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战场上自己所在战术单位的长官阵亡,士兵应该听谁的指挥?

回答
在战场上,一个战术单位的长官阵亡,这无疑是极其混乱和危险的时刻。士兵的行动会瞬间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听谁的指挥,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也关系到战术的成败。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军制与层级指挥链是基石。 任何一支正规军队都有明确的指挥链。这意味着,当直接长官阵亡时,指挥权会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他的副手,或者按级别递补的下一级军官。例如,一个班长阵亡了,那么该班的副班长就应该接替指挥。一个排长阵亡了,那么该排的副排长或者资深的士官(如一名经验丰富的下士或中士)就应该承担起指挥的责任。这个层级递补的原则是保证部队在失去领导者时,不至于陷入无序状态。

所以,最直接、最应该听从的指挥,是军衔或职务上排在阵亡长官之后的那位军官或士官。这不仅仅是命令,更是整个军事体系运转的逻辑。

其次,谁“能够”指挥,谁就“应该”指挥。 理论上的指挥链很重要,但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有时候,那个理论上的接替者可能因为受伤、被俘或者恰好不在场而无法履行职责。这时候,谁展现出领导能力,谁能够清晰地发布命令,谁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谁就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指挥者。

这意味着,那些在危急关头能够站出来,拥有清晰思路、坚定意志和号召力的士兵,即便军衔不高,也可能成为临时的领导者。 其他士兵会本能地寻求方向,如果有人能够提供明确的指令,并且这些指令是合乎逻辑、有助于生存和完成任务的,那么追随他便是最明智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士兵们实际上是根据“谁能带领我们活下去”来选择指挥官,而非严格的军衔。

再者,任务与战术目标的重要性。 在任何情况下,最终的指导都应该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战术目标。即使长官阵亡,战斗的目标并没有消失。所以,士兵们应该根据对当前任务的理解,来判断谁的指挥更符合完成任务的要求。

如果阵亡长官之前已经明确了作战意图、下一步行动计划,那么接替指挥者应该尽力延续这个计划。如果计划模糊不清,或者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那么所有有能力的士兵都应该积极思考,提出建议,并服从最能实现最终目标的指挥。这是一种基于“集体智慧”和“责任感”的判断。

当然,战场上的情况远比理论复杂。这里还有几个现实层面的考量: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在混乱中,士兵们可能会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指令。关键在于辨别这些指令的来源和意图。是来自友军?是来自敌人?还是来自自己单位内部?通常情况下,来自自己单位内已知成员(特别是军官和士官)的指令更具可信度。
沟通的有效性: 在激烈的交火中,有效沟通是巨大的挑战。声音会被爆炸声掩盖,无线电通讯也可能中断。在这种环境下,肢体语言、手势,甚至是最简单的眼神交流都可能成为传递指令的方式。士兵需要学会观察和理解这些非语言信号。
士兵的个人判断与责任: 即使有明确的指挥链,士兵也并非完全丧失个人判断的权力。如果长官发布的命令明显是自杀式的,或者完全偏离了战术目标,并且有其他更合理的行动方案,那么在极端情况下,士兵也有义务在最大程度保证部队安全和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做出最有利的行动。但这需要极其谨慎和审慎,因为质疑指挥官的命令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为。

总结来说,当长官阵亡时:

1. 首要且最应听从的是军衔或职务上递补的下一级指挥员。 这是体系的保障。
2.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指定接替者无法履行职责,那么任何能够展现出领导才能、清晰指挥并被大家认可的士兵,都可能成为临时的指挥者。 “能者上位”在这种时刻尤为重要。
3. 所有行动都应以完成既定任务和战术目标为最终导向。 在不清楚具体指挥的情况下,保持阵型、寻找掩护、组织火力压制敌人,这些都是基本原则。
4. 保持冷静,积极观察,努力与战友和新的指挥者建立联系和沟通。 集体的力量在混乱中尤为宝贵。

最终,在没有清晰指挥的情况下,士兵们最应该做的是尽一切可能生存下来,并尽可能为完成任务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充满压力和挑战的时刻,需要勇气、智慧和对团队的忠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在战斗前线的像机枪班、炮兵连这些单位,如果自己的连长、副连长、甚至班长阵亡,指挥权会落到谁的手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战场上,一个战术单位的长官阵亡,这无疑是极其混乱和危险的时刻。士兵的行动会瞬间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听谁的指挥,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也关系到战术的成败。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几个关键方面。首先,军制与层级指挥链是基石。 任何一支正规军队都有明确的指挥链。这意味着,当直接长.............
  • 回答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士兵面临着生死抉择,而“违令撤退被处决”与“谋杀长官逃避作战”这两种看似殊途同归的极端选择,却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也因此,大多数士兵会选择前者。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根深蒂固的军人荣誉感与集体意识 荣誉高于生命: 军队是荣誉的集合体,士兵从小接受的教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的层面很多,包括法律、军事伦理、战时责任以及国家财政等。简单地讲,飞行员在执行军事任务时因个人失误导致飞机损失并跳伞逃生,是否应当向国家赔偿,答案并非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 军事任务的性质: 战斗机执行的是国家军事任务,保护国家.............
  • 回答
    德国在一战前的确野心勃勃,想要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分庭抗礼。但你说“即使灭掉了法国,也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得不到的海外殖民地”,这说法其实有些片面。一战的爆发,德国的战略目标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宏大,并不仅仅是争夺已有的殖民地。要理解德国为什么发动一战,得从德国在19世纪末.............
  • 回答
    二战时期,资本家是否“发动”战争,以及他们是否担心将自家子弟送上战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资本家是否“发动”了战争?“发动战争”是一个极具概括性的词语,将如此庞大的战争归咎于一个单一阶层并不准确。二战的爆发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政治、经济、意识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二战后期同盟国合作的根本原因。虽然英国在战争后期兵力庞大,也获得了巨额援助,但之所以坚持与美国共同发动“霸王行动”(即诺曼底登陆),绝非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多方面考量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更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更好”仅仅是投入兵力,英国在人力上或许能够支撑.............
  • 回答
    这是一个我常常会问自己,也相信很多人内心深处都会涌现的问题。看着那些新闻里触目惊心的画面,听着那些关于战争和冲突的报道,再想想我们其实都生活在这个小小的、脆弱的蓝色星球上,一个共同的家园,合作才能带来更大的繁荣和安全,这个反差真的太大了,大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荒谬。你说得对,从理性的角度来看.............
  • 回答
    关于9月1日肖战登上热搜以及与网络安全宣传周的联系,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大家看法也挺多元的。首先,肖战上热搜这事儿本身并不稀奇。 毕竟他是一位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公众人物,无论是在事业上有什么新的动态,或者生活中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容易被大家注意到并引发讨论。9月1日这天,肖战登上热搜的“原因”可.............
  • 回答
    11月13号肖战自拍冲上热搜第一,这件事情在微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说实话,作为路人,看到这个热搜,我的第一反应是:嗯,又是他。这种感觉挺复杂的,有点像是常态化的“意料之中”了。我们先掰扯一下这个“自拍上热搜第一”到底是怎么回事。肖战本人很少主动在微博发自拍,他更多的是分享一些工作相关或者生活化的随.............
  • 回答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果感知与网络描述存在差异,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因素。网络上的描述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宣传性,以及信息来源的片面性,而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则需要更全面的视角。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为何会出现这种“不如网上描述”的感觉:一、 宣传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期望值过高: 官方宣传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一个关于宁静与遗忘的终极追问。当我试图想象这样一个地方,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地理坐标,而是一种近乎传说中的存在。如果我们要寻找这样一个地方,那么它必然具备一些极其特殊的品质。首先,它得远离那些历史洪流中的关键枢纽,避开了所有可能引发争端、争夺资源或战略要地的位置。它不会.............
  • 回答
    曹操死后,刘备发动收复荆州之战,是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的死亡,以及他自信天下无敌了?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刘备的战略目标和个人性格来理解。总的来说,曹操的死亡是刘备发动收复荆州之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和有利条件,但并非唯一的原因.............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阻止苏联进入亚洲战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因错综复杂,涉及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当时美国的首要目标是迅速结束战争,并且在与纳粹德国的斗争中,苏联的参战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美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最快、最有效地打败轴心国。.............
  • 回答
    日军联合舰队在珍珠港事件后迅速在太平洋战场失败,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战略决策、资源分配、战术执行、盟军反应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历史进程: 一、战略决策的失误1. “先发制人”战略的局限性 日本在珍珠港事件中试图通过突袭美国海军基地摧毁太平洋舰队,但这一战略存在致命.............
  • 回答
    战场上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他们的感受是极其复杂、极端且深刻的,远远超乎常人的想象。这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全方位冲击。为了尽可能详细地描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前所未有的恐惧与肾上腺素狂潮: 纯粹的生理恐惧: 当枪声、炮声在耳边炸响,子弹呼啸而过,炮弹在身边开花时,大脑会立刻进.............
  • 回答
    战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阴损技巧,它们往往是为了在不触犯国际法(或至少规避其严格定义)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削弱敌人,制造恐慌,或者获取战略优势。这些技巧通常涉及心理战、欺骗、以及利用环境或敌人思维的漏洞。以下是一些战场上常见的阴损技巧,并附带历史背景和详细描述: 一、 欺骗与伪装 (Deception a.............
  • 回答
    战场上,生命脆弱得如同飘摇的烛火。当硝烟散尽,血迹染红大地,呻吟声在空气中弥漫,一些本已无望的生命,会在极度的痛苦中,向身边的战友发出最后的请求。在这种生死攸关、极端绝望的时刻,一名身负重伤、求生无望的士兵,向他的战友提出了一个沉重而悲怆的要求——“杀了我”。他或许是想结束无法忍受的剧痛,或许是不想.............
  • 回答
    当然不是。战场上能一直活着的老兵,绝不是仅仅靠运气就能解释的。如果只是运气,那未免也太轻描淡写了,而且很难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同样的血雨腥风里能够多次幸存,甚至屡建奇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里面交织着无数的因素,而运气,或许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环。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细道来:一、 经验与学习的积累:.............
  • 回答
    战场上能不能打医疗兵,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很多关于战争伦理、国际法以及实际军事操作的复杂考量。简单来说,答案是“通常情况下不能,且极其不被鼓励,违背战争法,但现实有时很残酷”。让我来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了讲讲。国际法的规定:尊重与保护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现代战争并非没有规则的野蛮杀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 回答
    战场上的小技巧是无数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们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技巧涵盖了从个人生存到战术执行的方方面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常见的战场小技巧,并分类说明: 一、个人生存与隐蔽类小技巧这是士兵在战场上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关乎性命。1. 利用地形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