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韩国还有哪些情境下仍然使用汉字?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如今韩国社会里,汉字还有哪些用武之地,以及这些使用场景背后的一些故事。

首先得明确一点,在如今的韩国,日常生活里,尤其是在街头巷尾、电视屏幕上,你看到汉字的机会确实不多了。 毕竟,韩国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大力推行韩文(谚文)作为唯一的官方文字,这在普及教育、构建国家认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年轻人可能对汉字感到陌生,甚至觉得它已经是“过去式”了。

但是,要说汉字就此销声匿迹,那也太绝对了。在一些特定、有深度、或者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情境下,汉字依然坚挺地存在着,并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 姓名:名字里的“根”

这是目前韩国社会汉字使用最普遍、也最根深蒂固的领域。虽然很多韩国人的名字在日常生活中只用韩文书写,但在一些正式场合,比如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明、甚至是结婚证书等官方文件上,仍然会同时标示出汉字姓名(汉字词,hanjaeo)。

为什么呢?因为韩国人的姓氏和很多名字里的汉字词,都源自于中文。即使名字的读音可以通过韩文准确地表示,但汉字才能真正揭示名字的意义和来源。比如,一个叫“金秀贤”(김수현)的人,如果不知道他的汉字名字是“金秀賢”,那么“秀賢”这个名字所蕴含的“秀丽贤明”的美好祝愿,就很难被完全理解。

在韩国,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或者对家族传统非常重视的家庭,会在给孩子取名字时,特意去查找合适的汉字,以寄托美好的寓意。有些家庭甚至会给孩子准备一本“汉字姓名本”,详细记录家庭成员的汉字名字,作为一种文化传承。

2. 历史、学术研究和古籍:穿越时空的语言

在学术界,尤其是在研究韩国古代历史、哲学、文学、佛教以及其他传统文化领域,汉字是绝对的核心工具。大量的史书、文献、寺庙石碑、古典诗歌等,都使用汉字书写。没有汉字基础,很多历史真相、思想脉络就难以被深入理解和解读。

所以,韩国的大学里,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仍然会开设汉字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汉字阅读和书写能力。汉字考试,像“能力考试”(Hanjagyungnyeoksiheom),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对于一些希望在学术研究领域深造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3. 寺庙、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历史的“活化石”

韩国的佛教文化非常深厚,许多古老的寺庙,其匾额、楹联、经文,甚至是主持方丈的法号,都可能使用汉字。漫步在古老的寺庙中,看到那些苍劲有力的汉字,仿佛能穿越回过去的某个时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比如古宫殿的牌匾、记录历史事件的碑文,很多也是汉字。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汉字的使用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4. 法律、专业术语和高层公文:严谨与精确的追求

在一些法律条文、医学、哲学等专业领域,为了追求表达的严谨和精确,有时会使用汉字词(hanjaeo)来辅助韩文的表述,或者在括号里标注汉字。这可以避免歧义,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虽然现在大多数法律和专业文献都以韩文为主,但在一些高度专业化的书籍或重要公文中,偶尔还是会见到为增强严谨性而标注的汉字。

5. 传统艺术、书法和部分商业广告:美学与个性化的体现

韩国的书法艺术,仍然以汉字为主要载体。很多书法家会创作汉字作品,展现汉字的艺术魅力。

在一些追求古典美学、复古风格的商业广告、品牌设计中,也可能会有意地使用汉字,来营造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氛围。比如,一些传统韩定食(韩式套餐)的餐厅,或者销售传统工艺品的店铺,可能会在招牌或宣传物料中巧妙地融入汉字元素。

6. 汉字教育的争议与保留:文化之根的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是否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恢复汉字教学,韩国社会一直存在着讨论。虽然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强制性教授汉字,但也有不少声音认为,适当地学习汉字,有助于韩国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国语言,接触更广泛的文化。

一些民间机构或私人教师,也积极推广汉字教育,希望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总而言之, 现在的韩国,汉字虽然不再是主流文字,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以一种更深入、更具文化内涵的方式,渗透在姓名、学术、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成为理解韩国传统文化和语言深层结构的重要线索。 我们可以说,汉字在韩国,已经从一种日常的交流工具,转变为一种承载历史、文化和意义的“符号”,一种更具“深度”的语言。 它的存在,更像是在为韩国的现代文明,保留着一份来自东亚文化圈的、悠远而深刻的“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韓國現在漢字使用情況:

大韓民國國軍F15戰機上噴塗的漢字標語「枕戈待敵 刻骨延坪」

大韓民國國軍墻上噴塗的漢字標語「見敵必墜」

還有韓國憲法法院的logo上邊也是寫著大大的「憲」



還有進行傳統儀式上的祭文


部分標語


還有一些地名及歷史專著中

碑刻

user avatar

名片...上张图吧,一个韩国哥们给我的他爸爸的名片,把我惊呆了...一个韩文都没有

背面是英文,开始我以为是发给中国人看的?他说这个就是他在韩国正常用的名片。


左面那堆数字是我在给车票打日期的那个机器上打着玩的...

user avatar

除了老书老报纸、部分法律相关场合之流,


还真的和题主所说,朴卡卡的谚文专用非常成功,朴卡卡本人都搞得“生从死不从”了。





当然四共末期到五共初期汉字使用其实是有小幅反弹的。







哪怕是到了6g初期,还有少量残留。



但是过了DJ的时代,



多数人连死都不从了。更老的人死了还可能从。


2021.10.30更新

卢白马下地狱去见朴卡卡了。他的永诀式也没能做到生从死不从,和他自己题写的奥林匹克广场碑文的汉字形成了鲜明对照。

user avatar

韩语是拼音文字啊,本身大量词汇释义来自汉语,既然拼音文字就有同音不同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用汉语注释很正常的。

user avatar

四字成语一般要标一下,不然看不懂……

国名简称,中日英美都用汉字……


韩国新闻标题里只出现政治家的姓的时候,会用汉字写,因为可读性较好:文在寅就是『文』,尹锡悦就是『尹』。2022年韩国总统大选的报道里,有电视台把候选人沈相奵的姓给打成同音的『心』了,囧……


[시청자브리핑 시시콜콜] 정치인 이름 한자로? 한글로? 항상 고민하고 있어요!

韩国一些保守系的老头痴迷汉字,办个追悼抗北牺牲者的纪念仪式,只有“暨”用固有词및表达。

韩国老牌文化杂志《创作与批评》上一个玩谐音梗的标题,必须要标记汉字了。此外,《创作与批评》上的作者都有标记汉字名。

2021年《东亚日报》采访的一位老律师,还在用纯汉字铭牌:


农心董事长辛春浩的葬礼,这个牌子也是用汉字

当然,不得不提到农心的“辛拉面”。据说在1986年推出辛拉面的时候,因为当时出现的品牌大部分都是以公司的名字命名的,而且也没有将汉字作为产品名称的先例,所以这个名字遭到了反对。不过辛春浩力排众议,说服了公司管理层,因为他坚持认为这名字不仅容易发音,引人注目,而且能明确传达产品特征,最终还是定了这名字。

农心的另一个产品“安城汤面”也用的是汉字。

2021年5月3日,宋永吉担任共同民主党第五任代表最高委员(党首)后,参拜显忠院时留下的题词也用了汉字。


韩国总统候选人尹锡悦在搞竞选活动,后面的汉字化用自吴子曰:“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吴子·治兵》)

尹锡悦游说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走访庆尚北道安东市


韩国音乐人尹钟信搞了多年的音乐企划《月刊尹钟信》(每月发一首数码单曲),标题用的也是汉字,每一首歌曲封面上都有……


还有一些有汉字的韩语歌专辑:

Lovelyz 的治愈(《治癒 (치유)》)

都市女子- 宥斌

美夢(미뭉),纯音乐系列。

공항로(空港路)- Wendy

주마등 : 走馬燈 - Jeebanoff

월광애 (月光愛) - KEUMJO

IZ*ONE(아이즈원) 的 Oneiric Diary (幻想日記),虽然封面上没汉字,但名字附注是有汉字的……第六首歌名「幻想童話」用的是汉字。


GFriend 的『回』系列

야반도주(夜半逃走)- 타코앤제이형

수필(隨筆)- Poetic Narrator(시적화자)

容 face - 颂乐(Solar)。取自她的汉字本名「金容仙」。

몽경요곡(夢境拗哭)- Jelly Boy

미지(未知/微旨) - 문선 (MOONSUN),一个玩谐音梗的名字……

취향플레이리스트 (밤:도시) #1 - 閔世英(민세영)

남풍현(南豐鉉)教授的语言学书籍,2014年出版,当然,他搞古韩国语研究的,汉字功底不好是不行的……

当然,1980年代的书籍还是汉谚混写的,这里以全斗焕大统领语录为例……忠诚!!





blog.naver.com/oseou/2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如今韩国社会里,汉字还有哪些用武之地,以及这些使用场景背后的一些故事。首先得明确一点,在如今的韩国,日常生活里,尤其是在街头巷尾、电视屏幕上,你看到汉字的机会确实不多了。 毕竟,韩国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大力推行韩文(谚文)作为唯一的官方文字,这在普及教育、构建国家认同方面起到了非.............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动了不少观众的心弦。眼瞅着隔壁美剧韩剧日剧一部部神作涌现,国内观众的口味被养得越来越刁钻,反观国产剧,虽然也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整体上,似乎总让人觉得隔靴搔痒,没能达到那个“叫好又叫座”的黄金标准。那么,国产剧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还有救吗?咱们得承认,说“没救了”也太绝对了,毕.............
  • 回答
    .......
  • 回答
    韩国娱乐圈被财阀深度影响,这一点确实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看到的许多热门韩剧、电影,背后往往有大型娱乐公司或财阀的身影。那么,既然被“牢牢控制”,为什么韩国电影又能源源不断地拍出那些揭示社会黑暗面、批判现实的佳作呢?这背后其实有着相当复杂的运作逻辑和深层的文化土壤。首先,我们要理解“财阀控制”的含义.............
  • 回答
    关于日语和韩语中的外来语使用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而且其未来走向,是会持续泛滥还是最终得到遏制,也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外来语泛滥的成因:为何会越来越严重?首先,我们要理解外来语,尤其是来自英语的外来语(在日语中称为「カタカナ語」、在韩语中称为「외래어.............
  • 回答
    关于中国民众现在是否还有抵韩情绪,以及这种情绪的程度和表现,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有”或“没有”来回答。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情况相当微妙。首先,要说完全没有抵韩情绪,那是不准确的。这种情绪确实存在,但它不像过去(比如2016年萨德事件时期)那样普遍和强烈了。你可以看到一些迹象,比如.............
  • 回答
    关于“现在还能不能粉韩国偶像”这个问题,答案是:当然可以,而且仍然有很多人在粉,甚至规模庞大。但是,这个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例如: 你是否对韩国偶像行业有所顾虑? 比如,对偶像的私生活、公司管理、社会文化影响、甚至地缘政治关系等方面存在担忧。 你是否担心自己的喜好不被理解或.............
  • 回答
    和韩国建交这么多年,咱们到底算不算“赚了”?这问题,可真是个让很多人脑袋疼又掰扯不清的活儿。要说值不值,那得拉开架子,从好几个层面一点点地捋。历史的交汇点:从“兄弟”到“邻居”咱们跟韩国,严格来说,是1992年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此之前,可以说是“老死不相往来”。你想想,那会儿两边在意识形态上是完.............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又开始有人提起“韩流”,甚至还有人在讨论,如果现在韩流明星和韩剧像十年前那样大张旗鼓地进入中国市场,还会不会像当初那样火爆?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毕竟咱们这些年经历的,跟以前比,变化实在太大了。想当年,那是什么光景?从《大长今》的温婉贤淑,到《来自星星的你》的霸道总裁,再到Bigbang、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舆论和文化领域的一些复杂现象。公知和韩寒的“吃香”与否,确实有着截然不同的走向,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公知”的定义变化与“臭名化”的成因首先需要明确,“公知”这个词汇本身在汉语语境下经历了一个显著的贬义化过程。 “公知”的本意与早.............
  • 回答
    说到韩国现在是不是强国,以及能否成为昔日的列强,这确实是个挺值得玩味的问题。要回答它,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眼下的韩国,算不算强国?我个人的看法是,韩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在很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强”的特质,但要说“列强”这个词,就得更审慎一些。咱们先说说韩国“强”在哪儿: 经济硬实.............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胡扯”就能概括的。韩国人认为自己是高句丽的后裔,这背后有历史、民族认同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咱们就一点点捋捋,看看这事儿是怎么来的。首先,得先明白高句丽是谁。高句丽(Goguryeo)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大王朝,存在时间挺长的,从公元前37年一直到公.............
  • 回答
    首先,将古希腊与现代韩国进行类比,并认为“希腊化”实质上是“窃取周边成果”,这个观点可能过于简化,也可能包含了一些不完全准确的理解。我们不妨来详细梳理一下,看看事情的真实面貌,以及为什么这样的类比和判断可能存在偏差。古希腊:一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文明“古希腊”并非铁板一块,它是一个漫长时期内多个城邦(.............
  • 回答
    “韩国现在实力能吊打德国吗?”这个问题,听起来颇有些挑衅,也挺有意思。要说“吊打”,这个词用得太绝对了,毕竟德国在很多领域都是响当当的强国。但如果咱们深入聊聊,韩国在一些方面确实展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进步,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悄悄走到了前面。先说说德国。 德国,那可是工业强国,汽车、机械制造、化工,这.............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如今的社会状态,究竟是不是东亚实现工业化后的“必然”结果,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值得好好聊聊。要说“必然”,恐怕有点绝对了。历史从来不是一条笔直的轨道,充满了岔路和变数。但如果说它们所经历的,以及现在所展现出的许多特征,确实是工业化浪潮席卷东亚后,在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孕育出的、具有.............
  • 回答
    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哈,就是咱们中国小孩,身上穿的、手里玩的、嘴里吃的、甚至脑子里看的,好像都绕不开国外那些大牌子。KFC、iPhone、Adidas,还有韩剧,这几个词一出来,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很多孩子的画面。这事儿吧,我感觉得从几个角度来看。1. 消费主义和全球化浪潮的印记首先,这肯定是全球化深入.............
  • 回答
    最近常常有人问我,现在这个当口,去韩国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个问题嘛,确实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毕竟这涉及到个人前途、生活质量,还有太多不确定性,不能轻易下结论。得先捋捋“韩国”这个选项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首先,如果你的目标是留学深造,那韩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那些在特定领域(比如科技、设计、传媒、韩.............
  • 回答
    韩国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如今基督教(尤其是新教)成为主要宗教之一的现象看似矛盾,实则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殖民历史与传教运动的推动1. 日本殖民时期的“神道佛教”政策与基督教的例外 在1910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期间,.............
  • 回答
    韩国娱乐圈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充满变革的历程。要说清楚,得从几个关键的节点和影响因素说起。1. 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土壤的孕育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年代的韩国,经济正在腾飞,社会也开始慢慢对外开放。这时候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在电视和广播领域,开始有了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