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本身就是个过时的解剖学概念,即通过头颅、发质以及肤色将人类划为不同“种类”。由于引导种族歧视、鼓励殖民主义,以及被分子人类学多次证伪,现在已经是公认的伪概念(至少在学术界是)。
即使套用解剖学的概念,也不存在“古埃及人种”。解刨学定义的五大人种是高加索人种、尼格罗人种、蒙古人种、尼格利陀人种和开普人种,至今都没有“灭绝”。“古埃及人种“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何来灭绝一说?
按照解剖学分类,古埃及人与今天的埃及人,以及整个北非、阿拉伯地区的人一样,是以“高加索特征”为主,“尼格罗特征”为副,而且多样性很强的人群。不同个体、不同地域之间的尼格罗特征强度不同,比如从下埃及往南走,经过上埃及,一直到今天苏丹北部的努比亚,你会发现“高加索特征”越来越淡,“尼格罗特征”越来越明显。
如果今天有一个肤色偏白,五官与上图接近的大姐,说她来自意大利或者法国,你会很惊讶么?如果她肤色偏黑,说自己是印度人,你会很惊讶么?所以,这位大姐的人种特征灭绝了么?
题主之所以认为古埃及人换种了,可能是因为后天打扮和修饰的因素(比如古埃及男女都会化妆)。其实现在埃及人的五官和古埃及人没有显著的变化。举个例子,分别是现代、罗马时期、古埃及时期的埃及男性,五官差异很大么?
最后,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讲,古埃及的基因特征与今天的埃及人也基本相同,另一位答主已经挂出了《自然》的文献了,建议题主去看一下,古埃及与现代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多了一小部分来自黑非洲的母系基因。
关与不同时期审美的不同,导致同一群人看起来像不同的人种,我可以挂个更典型的,埃及之外的例子:
猜猜上图来自哪里?没错,是萨法维时期的波斯,画家Reza Abbasi(1565年 – 1635年)。蒙古人这时候在伊朗高原已经没有存在感了,图中的情侣是伊斯法罕的波斯人,可他们是不是看起来有点像东亚人,不太像现在的伊朗人?难道波斯人也换种了?
闹呢?看看17年最新的基因调查,沙特境内的阿拉伯人71%携带Y染色体单倍群J1,而埃及的第一大父系是E1b,实际上整个北非的第一大父系都是E1b而不是海湾阿拉伯人的J1。
沙特境内的基因数据
埃及的图没找到,用同为北非的突尼斯代替一下。这Y染色体单倍群的纯度简直惊人,比某些皇汉吹的华夏神族纯多了。90%以上的突尼斯人是北非老土著的后裔,而不是海湾阿拉伯征服者后代。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突尼斯的阿拉伯语那么特立独行。
这充分说明了阿拉伯人其实是个文化民族,而不是基于血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