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题目里的其他问题需要先解决。
“在地球的历史中…从海洋到陆地、天空”是十九世纪的臆想。地球生命可能诞生于交替潮湿与干燥的陆地或浅水环境,并立即扩散到低空中。细菌早已在空气流动和天体撞击下抵达卡门线,有些可能已经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非技术物种有可能在太空中生存并扩散。这样做的效率可能比技术物种差几个数量级,而且能自组织为质能汲取设备与航天发射场的微生物大概很快就会具有智能。
不考虑技术,只靠概率和生物体能够驾驭的能源,即使生物的航行速度可以接近真空光速,银河系规模的星系被可居住化的进度还是可能很不均匀。况且能在太空中繁衍生息并主动高速移动的生物不需要居住在天体上。
那么,这概率如何?
要让地球生物圈离开太阳系,怎么做比较容易?
我们是努力演化成能跳进太空、肉身改变轨道、在真空中半永久地生存、抵御天体碰撞、不怕恒星的炙烤、无畏宇宙射线、可能的话在细胞里带永动机的超级物种,还是演化成智慧生物、造些工具来使?
显然后者更容易。当然,生物可以做困难的事,但你大可大方地设定技术文明的数量多于肉身宇航的非文明。拿来创作的话,这会增加你的戏剧冲突,有助于剧情发展。
“全星系”跟“近乎无限”是不沾边的。你可以考虑朝整个哈勃体积扩张,然后是跨越宇宙间的界限、在多重宇宙中扩散。
生物也不必诞生在行星上。你大可考虑真空涨落产生的玻尔兹曼生物,那玩意可以采取任何可能的结构。
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
而且,“生物起源于陆地还是海洋”这个问题本身存在的逻辑就不完善:
二十世纪初,苏联生物化学家 Alexander Oparin 和英国遗传学家 J. B. S. Haldane 分别提出“原始汤”假说,认为早期地球的海水里的碳基化学物质互相反应,形成蛋白质、核酸等“生命的基础”。
1953 年,Stanley Miller 在模拟远古地球大气的气体中放电,发现产生了少量的氨基酸等有机物。
可是,蛋白质和核酸并不能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在。细胞质是一团胶体,性质与海水截然不同。这意味着细胞生物自组织起来的环境需要水且水不能太多——陆地比海洋更适合[1]。
2019 年,Carell 团队搞出了能在远古地球的环境条件及简单的无机底物作用下同时产生四种RNA核苷酸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复杂的分离和纯化,即可产生关键的生命组分:
Moran Frenkel-Pinter 等证明,氨基酸在没有水的条件下可以自组织成链,地球生物使用的蛋白氨基酸比非蛋白氨基酸更容易发生这种反应。这可以帮助解答为何地球生物使用这些氨基酸来组成蛋白质。
2018 年,分子钟显示地球生物的起源可能早于地球上海洋的形成。
地球生物的太空起源说仍然是学术界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实际上发现一些陨石可以带来大量的氨基酸等有机物,并在撞击时产生一个灼热的坑,该坑的任意边缘与水域相接就可以在坑里灌上水。
地球生物也不必都是在同一个时代起源的,现代地球的水域、地下仍然可能在进行有机大分子的自我制造,只是这个过程本就极度缓慢、难以和现代生物制造的有机大分子区分、很容易和现代生物的身体结合到一起去(例如被细菌摄入体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