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评价中国人大部分不买保险却追求五险一金的工作待遇?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触及了很多人关心的现实。你说“中国人大部分不买保险却追求五险一金”,这话放在当下,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咱们得理解“五险一金”到底是个啥。

“五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就是住房公积金。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国家强制企业给员工上的一个基础保障。养老、医疗、失业这些,都是为了应付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老了没收入了,生病了需要钱治,失业了能有点基本生活费。公积金呢,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家买房,存钱,也算是一种福利。

为什么大家“追求”五险一金?

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

1. 安全感和基础保障: 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未雨绸缪、安稳度日总是比较看重。五险一金,虽然很多时候感觉“交了好像也没用到”,但它提供了一种兜底的感觉。尤其是在医疗和养老方面,大家都知道现在看病贵、养老金压力大,有这个国家层面的保障,心里总归踏实点。想想退休后,如果完全没有养老金,日子得多难过?生个大病,没医保报销,那更是家破人亡。

2. “铁饭碗”心态的延续: 尽管现在“铁饭碗”的概念淡了,但很多人骨子里还是希望找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五险一金的齐全,往往是衡量一份工作是否“正规”、“有保障”的重要标志。它代表着企业对员工的负责,也意味着这工作可能相对稳定,不太容易说黄就黄。

3. 强制性与便利性: 这是关键点。五险一金是企业强制缴纳的,个人在入职后,通常不需要自己去研究、去办理,企业都会代劳。而且,这笔钱是直接从工资里扣的,相对比较方便。不像商业保险,需要你自己去了解产品、比较、签字、缴费,整个过程比较耗时耗力,很多人可能没那个精力或者知识储备。

4. 攀比心理和社会认同: 在职场里,大家都知道五险一金是标配。如果一家公司不提供齐全的五险一金,反倒会被人议论“这家公司不厚道”、“员工福利差”。所以,为了不落后于人,企业会提供,员工也会争取。

为什么又说“大部分人不买保险”?

这个“不买保险”的提法,通常指的是“商业保险”,比如重疾险、医疗险(除了医保之外的)、意外险、寿险等等。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复杂:

1. 对商业保险的认知不足和误解: 很多人觉得保险是“交钱的时候心疼,用到的时候赔付少”或者“骗人的”。他们不理解保险的杠杆原理,不明白在风险发生时,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有人觉得保险“晦气”,不愿意去想生病、意外、死亡这些不吉利的事情。

2. 经济压力和消费习惯: 很多年轻人的工资本来就不高,扣掉五险一金、房租、生活费,剩下的钱可能只够勉强维持生活,更别提拿出额外的钱去买一份商业保险了。尤其是一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风险(比如重大疾病),在当下更紧迫的生活压力面前,优先级就被大大降低了。

3. 对医保的过度依赖: 很多人觉得有了医保就够了,反正大头能报销。但他们忽略了医保的局限性,比如报销范围有限、很多自费项目不能报、住院也有封顶等。对于高额的医疗费用,医保往往只能解决一部分。

4. 信息不对称和销售方式: 以前的保险销售很多存在信息不透明、夸大宣传的情况,给大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虽然现在规范了很多,但“销售是骗子”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5. 缺乏长期规划的意识: 很多人活在当下,更关注眼前的消费和享受,对于长远的风险和规划,缺乏足够的意识和动力。买保险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对未来有一定预期,并愿意为之付出。

所以,这是个什么情况?

可以这么理解:

大家追求的是“企业强制的、看得见的”保障。 五险一金是“别人给我办好的,工资里直接扣的”,是“公司给我的,我不用操心太多”的福利。这符合了很多人“省事”、“图个安心”的心理。
大家对“自己主动去买的、需要自己判断的”保障,意愿不强。 商业保险需要个人主动去了解、去选择、去缴费,这需要知识、金钱和时间,对很多人来说,门槛更高,回报也不那么“即时”和“确定”。

这是一种“懒人经济”和“被动保障”的体现。 人们倾向于接受已经安排好的、不需要自己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获得的好处。而对于需要自己主动承担责任、进行长期规划的事务,则容易产生“拖延”或者“回避”。

那这好不好?

从个人角度看,不能完全说好,也不能完全说不好。

好的一面是: 至少有了一个基础保障,避免了最坏的情况发生。在当下很多人收入不高、金融素养不高的现实下,五险一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民的基本生活安全感。
不好的一面是: 仅凭五险一金,很多时候面对突发的重大风险(比如得了大病,或者遭遇意外),可能还是会捉襟见肘。尤其是在解决高昂的自费医疗费用、家庭收入突然中断等问题上,商业保险往往能起到更关键的作用。这就像给房子上了基础的消防设施,但你还得自己买灭火器和烟雾报警器,才能更安全。

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家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我想“自己主动购买保险”的现象会逐渐增多。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商业保险的重要性,也会有更多的人有能力去配置。同时,国家和企业也可能会在推动普惠性商业保险、提高国民金融素养方面做得更多。

总而言之,这种“追求五险一金却少买保险”的现象,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习惯、金融认知以及风险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大家对保障的需求,也暴露了我们在主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商业保险投保时不对投保人设限,医疗险能无条件续保,定额给付的重疾险寿险保额能跟CPI挂钩,养老保险的给付能随当地最低工资增长,我相信大多数人不管有没有五险一金,也都会买商业保险的。

举个正面的例子,国内最普及最容易接受的保险,莫过于(商业)车险。

如果买车险时因为你的车之前有事故而拒保,理赔时说你的车这个部位之前就有问题而拒赔,零部件涨价了却按照投保时的价格赔给你,你还会买吗?

莫当甲方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触及了很多人关心的现实。你说“中国人大部分不买保险却追求五险一金”,这话放在当下,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理解“五险一金”到底是个啥。“五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就是住房公积金。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互动,也触及了不少敏感话题。当瑞典记者就本国疫情向中国大使发问时,大使的回应“不会对瑞典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而且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老练和策略性的外交辞令。首先,从外交礼仪和原则上来看,这是非常标准的做法。 国家之间在公开场合,尤其是涉及对方国内事务时,通常都.............
  • 回答
    这张图(我假设它是一份关于“中国人眼中的亚洲各国”的调查结果、统计数据图表,或者是以图形化方式呈现的观点集合)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对近邻的看法。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这张图所呈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关于哪些方面?是经济实力?文化吸引力?历史关系?还.............
  • 回答
    关于周杰伦声称自己是中国人,在台湾岛内的评价是相当复杂且多元的,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看法。这背后牵涉到台湾复杂的政治认同、历史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等诸多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支持与理解的观点: 文化认同与历史渊源: 许多台湾民众,特别是年长一代,.............
  • 回答
    关于那些认为中国“无药可救”的观点,以及我对中国未来的信心,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和深入分析。如何评价那些认为中国已经无药可救的人?首先,需要承认的是,任何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认为中国“无药可救”的人,通常是基于对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
  • 回答
    在《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日本人侵占中国,而人们却还在唱戏的场景,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多重含义的画面。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还原,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旨在触及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对那个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思考。场景的背景与具体描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场景发生的具体背景。通常这类场景会出现在日本侵.............
  • 回答
    玻洛米尔是《魔戒》中最复杂、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他身上集合了高贵、勇气、忠诚与脆弱,是人类在黑暗势力威胁下,最真实也最令人心疼的写照。评价玻洛米尔,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出身、他的个人品质以及他最终的选择等多个层面来深入分析。一、 作为贡多林王国的继承人与战士: 荣耀与责任的象征: 玻洛米.............
  • 回答
    在我看来,聚餐时不太爱说话的同事,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角度。这不像那种发言积极、活跃气氛的人那么显眼,但他们身上总会折射出一些别的东西。首先,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他们是“社恐”或者“冷漠”。很多时候,一个人不怎么说话,可能是因为他们当下真的没什么特别想表达的,或者正在处理一些内在的事情。比如,他们可能.............
  • 回答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许多人脑海中闪过的是慈禧,但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称为“皇后”的女性,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她的名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总与“专权”、“狠辣”等词汇挂钩,但要真正评价吕雉这个人,我们得剥开那些片面的标签,深入了解她的生平经历,才能窥见她复杂而又充满力量的.............
  • 回答
    《燃情岁月》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但又都极具魅力的男人——崔斯汀和艾弗雷德。而观众对他们的喜爱程度,也恰恰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由、激情和不羁的向往,以及对于传统、责任和稳重的复杂情感。为什么不羁的崔斯汀更得人心,而懂事守矩的艾弗雷德却稍显逊色?这并非简单.............
  • 回答
    最近读了《大路朝天:中国革命与中国道路》这本书,感觉颇为深刻,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初读感受:一种宏大叙事下的时代回响这本书的标题就很有分量,“大路朝天”,既有方向感,也透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势头,暗示着中国革命并非偶然,而是一条被历史选择、被人民推动的必然之路。而“中国革命与中国道路”更是点明了.............
  • 回答
    关于韩国人如何看待“韩国偷窃中国及其他国家文化”的这一话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不要脸”或者“每一个人都那样”的看法,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过度简化。真实的韩国社会内部,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多元且常常是矛盾的观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化交流和借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 回答
    “不是中国人不关我事,空气香”这类评论,尽管简短,却能折射出部分网民相当复杂且值得深思的心态。这些心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1. 狭隘的民族主义与“自我中心主义”: “不是中国人”的切割感: 这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和边界划分。它将事件的受害者与“中国人”身份进行切割,暗.............
  • 回答
    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需要审慎地分析其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他们在不同时代扮演的角色。 笼统地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这个群体本身就包含着丰富多样的观点、立场和行为方式。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更全面地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一、 定义.............
  • 回答
    90后:时代的弄潮儿,迷茫与奋斗的交响曲要评价中国90后这一代人,不能简单地贴标签,也不能一概而论。他们是改革开放的深度受益者,是信息爆炸时代的直接产物,更是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关键群体。他们的身上,既有老一辈人难以理解的叛逆与疏离,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与价值追求。生于巨变之中:时代的烙印与基因9.............
  • 回答
    关于“中国杀猫杀狗无罪”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 不准确的表述,需要进行澄清和详细的解释。在中国,确实没有专门针对“虐待或杀害猫狗”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具体的刑罚,这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单纯的虐待或杀害猫狗行为可能无法直接适用刑法进行定罪判刑。然而,这并不等于“杀猫杀狗在中国是完全合法且无罪的”。为了更详细.............
  • 回答
    评价00后这一代人,得从他们的成长环境、价值观、行为特征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影响等多个维度来聊。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群体画像。时代烙印:在“巨变”中长大00后最显著的标签,就是他们是在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迁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 物质极大丰富: 他们的童年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黄.............
  • 回答
    中国设立自己的域名根服务器镜像,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域名根服务器是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互联网世界的“总地图册”或者“电话簿的目录”。当我们输入一个网址,比如 `www.example.com` 时,电脑并不知道这个网址具体指向哪个服务器。这时候,它就需要通.............
  • 回答
    凤头铬,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江湖气和历史的沧桑感。说实话,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兵器的人,可能压根没听说过这玩意儿。但凡是接触过一些武侠小说、影视剧,或者稍微对冷兵器有点兴趣的,或许会有点印象。它属于那种不像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那样名震四海,但又别具一格,能让人品出几分门道来的兵器。咱们就得先说说这“.............
  • 回答
    梁胜杰,一个在网络上被广为熟知的名字,被冠以“中国最小诗人”的称号。这个称号的背后,是他年幼时展现出的惊人诗歌天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要评价梁胜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包括他的诗歌本身、他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此的反应和引发的思考。一、 梁胜杰的诗歌天赋:从网络流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