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压倒启蒙,是自由派知识分子躲在书斋里的幻觉,把茶杯里的口水风波当成大江大海的惊涛骇浪。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是观念组成了世界,他们善于从那个时代的一些同类知识分子里,诸如胡适啊,傅斯年啊等等,在这些前人的著述里寻章摘句,找出臆想中决定历史方向的漂亮词句,七拼八凑,文字拖沓,拉胯,写出一大堆一大堆的垃圾文字,觉得自己也能影响历史了,把口水当大炮。
润公说得好,说这些知识分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他们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这样。这些人很娘炮,但他们惯于给自己贴假胸毛,然后觉得自己就孔武有力,很man了。
以我多年的阅读经验,这些人写的东西,一个字都不要信,都写的啥呀,还救亡压倒了启蒙,这句话的潜台词里,就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存在一股强大的知识分子力量,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只是这股力量后来被爱国主义者们给颠覆了。这不是神经错乱吗?近现代史上有过这样的历史时刻吗?实在要找,那就是1947年国民政府行宪时的民盟,这帮人基本都是一群打嘴仗的知识分子组成,问题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非常弱,且非常完美的体现了识字分子的不自量力和猥琐性。无论是和国民党走的张君劢等,还是和共产党走的罗隆基等,这些人就是没有丝毫贞操,野心大过能力,就是想两头投机,要做大官。一旦掌权者严肃起来,这些人就马上被打回原形,灰溜溜滚蛋。
中国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史,和这些自由派知识分子没啥关系。如果非要提炼,那就是:推动中国近现代史前进的,其实是当时最优秀的两拨人国党和共产党,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现代化进路,他们都为自己的理念去牺牲,奋斗,都创造出了宏伟的历史篇章,北伐,抗战,解放战争,最后组织效率更高者,现代性更充足的群体胜出。这段历史也是极具审美价值。先是三千黄埔子弟兵东征北伐,北出韶关,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短短两年,从南到北,天下传檄而定。中间是悲壮的抗战,为了避免亡国,整个师整个师填进去,百万血肉之躯,英勇赴死,还有那些当时最精英的男子,抗击日机,血撒长空,后面是解放战争,从北到南,百万大军,如摧枯拉朽一般,横扫六合,天下易鼎,失败者仓皇退遁小岛。我是不带任何意识形态去看这段历史,无论正派还是反派,双方都非常优秀。那些娘炮自由派识字分子给这些人提鞋都不配,哪来那么狂妄的语气说救亡压倒启蒙,你们上场的机会都没有,也配吹这种牛。
因为现在不能留言,我只能写一个回答了。我不同意 @林先生 救亡没有压倒启蒙的看法。
首先说,“救亡”确实是近代中国的主流共识,自由主义者反而是极少数。
我这里可以举三个例子来说明,分别是梅贻琦、胡适、普通知识青年。
1.
1944年,国民党政府号召知识青年从军,西南联大也积极响应,但是主动报名参军的毕业生却并不多;于是以梅贻琦校长为首的联大教授团决定临时出台一项政策“不参军不发毕业证”,当时一位张姓教授还坚决支持学生有权不参军,结果遭到了冯友兰、潘光旦教授的痛斥。
这是否是“救亡压倒启蒙”?
2.
1950年代吴国祯与蒋家父子闹翻,跑到美国后发表了许多文章揭露蒋家父子在台湾实行白色恐怖。
引得美国舆论大哗,美国报纸纷纷表示,我们这不是花钱支持一个苏式政权吗?
这个时候胡适作为美国上流社会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专门站出来用自己几十年清誉为蒋介石父子白色恐怖背书,还写了一篇对他声誉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我们是多么的自由》(我知道标题不对,为什么故意写不对,大家懂的)
许多为胡适辩解的人说,胡适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我姑且认为这是胡适先生真实想法,那么这是不是“救亡压倒启蒙”了呢?
3.
1946年重庆一家左翼杂志做了一次民意调查,主题是战后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政权形式。
结果超过60%的受调查者表示应该采取集权的统治方式。
这是一家左翼杂志,这家杂志的主要用户也算是比较具有进步思想的年轻知识分子。
这大概可以为“救亡压倒启蒙”增加一个注脚。
说中国近现代史上救亡压倒启蒙,这是非常荒唐的。中国近现代史明明是启蒙先于救亡,通过启蒙实现救亡。
首先是一批知识分子得到了启发,接下来知识分子又逐渐去启蒙社会各阶层。开始是其他知识分子和工人,后来重点是军队,再后来是农民。直到一部分农民被相当程度启蒙之后,结成了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和相当政治性的队伍,然后队伍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断扩大和复制自己的模式,然后才取得了全国的胜利,成功地实现了救亡的第一阶段目标。
到了40年代后期,启蒙的效率已经很高,突出表现是抗战结束后进入原先共产党基础相对较差的东北,几年之后就拉起百万大军。
在这种高效率之下,建国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巩固了全国政权,把启蒙模式推向了全国。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更深层次的启蒙,包括但不限于:扫除青壮年文盲,提升妇女地位,打破反动宗教和封建迷信的束缚,打破宗族的束缚,普及卫生习惯,普及基本的工业化工作生活习惯等等。
几十年后又进行了第三轮的启蒙,纠正了之前启蒙运动中的一些明显矫枉过正的因素,打破了之前总体上成功的启蒙可能造成的新的意识形态枷锁,意识到对立意识形态体系中也有大量值得学习的东西。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技术。
进入21世纪,逐渐又进入了第四轮启蒙。那就是破除了在第三轮启蒙中又再次额外产生的各种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西方中心论)。逐步找回了中国将是世界头号强国和世界最先进文明的自信。第四轮启蒙到现在已经初见成效,虽然还没有完成。
整个中国近代现代当代史就是一部不断启蒙史。每一次取得重大的成就,不管是统一还是独立,不管是发展还是登顶,都有先导的重大思想启蒙作为保障。
我认为到本世纪30年代第四轮启蒙就应该基本成功了,接下来要开始第五轮启蒙。我鼓吹的投共,自认为是介于第四轮和第五轮启蒙之间的东西。接受第四轮启蒙是觉得投共之说不可笑的前提,但投共本身并没有回答“本世纪中叶后中国和人类向何处去”这一基本问题,而这应该是第五轮启蒙需要解决的。投共只是为第五轮启蒙所要带动的后续发展(中国带领人类文明跃上新境界)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注:本文中的启蒙,指的是民众(包括社会精英)原本集体性地存在重大认知偏差或者缺失,但在先进思想影响下实现了转变。一代人甚至更短时间内,启蒙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便出现巨大认知鸿沟,后者往往被认为是“老顽固”“老糊涂”,而前者只觉得精神解放天地宽广。
很多“启蒙者”忙着嫖妓,出轨,打麻将,喝咖啡,写情诗,拿博士帽……的时候,革命者在做调查,搞运动,扫盲,战斗,流血,牺牲……,当革命成功了,“启蒙者”们突然发现,自己仿佛成了无用之人,于是宣称这不是他们想要的启蒙。
就像他们在解放前,美国人来了,日本人来了,国民党来了,返乡团来了……好像都能屈能伸,等到新中国了,就为了真理绝不低头了。
救亡就是启蒙,启蒙或可导致灭种
按这个说法,合着就西化的旧民主主义算启蒙,马列的新民主主义不算启蒙呗?宁要那啥草不要那啥苗?
自己定义了“启蒙”然后把一切不同于自己定义的、其他的启蒙行为都斥为对立面的“蒙昧”。这种只下个排他性定义试图垄断字眼解释权的废话我一分钟能造出一百句,到底有什么可拿出来讨论的……
附送此类废话教学:首先,把各不相同甚至彼此矛盾的东西混为一谈(比如把狄德罗孔多塞哈曼等等人的思想的称作“启蒙”),然后自己定义被自己混为一谈的东西(比如“启蒙一定是指最陈词滥调的自由主义思想”),之后拉过来一个未必真的对立的东西充当对立面(比如强行把“启蒙”和救亡对立),最后抒发一点悲天悯人或者什么什么的情感——这就大功告成了。
来试试实践举例吧!首先,我把最开始的dq和ff和ff10之后的ff乃至破晓传说之流混为一谈,然后定义“jrpg一定是指单线叙事的角色养成游戏,所以那个什么什么游戏是jrpg!”,之后拉过来一个别的什么游戏,比如说某个aavg游戏或者什么mmo游戏,最后发出感慨:
学会了吗?你也来试试看吧!
既不了解救亡,也不了解启蒙,忙着下结论给自己涂脂抹粉,这就是今日中国的主流思想。
先来聊救亡。
“救中国的亡”,肯定有实际内容,没有人可以保卫一个没有内容的形式。
那么中国的内容是什么?
某些人唱“中国不会亡”的歌,然后他们在保卫地主,中国的内容是地主吗?中国不会亡就是中国地主永远收中国佃户的租?
当人们在1937年倡言救亡的时候,中国的内容就已经在发生变化,从顾炎武到梁启超就是这种变化。
想救亡吗?启蒙吧。
非常现实的一点:不启蒙、不落实户口管理,兵役管理一团糟,拉不到炮灰上战场,怎么救亡呢?
从救亡的角度看,启蒙就是救亡、救亡就是启蒙,不启蒙就无法救亡。从倭仁开始算,谁反启蒙,谁就是救亡界的小丑。
救亡怎么可能压倒启蒙呢?
然后是启蒙,什么是启蒙?
从个人的观感来说,启蒙是一个剥洋葱的过程。
没有人知道,信心满满的剥下一层洋葱,会不会被呛的眼睛淌水。
你琢磨得好好的跑出去传教,出门就遇见一帮杠精来喷你,是很正常的。启蒙的最初价值里就包括平等,谁TM用你居高临下的教导我?你算老几?
启蒙永远都会遇见这样的场景,从蒙昧中摆脱出来的人沐浴了启蒙的阳光,他们会首先抱怨他们必须改掉他们之前在蒙昧中养成的习惯。
启蒙本身到底对不对?让他们自己亲自去品尝嘛。
举个例子,知乎用户林盛儿的前倨后恭。
多年以来,一批又一批林盛儿前赴后继地沐浴996的阳光,是坚持蒙昧的奋斗逼更多呢、还是满腹怨气的神友更多呢?
更重要的是,随着启蒙的进行,人们会对旧制度和历史规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不要用历史终结式的傲慢来定义启蒙的内容。
启蒙不会失败,但资产阶级的启蒙会失败。
所以在当下,资产阶级的启蒙剥洋葱,剥到了十亿老农这一层,两千年积累的臭气熏得资产阶级上吐下泻,狼狈逃窜,宣布启蒙失败。
老农专制主义是臭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香的,他们老农早晚会知道他们住在粪坑里,到时候,他们就会起来自己消灭自己。
对于阵雨这样的臭烘烘的专制主义者来说,因为他拒绝思考,谁思考他就骂谁念经,所以他就可以作为上一轮启蒙的产物去反对下一轮启蒙。
在眼下,把救亡和启蒙对立起来,可谓是妙用无穷。
让马先生、马先生、许先生、王先生和王先生发达起来的制度,那理所当然是要救的,可不能被启蒙干掉。
很多人在现在选择护持国体、反对启蒙,理由有三:
第一,老农劣根性未除。
第二,自觉既得利益。
第三,国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操作手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