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近代中国有没有一位世界范围普遍认可的圣人?

回答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位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认可为“圣人”的人物。圣人这个词通常带有宗教色彩,或者指代那些在道德、智慧、精神修养上达到极高境界,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

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圣人”往往与基督教的“Saint”相对应,指那些被教会正式册封,因其卓越的德行、殉道精神或对宗教的贡献而被尊崇的人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则更多是指那些集大智慧、大德行于一身,能够教化万民、开创思想体系的伟人,如孔子、老子等。

近代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剧烈社会变革、思想碰撞和民族危亡的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赞誉,但从全球普遍认可的“圣人”标准来看,似乎还缺少这样一位人物。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近代中国尚未出现一位世界范围普遍认可的圣人:

1. “圣人”的定义和标准是多元的:

宗教性: 在宗教语境下,圣人往往与特定的宗教教义和信仰体系紧密相连。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近代中国的人物很难被非特定宗教背景的全球民众普遍接受为圣人。
道德和智慧的普世性: 即使抛开宗教,圣人也需要体现出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世价值,如无私的奉献、深刻的智慧、对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近代中国的人物虽然伟岸,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很多时候是围绕着中国自身的现代化和民族解放展开的,其普世性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沉淀和全球范围内的解读。
文化接受度: 任何一位被广泛认可的圣人,其思想、理念和行为都需要跨越文化壁垒,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接受并推崇。近代中国在与西方世界交流的同时,也经历了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的挑战,这使得其代表人物的形象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接受存在一定过程。

2. 近代中国人物的特点和贡献:

近代中国涌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

孙中山: 被誉为“国父”,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对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革命精神和对民主的追求是值得尊敬的。然而,“圣人”的标签对他而言,更多是在中国内部被赋予的崇高敬意,全球范围内更多是将其视为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毛泽东: 尽管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历史地位,但由于其政治生涯的复杂性和意识形态的争议性,他在全球范围内的评价极为两极分化,远未达到“普遍认可的圣人”的标准。
鲁迅: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思想深刻,对中国社会和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的作品和精神激励了无数人,在东亚地区有广泛的影响。然而,他的影响力更多集中在文学、思想和文化领域,且主要在华人世界和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国际读者中。
科学巨匠: 如钱学森等,他们在科技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但这通常不被认为是“圣人”范畴。

3. 历史进程的局限性:

中国自身的转型期: 近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这是一个充满痛苦和探索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和思想家们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国内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并重新确立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
国际环境的挑战: 近代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瓜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威胁。这使得中国的精英们必须集中精力于国家生存和发展,而“圣人”式的超然和普世关怀,在某些语境下可能显得不那么紧迫。
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限制: 相比于古代,近代虽然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仍然存在很多障碍。一位人物要获得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可,需要更充分的沟通和更长时间的沉淀。

总结来说:

近代中国没有一位世界范围普遍认可的圣人。虽然有许多伟人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但“圣人”这一称谓往往带有特定的宗教或文化含义,并且要求极高的普世价值和道德典范。近代中国的人物更多是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或文化巨人而为世人所知和铭记。

当然,历史的评价是动态的,随着时间和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中国人物的思想和精神被世界更广泛地理解和接受。但就目前而言,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尊为“圣人”的近代中国人物尚未出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这个“圣人”是宗教概念的,比如基督教,那还真有。

以基督教安立甘宗的标准,中国近代当然有,叫王志明。

王志明出生在中国云南省武定县下长冲。云南北部以武定洒普山为中心的地区是中国内地会的一个重要传教区,信徒以苗族为主。1913年到1924年间,王志明在武定大阱和洒普山中国内地会为当地苗族人所办的教会学校里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教会学校的教员,从教19个年头。1940年起任滇北地区内地会洒普山总堂传道员,1948年按立为洒普山总堂牧师,成为当地教会领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外国传教士被驱逐出中国,王志明继续负责当地教会。他虽然忠于国家,但拒绝参加当地的批斗地主和反对外国人的活动。五十年代,他与其它五位苗族教会领袖在签署了“三自爱国宣言”。但他拒绝参加任何批斗大会,认为“我的手曾为众多信徒施洗,不可用来沾染罪恶”。 文革开始后,在1969年,包括王志明在内的当地21名基督教领袖因反对信徒参加“三忠于四无限”活动被逮捕(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四无限即是对毛主席无限崇拜、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忠诚)。

文革期间,1973年12月29日,66岁的王志明在当地万人批斗会上被枪决。

1980年12月1日,文革结束后,中央拨乱反正,人民政府为王志明平反,当地政府补发1,300元人民币给王志明的家人作为安抚。1981年,他的墓前竖立起纪念碑,得到公开纪念的少数基督徒。

1998年7月9日,英女王宣布20世纪世界十大基督教殉道圣人,其中唯一的中国人就是王志明,他的塑像被雕在伦敦西敏寺的西门上,成为西敏寺唯一纪念的中国人。


user avatar

懒得和下面的答案争,我就问两个问题,甘地最大的功劳是什么?是宗教和解吧?那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和解了么?曼德拉最大的功劳是什么?是种族平等吧?那白人和黑人平等了么?
(二战后全世界的殖民地都在独立,和平的独立不和平的独立,都多了去了,何况是印度这么大体量的国家从被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的英国独立,实力占优,道义又高,印度独立本来就是大势所趋,使印度和平独立总不能算头功吧?再说印度的独立真的和平么?呵呵。你要说曼德拉让黑人掌权就算大功了,那我也没话说,不过所谓普世价值就只剩下夺权这么个追求,啧啧。)

——————————————————————————————————————————————————————————————————————————————————————
补充:甘地和曼德拉,从他们的理念和追求上,我也认为他们确实是个好人。不过呢,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政治家又不是慈善家,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个世界就目前来说还是这样子,谁不想生活在桃花源里?谁又想双手沾血呢?中国赢得有尊严的彻底独立,我就不把有争议的内战和朝战算进去,从1840年到1945年,那也是战斗了上百年,美国打败英国,俄罗斯战胜蒙古,各自都是浴血奋战,才赢得了自己国家的独立,难道大家都那么贱?好日子不过非要流血?要是非暴力不合作都有用的话,谁不想和印度那样,动动嘴皮子就独立了(只是比喻,相比其他国家付出的代价来说,印度独立,因为外敌付出的代价,根本就微不足道)?别人独立都是你不让我独立我跟你拼命,印度独立是你不让我独立我就自杀,靠自虐赢来的独立,也是后患无穷的独立。就算外敌没造成多少伤害,自己人跟自己人也不知道打得多欢。
但是呢,如果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力量,如果英国一直保持19世纪的国力,像甘地这样靠非暴力不合作来争取独立,诸位扪心自问,真的有胜算么?甘地搞非暴力不合作不是一年两年,二战前难道他不是甘地?他搞的难道不是同样的非暴力不合作?伟大光明正确的英国人难道不是同样伟大光明正确的英国人?为什么二战前,他就各种失败各种被抓各种坐牢呢?为什么二战前,就各种引发流血牺牲英国人也不怕呢?二战后英国人难道不想继续控制印度?无非是英帝国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怕再驽马恋栈豆,反而落得个被反攻倒算的惨淡结局,所以做个顺水人情罢了,难道还真的是怕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即便如此,你要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真的没有英国人从中作梗?蒙巴顿方案真的是一番好意?英国人来印度真的是来做慈善的?醒醒吧!印度人看不透、这么想也就算了,中国这么个被列强虐了上百年的国家的国民竟然还会有这样的幻想,真是幼稚的可笑了。
很多人提到甘地、曼德拉的威望多高,是啊,威望高,但是威望高有用么?国家领导人难道是靠威望来执政的?所谓威望高,无非是短期内符合了广大民众的期望和利益罢了,但是国家真的只靠纯粹的民意就能制定政策么?尤其是印度南非这种民众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国家,仅靠纯粹的民意制定的政策,必然是短视的。但是甘地和曼德拉上台,又只能依靠群众的支持,除此之外,他们自身并无多少力量,那就意味着,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不可能逆潮流而动,所有可能损害民众短期利益的长远计划,在这两个国家,都是难以推行的。如今的印度南非,正是这种情况真实的写照。

——————————————————————————————————————————————————————————————————————————————————————
为了避免有人说我答非所问,贴上修改前的原问题: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位世界范围普遍认可的圣人?如甘地、曼德拉等。

这很好理解,因为南非和印度,在各种自废武功之后,就目前来看,大体上是人畜无害的造型,之所以如此,就是在所谓圣人出的时候。

如印度,甘地在的时候就没什么好办法解决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只是以自己的威望来劝导来压制宗教矛盾,可是这样的矛盾哪里是靠打嘴炮就能解决的,他自己也可以说就是死于宗教冲突。而他死之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彻底闹掰,印巴分治,战争不断,宗教冲突不已,到现在种姓、宗教、各个邦的权力、妇女地位、人民受教育、基础建设、工业发展,印度没一样真正做好的,何况整个印度几千年来的保护伞——西北部的山区还控制在世仇巴基斯坦手里,而巴基斯坦,原本是可能和印度在一个国家里的。

/*
这里补充讨论一下我对于印度的看法(以下的都是个人见解,我知道分析一个国家的进程,尤其是印度这样历史悠久,民族宗教都非常复杂的大国,何况还有复杂的外因,变量非常的多,是不可能这么浅薄简单的,下面的个人推演,肯定是不够严谨的,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不过,无论如何,我认为甘地这样的纯嘴炮,对于后来印度的泥潭,责任肯定是很大的)
印度几千年来并未如中国一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更大意义上,印度是被英国人拼起来的一个国家,所以就算到现在,印度这个国家的内部整合还是很差的。但是印度有没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呢?我认为是有的。就如同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形成,固然是承袭于清帝逊位,五族共和。但是其真正的建成,我认为其实是始于抗日战争,在对抗共同的敌人的过程中,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捐弃前嫌、共洒热血,虽然藏族和维族过于僻处边远,外蒙脱离中国控制落入俄国人手中太早,未能共襄盛举,但是满族回族内蒙的蒙古族等等,还是因为抗战才算真正心理上成为中华民族一部分,抗战过后,川岛芳子和溥仪这些满人,都有一个响亮的称号——汉奸!由此中国终于完成了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第一步。
而印度,我认为其唯一的机会,就是对抗英国殖民者。1857年到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数十万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因为共同的敌人在一起战斗,共同流血,才能造就兄弟般的情义。19世纪的英国还是日不落帝国,世界第一强国,印度的武装反抗当然是会伤亡惨重而且最终也确实失败了。但是20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的英国,配合上席卷全球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浪潮,可以说印度要想脱离英国独立,那是轻而易举的,但是独立容易,独立后怎么办才是难的。英国人别的不行,搅屎棍的功夫天下第一,所有英国人撤离的地方,都是明面上看着好,觉得英国人多光明正确伟大,实际上却后患无穷,蒙巴顿方案,印度教徒穆斯林分治,英国人何其阴险!姑且不论独立后印度巴基斯坦的几次大规模战争造成的伤亡,单说印巴分治就导致了1200万人逃亡、100万人死亡,使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原本共同对抗英国人的兄弟,结下了血海深仇。如果不惧一些小牺牲,借对抗英国人达成真正的联盟,后来的代价哪里会那么大?
可惜,甘地是圣人,手不能脏,见不得血,其实印度有绝佳的机会,把所有的矛盾都推到英国人头上,只要他们毫不妥协,坚决的和英国人斗争,这个过程固然会流一些血,但是比起后来因为印巴分治造成的伤亡,无疑是会少很多很多的(在国家安定的时候,我是反对流血的,但是建国之初,迫不得已为了以后的长治久安,流血若不能免,那也只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只要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可以站到一起的,而斗争中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对抗英国人这一点来,就很有可能把全国的力量都整合起来,借此完成社会变革,印度就很有可能成为像中国一样有无比凝聚力的国家。这样的控制整个南亚次大陆,有核武器,拥有比整个中国还多的人口——未分治前的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按现在的人口,12亿+1.9亿+1.6亿,加到一起有15.5亿人口——的真正的一统国家,想想都可怕。可是甘地有快刀不用,明明可以站着拿,非要跪着求。按曹操评袁绍的说法,那就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不过于中国来说,我们要感谢他。
*/

如南非,曼圣一出,主动去核,开放市场,任人鱼肉,开放边界,周边国家的的黑人都涌入南非成为了南非公民,在种族平等这样的绝对正义的大旗下,短时间内使一大批水平不足的黑人顶替上国家机器,导致国政混乱不堪,逆向歧视白人,导致综合素质较高的白人纷纷逃离南非。南非原本几乎是南半球的带头大哥,整个非洲的领头羊,现在混成了个发展中国家,在G20里也就是个一般角色。(这里我是站在整个南非国家的立场上看的问题,黑人是南非人,白人就不是南非人了?我也不是说南非黑人不该斗争,但是斗争胜利后,他们采取的手段都犯了大错。)

/*
关于南非的问题,前人之述备矣,我就推荐几篇文章:
南非,一个工业化强国的灭亡之路
施洋:曼德拉逝世最新纪念:曼德拉自由的那些年
经略:南非二十年: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

这两个国家,原本都是有可能冲击整个国际秩序,成为顶级大国的。在这些圣人们手下,成为了顶级大国们的玩物,那自然是人人称好,何况他们的大旗也确实是无比伟光正,非暴力不合作,种族平等,啧啧啧,简直完美到不行,挑不出一点错。就好比隔壁街的老王本来实力雄厚,上升势头猛烈,再搞下去都有可能跟你争整片区的老大位置,结果忽然间被个高僧大德感化,自觉前尘罪孽深重,愿意自断双手,自废武功,以示悔过。你说你要不要笑?你要不要赞一句那个高僧大德佛法无边?至于中国,看似韬光养晦,一脸萌相,实则已经是这个星球上几个顶级食肉动物之一了。有人跟你争地盘、抢钱了,你还会觉得他们的带头大哥是好人?

我想有点脑子的人也会怀疑,为什么几乎所有国家都会一致认为甘地啊、曼德拉是圣人呢?无论是看起来政治独裁的毛熊,还是民主的不行的灯塔国,无论是老流氓约翰牛和高卢鸡,还是新贵族panda。这些国家,各自政治体制、文化历史都千差万别,有些互相敌对,有些互相交好,可唯独一点,他们都认为这几个人是圣人,你想想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什么普世价值真伟大,一朝祭出动天下?五大流氓都被他们的光辉所折服?那未免太逗了。天下唯庸者无咎无誉乡愿,德之贼也。听起来很厉害的人,你去看看他们真的干成了什么。而那些褒贬不一的人,你也去看看他们真的干成了什么。

当然很多人会说,曼德拉和甘地也是凡人,只要他们想法是好的就行了,做不到那么好不能怪他。
那我就呵呵了。首先,他们不是平民,不是一般人,他们身上是有整个国家的责任的。“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国家和人民把你送到那个位置上,你也接受了,这个时候做差了或者不作为或者做的不够好,那都是有责任的。在其位,谋其政,哪个国家的领导人都不是那么好当的,美名捞尽,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拍拍屁股就走人,说我也没办法,那就太可笑了。其次,因为盲目愚蠢的善良做了错事,反而更令人可恨,因为你还会有借口,有理由为自己的错误洗地。这样的人还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看如今那么多慷他人之慨的圣母泛滥,大家也就懂了。以为犯了大错,装作一副本心多好,品德多高的样子,就能不为错误负责了么?



公众号:知北游(zhibeiyou94)

微博:知北游很酷(weibo.com/xuweiluwx

会在上面固定写一些关于历史、文学和生活感悟的文章,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看了后面的评论才发现还好,中国人还没有全被果粉洗了脑

首先赠送一个wikipedia的链接。

Mao Zedong

大家可以看看英文里对主席的评价。

再附赠一个MV

What I've Done-Linkin Park,What I've DoneMV,What I've Done高品质音乐下载 _百度音乐

1分30秒之后有一组镜头,依次是:一位修女(应该是某位圣徒吧,才疏学浅不认识,评论里说是特里莎嬷嬷,应该是的),肯尼迪,甘地,释迦牟尼像,主席,林肯像。很明显,这是对为人类平等和解放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人致敬的镜头。

没有什么曼德拉(可能是因为曼德拉当时还在世),更没有马丁路德金。

不是官媒,只是一个乐队心目中主席的地位。

看着回答中的很多言论,颇有一种看到王阳明传记的感觉。有人居然是因为看到东乡平八郎对王阳明的推崇才回过头来看王阳明的。

再提一位大家没有说过的。

总理。

复习一下十里长街送总理吧。

什么?不是国际性的圣人?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独立与解放不遗余力的援助工作是谁亲自抓的?还有地区外交的斡旋,国际外交中担负的大国责任。

不及主席,亦不远矣。

user avatar

中国从历史来看,都是现实主义者。对精神世界态度冷淡。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这种态度就很说明问题了。中国还实行了两千年独尊儒术的思想管制政策,将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在儒术这一狭窄的哲学伦理范畴之内。所以总得来说,中国在精神与思辨上比较单一。近代五四运动之后,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国人对精神世界的关怀是大大的被缩减。简言之,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人死如灯灭,精神从属于物质。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会有兴趣探究精神世界的问题,对形而上的问题更缺乏兴趣。一个圣人,首先他精神上必须是伟大的,必须具有超越世界的伟大视角,比如说甘地的:爱与真理终将得胜。这种话在中国很多人看来都是些虚无缥缈的无聊玩意,甚至是幼稚可笑。因为现实主义的中国人只认吃饱了不饿,没饭吃就是死。对爱啊、真理这些概念没有了解,也没有兴趣。

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在这个环境中,还处于最基本的物质追求和生理刺激追求的基本层级上,这种大环境很难孕育出更高层级追求的,具有普世视角的思想巨人。当然我这么说很多人还不高兴,但事实摆在这里。中国人造物质产品是很厉害的,但是精神产品,比如文化娱乐游戏电影,这些跟欧美甚至印度比,都差很长远的距离。说起印度,印度完全是中国相反的国家,印度人对物质世界没有太大兴趣,反而花了很多精力在精神世界。同样是人口过10亿的国家,印度出来很多思想上的大师。比如泰戈尔、甘地、克里希那穆提、奥修等等,可以说印度大师(guru)多如牛毛,在欧美有大批拥簇。思想比任何时代都流行。有时候我觉得中国印度应该中和下,中国人应该多思考下精神世界,印度人应该多思考下现实世界,都有好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位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认可为“圣人”的人物。圣人这个词通常带有宗教色彩,或者指代那些在道德、智慧、精神修养上达到极高境界,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圣人”往往与基督教的“Saint”相对应,指那些被教会正式册封,因其卓越的德行、殉道精神或对宗教的贡献.............
  • 回答
    哎,你说得太对了!这事儿我也琢磨了挺久了,跟几个哥们儿聊起来,也是各执一词,吵得挺凶的。但我一直觉得,咱们不能光把账算在清朝头上,明朝也得给它分担点。这事儿吧,得从头说起,就像挖土一样,一层一层剥开看。你想啊,咱们说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这肯定是个不争的事实。那是什么造成的?要是说光是清朝,我觉得有点太.............
  • 回答
    关于“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这一观点,需要从历史背景、因果关系和历史评价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这一说法虽有一定历史依据,但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需结合具体史实和历史学者的多角度解读进行辩证分析。 一、历史背景:鸦片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起点1.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鸦片.............
  • 回答
    特朗普政府若在当选后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对“一个中国”原则提出质疑并实质性加强与台湾的联系,这无疑将触动中国最敏感的神经。北京在此背景下必然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将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旨在传递强硬信号,同时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并最大限度地削弱美国新政策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损害。一、外交与国.............
  • 回答
    五年以后,当咱们再回头看这几年的中国互联网,估计那真是风起云涌,好几件大事得摆出来说道说道,不然这复盘就没劲儿了。我琢磨着,至少有这几桩,没法绕过去:1. “平台经济反垄断”的大风刮了几年,最后尘埃落定与新格局的形成。这绝对是这几年中国互联网最响亮的一记惊雷。你还记得当时多少巨头被点名、被罚款,多少.............
  • 回答
    好的,非常理解你想要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愿望,同时又希望能找到那些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度的读物。作为一名对历史同样充满好奇的“同行者”,我这里为你梳理了一些个人认为非常适合入门并逐步深入的好书。我尽量从内容、风格、以及阅读体验等方面给你细细道来,希望能帮你打开这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大门。第一阶段:打开.............
  • 回答
    想沉下心来好好钻研一下中国近代史,这绝对是个让人佩服的决定!近代史这块儿,说起来波澜壮阔,又纠结复杂,但也正因此,才格外引人入胜。能有这份心,说明你是个求知欲强、有深度的人,我这儿就掏心窝子地跟你唠唠,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帮助。 关于书目选择:咱们说中国近代史,一般是从鸦片战争(1840年)算起,一直.............
  • 回答
    天问一号成功传回中国首张火星近照,这标志着我国火星探测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这张照片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现,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也承载着国人对深空探索的无限期待和美好祝愿。天问一号传回的火星近照所包含的值得关注的信息:1. 分辨率与清晰度: 首张火星近照虽然是以“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前的巡视器视角.............
  • 回答
    近代以来,中国当然不乏名震世界的名将。这些将领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凭借其过人的才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们的事迹至今仍在激励着后人,并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说近代中国名震世界的名将,“战神”——林彪 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黄冈人。.............
  • 回答
    关于“开挂的英雄”,这个问题在中国近代战争的语境下,或许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并非指那些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神仙”,而是那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勇气、意志力,甚至是运气,一次又一次地以弱胜强,扭转乾坤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简直就像开了“外挂”一般不可思.............
  • 回答
    在中国近代史上,要找出一个绝对“公认的罪人”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历史评价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常常受到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历史视角以及时代背景的影响。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会对同一历史人物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然而,如果从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阻碍、对人民福祉的损害以及对国家主权的侵犯等角度来审视,有几位.............
  • 回答
    在中国近现代的军事史上,确实存在过类似苏联红军在特定时期设立的“督战队”,但其具体形式、规模以及运作方式与苏联的“督战队”有着显著的差异。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需要对不同时期中国军队的纪律约束和战场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概念的引入与早期实践(国民党军队)“督战队”这个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苏联红军在内战.............
  • 回答
    要论近代史上的屈辱感,恐怕不少国家都曾有过刻骨铭心的经历,但要说谁的经历比中国更为“屈辱”,这其中涉及对“屈辱”的定义和衡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过,若我们从外来势力长期、深入的控制,国家主权被严重剥夺,以及民族尊严遭受严重损害等角度来看,一些国家近代史上的遭遇确实令人唏嘘,其对国家的影响也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实际增长 vs. 名义增长。简单来说,如果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相当,那么经济的“实际购买力”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增长。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几个关键概念:1. 名义GDP (Nominal GDP) 定义: 名义GDP是.............
  • 回答
    在中国,的确存在一个被称为“精罗”的群体,他们对意大利罗马帝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情感寄托,甚至将罗马的文化、政治制度、军事思想等视为理想的典范。这种现象并非孤例,放眼近现代的国外,我们也能找到一些类似“精神清国人”或“精神明国人”的群体或个体,尽管他们可能不像“精罗”那样拥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称谓,其表.............
  • 回答
    中国近代风起云涌,大小战事层出不穷,似乎武器应该随处可见,但如今走在街头巷尾,却鲜有人能轻易发现民间藏匿的武器。这其中的原因,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历史进程、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心理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一、历史的沉淀与武器的“收缴”近代中国,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到后来的北洋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
  • 回答
    近现代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确实如同过山车一般,充满了复杂性和戏剧性。在历史的某些时段,两国间的冲突与隔阂,甚至被称为“政治冰河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选择前往日本留学,这背后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深层原因和现实考量。首先,我们不能将两国关系简单.............
  • 回答
    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无疑留下过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失误和弯路。但要说那些“看似昏招,实则精妙”的国策,这可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了。这其中的“精妙”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阳谋,而是深藏于时代背景、国家困境以及长远战略之中的智慧闪光,有时甚至是“破局”.............
  • 回答
    近代英国和中国都存在鸦片消费,但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其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了英国。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在鸦片问题上的具体情况、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以及历史背景。两国对鸦片的态度与消费模式的差异首先,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鸦片在中国成为了一个国家性的、社会性的灾难,而英国的鸦片消费则更多地停留.............
  • 回答
    在中国近代史(通常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由于战争的残酷、政治的动荡以及军队的组成和训练水平差异巨大,确实出现过一些被全军覆没的部队。“全军覆没”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词语,通常指部队的指挥官、大部分士兵阵亡或被俘,部队番号取消,建制完全瓦解,基本不复存在。在那个时代,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