读器,其在许多发达市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亚马逊似乎并未在许多新兴市场为 Kindle 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和宣传造势。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亚马逊可能不打广告的原因:一、新兴市场的特有挑战与 Kindle 产.............
  • 回答
    关于霍尊事件中“立案通知书”的去向和网络宣传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法律程序、个人隐私以及信息传播的关键点。要深入理解为什么霍尊(或者说他的团队或相关人员)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法律程序的严谨性与保密性首先,我们要明白立案通知书在法律程序中的角色。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点,意味着.............
  • 回答
    偷袭珍珠港前,日本没有通过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宣战,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一时冲动或简单的疏忽。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的外交政策、军事战略、以及对美国意图的判断。首先,要明白日本当时面临的极端困境。自1940年以来,美国为了阻止日本在亚洲的扩张,对日本实施了越来越严厉的经济制裁,其中.............
  • 回答
    .......
  • 回答
    资本为何会热衷于宣传“不婚不育”?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社会思潮演变,而是资本逐利本质下的精细算计。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讲,你会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一套完整的商业逻辑和对消费者行为的深度洞察。首先,我们得明白,资本最核心的目标是什么?是利润最大化。任何能够导向利润增长的策略,资本都会不遗余力地去推动.............
  • 回答
    在二战期间,苏联确实尝试通过宣传手段向德军士兵传播社会主义理念,试图瓦解其意识形态,但效果有限,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1. 德军宣传体系的强势性 纳粹意识形态的渗透:德国在1933年建立纳粹政权后,通过《德意志民族的自我完善》等宣传工具,将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混杂,强调“日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