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中国,一提回族,大都知道回族人不吃猪肉,可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呢?

回答
在中国,提到回族,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不吃猪肉”。这不仅是回族最显著的饮食习惯之一,更是回族文化和宗教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人之所以不吃猪肉,其根源在于伊斯兰教的教义。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一、 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清真):

伊斯兰教的饮食规定,即“清真”(Halal),是回族人遵循的核心原则。清真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合法的”、“允许的”,指的是所有符合伊斯兰教法允许的食物。而猪肉,在伊斯兰教中被明确列为“不洁”和“禁止”的食物。

1. 《古兰经》的明确规定:

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中有明确的经文提到禁止食用猪肉。例如:

《古兰经》2:173: “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非安拉之名而宰杀的。但谁被迫而不犯过,或过界,那他也没有罪。诚然,安拉是至赦的,至慈的。”
《古兰经》5:3: “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杀的动物、勒死的、打死的、跌死的、抵死的、被野兽吃剩的,除非你们来得及宰杀;以及为祭祀而宰的,和占卜而分的。这都是悖信。今日,不信道者已对你们的宗教绝望了,故不要畏惧他们,只可畏惧我。今日,我为你们成全了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的恩典,我已为你们选定伊斯兰作为你们的宗教。谁在饥荒的境况下,被迫而不犯过,那安拉确是至赦的,至慈的。”
《古兰经》6:145: “你说:‘在我所接到启示的经典中,我找不到任何食物为食用者而禁戒的,除非是自死物、流出的血液、猪肉——因为确是污秽的——或诵非安拉之名而宰杀的。’但谁被迫而不犯过,那安拉确是至赦的,至慈的。”

这些经文清晰地表明,猪肉是伊斯兰教严禁食用的食物。

2. 圣训(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的补充:

除了《古兰经》,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圣训也进一步阐述了禁止食用猪肉的原因和具体规定。圣训中提到,猪被认为是污秽的生物,食用其肉会带来不洁。

3. 猪肉被视为“里吉斯”(Rijis):

在伊斯兰教的术语中,被禁止的食物被称为“哈拉姆”(Haram),而猪肉则属于“里吉斯”(Rijis),意为“污秽”或“不洁之物”。这种“不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包含了精神上的象征意义。

二、 关于禁止猪肉原因的多种解释:

虽然《古兰经》直接规定了禁止猪肉,但穆斯林学者和社群也从多个层面阐释了禁止猪肉的原因,这些解释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这一教义的理解:

1. 宗教神圣性与顺从:

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安拉(真主)的绝对顺从。伊斯兰教强调信徒要全心全意地遵循安拉的旨意,无论是否理解其具体原因。禁食猪肉是作为穆斯林忠诚和信仰的表现。安拉的命令即是智慧,信徒无需质疑。

2. 健康与卫生考量(非主要原因,但常被提及):

尽管这是次要的解释,但一些学者和大众会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禁忌,认为猪肉在古代(包括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环境)可能存在更多卫生隐患,例如猪的食性杂乱(可能食用粪便等),容易携带寄生虫和病菌。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伊斯兰教禁止猪肉的根本或唯一原因,因为伊斯兰教义的颁布时间远早于现代科学对食品卫生的深入研究。古代的阿拉伯地区气候炎热,猪肉不易保存且容易变质。

3. 道德与精神净化:

伊斯兰教认为,饮食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食用被视为“污秽”的猪肉,可能影响人的品德和精神的纯洁。禁食猪肉有助于穆斯林保持身心的洁净,培养谦逊、自律和远离邪恶的品格。

4. 社会和文化认同: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禁止猪肉成为了区分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有助于形成独特的穆斯林社会和文化认同。回族作为在中国历史悠久的穆斯林民族,这一习惯也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民族文化之中。

三、 回族人如何实践这一禁忌:

食物来源的严格要求: 回族人只食用符合伊斯兰教清真规定的肉类。肉类必须由经过训练并信仰伊斯兰教的屠夫按照特定的仪式宰杀(例如,宰杀时诵念安拉之名,刀具锋利以减少动物痛苦等)。猪肉自然不被纳入这种宰杀范围。
日常生活中的规避: 回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避免接触猪肉,例如在烹饪时使用独立的厨具,在外就餐时会选择清真餐厅,避免与禁食猪肉产生冲突的场合。
教育和传承: 这种饮食习惯通过家庭教育、宗教教育和社区传承代代相传,成为回族儿童从小就明白的规矩。

总结来说,回族人不吃猪肉的根本原因是伊斯兰教的教义规定。 《古兰经》明确禁止食用猪肉,将其视为“污秽”之物。这种禁忌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也关乎着穆斯林的社会身份、道德修养和对安拉的顺从。回族人严格遵循这一教义,使其成为他们独特的文化标识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啊

我小时候,我们那里也有回民街,学校里也有回族小姑娘

我初恋就是就是回族小姑娘

我们去回民街玩都是很随意的,清真寺都能随便进

回族的老爷爷老奶奶除了带个白帽子,和我们的爷爷奶奶没啥区别

我们那时候还有满族,连满文都不会写那种,她爷爷会写两个不会读,我提到的天天喊着反清复明,念叨着:我大明都有佛郎机啊的,就是这个满族朋友。

大家一起玩没啥区别

那时候呢,我们那个县的回族认为的是:在原始社会,部落首领被抓了以后,一只野猪拱开了监牢,他跑了出来,所以就下令不吃猪肉,流传到今天

满族的说法是,努尔哈赤当年遇刺,是养的狗救了一命,所以下令不吃狗肉,流传到了今天

壮族的朋友的说法是,他们的图腾是那个什么,所以流传下来不能吃那个啥

但是实际上大家吃起来都没啥负担

就连族里的老头老太太或者清真寺的主持看到了都不会说啥,

属于那种自己讲究,就自己不吃那种,不管别人。


我们那时候交流圈比较小,很多人直到20多岁都没出过县

我是换过几个省读书的人,我还知道的多一些

隔壁省的县回族的说法就是和壮族差不多,是图腾,不能吃

但是吃也没人管,年龄最大最虔诚的老头老太太也就是自己不吃,不管别人


中学时候换的另一个省的县,就比较经典了,后来听新疆的朋友也说过这个梗,就是猪不能回头,吃了它的肉就没办法回头是岸了·······


也就是说呢,在几十年前,大家对为什么不吃猪肉,各有各的说法

但是都是属于,说归说,吃归吃

我不吃也不管你吃那种


但是到了80年代以后,随着中东的正统的教义传过来

就是在某人的代理下,我们中学从4万所变成1万所,清真寺从个位数增加到4万所的时候

正统的,教义就开始逐渐蔓延全国

:其中2000多万人是穆斯林,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宗教团体约5500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万多处。新疆现有清真寺2.44万座,平均每530位穆斯林就拥有一座清真寺。



这时候,反正我过年回我那个县,大家都很少去回民街了············

user avatar

1、从宏观角度,不吃猪肉只是近30-40年的事情。

以前是吃猪肉的,如白崇禧,常吃猪肉。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马坚教授文]-湖南省伊斯兰教协会

养猪就不用多说了。前几天我的一个回答下面,有自称是回族的乎友,说他们那的回民现在还在养猪。

而且沙特、伊朗、马来西亚的穆斯林都养猪。


2、从微观角度,以前就说过好几次,我实验室有个师兄,是回民。跟我们一起吃饭,什么都吃,尤其喜欢吃猪蹄。别人问你回民怎么还吃猪肉,他的回答是:回民为什么不能吃猪肉?我媳妇的表哥的媳妇是回民,过年我们一起吃饭,从来没提过猪肉不猪肉的问题。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群人去餐馆吃饭,中间即使有回民,不多问、不多说,点菜时爱怎么点怎么点,端上来吃,吃完走人,啥事没有。

就怕有的“妥当人”,上来就问:有没有回民?然后有人说是回民。然后“妥当人”说:我们今天就不点猪肉、不喝酒了哈!回民心里其实是MMP,喝点酒、吃个蹄花这么难?

愿意跟你一起去非清真餐馆的回民,就已经不介意猪不猪肉了。即使他自己介意,自己再另加个牛肉或海鲜不就结了?

当然,也很有可能,坚持不吃猪肉的回民,不会跟我们厮混在一起。


3、所以可见,回民不吃猪肉并不是普适现象。

原本和猪也没有那么多“梁子”。如马德华在《西游记》里扮演猪八戒,洪剑涛在《炊事班里》经常猪肉炖粉条。

直到后来,才出现了各种情况。比如高考加分了,生育更宽松,牛羊肉也有补贴了。

陕西将发放牛羊肉补贴 14万少数民族群众获益

对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发放肉食补贴的公告_进行

少数民族居民可领牛羊肉补贴_民族新闻_中国民族网

关于做好2017年度清真牛羊肉补贴申请工作的通知


你自己花同样的钱,在牛羊猪肉中选择,你选什么?我也会先选羊肉、牛肉,最后选猪肉啊。


4、吃猪肉的回民都很随和。

不吃猪肉的回民,我还真没有接触过。注意:只是我自己没有接触过。现实中到底有没有不吃猪肉的回民,有肯定是有的,而且应该是大多数;但我本人确实没有亲眼见过。我认识的和有交往的回民都是吃猪肉的,都是亲眼见过他/她吃猪肉的。

因为我社交能力差,胆子也小,一般只与随和的人能交往。不随和的咱惹不起、躲得起。

如果是熟人,一起去吃饭,然后人坚持不吃猪肉,这种情况下,吃饭喝酒都很难尽兴吧!全牛肉席?全羊席?太伤钱了。那就不交了呗。

user avatar

因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创立时穆圣直接把犹太人洁食那套学来了。而犹太人在中东。

在无现代工厂化养殖条件的古代,养猪只能散养,而散养猪需要面积宽阔的林地,以及非常充足的水源(用来补水,以及打滚降温,因为猪的汗腺不发达,难以散热),后者尤为重要。

水啊,非常重要的

而水在中东却是愈发稀有的。这和中东的气候条件脱不了干系——降水相对稀少,常年炎热干旱。这样一来,如果水资源紧张,那么农民连最基础的小麦和水稻都种不出,那还怎么养得起成本更高的猪?何况猪还是杂食动物,人吃的,猪也吃,而不像牛羊吃人不吃的草,好猪需要大量的粮食饲料,进一步加剧了畜地紧张。

而且由于水资源有限,中东的植被覆盖率在世界上一直是倒数的,而且其稀有的森林资源,在连年累月地人为砍伐与农耕用地扩张倾吞之下愈发稀少。从公元前5000年到2000年,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森林面积从当地总面积的70%,降到了13%,厄尔布鲁士山脉与霍拉桑一带(今伊朗西北部)的杜松林更是只剩下了5%。

在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的中东,动物想要活下去,除了肉用价值还需要一些特殊化技能。比如羊可以提供羊毛,牛可以耕地,禽类可以下蛋,提供羽毛……猪呢?猪鬃做毛刷吗?

自远古时期的疯狂养猪之后,到了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家猪种群规模已极为有限,而且不久后它们就从两河流域的考古与历史记录中完全消失了;在林稀人稠的尼罗河谷也是如此,古王国时期的一段文字记载人与猪在食物短缺时期的生存竞争:“由于人相当饥饿,于是从猪的大嘴中将食物(小麦)夺回,而不像以前会说:‘这些食物更适合你,不适合我。’”。

猪就这样在中东各地变得边缘化了。

人们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饲养猪,猪就这样变成了中东人的累赘。这种嫌弃很快进展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异化,人们把猪看得不仅没用,甚而有害,凡触摸甚至看到就会招祸。曾经是中东人民餐桌常客的猪由此成了一种禁忌。

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前1567年至前1085年,图特摩斯三世与拉美西斯二世均在此期间统治埃及),猪已经成了非难的对象与宗教的禁忌。

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在埃及,猪被视为不洁净的动物,若有人路过时意外触碰到一只猪,那么他会立刻跑到河边,连衣服都不脱就跳下去洗浴。同时,尽管极少数埃及人还养猪,但这些人均属于最卑贱的阶层,实行内婚,而且被禁止踏入任何一座古埃及神庙。

古埃及人对猪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同样客居埃及的以色列人,也影响到了还在雏形阶段的犹太教。

这就要说到包括宗教在内的任何精神文明成果的传播规律:它必须是在发明和传教的地区有助于信徒生活的理论,才能得到更好的接受和传播。

在犹太教的经典《希伯来圣经》(即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的《利未记》详细记载了洁净与不洁净的动物,后者既不能吃,也不能碰。哺乳动物中,猪、骆驼、兔子与沙番(蹄兔)明确被定为不能吃,其他诸如猫狗之类的食肉动物也根据分蹄与倒嚼(反刍)标准被归类为不洁净的;海鲜中,无尾鳍无鳞的不能吃,这样一来虾、蟹、贝类也都不能吃了;鸟类中,鹰与猫头鹰等猛禽不能吃;爬行动物中,各类蜥蜴都不能吃;昆虫中,有翅膀的都不能吃。

但穆斯林所能食用的清真食品(Ḥallāl)并不完全与犹太教的洁食重合。犹太人不能吃的骆驼、蜥蜴以及虾蟹贝等海鲜,穆斯林都能吃,因为《古兰经》中只明文规定了不得食用“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

如今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大多是相对炎热干旱之地,不适合养猪。这些地区的居民自从自然环境破坏以后,就不以猪为主要肉类来源,禁食猪肉并不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显著影响,这才给伊斯兰教的传播扫清了障碍。

user avatar

你可以说这是风俗习惯,也能找到这一风俗在中东诞生时的合理之处,但这只是起源,不能解释为什么现在回族人仍然不吃猪肉。

就如在中国古代,禁止私自杀牛是为了发展农业,坐月子是为了减少产后感染,身体发肤不可伤是为了减少受伤概率,这些都是古人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在古代都是有效且有理的。

——但现代已经不一样了,农业不再依赖牛,热水也是唾手可得,稍微出血也不会感染而死。所以我们现代人没必要继续按古人的说法不吃牛肉、坐月子、养长发,如果现在有人絮絮叨叨说牛肉不能吃、坐月子不能洗澡、正月里不能理发,你肯定斥之为“封建迷信”

不吃猪肉也是一样,早期中东人不吃猪肉是有其现实原理的,猪的寄生虫、杂事、饮水都对中东环境不利,这点大家都讲了。实际上,同样起源于中东的基督教(早期)和犹太教也不吃猪肉。

但是现在的猪养殖有这个问题吗?

所以如果按照对汉族传统的解构力度来说,“不吃猪肉”就应该被归类于“封建迷信”。

甚至可以说,即便是古代,伊斯兰教在脱离了中东环境下,进入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地之后,仍然要求信众不吃猪肉,这本身就是非常“封建迷信”的一件事。这一点基督教就好得多,至少基督教在进入欧洲之后就放开了猪肉限制(新约《宗徒大事录》)。

但实际上,他却被归类为了“民族传统”。

所以,这就显的尤为特殊——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旧时代的风俗习惯都在解体,而猪肉之于回族,却是得到了加强,这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文化风俗的范畴。

就和满族的构建无法脱离清史叙事一样,回族的民族构建也是与伊斯兰教深刻绑定,如果一个回民想要加强自己的民族认同,他会发现他实际上只有加强自己的宗教认同这一条路可走。

而“不吃猪肉”是回族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下区别于其他民族(主要是东部诸蒙古人种的民族)最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在第二代民族政策实施之前,只要回族依然作为政治和法律上的实体存在,那么就一定有强大的声音,包括自下而上的内感和自上而下的呼吁,让回族不吃猪肉。

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耳。

所以沙特王储都说,连阿拉伯人都不在意共筵的其他客人吃猪肉,中国的穆斯林们反而非常在乎。猪肉对于中国的穆斯林来说,是放大器。

猪肉不仅是一块肉,他是上上下下很多人的衣食父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