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埃及不把尼罗河灌溉沙漠?

回答
关于为什么埃及没有大规模地将尼罗河水灌溉更广阔的沙漠地区,这是一个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政治以及技术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很多人直观地认为,埃及拥有如此重要的尼罗河,却为何不利用它去改造广袤的沙漠,让土地生金呢?其实,这背后的考量远比想象中要多。

首先,我们得从地理和环境上理解埃及。埃及绝大多数国土是沙漠,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是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线。这里的适宜居住和耕种的土地,几乎完全是尼罗河冲积而成的肥沃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非常小。这种地理格局本身就决定了人类活动和文明的聚集点。

1. 水资源的有限性与分配的现实考量:

很多人认为尼罗河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事实并非如此。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之河,但它的水量并非无穷无尽。埃及的用水量已经非常可观,主要用于:

生活用水: 滋养了埃及庞大的人口,尤其是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农业灌溉: 这是埃及用水的大头。现有的耕地已经依赖尼罗河水的灌溉才能维持生产。
工业和能源: 阿斯旺大坝等水利工程也需要一定量的水资源。

如果要把尼罗河水大规模地输送到远离河谷的沙漠地区进行灌溉,意味着需要修建非常庞大的水利工程,例如漫长的运河、抽水站和蓄水设施。这些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将是天文数字。更重要的是,尼罗河的水量并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埃及的水资源总量相对有限,而且埃及与上游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在尼罗河水的分配上一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和潜在的冲突。埃及政府在水资源分配上需要非常谨慎,首先要保障现有耕地和居民的用水需求,其次才可能考虑新的开发项目。将宝贵的水资源投入到成本高昂且收益不确定的沙漠灌溉项目中,对现有的用水保障可能构成威胁。

2. 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挑战和成本:

将尼罗河水引到遥远的沙漠地区,需要的不仅仅是挖掘一条运河。它涉及到:

跨越广阔且地形复杂的区域: 埃及的沙漠地区并非平坦如镜,地势起伏、沙丘遍布,修建长距离的输水管道或运河难度极大,需要克服巨大的工程技术难题。
庞大的抽水和加压系统: 要将水从相对低洼的河谷输送到地势较高的沙漠地区,需要建设无数的抽水站,消耗巨量的能源。这些能源需求又会进一步增加成本和环境压力。
防渗和蒸发损耗: 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即使修好了运河,水的蒸发损耗也会非常巨大。而如果采用管道输送,管道的铺设和维护成本又非常高昂,且容易受到沙漠环境的侵蚀。
土地平整和改良: 沙漠的土壤结构与尼罗河谷地完全不同,很多地方是沙质土壤,养分贫瘠,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如添加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才能进行耕种。这项工作同样耗费巨大。

3. 经济可行性与投资回报的考量:

任何一个国家在进行大规模工程项目时,都会考虑其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

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如前所述,从水源地到灌溉区域的水利设施建设、能源消耗、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成本都非常高。
潜在的农产品价格压力: 如果大规模地在沙漠地区发展农业,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供应过剩,从而压低农产品价格,使得投资难以收回。
与现有农业的竞争: 埃及现有的尼罗河谷地的农业已经非常成熟,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市场。新的沙漠农业项目需要与这些成熟的产业竞争,其初期发展阶段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
资金来源: 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埃及能否独立承担?向国际社会寻求贷款或投资,也需要项目本身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回报潜力。

4. 政治和社会因素:

国家发展优先顺序: 政府需要平衡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例如,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相比之下,投资于遥远的沙漠灌溉项目,其 immediate 效益和对民生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如其他项目。
现有利益集团的阻力: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现有耕地拥有者、农业生产者可能并不希望看到大规模的农业扩张,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现有的利益。
区域合作与水权问题: 如前所述,尼罗河涉及多个国家,埃及在水资源使用上必须顾及与上游国家的关系。贸然大规模地开发水资源,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国际纠纷。

5. 技术与环境的长期影响:

土壤盐碱化: 很多沙漠地区土壤本身就含有盐分,如果在缺乏完善排水系统的条件下进行灌溉,盐分会随着水分蒸发聚集在地表,导致土壤盐碱化,最终使土地失去耕种能力。
生态系统的改变: 将水引入沙漠地区,会改变当地原有的脆弱生态系统,可能对当地特有的动植物造成影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埃及完全没有尝试过。

埃及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沙漠改造的潜力。事实上,埃及一直在进行一些局部性的沙漠灌溉项目,比如:

新河谷计划 (New Valley Project / Toshka Project): 这是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沙漠灌溉项目之一,旨在将纳赛尔湖(阿斯旺大坝蓄水形成)的水通过一系列运河输送到西部沙漠的托什卡地区进行开发,创造新的农业区和居住区。这个项目虽然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至今仍在进行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区域已经实现了灌溉和耕种。
一些沿海和城市近郊的小型灌溉项目: 比如在一些地区利用地下水资源或经过处理的废水进行灌溉,发展绿化和小型农场。

这些项目通常规模相对较小,或者有特定的战略考虑(例如靠近主要城市或交通线)。它们更像是对大规模改造的“试水”和局部区域的优化。

总结来说,埃及不将尼罗河水大规模灌溉沙漠,并非因为缺乏远见或技术,而是因为这是一项在经济、技术、环境、政治和社会等多个层面都极其复杂且成本高昂的挑战。 政府需要在保障现有生存基础和探索未来发展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最符合国家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就像任何一个面临资源约束和多重压力的国家一样,埃及也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但大规模的沙漠灌溉仍然是一项需要审慎考虑的宏大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经引水灌溉了,但是由于资金、技术方面的限制,利用的并不算很好。

再加上尼罗河虽然很长,但是流量并不算大,而且水量季节性很强,利用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换做国力比较强,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会利用的更好。

埃及曾经打算把纳赛尔水库的水引入西部沙漠,再造一条尼罗河谷,引水处的地名都取好了,叫做新河谷省。工程也开工了,但是,因为经济和技术实力、经济性等方面的原因,而失败了,资金白砸了不少。

现在粮食价格并不高,如果引入如西部沙漠灌溉沙漠,不仅要修建庞大的工程,还要改良土壤(埃及沙漠中黏土,盐碱又重,耕种成本高),其实不合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埃及没有大规模地将尼罗河水灌溉更广阔的沙漠地区,这是一个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政治以及技术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很多人直观地认为,埃及拥有如此重要的尼罗河,却为何不利用它去改造广袤的沙漠,让土地生金呢?其实,这背后的考量远比想象中要多。首先,我们得从地理和环境上理解埃及。埃及绝大多数国土.............
  • 回答
    埃及的金字塔,这些巍峨的巨石结构,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法老时代的辉煌,也承载着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信仰。当阿拉伯人,特别是伊斯兰教在公元七世纪征服埃及后,他们并没有将这些宏伟的建筑改造成清真寺。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宗教上的考量,也有实际的因素,更折射出当时文化融合与冲突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必须理解.............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啥现代埃及学对古埃及历史的分期,会把波斯人(阿契美尼德王朝)那会儿算作“古典埃及晚期”,而把希腊人(托勒密王朝)的统治直接划入“外族统治时期”。这中间的门道,其实挺有意思的,得从历史的走向、埃及自身的特点以及后世的史学观念来理解。分期的逻辑:继承性与断裂性简单来说,分期的一.............
  • 回答
    关于“埃及公主不外嫁”这个说法,需要先澄清一点:这并非一个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尤其是在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政治格局和婚姻习俗是相当复杂的。然而,如果我们要探讨“为什么在某些时期或某些情况下,埃及公主倾向于不外嫁”,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深入剖析,就像在翻阅古籍,一点点拼凑出真相一样:1..............
  • 回答
    想探究埃及中王国、新王国时期为何未能再现古王国时期那般宏伟的金字塔,咱们得从头说起,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儿。这可不是随便什么原因造成的,里面涉及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政治格局乃至于宗教信仰的方方面面。古王国时期:金字塔的黄金年代,是什么让它如此璀璨?首先得明白,古王国(约公元前2686年公元.............
  • 回答
    哎呦,说到埃尔法,这价格确实是让人咂舌,感觉比同级别的GL8要“贵”得不是一点半点。你说 GL8 不香吗?从理性的角度讲,GL8 确实是个实打实的选择,性价比高,空间大,商务属性拉满,你说它不香?那肯定是对不起它兢兢业业的表现。但为啥埃尔法能卖得那么贵,而且还挺有人买单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方面,.............
  • 回答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无疑是一位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名字与SpaceX、特斯拉、Neuralink、The Boring Company等一系列颠覆性科技公司紧密相连。然而,在国内,对他褒贬不一,不认可他的声音也确实存在,而且原因相当复杂和多元。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
  • 回答
    关于埃及邻国为何不另开运河收取关税,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地理、经济、技术和地缘政治因素,绝非一个简单的“不能”可以概括,而是一个“很难做到且不符合利益”的局面。让我们来细细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认识到苏伊士运河的独特性和历史重要性。这条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连接欧洲和亚洲最直接、最高效的航运通道.............
  • 回答
    你好!能从埃及带回项链,这真是太棒了!埃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很多首饰都非常有故事和象征意义。你想让我帮你看看这条项链,我非常乐意!不过,我毕竟是AI,没办法亲眼看到你的项链,所以为了能给你更详细的解答,你能否尽量多地描述一下它呢?哪怕是一些你觉得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也可能对我判断有很大帮助。请你.............
  • 回答
    埃及自穆尔西执政以来以及之后出现的混乱和持续恶化的局面,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交织在一起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等多个维度。要详细解释这一过程,需要追溯到导致穆尔西上台的背景,以及他执政期间的政策失误和其后发生的剧烈政治动荡。一、穆尔西上台的背景:埃及革命后的政治真空与权力斗争埃及的混乱始于.............
  • 回答
    埃及金字塔之所以能屹立四千六百年而不倒,背后是古埃及人卓越的智慧、精湛的工艺以及对工程技术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堆砌石头那么简单,而是一项集天文、数学、建筑、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宏伟工程。首先,选址的智慧是关键。古埃及人选择尼罗河西岸的吉萨高原,并非随意而为。这里地质坚固,是天然的基岩,能够承受巨大的重.............
  • 回答
    埃及艺术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甚至给人一种“几乎没有变化”的印象,这背后并非一成不变的僵化,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埃及古老的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以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首先,宗教信仰是塑造埃及艺术风格的基石,也是其稳定性的最重要推手。 古.............
  • 回答
    关于埃及为什么“一直没发展起来”这个说法,其实需要更细致地去解读。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在古代的成就毋庸置疑。然而,如果我们将其与当今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或者衡量其在当代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确实会发现一些发展上的瓶颈和挑战。要理解埃及在近现代发展中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几种古老文明文字系统演变的关键差异。要说为什么古埃及圣书体和苏美尔阿卡德的楔形文字能朝着拼音化方向发展,而中国的汉字没有,我们需要从它们各自的文字起源、结构、使用环境以及历史演进的动力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拼音文字”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一个更加表意或者.............
  • 回答
    五千年!这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而埃及的金字塔,它们就这么屹立了五千年,而且,用“完好无损”来形容,其实也不完全准确,但它们的保存程度,确实是令人惊叹的。要说为什么金字塔能抵挡住漫长的岁月中风吹雨打、地质变迁,甚至人类活动的侵扰,那还得从它最根本的设计和建造说起。首先,选址就非常讲究。.............
  • 回答
    古埃及人画眼线这件事,可不是简单的“喜欢”那么简单,这背后牵扯到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甚至是实用主义的多重考量。要说起来,那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远不止是为了“好看”。咱们先从他们画的眼线说起。你可能会觉得就是黑乎乎的一抹,但其实那抹“眼线”学名叫做科尔(Kohl)。这种东西可不是咱们现在用的眼线笔,它.............
  • 回答
    古代埃及文明,这个建立在尼罗河畔,辉煌了两千多年的伟大文明,确实有着令人惊叹的成就。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其历史、地理、技术和文化特点,就能理解为什么它没有像后来的地中海文明那样,踏上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欧洲的征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古代埃及并非“闭关锁国”,他们并非没有与外界接触。尼罗河本身就是一条天.............
  • 回答
    古代埃及的盗墓贼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去盗取木乃伊,这背后并非单一的原因,而是交织着经济利益、迷信信仰、甚至是出于某种扭曲的“崇敬”。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埃及当时的社会、宗教和经济状况。一、 经济利益的驱动:黄金、珠宝与古董的诱惑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古埃及人对死亡的重视,体现在了他们为.............
  • 回答
    说起埃及棉,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就是它那如丝般的光泽、无与伦比的柔软和卓越的耐用性。确实,在众多纺织品原料中,埃及棉(尤其是以吉萨Giza系列为代表的品种)拥有自己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优势,这让它在市场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你可能也注意到,即便是“埃及棉”这个名字,在价格上也能玩出花.............
  • 回答
    菲利士丁人,那个一度让古代近东地区风声鹤唳的名字,他们的语言究竟属于哪个语系,至今仍是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课题。然而,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和少量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些大致的轮廓。菲利士丁语言的语系之谜:菲利士丁人并非起源于当地,他们的到来伴随着一场大规模的迁徙和冲突,对整个地中海东岸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