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潜意识是把中国当成世界上某个普通的国家了。
很正常,因为现在的中国确确实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国家。
但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当时的中国在全球十七到二十亿人左右的时候,拥有接近四到五亿人口。
粗略的讲,当时中国人占地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就是在大陆一千三百万的领土上一口气把全人类所有的制度全部实验完毕。
这样一个国家,它爆发出来的各种力量,可以瞬间将全球全民族所有可能走的路线一口气全部走完。
我举个例子,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就是中华民国。同时,中国还存在奴隶神权制的地方政府、伊斯兰基层、基督教基层。皮下面还有满清土司、政权承认的王公贵族、还有闹革命的赤党、千年不易的孔家、影响半个江西的张家,此时还有土客互相械斗,还有人在往外卖猪仔。
四亿人中的精英,一口气把所有路线全点亮了。有跟日本合作的,跟英法合作的,跟德俄合作的。有左、极左、右、极右,杀人如麻的夏曦与蒋匪,他们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前后干掉了百万乃至千万国民。任何一个除中国以外的国家都承受不起他们这样的消耗。
如果夏曦在苏联搞革命,以他的杀人手段,要么他干掉托洛兹基,要么被托洛兹基干掉,因为苏联不需要这么多极左。如果蒋匪在苏联当白匪,他的臭名将直接大于高尔察克,因为即便是人口世界前三的苏联,也遭不住他们这样的消耗。
以人命为燃料,中国在近代的进步速度是极快的。汉代中国领先周围部落,一直到宋初,技术才全部扩散,前后花费了千年。而中国从1840年到1950年,前后一百一十年,从一万多士兵打不死英法几十人,到上甘岭顶着火炮反冲锋世界第一强国。
一个1911年看到清朝灭亡的传教士,他可能听到美军拼尽全力打不下志愿军的山头。这种速度有多恐怖? 萨镇冰,打过甲午的老兵,陆地上清军遭遇日军一触即溃,以至于海军没有塞防可护,惨败签约。他还没死的时候,志愿军已经有能力顶着美军的火力拿下韩国首都汉城了。
这种速度就是活生生用命烧出来的,一切向外国资本低头的,不管是张作霖(日)、蒋介石(英美苏)、龙云(法)、李宗仁(法美)、还有一大堆败亡的中小军阀,他们都没有能力和意愿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收进口关税,哪管穷人死绝,这些人怎么有能力去打赢内战呢?
收外资的钱,就一定要受外资管控,外资当然希望你永远赤贫,永远内战,永远当最基础的公共殖民地。只要你拿了这伙人的钱,那么你最终难以摆脱他们的干涉。
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建设不了呢? 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啊。 谁能不拿外资的投资呢? 当然是被一路穷追猛打战略转进陕北的中共了。在江西的根据地为什么失败? 因为你拿苏联的钱,就得听苏联的话,苏联派了特派员,你不能不听,哪怕苏联派的全是夏曦、王明、李德,哪怕苏联瞎指挥搞崩你的军队,你也没有任何理由抗拒苏联的干涉。因为苏联给了钱,给了枪,你本土的精英不听话,随时可以拉出去枪毙。
苏联派夏曦肃反和日本一颗炸弹送张作霖上天,其实是一个性质。为什么后来情况变了? 因为很简单,苏联二战要和德三干,没有心思和日本再开新战线。苏联的钱到不了陕北,苏联的话就干涉不了陕北。
所以中国才能顶住苏联的压力,打完淮海战役一路南下统一全国。蒋介石也想如法炮制,但是他拿过英美的钱,当英美的钱一停,他就完蛋了。没有源源不断的美械,没有美元,没有外来干涉军,蒋的经济基础迅速崩溃,很快就陷入全面内战的失败。
为什么一开始预判要五年打赢内战? 因为内战刚开始的时候,美国正在源源不断给蒋送钱送枪,而苏联相比之下只希望中共守住东北,当个缓冲国。中共可以继续打,因为它的经济基础是自己构建起来的,是一个村一个县打鬼子建设根据地搞出来的。蒋一旦违背美国的意愿,美援一断,立刻就是后院起火,货币超发。
数以千万上亿的人口当燃料,一百一十年的时候,中国从欧美口中的笑话重新成为东亚话事人。是历史选择了中共当家做主,是人民选择了中共再造中华,一切买办资产阶级的势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把所有路线都走完了,但是它们当中的最强者蒋介石碰到中共,依旧在三年内输光了全部筹码。
高下立判,胜负已分。
之前我一个回答,不要以为民国时期的人蠢,相反的,他们知道
这是1934年《人民评论》的一篇文章,说的是:
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年年贸易入超的债务国,这每年大量的贸易逆差并不表示国民一般消费力之提高,反之,它是表示了民族工业之绝对的停滞和衰落。
我们知道,中国贸易入超之形成,其原因至少有下列数项:
第一,关税不能自主,无法增加保护税率(由1842年至1930年,完全受了帝国主义列强协定关税的宰制)1930年以后,虽然表面上已经改订关税,而在所谓的互惠税率的原则之下,仍然不能尽保护贸易之效能,而只是一种变相的关税协定。
第二,由民元至现在,国内军阀混战循环不息,苛捐杂税之剥削重重,使农村经济急剧的崩溃,而一般农民购买力之降低,既不能为民族工业打开销场,同时原料产品输出之锐减,尤足加强对外贸易之逆势。
第三,1929年以后,世界经济恐慌之深刻化和尖锐化,使各帝国主义列强,一方面无限提高关税壁垒,限制或禁止外货输入,实行管制汇兑与输入分配制,造成了国际贸易之绝大障碍,另一方面又对国外(尤其对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实行探并政策,其倾销过剩商品,有时不惜降低在生产成本之下,而以国内之独占价格弥补其损失,这又使得工业落后国的贸易,很少发展的余地。
第四,依据中日条约的规定,外人有自由在华设厂之特权,故英日等国转移其商品生产于中国内地,其资本之雄厚足以压倒我国的民族工业,1935年5月,我国虽然宣布实行新税则,但外人的投资设厂政策,大可避免关税而增大他们夺取市场的力量。
有了上述四种原因,故中国民族工业之生产品,在国内市场既不能畅销,在国际市场上,又必然会遭受竞争的惨败,换言之,即与年俱增的贸易入超,已不能不随新兴民族工业之停止与衰落而达到可惊的庞大数字。
这导致了民族工业的凋敝,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代表,就是荣氏集团
申新七厂,这是荣氏集团的荣宗敬产业旗下的。
当时的荣宗敬开的申新新纱厂向英国汇丰银行贷款了300万元,然而最后周转不灵,最后被英国汇丰银行拍卖掉申新七厂用来抵债。
当时媒体一直在苦苦哀求国家能够保住这个民族产业,但是当时富商宁愿存到外商银行,也不肯伸出援手。
所以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后来一定要革命?正是当年《人民评论》所写的
这里面提到的“荣宗敬”,他有一个弟弟叫“荣德生”,而“荣德生”的儿子叫“荣毅仁”。
而荣毅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
荣氏集团在民国时期赫赫有名,连荣氏集团都保不住自己的产业,何况别人呢?
哟,我好像又看到了汇丰,真是熟人啊。
当然现在中国的情况和民国时期的情况有极大的不同,我们今天不但敢于开放,并且敢于走出国门,把产品卖到世界,我们是世界第一大顺差国,所以我们不但允许外国人来华投资,还欢迎他们投资。
但是这前提条件是,国家有自己的主权,能够保护尚在幼稚期的民族工业。
这里面的问题的核心,在于国家对自己的经济拥有“完全的掌控权”。
而相反的就是伊拉克经济,在2003年美军攻克伊拉克以后,伊拉克搞新自由主义改革,布雷默颁布了“布雷默100条”,金融完全自由化,外国公司可以百分之百的收购伊拉克几乎一切产业,并且能自由的汇转。再看看伊拉克的今天。
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不通?如果连荣氏集团这种规模的公司都无法生存下去,连资本家,且是大资本家都活不下去的情况下,哪来的“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要资本。要资本就要原始积累 要原始积累就要剥削掠夺。
西方是靠对内对外的双重掠夺最终成了帝国主义。
中国近代呢?对外掠夺不可能了,对内掠夺方面也只是帝国主义的中间商和买办,无法积累起足够的原始资本搞自己的工业化。
抗战时候的重庆,美国的钢铁从美国海路运到苏联,在铁路运到新疆,然后公路运到重庆,都比重庆自己生产的还便宜。
1945年的时候,全国的产业工人,加起来也就几十万,一半还在台湾··········
搞实业的侯德榜都倒闭跑印度去了,还是解放后才回国当的工业部长
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有这么一个情况
海关不在自己手里,在大清太子少保,英国人赫德手里,民国成立后,海关关税是各种赔款的抵押,也不在国人手里。
而没有关税的调节,新生的资产阶级很难竞争的过外国
毕竟人家经验比你丰富,机器比你用的熟练,产品质量还比你好,价格还低
美国当年为了关税,都打了一次南北战争,才通过关税的调节,逼着南方把原材料低价卖给北方,高价买北方生产的质次价高的产品,然后过了20年,北方的工业才发展起来,然后达到了世界第一的工业能力。
注:实际上调节很复杂的,简单的说,就是你出口棉花这样的农产品,关税很高,你发现卖给外国人不如卖给北方,你买英国的棉布,关税也高,反而北方的便宜。
简单说,南方大农场主高价卖自己的棉花,低价买英国的质量好价格低的棉布的日子,结束了。
但是美国的工业,发展起来了
很有意思的是,后世东方某大国,开始也是高喊世界各国情况不同,二十年不到,也开始高喊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了。
电视剧《大染坊》里,编剧借陈寿亭之口就说了这么一段话,大意就是日本的棉布不仅不交税,日本国家还给补贴,咱们的棉布不光没补贴,还得交税,怎么竞争的过日本啊。
换句话说,日本的棉纱,国内交税少,出口的时候,日本国的海关不收税,还给补贴,进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海关因为当初赔款啊、借款啊,抵押给他们的,收税多少看外国的想法,几乎也不用交税。进来中国以后,洋大人的货物,路上的关卡也不敢收税。
而陈寿亭的棉布,不光没补贴,还得交税,出口关税要交两次,中国海关一次,外国海关一次,打死也竞争不过外国的棉布啊
所以陈寿亭能力远超日本那个商人,产品质量也超过了,也只能在国内勉强抗衡远道而来的日本商人的攻势,根本杀不出去。
而大部分国内的企业,是根本竞争不过的。加上拉偏架的还反向拉偏架,这更没办法竞争了。
这时候,中国的实业资本家,可以说就是完全没办法竞争了
张謇大家都知道吧?死了以后,他儿子被保镖打死,然后企业被贱卖。
侯德榜大家也知道吧,到了重庆以后改良了生产工艺,结果国民党还是决定买比较合适,然后气的老侯跑到了印度
简氏兄弟的烟草公司,更是直接就被宋子文给控股了
火柴大王刘鸿生,直接被金圆券坑的企业直接瘫痪
除此之外还有汗衫大王、棉纱大王等等
但是一方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和原材料这一块
另一方面,搞重工业的,比如搞机床的王生岳先生,则是直接在抗战的时候,国民党完全不搞撤离方案,被日军毁掉了···真的是看都看不懂
实业,就连这种初级的工业都保不住
换句话说,解放前的政府,你都不知道他是帮外国人的还是帮中国人的
这种情况下,甭说无产阶级了,刚解放的时候,全国产业工人也才几十万,一半还都在台湾
你说工人也才这么几个
资本家能有几个?更不用说,台湾和东北的资本家都是日本人,也不算中国的
这些资本家还大部分是买办资本家,买办赚钱的前提就是国内不能生产,你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呢
虽然大家喜欢开玩笑,说列宁说过
求求你们搞点资本主义吧,封建主义太low了···
但是就解放前的中国,这句话还真没错···
《大公报》在清朝都灭亡了,民国都成立了,还天天报道“贞洁烈女”
各地的县志,还把贞洁烈女当成荣耀写进去
一直到解放后,才刹住这股歪风····
你都说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
压根没有几个资产阶级
上哪找资产阶级共和国去?
当时中国的主要人口都是农民
精英阶层基本都是大地主出身
所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就是换皮的封建王朝
当时全国的资产阶级集合到一块 可能还住不满今天一个别墅区
全国的工人阶级集合到一块 可能还住不满今天一个厂的宿舍区
全国压根没几个工厂 你玩个p的资本主义?
按教科书的说法 中国近代革命是反帝反封建
为啥没有反资本主义?因为没法去反一个不存在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