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独讲一个“催”字诀。
当你发现了问题、明确了目标、给出了解决方案、确定了执行人、定下了交付时间、明确了交付物、与执行人一一确定了分工,接下来要做什么?坐等吗?不,相信我,那样计划绝对不可能按时完成,甚至可能压根就不能完成!那要如何做?一个字,催。
1、对下属:怎么催?坐在旁边盯着?盯一上午,人家下午就撂挑子不干了信不信?为什么?因为你既不信任我,也不尊重我呀!士可杀不可辱,你都不尊重我了,我凭什么给你干活?你不相信我,那你自己干好了,你以为我求着你给你干活呢?
所以,催下属,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具体怎么做?把计划拆解细,最好每天都有一个交付结果,然后形成机制,每天特定时间花十分钟碰进度,大家自己说自己的进度,超时的,要说清楚为什么超时?解决方案是什么?预计会超时多少?对整个计划的影响是什么?需要什么帮助?需要什么资源?等等。
这样,你就不是在盯着人家,而是跟人家一起解决问题,不会引起反感。如果真的有超时,而且就是下属问题导致的,你也可以很快得到反馈,及时采取方案止损,甚至可以把进度追回来。
2、对同级:怎么催?还像下属那样每天碰头会?人家有人家的安排,凭什么听你的?每天自己客客气气去问进度?一次两次还行,次说多了人家烦了怎么办?问到的结果,超时了,怎么办?让人家追进度?人家听你的吗?告诉他老板?这不成了告黑状了?以后还怎么配合?
所以,催同级,重要的还是机制。与催下属类似,这次把他的领导和你的领导拉上,需要的话,最好把大领导也拉上,每天或者每周例行汇总工作进度,把超时项醒目的单列出来,并且跟领导说明,这些超时会导致项目整体延期多少,自己超时的给出解决方案,别人超时的让他们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如果还不听话,那就是领导的问题了。
3、催领导:什么?还要催领导?难道不都是领导催我们吗?没错,就是要催领导,不催领导说明你的向上管理做得不到位。很多项目需要的资源是在领导手里面,或者说领导手里面有很多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大大减少你完成项目的难度,能用凭什么不用?所以,在做计划时,一定要把领导拉进来,小领导不够就把大领导也拉进来,都是给你们干活,要你们点资源怎么了?而资源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资源,说白了,就是有些话你说了不管用,领导说了就管用。
作为项目的最终负责人,领导肯定是最关心项目进度的,真要是完不成,他是罪魁祸首,地下小喽啰反倒可以混日子。而领导最苦恼的,也就是下属没人跟他一条心,一个项目只有他一个人着急,其他人都晃晃荡荡、优哉游哉。这正是你挺身而出的时候,既然项目让你牵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为了自己的荣誉,也一定要把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哪怕领导打退堂鼓,你都要坚持住,因为一旦成了,在某种意义上,你的收益才是最大的,甚至比领导还大,至少你的简历上就有的吹了。
所以,牵头项目,必须有舍我其谁的气势,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总之就是要清除一切阻碍你上进的障碍,领导也不例外。所以,该领导签字的,盯着催他签,该他发的话,盯着催他说。一天汇报一次进度,如果找不着人,那就堵门口,哪怕一句也得见面说上这话。这样领导会不会烦呢?你放心,他要是明白人,高兴还来不及呢,有你这么个小闹钟,他自己就不用时时刻刻记着要催你了,等着你催他就完了,省了多少心呐?当然,领导如果不是明白人,我劝你,趁早另谋出路吧。
用好催字诀的,我印象里还真没有工作能力弱的;工作能力强的里面,我也还真没见过不用这催字诀的。
最近准备做个Live,以前在瓜子、在车多多翻来覆去的讲,既然大家爱听,这回就录下来,否则长此以往,复读机要成精了。下面是Live链接,怎么操作我也不懂,点进去看看吧。
补充0:
催自己怎么催?
参考催下属,因为你说了算。
补充1:
催客户怎么催?
参考催同级,因为都是合作共赢关系。
1、心思敏捷,能听懂言外之意
所谓“闻琴声而知雅意”,职场中,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比如,领导批评你不一定是为了批评你,而可能是传递给在场第三人的态度;表扬你也未必是在表扬你,可能是碍于某种情面,所以,听懂画外之音是一项必备技能。
2、善于表达和沟通
身在职场,肯定会有各种场合需要讲话发言,如果口才不好,沟通能力不行,也就不能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向领导汇报工作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有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办事能力强
有一句话叫做“有术无道止于术”,意思是说,自身能力不强,招式再华丽也没有用。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会办事都是立身之本,只有自身的能力足够强,在关键时刻才能担当重任,这就是“在其位,谋其政”。
4、逆商高,能承受压力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在职场这个利益场中尤其如此,你可能会受到很多的委屈,遭遇很多的不公,可能会被刁难、被痛批、被诋毁,甚至是关键时刻被人拉来当垫背。
这种情况下,没有逆来顺受的度量,就练不出百毒不侵的能力;没有忍受小人得志的雅量,也就培养不出海纳百川的气魄。
这里是@老吴职场说,分享情商思维,助力个人成长。有关于职场、说话、人际交往类的问题,欢迎随时咨询~~更多视频和文章,请关注公众号:老吴职场说。
手动记录渣哥的一天。
渣哥不是渣滓,更不是人渣。他是一位出色的产品经理,出色到任何人任何困难,在他面前都会被秒成渣。
早上9点,渣哥准时打开电脑,泡一杯醒脑养肾的茶。
眼角一扫,办公桌上,昨天写好的今天的工作内容便签。如下:
这字不是渣哥写的,因为渣哥的字丑,而且便签上有一些内容,公司内部不可外传的,他不让我拍。
这字是我写的,我的字也丑,但是比渣哥的强。如果真有谁觉得字(bu)还(yao)行(lian),别忘了点个赞。
便签我模仿渣哥的路子,略微简化了一些。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是工作计划需要的,小时候学过的记叙文四要素,足矣。
不用加粗、标红,不用画横杠,画五角星,要知道,每一个承诺出去的时间都是deadline。
强人的第1个特征:时间线清晰,在deadline之前从容搞定。重要的不是搞定,而是从容。
我也是产品经理,不过我只是几个产品的产品经理。
而渣哥是几个产品线的产品经理,俗称BOSS级产品经理。
到了这个级别,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开会,汇报,开会,汇报,开会开会,汇报。
开会是有诀窍的,不然会陷入会议的海洋,一群人坐在那扯皮又扯蛋,一下午过去了还没什么成果。
渣哥会议前的通知邮件,每个议题时间和与会人安排得很清晰。
每个人都是分时段参加会议,都非常清楚会议的议程,自己什么时候参加会议,去干什么。
与你无关的议题,你没必要听。有关的议题,你也知道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定个结论出来。
这其实是个高级技能——任务拆解。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游刃有余。
我相信如果有一天老板说:站在操场中间去,把月亮打下来!
渣哥绝对不会说:打个锤子打! 因为渣哥是四川人。
他应该会说:瓜娃子好凶哦,让老子甩你个切!
然后骂归骂,渣哥一定会制定出一个计划,把月亮打下来。
强人的第2个特征:把宏大的任务拆解成碎片,细分到具体的人和时间,然后各个击破。
开完会,渣哥喝了口花果茶,茉莉提香,菊花败火,枸杞补肾。
Nice!
然后他要风风火火地去硬件实验室,看一下硬件、结构,以及包装工艺等等。
都BOSS级了,还关心这些细节吗?
是的,渣哥曾经说过:细节是魔鬼。
一定要具备一个技能:随时把自己变成小白用户,时刻准备着。
变成一个不懂产品,又很挑剔的人。拿到你的产品,从拆开盒子开始,每一个细节。
渣哥是软件出身,对交互和架构门清,但是对硬件啊结构啊啥的,还真是不太清楚。算是他的短板。
不,对男人不能说“短”,要说“不足”。
于是渣哥有意识地去补他的这些不足,从喝枸杞茶开始,一直到和其他领域的同事交流。
要知道,每一个没注意到的细节,都可能决定了产品的成败。
强人的第3个特征:清楚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并能补齐它。
部门内部会议上,渣哥是绝对的谦谦君子。
从不发火,不吐脏字。
对待下属,以绩效引导,调动大家的能动性。
以绩效引导,俗称画饼。
画饼的领导,我见得多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个。但是真的能把饼给分给你的领导,也就那么不超过十个吧。
渣哥就是那十分之一。
他这个人,媚下不媚上,因为他知道下面的兄弟才是给他产粮的兄弟。
因为渣哥说过:要把领导当人,也要把领导不当人。
经常和领导抬杠。领导和他讲道理,他就和领导耍流氓,领导和他耍流氓,他就和领导讲道理。
当然下面的人也和他抬杠,渣哥往往一笑而过。
抬杠不是为了抬杠本身,是为了把问题理清楚。
强人的第4个特征:高情商,懂得如何鼓励激励下属。也知道怎么对付上级。
几年前,公司的质量体系刚具雏形。
渣哥他们项目遇阻,一群傻白甜还在想,怎么从数据分析,从市场分析,来分析解决。
而渣哥用了一个周末,整整两天的时间泡在省图书馆,自学了一套一套的日本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大会上,部长气势汹汹地说:你们tmd,啥时候把问题给分析清楚?
渣哥从容不迫,用一套一套眼花缭乱的图表和分析方法,不但找出了问题原因,而且制定了可靠又省钱的解决方案。
PPT演示完,会议室灯光打开。
部长沉吟几秒,咽了口唾沫,说:专业!
与此同时,还有质量部女神,望着渣哥,红口白牙会心一笑。
除此之外,渣哥还会写诗,俗称五公里诗。
渣哥晚上锻炼,每次跑完五公里,诗遂成。
在我看起来都是打油诗,但是质量部女神不这么认为啊。
一个理工男居然会写诗?
是的,他们后来在一起了。
强人的第5个特征:特别注重自己的学习和积累。有时候用来降维打击,有时候用来撩妹。
我觉得工作中的强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自律。
有渣哥这样的榜样,很多同事都在被感染。
我这种懒人也在学习,变得自律。
即使工作再忙,每周也要跑三个五公里。
每个月读两本书。
每个知乎答案都走心。
感谢渣哥。
================
其他同类答案:
很多人觉得「工作能力强」的人,只是强在工作技巧的层面上,比如善于规划时间,注意力管理、工具使用等等。
这些当然重要,但这是最表层的操作性特征。
真正工作能力强的人,是强在「认知能力」,强在认知的高度、细节的体感以及视野和格局。
1、高维度的思考
思维的首要特点是「概括性」,概括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的等级指标,对揭示思维实质起支撑作用。(选自《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
一个人所谓的聪明,最本质的其实是概括能力强。
你会观察到一个事儿,就是新手分析任何问题,都要长篇累牍,事无巨细,感觉工作量巨大,但毫无头绪,也就不可能有好的产出和结果。
真正工作能力强的人,却是三两句话,一针见血,句句到点,一下子抓到事情的关键,给整个团队拨开迷雾、指明方向。
用句时髦的话说,这就是所谓的「思维模型」搭建得好,对于某一领域的问题,累积了太多的思考维度和套路,手到擒来、抓取自如。
我们人类大脑最擅长的从来不是巨量、精密的信息加工,而是高度情景化、复杂化的「模式加工」。
2、对细节的体感
做内容的领域有个词,叫做「像素眼」,其实就是说对于文字中的表达、语法,甚至是编辑上的错误,有双能精确到像素级别的慧眼,发现细微的问题和错误,
真正顶级的高手,从来不是「我要做好」的决心,而是「我忍不了」的揪心。
我的同事经常说,我对工作要求太苛刻,很多东西已经够好了,不用再追求极致,但我知道我并没有刻意追求完美,对我来说,那些问题是忍不了的底线。因为我对那些细节的瑕疵,比他们更敏感,对工作的细节,有比他们更强的体感,从来不是我刻意严格要求,而是看到了问题,真的忍不了不能不说出来。
3、视野和格局
其实做到上面两点,已经可以成为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了,适应绝大多数的工作挑战已经没有问题,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里,做到总监甚至是副总。
这第3点,其实是过滤掉很多人的分野,区别了普通的高手,和真正的英雄。
首先说视野。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做到一定位置,公司做到一定规模,靠他单打独斗一定不行,一定要引进智库和顾问,或者第三方咨询公司。
因为一件事做到一定程度,你会触碰到边界,而要突破这个边界就要跨界的思想帮你解决思维的遮蔽性。从小长在高阶层的家庭,这一点的确会占尽优势。
再说格局。
很多人的事业做到一定体量,就再也做不大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做事情一开始是靠能力,但做到中后期,是资源整合的能力,你愿不愿意分权,有没有足够的远见,用眼前的利益换取长期的合作和共赢,太多人卡在这里了。
读到这里,麻烦点个赞同,不要只收藏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