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埃及从穆西尔执政开始到现在如此混乱而且是越来越混乱?

回答
埃及自穆尔西执政以来以及之后出现的混乱和持续恶化的局面,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交织在一起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等多个维度。要详细解释这一过程,需要追溯到导致穆尔西上台的背景,以及他执政期间的政策失误和其后发生的剧烈政治动荡。

一、穆尔西上台的背景:埃及革命后的政治真空与权力斗争

埃及的混乱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穆巴拉克长达30年的独裁统治,但也留下了巨大的政治真空。在革命后的权力过渡时期,埃及社会内部存在着深刻的分裂和激烈的权力斗争。

穆尔西和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 穆斯林兄弟会是埃及历史最悠久、组织最严密的政治伊斯兰运动。在穆巴拉克时期,他们一直处于地下状态,但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革命后,他们迅速组织起来,利用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优势,赢得了2012年的总统大选,穆尔西成为了埃及首位民选总统。
世俗派和改革派的不满: 然而,穆尔西的当选并未平息埃及社会的政治分歧。许多世俗派、自由派、左翼人士以及部分军方和司法界人士对穆斯林兄弟会及其宗教保守的政治主张感到担忧,担心其会建立一个神权国家,并忽视社会多元化和人权保障。他们认为穆斯林兄弟会在革命后的过渡时期,利用其组织优势攫取了过多的权力。
穆巴拉克时代残余势力的阻碍: 此外,穆巴拉克政权时期的许多官员、商人和安全部门人员,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革命,但内心仍然抵制激进的变革,并试图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影响力,也在暗中阻挠新政权的运作。

二、穆尔西执政期间的混乱与失误:加速危机的催化剂

穆尔西上台后,其执政方式和政策选择进一步加剧了埃及的社会分裂和政治动荡。

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与“兄弟会化”: 穆尔西被批评过度集权,绕过议会并试图将重要的国家机构(如司法机构、媒体)置于其控制之下。他任命了大量穆斯林兄弟会成员担任关键职位,导致其他政治派别感到被边缘化。
宪法与政治权力宣言引发的争议: 2012年底,穆尔西发布了一项权力宣言,赋予自己远超一般总统的广泛权力,并绕过议会加速通过了被认为偏向伊斯兰教义的新宪法。这一举动激怒了反对派,认为这是对民主和法治的践踏,引发了大规模的街头抗议。
经济管理的乏力与民生问题: 埃及经济在穆巴拉克时代就已面临诸多问题,如高失业率、贫富差距、能源补贴负担过重等。穆尔西政府未能有效解决这些经济难题,反而由于政治不稳定和投资环境恶化,经济状况进一步下滑。物价上涨、燃料短缺、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些民生问题极大地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国内安全局势的恶化: 在穆尔西执政期间,国内安全局势也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虽然一些激进组织和犯罪活动受到控制,但埃及南部西奈半岛的一些激进武装势力开始活跃,为后来的安全挑战埋下了伏笔。
与关键国家机构的冲突: 穆尔西与埃及军队和司法机构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军队作为埃及的传统政治力量,对穆尔西试图加强对军事和情报机构的控制感到不安。司法机构则对穆尔西试图限制其权力的行为表示强烈反对。

三、2013年政变及其后的全面混乱与恶化

穆尔西执政一年后,埃及街头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反对穆尔西的示威游行,数百万民众走上街头,要求他下台。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埃及军方于2013年7月3日发动政变,推翻了穆尔西政府,并逮捕了包括穆尔西在内的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人。

政变之后,埃及的混乱局面并没有结束,反而呈现出更加复杂和难以收拾的局面:

政治上的巨大分歧与镇压:
穆斯林兄弟会的抵抗与暴力升级: 穆斯林兄弟会及其支持者对政变表示强烈不满,并发动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军队对这些抗议进行了严厉镇压,导致了包括2013年8月14日拉比阿广场清场在内的流血事件,造成了数百甚至数千人死亡。
政治对手的分化与重组: 政变后,原先反对穆尔西的世俗派和自由派力量,在面对军方的强势统治和对穆斯林兄弟会的压制时,也出现了分化。一些人支持军方维持秩序,而另一些人则担忧新政权的威权主义倾向。
军队的强势回归与威权统治: 在推翻穆尔西后,埃及军队迅速掌握了国家权力,并推出了“路线图”,承诺进行民主改革,但实际上却建立了一个以军队为核心的强势政权。前国防部长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在2014年当选总统。
对政治反对派的全面压制: 新政权对穆斯林兄弟会进行了严厉打击,将其定性为恐怖组织,并逮捕、审判了数千名成员。同时,许多非穆斯林兄弟会的世俗派和左翼人士也因为批评政府而被逮捕或判刑,政治空间被严重压缩。
经济的持续困境与恶化:
政治不稳定对经济的冲击: 持续的政治动荡、示威和安全事件严重打击了外国投资,旅游业也受到重创。埃及经济本就脆弱,政变后的动荡使其雪上加霜。
高额债务与财政危机: 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支付进口商品,埃及政府不得不大幅借贷,导致外债飙升。为应对经济困难,政府采取了许多不受欢迎的紧缩措施,如取消部分能源补贴、实行货币贬值等,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生活压力。
失业率与贫困率居高不下: 经济的停滞和就业机会的减少,使得埃及青年失业率和贫困率持续居高不下,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安全局势的严峻挑战:
西奈半岛恐怖主义活动升级: 在穆尔西被推翻后,位于西奈半岛的激进武装组织,如“伊斯兰国西奈省”(IS Sinai Province),趁乱加剧了对埃及安全部队的袭击,导致安全局势异常严峻。政府为了反恐,不得不加大军事投入和控制力度,但也引发了对人权和自由的担忧。
对国内安全力量的依赖: 为了维持统治,埃及政府高度依赖安全部队和情报机构,这进一步强化了其威权色彩,也使得对这些部门的改革变得更加困难。
社会分裂与国家认同的危机:
长期化的社会矛盾: 埃及社会的深层矛盾,如宗教与世俗、精英与大众、地区发展不均等问题,在政治动荡中被放大和激化。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仇恨和不信任感根深蒂固。
国家认同的挑战: 在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变革和权力斗争后,埃及的国家认同也面临着挑战。不同群体对埃及的未来走向存在根本性分歧。

总结:为何越来越混乱?

埃及“越来越混乱”的原因在于:

1. 未能实现政治和解: 穆尔西下台后,埃及未能建立一个包容性的政治框架,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反而进一步加剧。军队强势回归,压制了大部分政治反对派,但并未解决根本性的政治分歧。
2. 经济困境的恶化: 持续的政治动荡和不确定性阻碍了经济发展,高失业率、通货膨胀和社会不公加剧了民众的不满,为社会动荡提供了温床。
3. 安全威胁的持续存在: 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威胁,尤其是在西奈半岛,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的安全措施,这反过来又可能进一步压制公民自由和人权。
4. 威权主义的强化: 在追求“稳定”的旗号下,新政权采取了压制性的统治方式,限制了政治参与和言论自由,这使得社会不满情绪难以通过正常渠道释放,可能在未来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
5. 缺乏有效的改革动力: 尽管政府口头承诺改革,但实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进展缓慢,许多根本性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反而可能因为政治压力而进一步恶化。

总而言之,埃及从穆尔西执政开始的混乱局面,并非单一事件或原因所致,而是革命后政治过渡的艰难、政治精英的权力斗争、经济管理的失败、以及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随后的政变虽然改变了政权,但并未解决核心矛盾,反而可能将混乱推向了更深、更广的层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埃及从穆西尔执政开始到现在如此混乱而且是越来越混乱?和中东穆斯林最近几年的动乱有什么共同性以及联系?
user avatar
为什么埃及从穆西尔执政开始到现在如此混乱而且是越来越混乱?和中东穆斯林最近几年的动乱有什么共同性以及联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埃及自穆尔西执政以来以及之后出现的混乱和持续恶化的局面,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交织在一起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等多个维度。要详细解释这一过程,需要追溯到导致穆尔西上台的背景,以及他执政期间的政策失误和其后发生的剧烈政治动荡。一、穆尔西上台的背景:埃及革命后的政治真空与权力斗争埃及的混乱始于.............
  • 回答
    去埃及留学一年,说实话,准备行李确实是个挺费心思的事儿,毕竟你将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下度过一年。我想跟你分享一些我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帮你更实在地准备:衣物类: 轻便透气的夏装为主,但也要备几件长袖。 埃及大部分地区常年炎热,尤其是夏天,白天温度很高。所以T恤、短裤、薄长裤、裙子是你衣柜.............
  • 回答
    埃及金字塔之所以能屹立四千六百年而不倒,背后是古埃及人卓越的智慧、精湛的工艺以及对工程技术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堆砌石头那么简单,而是一项集天文、数学、建筑、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宏伟工程。首先,选址的智慧是关键。古埃及人选择尼罗河西岸的吉萨高原,并非随意而为。这里地质坚固,是天然的基岩,能够承受巨大的重.............
  • 回答
    想探究埃及中王国、新王国时期为何未能再现古王国时期那般宏伟的金字塔,咱们得从头说起,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儿。这可不是随便什么原因造成的,里面涉及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政治格局乃至于宗教信仰的方方面面。古王国时期:金字塔的黄金年代,是什么让它如此璀璨?首先得明白,古王国(约公元前2686年公元.............
  • 回答
    埃及艺术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甚至给人一种“几乎没有变化”的印象,这背后并非一成不变的僵化,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埃及古老的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以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首先,宗教信仰是塑造埃及艺术风格的基石,也是其稳定性的最重要推手。 古.............
  • 回答
    关于“埃及公主不外嫁”这个说法,需要先澄清一点:这并非一个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尤其是在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政治格局和婚姻习俗是相当复杂的。然而,如果我们要探讨“为什么在某些时期或某些情况下,埃及公主倾向于不外嫁”,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深入剖析,就像在翻阅古籍,一点点拼凑出真相一样:1..............
  • 回答
    关于埃及为什么“一直没发展起来”这个说法,其实需要更细致地去解读。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在古代的成就毋庸置疑。然而,如果我们将其与当今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或者衡量其在当代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确实会发现一些发展上的瓶颈和挑战。要理解埃及在近现代发展中遇.............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埃及没有大规模地将尼罗河水灌溉更广阔的沙漠地区,这是一个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政治以及技术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很多人直观地认为,埃及拥有如此重要的尼罗河,却为何不利用它去改造广袤的沙漠,让土地生金呢?其实,这背后的考量远比想象中要多。首先,我们得从地理和环境上理解埃及。埃及绝大多数国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几种古老文明文字系统演变的关键差异。要说为什么古埃及圣书体和苏美尔阿卡德的楔形文字能朝着拼音化方向发展,而中国的汉字没有,我们需要从它们各自的文字起源、结构、使用环境以及历史演进的动力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拼音文字”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一个更加表意或者.............
  • 回答
    五千年!这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而埃及的金字塔,它们就这么屹立了五千年,而且,用“完好无损”来形容,其实也不完全准确,但它们的保存程度,确实是令人惊叹的。要说为什么金字塔能抵挡住漫长的岁月中风吹雨打、地质变迁,甚至人类活动的侵扰,那还得从它最根本的设计和建造说起。首先,选址就非常讲究。.............
  • 回答
    古埃及人画眼线这件事,可不是简单的“喜欢”那么简单,这背后牵扯到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甚至是实用主义的多重考量。要说起来,那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远不止是为了“好看”。咱们先从他们画的眼线说起。你可能会觉得就是黑乎乎的一抹,但其实那抹“眼线”学名叫做科尔(Kohl)。这种东西可不是咱们现在用的眼线笔,它.............
  • 回答
    古代埃及文明,这个建立在尼罗河畔,辉煌了两千多年的伟大文明,确实有着令人惊叹的成就。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其历史、地理、技术和文化特点,就能理解为什么它没有像后来的地中海文明那样,踏上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欧洲的征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古代埃及并非“闭关锁国”,他们并非没有与外界接触。尼罗河本身就是一条天.............
  • 回答
    古代埃及的盗墓贼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去盗取木乃伊,这背后并非单一的原因,而是交织着经济利益、迷信信仰、甚至是出于某种扭曲的“崇敬”。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埃及当时的社会、宗教和经济状况。一、 经济利益的驱动:黄金、珠宝与古董的诱惑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古埃及人对死亡的重视,体现在了他们为.............
  • 回答
    说起埃及棉,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就是它那如丝般的光泽、无与伦比的柔软和卓越的耐用性。确实,在众多纺织品原料中,埃及棉(尤其是以吉萨Giza系列为代表的品种)拥有自己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优势,这让它在市场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你可能也注意到,即便是“埃及棉”这个名字,在价格上也能玩出花.............
  • 回答
    菲利士丁人,那个一度让古代近东地区风声鹤唳的名字,他们的语言究竟属于哪个语系,至今仍是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课题。然而,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和少量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些大致的轮廓。菲利士丁语言的语系之谜:菲利士丁人并非起源于当地,他们的到来伴随着一场大规模的迁徙和冲突,对整个地中海东岸的.............
  • 回答
    古埃及的统一,以及最终由上埃及完成这一壮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要理解为何是上埃及最终胜出,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差异,以及地理和战略上的优势。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上埃及”和“下埃及”到底是指哪里,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上下埃及的地理与环境差.............
  • 回答
    埃及的金字塔,这些巍峨的巨石结构,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法老时代的辉煌,也承载着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信仰。当阿拉伯人,特别是伊斯兰教在公元七世纪征服埃及后,他们并没有将这些宏伟的建筑改造成清真寺。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宗教上的考量,也有实际的因素,更折射出当时文化融合与冲突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必须理解.............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民族认同以及国家形态的演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理解“费拉不堪”的埃及与“罗马人”的异同: “费拉不堪”的埃及: 这个词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和负面情绪,暗示埃及目前在某些方面(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可能存在挑战,甚至被视为衰落或.............
  • 回答
    拿破仑远征埃及,距今已有两百多年,但其深远影响至今仍能在埃及的方方面面窥见一斑,尤其是在塑造埃及现代国家认同、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以及提升其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它扮演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催化剂角色。首先,我们要明白,拿破仑的远征绝非一次简单的军事征服,它更像是一场带有启蒙色彩的文化与科学探索。随同.............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触及了地区政治动荡和人道主义危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确实,萨达姆·侯赛因和胡斯尼·穆巴拉克政权的倒台并没有像叙利亚内战或利比亚乱局那样引发大规模的、持续的难民潮,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动荡的性质与规模:内部冲突 vs. 政权更迭 萨达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