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地铁、火车不会超载?

回答
关于地铁、火车为何不会“超载”,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因为它们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是围绕着最大化安全性和效率来设计的,所以相比于一些普通车辆,它们给人的感觉是“不容易”超载。

首先,我们得明白地铁和火车的设计初衷就不是追求“坐满一人是一人”,而是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安全、高效地运送大量乘客。为此,从源头上的设计阶段,就考虑了载客量的上限。

拿地铁来说,它的车厢设计是有明确的座位数量和站立空间规划的。每一节车厢的车门、车厢内部的扶手、吊环等等,都是根据设计好的最大载客人数来配置的。 manufacturer 在制造时,就已经精确计算了在车辆结构承受范围内,可以安全站立和乘坐的最大人数。同时,车辆的制动系统、悬挂系统、供电系统等等,也都留有余量,以应对满载运行时的各种工况。

更重要的是,地铁的运行是高度集约化和自动化的。它们在轨道上运行,有固定的发车间隔,由中央调度系统统一指挥。这个调度系统会根据线路的客流情况、车辆的载客能力,来精确控制每班列车的发车频率和车厢编组。如果某一时间段客流特别大,系统会通过增加发车班次、延长列车编组(比如增加车厢数量)来应对,而不是让单趟列车无限地挤下去。

那么,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看到地铁里人很多,感觉很拥挤呢?这主要是因为“拥挤”和“超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拥挤是指乘客在车厢内感到空间狭窄,行动不便,这在高峰时段是普遍现象,也是我们感知到的“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列车达到了其结构安全上的最大载客极限。前面提到的设计中的安全余量,以及为了保证乘客安全而设置的站立空间和站立人数上限,是防止真正意义上的“超载”的关键。

火车的情况也类似,只不过规模更大。一列火车由多节车厢组成,这些车厢的承重能力、牵引能力、制动能力,都是经过严格计算的。火车的运行也需要遵守严格的运行时刻表和线路允许的最大载重。即使是货运列车,也会有明确的载重限制,防止因为超重导致脱轨等事故。

而且,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地铁和火车都有严格的乘客数量监测和管理。当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有传感器检测到乘客数量异常,或者司机感觉到车辆运行状态异常时,都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停靠下一站进行疏导,甚至发出警报。

所以,与其说地铁、火车“不会”超载,不如说它们的整个设计、制造、运营体系,都是为了将乘客数量控制在“安全且可接受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避免真正意义上的“超载”发生,以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这种“不超载”是一种系统性的、多层次的保障,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允许”的规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先按照比较熟悉的,公路的概念来解释:人数是按照座位来算的,大客车侧面或者车门上都会写着定员多少人或者多少座,超过的话交警叔叔就会罚款了。

但是地铁列车,公交车的定员并不是简单的按照座位来算,它们由于需要承载较大客流,所以是允许乘客站着的,定员实际上是按照座位数加上每平米能站多少个人来算。

你看着地铁很挤,但是这就是人家的设计目的,所以无论是车体强度,转向架结构,方方面面都会为了“多拉人”这个目的进行调整和优化。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趋势,近些年来公交车(城市客车)的座位越来越少,以往在前门到后面中间的位置,是会布置横向一排两到三个座位,大概四五排左右,但是现在的公交车,这个位置就空了出来,一排只有一个座位/折叠座甚至没有,后面对着的位置空出来给轮椅。

这就是能“多塞人”的设计,地铁为什么不让座椅面对/背对行进方向而是布置横排座椅也是这个原因。

当然,这不代表铁路车辆承受超载的能力/超载之后正常运行的能力就很强,可以随随便便往里面塞多少人都没问题,以前春运的时候有超员近300%,导致转向架压死,车辆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我曾记得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过年去老家看亲戚,是躺在一个案板上塞到了行李架上睡了一路的,人很多,车开得很慢,从窗户爬进去都是正常操作。

扯远了,结论是,地铁火车不是“不会”超员,而是人家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我得承受这么多客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