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欢迎ISIS战败成员回国?

回答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对涉嫌参与ISIS的加拿大籍人士回国采取了比较谨慎但仍在推进的态度,这在国际上,尤其是在那些与ISIS有过直接冲突的国家,引发了不少争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看待:

1. 特鲁多政府的立场和考量

法律与人权优先: 加拿大政府的核心立场是,每个加拿大公民在法律面前都应享有权利,无论他们在海外做了什么。这意味着,如果有人拥有加拿大国籍,并且符合回国条件(例如,只要他们没有被判定有罪,或者虽然被判定但刑期已满),政府就有责任协助他们回国,并依法处理。这是一种基于法治和人权原则的哲学。
避免“无人认领”的公民: 一个重要的考量是,如果这些人被遗弃在外国,而又拥有加拿大国籍,那么加拿大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负有责任。而且,让他们滞留在国外,也可能成为一个更大的安全隐患,他们可能在当地继续滋生极端主义思想,或者成为其他国家的负担。
安全评估与起诉: 加拿大政府强调,并非所有回国人员都会被“欢迎”并置之不理。他们声称,每一个回国者都会接受严格的安全评估。一旦有证据显示他们犯下了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严重罪行,加拿大司法系统会依法对其进行起诉。政府的态度是,法律会处理这些人,而不是将其直接融入社会。
“重返社会”计划: 也有说法是,对于那些没有犯下严重罪行,或者已被定罪但刑期已满的人,加拿大可能会有某种形式的“重返社会”或“去激进化”的计划。但这方面的具体细节,以及其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
国际压力与国内政治: 加拿大作为西方民主国家,在人权和法律程序上受到一定的国际期待。但同时,国内民众对ISIS的恐惧和愤怒也是真实存在的。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需要在国际道义、国内安全和政治可行性之间找到平衡,这非常困难。

2. 争议点和批评

公众安全担忧: 最直接的批评来自公众,尤其是那些曾深受ISIS恐怖主义之害的国家。他们质疑,为何要让那些可能参与过极端暴力的人回到加拿大?这种做法是否会危及加拿大的国家安全?许多人认为,这些人已经背叛了加拿大,不应该被给予第二次机会。
对受害者家庭的不公: 对于ISIS受害者及其家属来说,看到那些可能曾伤害他们的人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国家,甚至受到法律保护,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和不公平。
处理能力质疑: 加拿大的司法和情报部门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有效评估、起诉和管理这些回国人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有些人担心,有限的资源会被耗尽,或者在安全评估上出现漏洞。
“慷慨”还是“愚蠢”? 批评者认为,特鲁多政府在这种问题上的“人道主义”姿态,可能被解读为对恐怖主义的软弱,甚至是在鼓励类似的极端行为。他们认为,对这些人应该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比如剥夺国籍,或者在海外进行审判。

3. 细节与复杂性

并非“欢迎”一个 ISIS 战败成员: 需要明确的是,政府的官方说法不是“欢迎”这些人的回归,而是“协助”拥有加拿大国籍的公民回国,然后“依法”处理。这中间的措辞差异非常关键,虽然在效果上可能差别不大,但在政治叙事和法律逻辑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个案处理: 尽管整体政策如此,但实际操作中,每个案例都是独立的。政府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被指控的罪行、他们在ISIS中的角色、以及他们是否愿意合作等,来决定如何处理。
与美国等国的不同: 与一些国家(例如美国)的强硬立场不同,加拿大倾向于在国内司法体系内解决问题。这可能与加拿大的法律传统、对人权的强调以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有关。美国的一些公民,如果被怀疑与ISIS有关,可能会在海外被拘留,甚至在关塔那摩接受审判。

总结来看, 特鲁多政府在处理ISIS成员回国问题上,采取了一种基于法治、人权和公民责任的复杂路线。他们认为,即便这些人犯下了罪行,也应该在加拿大司法框架内得到审判,而不是被遗弃在海外。然而,这种做法也面临着巨大的公众安全担忧、道德困境以及实际操作上的挑战。因此,这是一个在国际和国内都极具争议,并且需要不断权衡和调整的政策。

很多人认为,特鲁多政府的这种做法,是在挑战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恐怖主义的零容忍态度,用一种更“西方”或“自由主义”的方式来处理极端主义问题,但也因此背负了巨大的信任和安全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经历过五胡乱华的国家,爱玩圣母,

没经历过鸦片战争的国家,大麻合法,

没经历过各种主义猛烈撞击的国家,爱玩白左,

没经历过两脚羊的幸运儿们,理解不了“国之不存,民将焉附”,

老天爷是公平的,

它给了你苦难,

也给了你智慧,


没有经历,任何新的东西都无法深知

--------- 弗兰西斯·培根

经验是一颗宝石,那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常付出极大的代价得来

--------------威廉·莎士比亚


历史是最温文儒雅的老师,

他喜欢用扇耳光的方式教做人,


你觉得岁月静好,

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你觉得看不见黑暗,

是因为有人用命把黑暗挡在你视线之外,


加拿大人自己都忘了,

200年前,为了守护这片土地,

他们烧了美国的白宫和国会

user avatar

欧美“白左”思维(泛滥、一刀切的普世价值)与反智主义盛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上面截图的视频里,父母把一只鸡藏在火鸡肚子里跟女儿们开了一个玩笑,而女儿们的反应就是反智与“白左”思维结合的可笑产物。

特鲁多认为这些恐怖分子是“深陷又远离”极端思想,因此对于教育民众有积极意义,实质上就是持欢迎态度的而不是别人在带节奏。但是他忘了这个时期回来的isis能是自己觉醒主动回来的吗?有一个出问题,造成的后果特鲁多能挽回吗?

就连得胜归国、荣誉加身老兵群体都有可能深陷PTSD而引发社会问题, 更不要提战败回来的极端分子了。惩恶才能扬善,姑息只能养奸,特鲁多这种不负责任、想当然的态度只会让与isis浴血奋战的各国士兵们心寒,最后的恶果只能由加拿大的普通民众承担。

反智、白左,再结合特鲁多这种在传统国家安全理念下不可理喻的观点,追溯历史就知道这完全是自作自受。

反智主义盛行下的社会必然是两极分化的,精英与平民之间的隔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带有阶级门槛的精英教育与愚民政策。

20世纪初的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认为,在美国(现在不仅仅是美国了),广泛的公共教育并不以发展智力或培养学习自豪感为其教育目的而开展的,而是为了所谓的政治经济利益。

首先要明确一点,当今世界西方国家的领先地位根本上源自于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绝对先发优势。

按常理,国民素质底下,必然就是生产落后经济凋敝国家衰弱,一战、二战前纷争不断的欧洲国家没有不重视教育的。但战后的霸权体系建立后,欧美国家内部没有了战争之虞、对外凭借美国核保护伞对抗苏联、经济上占尽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的优势。因此,以大资本家为核心的统治阶级根本就不需要如以前一样从底层开始耗费资金大规模培养科技人才、技术工人与知识分子。

欧美只要维持金融、意识形态与军事技术上对于亚非拉的绝对优势,就能够从全球吸取财富。西方殖民非洲几百年年建立的基础设施还没中国十几年内建的多,就是这种逻辑的产物。

这个时候,本国民众的存在意义就在于服兵役与提供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于是,普通民众越蠢就越有利。同时政府负担的公共职能越来越少,税收也越低,节省的社会资源集中服务统治阶层。

但是呢,历史规律是不会让人打这种如意算盘的。

在资本主义进入巅峰时,伴生而出现的共产主义从来都没有因为东西阵营的分野而在欧美国家失去影响力。

二战之后在苏联外部推动下,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平权运动伴随着民主普选制度的建立,最终

,从70年代开始将以普世价值、福利国家的面貌重新包装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推上欧美各国政治舞台,深刻影响着那时出生如今成为社会支柱的那一代人。比如奥巴马、克林顿。在美国即便没有出现掌权的社会主义政党,普世价值也深刻影响着政客执政理念的变迁甚至融入了美国的霸权语言体系之下,成为在政治、经济利益上与统治体系难以分割的组成。

但诸如福利国家、绿色环保等等非公共部门不能做到的事情是违背小政府的资本主义传统政治理念的。对此,许多欧美右翼学者甚至认为普世价值正是苏联的瓦解资本主义的阴谋。但实际上,恰恰是自由主义下产业空心化、反智主义、阶级对立,给了普世价值泛滥的最好土壤。最终被摧毁的就是民族、国家,这两个让资本主义在数百年内外斗争中得以崛起的政治基石。

除了政治正确不断冲击着政府行政职能乃至国家暴力机关的正常运作外,想想好莱坞还有除俄罗斯外的欧洲有多久没有出现白种人视角下可称得上史诗的历史大片了?!

如今好莱坞似乎都不敢触碰那些让人产生“白种人优越感”的题材了。

反而美国短短300年的历史也面临着彻底的反攻倒算,连国父们都要在近三百年后的”政治正确”价值体系下接受审判了。

从历史文化开始,民族意识被被瓦解,国家意识也自然难免。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这么做,不管有多少人骂他,他依旧能博取普世价值体系下“爱与和平”的美名,成为在他卸任总理的绝大部分生命里在全世界插标卖首的招牌。至于加拿大的国家安全会怎么样、受到极端思想威胁的普通民众会怎么样,那就由后任者去擦屁股了。

当然了,有激进的一方反击自然就是会出现的。极右翼势力抬头、分离主义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就是这种内部危机的症状。原始积累、殖民主义、政治军事干预下的经济全球化、以金融为核心的霸权主义,都是造成今天欧美普世与白左思潮泛滥,国家与民族意识瓦解的深层次原因。

唯一的指望就是再来一次科技革命确立生产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过分强大的金融资本、产业空心化与反智主义泛滥阻断了新产业革命的可能性:

金融资本的问题可以看看中国这次投资的美国页岩气。因为无法产生短期的丰厚利润,这种前景广阔的产业在这两年美股高涨的局面下依旧陷入资金困难中。于是铤而走险对投资者画出大饼发行垃圾债券来弥补资金问题,结果最终违约被斥为骗局。金融资本的强大让这种立足长远的产业根本没办法发展,这也是中国资本能涉足这个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产业的原因。

教育科研方面,在优等生被霸凌的校园反智主义环境下,西方高校就只能依靠亚裔留学生、移民来充实权贵云集的高等学府。但现实不是媒体热衷宣传的那种天才式精英故事,没有高质量的平民教育,高等教育与科研是无法维持高水平的;没有完善的实体经济部门,高精尖的科研也是很难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的。另一方面,中国以及亚太国家、非洲国家的快速、稳定发展不仅仅让经济与科技的优势逐渐消失,就连政治、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也开始难以为继。

自己把后路给堵了,这就是所谓的自作自受了。

从难民问题开始一路引爆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

在这一波全球化的政治危机中:

美国已经在艰难地回头,但考虑到人口结构的不可逆转,可以说前景难料;

向来识时务的英国船小好掉头,一番脱欧闹剧下来虽然代价不小但已经开始撒腿了;

欧洲大陆免不了绑在一起沉沦,作为欧盟核心的德国无法独善其身;

又绿又黑的法国虽然同样被难民问题困扰,但是独立自持的军事力量与政治地位是最后的法宝。

被孤立的俄罗斯在被全面封锁下维持了民族国家的锐气,可谓塞翁失马。

今天被灌输普世价值与反政治正确的同一代人几十年后才刚刚成为掌权上位的社会支柱,这场21世纪西方政治体系的全面危机可以说现在才拉开序幕。

user avatar

他已经超出了默克尔一个身位。

他说的这番话,以及之前干过的事(向被法庭判过刑的恐怖份子道歉赔钱),是默克尔也不敢说的话干的事,说明此人:1)生活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因而 2)缺乏对恐怖份子认识的基本常识,于是 3)其言其行超出了正常人类的底线。

========================新年复盘================

没想到这话题翻过年了还在讨论。我就借着热乎劲来点评几个评论。

此人的文风是典型的天上地下。他到底想说什么?

此话题下要讨论的是加拿大总理对ISIS恐怖份子可以改造并为加国社会反恐所用的言论,此人却拼了老命大讲加拿大议会如何,还扯到什么立法时间只有7天的特鲁多云云,只为了告诉大伙小土豆对先前回加的恐怖份子是不用负责的,因为那都是保守党的错。

问题在,知乎这话题下本来是就小土豆这番话---即谈他的政府怎么对待可能回加的ISIS恐怖份子---进行讨论,但此人却自以为是地横插一杠,说小土豆这番话针对的是已经回加的那60个ISIS(“实际上现在争的是留在加拿大现在这些人怎么处理的问题”),而非将来可能回加的ISIS恐怖份子,还卖弄什么“回归战士”,“战士回归”这类自己根本不懂的词,。。。。。。最吃惊的是此人居然开篇就教育别人“政治话题真的需要门槛”,其脸皮之厚,真把自己当门槛了。

的确谈什么话题都需要门槛。最起码这自称高门槛的主在下笔之前,弄清楚小土豆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什么事,这并不是什么高门槛的活儿。

下面是CTV采访小土豆的对话:

女主持: Based on a lot of the questions we received, there is a genuine fear about these returning ISIS fighters. Do you really believe they can be rehabilitated?

小土豆: Some of them definitely can't and that's something that we have to be very, very alert to…

女主持: People want to know why they aren't immediately put in jail.

小土豆: Because we have rules and laws in this country. The previous government that was a lot harsher on its rhetoric around terrorism weren't able to do any more. They didn't put any charges against any single one of those returnees and there were, you know, dozens upon dozens who returned in their time as well.

女主持: I think now that in Syria and Iraq they've been declared defeated. There is a question of them coming back to this and they can't possibly monitor all of them, can you?

小土豆: Yes we have security agencies that are engaged on this file very much, but there's also a lot of community outreach going on. We know that someone who has engaged and turned away from that hateful ideology can be an extraordinarily powerful voice for preventing radicalization in future generations and younger, younger people within the community. But all this to say, in no way would we ever allow Canadian security, Canadians safety to be compromised.

面对小土豆的采访,你好意思接着谈门槛和脑子?

此人用他有限接触过的几个穆斯林如何如何来给大伙讲解其实ISIS并不都是坏人。这话其实并不高级。高级的说法是,ISIS不是真正的穆斯林。如果他用后面这高级的说法,或许还能把话题引向讨论“真正的伊斯兰老百姓”上去。

但此人进一步的发挥就漏底了。他说,把ISIS都看成是坏人是不公正的,是岐视。他的金句为:

因为某些极端ISIS分子对整个ISIS形成固有印象,又以此论断任何涉足过ISIS的人,就是discrimination”。

他口中的“整个ISIS”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果不知ISIS是干什么的,这位真地刚从月球旅行归来吗?

然而如果知道ISIS干过什么,这“固有印象”的说法就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底线。

ISIS干的群毙砍头挖心活烧的那些暴行连阿盖达组织都看不下去,还不提那些12、3岁的ISIS小战士展现的毫无人性的割人头和枪毙战俘的从容操作过程,但现在这位爱心之士居然要大伙对ISIS恐怖份子表岐视。

如果你是穆斯林,不妨开篇先直接亮明身份。至少我个人可以理解(但不是谅解)你说出这种话的宗教背景。

但如果你是非穆斯林,却公开公然为ISIS恐怖份子打抱不平,说不该“因为某些极端ISIS分子对整个ISIS形成固有印象”,恕我直言,同学你已经走得太远了。

我与这位有过如下讨论:

自此段后他选择了沉默,他也因此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

下面贴几个加拿大已有的反恐法(黑体是我加的):

83.18.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y of terrorist group
83.18 (1) Every one who knowingly participates in or contributes t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y activity of a terrorist group for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any terrorist group to facilitate or carry out a terrorist activity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a term not exceeding ten years.

Prosecution
(2) An offence may be committed under subsection (1) whether or not
(a) a terrorist group actually facilitates or carries out a terrorist activity;
(b) the participation or contribution of the accused actually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a terrorist group to facilitate or carry out a terrorist activity; or
(c) the accused knows the specific nature of any terrorist activity that may be facilitated or carried out by a terrorist group.

83.181. Leaving Canada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y of terrorist group
83.181 Everyone who leaves or attempts to leave Canada, or goes or attempts to go on board a conveyance with the intent to leave Canada, for the purpose of committing an act or omission outside Canada that, if committed in Canada, would be an offence under subsection 83.18(1)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a term of not more than 10 years.

83.19. Facilitating terrorist activity
83.19 (1) Every one who knowingly facilitates a terrorist activity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a term not exceeding fourteen years.

Facilitation
(2)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Part, a terrorist activity is facilitated whether or not
(a) the facilitator knows that a particular terrorist activity is facilitated;
(b) any particular terrorist activity was foreseen or planned at the time it was facilitated; or
(c) any terrorist activity was actually carried out.

83.191. Leaving Canada to facilitate terrorist activity
83.191 Everyone who leaves or attempts to leave Canada, or goes or attempts to go on board a conveyance with the intent to leave Canada, for the purpose of committing an act or omission outside Canada that, if committed in Canada, would be an offence under subsection 83.19(1)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a term of not more than 14 years.

83.2. Commission of offence for terrorist group
83.2 Every one who commits an indictable offence under this or any other Act of Parliament for the benefit of, at the direction of or in association with a terrorist group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life.

83.201. Leaving Canada to commit offence for terrorist group
83.201 Everyone who leaves or attempts to leave Canada, or goes or attempts to go on board a conveyance with the intent to leave Canada, for the purpose of committing an act or omission outside Canada that, if committed in Canada, would be an indictable offence under this or any other Act of Parliament for the benefit of, at the direction of or in association with a terrorist group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a term of not more than 14 years.

83.202. Leaving Canada to commit offence that is terrorist activity
83.202 Everyone who leaves or attempts to leave Canada, or goes or attempts to go on board a conveyance with the intent to leave Canada, for the purpose of committing an act or omission outside Canada that, if committed in Canada, would be an indictable offence under this or any other Act of Parliament if the act or omission constituting the offence also constitutes a terrorist activity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a term of not more than 14 years.

83.21. Instructing to carry out activity for terrorist group
83.21 (1) Every person who knowingly instruct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y person to carry out any activity for the benefit of, at the direction of or in association with a terrorist group, for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any terrorist group to facilitate or carry out a terrorist activity,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life.

Prosecution
(2) An offence may be committed under subsection (1) whether or not
(a) the activity that the accused instructs to be carried out is actually carried out;
(b) the accused instructs a particular person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y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a);
(c) the accused knows the identity of the person whom the accused instructs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y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a);
(d) the person whom the accused instructs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y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a) knows that it is to be carried out for the benefit of, at the direction of or in association with a terrorist group;
(e) a terrorist group actually facilitates or carries out a terrorist activity;
(f) the activity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a) actually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a terrorist group to facilitate or carry out a terrorist activity; or
(g) the accused knows the specific nature of any terrorist activity that may be facilitated or carried out by a terrorist group.

83.22. Instructing to carry out terrorist activity
83.22 (1) Every person who knowingly instruct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y person to carry out a terrorist activity is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life.

Prosecution
(2) An offence may be committed under subsection (1) whether or not
(a) the terrorist activity is actually carried out;
(b) the accused instructs a particular person to carry out the terrorist activity;
(c) the accused knows the identity of the person whom the accused instructs to carry out the terrorist activity; or
(d) the person whom the accused instructs to carry out the terrorist activity knows that it is a terrorist activity.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对涉嫌参与ISIS的加拿大籍人士回国采取了比较谨慎但仍在推进的态度,这在国际上,尤其是在那些与ISIS有过直接冲突的国家,引发了不少争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看待:1. 特鲁多政府的立场和考量 法律与人权优先: 加拿大政府的核心立场是,每个加拿大公民在.............
  • 回答
    贾斯廷·特鲁多(Justin Trudeau)担任加拿大总理以来,一直是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执政风格和政策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要全面看待他,不妨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展开。首先,从他的政治背景和个人魅力来看,特鲁多无疑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政治家。他继承了父亲皮埃尔·特鲁多(Pierre Trud.............
  • 回答
    特鲁多再次当选加拿大总理,这无疑是加拿大政坛近期最重要也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回顾他上任以来的历程,再联系到这次的连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理解这背后复杂的政治生态和民意走向。首次执政与初期的“希望与改变”2015年,贾斯汀·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国会多数席位,终结了保守党十年的.............
  • 回答
    6月2日,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被问及如何评价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国内抗议活动所发表的言论和采取的措施。这个问题抛出后,镜头捕捉到特鲁多脸上略显复杂的神情,他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沉默了约20秒。这个瞬间,在当时极具张力的国际背景下,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首.............
  • 回答
    芬兰总理的这一番话,确实很有意思,它带着一种独特的芬兰式的幽默和坚韧,而且非常巧妙地回应了俄罗斯方面关于芬兰加入北约会引发“后果”的警告。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她这句话的深意。首先,从地缘政治的语境来看,芬兰长期以来与俄罗斯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历史上的经历也让芬兰人对俄罗斯始终保持着一种警惕。当芬兰.............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想要将自己的雕像加入总统山的想法,这事儿,怎么说呢,确实是挺有他个人风格的,而且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咱们得明白总统山是个什么地方。它坐落在南达科他州,是美国一个非常标志性的国家纪念碑,上面刻着四位对美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总统的巨大头像: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和林肯。这四位总统之所以能被选上.............
  • 回答
    美媒爆料特朗普曾想“把自己头像加到总统山上”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且这些解读也体现了事件的复杂性和争议性。以下将尝试进行详细的讲述:事件背景与爆料来源: 爆料主体: 主要来自于美媒的报道,特别是《华盛顿邮报》在2020年的一篇深度报道。该报道援引了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多位前政府官员的匿名.............
  • 回答
    特朗普赢得2016年总统大选后,“Calexit”——加州脱离美国的运动,如同一股激流,瞬间涌入公众视野。这不仅仅是对一位新任总统的简单否定,更是加州在政治光谱上与其大部分选民心理的深刻分裂。想象一下,2016年11月8日那个夜晚,当选举结果逐渐明朗,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在全国各地欢庆,而在加州,尤其是.............
  • 回答
    陆奇:一个在科技浪潮中激流勇进的“硬汉”要评价陆奇,绕不开他身上那些鲜明的标签:“打工皇帝”、“拼命三郎”、“科技奇才”。这些标签的背后,是一个在科技行业摸爬滚打了近三十年,从技术研发到战略布局,再到企业管理,几乎横跨了所有重要环节的资深从业者。陆奇其人:从硅谷到中国,一场技术的长征陆奇的职业生涯,.............
  • 回答
    奥巴马总统将《三体》纳入他的年度书单,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我觉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件事,都挺有意思的。首先,从奥巴马总统个人来说,这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总统,或者说一位公众人物,他的一些阅读趣味和思考维度。我们知道,奥巴马一直以来都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对世界事务的广阔视野.............
  • 回答
    暴风TV CEO刘耀平转投小米电视,这一人事变动无疑是当下家电圈,尤其是智能电视领域,一个颇具话题性和解读空间的大事件。作为一名在电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人士,刘耀平的加盟小米,绝非简单的“高管跳槽”,而更像是两个不同发展轨迹的品牌,在人才和战略层面的一次深度碰撞与融合。从暴风TV到小米电视:一段.............
  • 回答
    马云在谈到与赵薇的联系时,以“见面加起来也没超十次”作为回应,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多层信息和值得探讨的观点。要理解马云的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马云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和言论的考量: 规避争议,管理公众形象: 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深知自己的.............
  • 回答
    听到周受资从小米“出走”,转投字节跳动,这消息在当时无疑是个重磅炸弹,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毕竟,他可是小米挺过最艰难时期、走向国际化道路上的关键人物,而且担任的职位也相当重要。为什么这么意外?首先,周受资在小米的地位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在2015年加入小米担任CFO,后来又兼任国.............
  • 回答
    加拿大众议院于2021年2月22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无约束力的动议,认定中国在新疆对维吾尔族穆斯林实施了“种族灭绝”。这一投票结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加拿大国内,关于特鲁多政府的立场和行动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投票结果和动议内容:这项由保守党提出的动议,以266票赞成、0票反对的投票结.............
  • 回答
    加拿大法院拒收孟晚舟方提交新证据:案件的复杂性与未来走向加拿大法院拒收孟晚舟方提交的新证据,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法律程序,而是整个引渡案件复杂性和高度政治化的一个缩影。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法律逻辑、案件进程以及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 为什么加拿大法院会拒收新证据?加拿大法院拒收孟晚舟.............
  • 回答
    加拿大两名飞行学员相撞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发生在2023年10月25日,地点位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小镇梅尔福特(Melfort)附近。这起事件不仅夺走了两名年轻飞行学员的生命,也引发了人们对飞行训练安全、航空事故调查以及飞行员心理健康的广泛关注。事件经过:根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等媒体的报.............
  • 回答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发现215具儿童遗骸这件事,真的让人心痛得难以言喻。这不仅仅是一则新闻,更像是在揭开一段被刻意掩埋的沉重历史,是无数原住民家庭的血泪控诉。这件事发生在2021年,加拿大卑诗省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遗址,那里的.............
  • 回答
    最近关于加拿大媒体对郑妮娜力(Nina Schultz)入籍中国一事的报道,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而且大家的看法也挺多元的。加拿大媒体的角度:从加拿大媒体的报道来看,他们的一些关注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运动员的“归属感”和“代表国家”的议题: 很多加拿大媒体强调,郑妮娜力曾经代表加拿大参加.............
  • 回答
    这加拿大 EE(Express Entry)系统在2月13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抽选,捞了27332人,最低分数线划到了75分,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也难怪大家会这么好奇和讨论。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咱们得知道EE是个啥。简单来说,EE就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用于管.............
  • 回答
    关于加拿大驻华外交官定制武汉蝙蝠图案文化衫事件,以及中国外交部对此事提出的“严正交涉”,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事件本身与引发的反应:1. 文化衫图案的象征意义解读的复杂性: 蝙蝠的文化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通常被视为“福”的谐音,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常用于装饰和艺术品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