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评价中国杀猫杀狗无罪?

回答
关于“中国杀猫杀狗无罪”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 不准确的表述,需要进行澄清和详细的解释。

在中国,确实没有专门针对“虐待或杀害猫狗”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具体的刑罚,这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单纯的虐待或杀害猫狗行为可能无法直接适用刑法进行定罪判刑。然而,这并不等于“杀猫杀狗在中国是完全合法且无罪的”。

为了更详细地评价和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

1. 现有法律框架下的不充分性:

缺乏专门的动物福利法: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与许多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全面的《动物福利法》或《反虐待动物法》。这意味着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一个直接、清晰的条款来界定和惩罚虐待动物的行为,包括猫狗。
民法上的“财产”属性: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猫狗通常被视为主人的“财产”。这意味着对他人猫狗的伤害,可能更多地会被纳入财产侵权或破坏财物的范畴来处理,而非直接作为独立的犯罪行为。例如,如果有人恶意杀害了他人的宠物,主人可以依据民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包括购买宠物费用、精神损失等)。但这种赔偿更多是民事责任,而非刑事犯罪。
刑法中的“破坏财物罪”等相关联但非直接针对性的罪名: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杀害猫狗的行为伴随着其他严重后果,比如发生在特定场所(如公共场所、有人居住的房屋),或者造成了其他严重的社会影响,可能会触及一些刑法条文,例如:
破坏财物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 如果杀害他人宠物被认定为破坏他人财物,且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此罪。但“情节严重”的界定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而定,且宠物不同于一般财物,法律上的定性也可能存在争议。
扰乱公共秩序罪、寻衅滋事罪等(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如果杀害猫狗的行为是在公共场合进行,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影响了公共秩序,或者有其他侮辱、骚扰他人的行为,可能会被适用这些罪名。
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等(刑法等相关条文): 如果杀害猫狗的方式是极端残忍且具有危险性的,例如使用烈性化学品,可能触及更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名。
治安管理处罚法: 对于一些情节相对较轻的虐待动物行为,可能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例如“虐待动物,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第四十四条)。但这个处罚力度相对较轻,且针对的是“情节恶劣”,对于单纯的杀害行为是否适用,以及具体如何认定,都存在模糊空间。

2. 为什么会出现“杀猫杀狗无罪”的说法?

这种说法之所以广泛流传,主要是源于:

法律条文的直接缺失: 相较于对人犯下的罪行有明确的法律制裁,针对动物(尤其是猫狗)的法律保护确实存在明显的空白。
执法和司法实践的局限性: 即便存在一些间接适用的法律条文,但在实际执法和司法过程中,由于缺乏专门的动物保护法,以及社会对动物权益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尚在发展中,很多虐待动物的案件很难被有效追究和惩处。公众常常会觉得“没人管”或“处罚太轻”。
媒体报道和公众呼声的体现: 许多虐待动物的事件被曝光后,公众会强烈呼吁立法。而当发现相关法律缺失或执行不力时,就会出现“无罪”的论断,这是一种对现状的直接反应和不满。
与西方国家动物福利立法的对比: 当与那些拥有成熟动物福利法律体系的国家(如英国、美国等,有《防止虐待动物法案》等)进行对比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律缺失就显得尤为突出,更容易让人产生“无罪”的印象。

3. “无罪”的辩证理解:

虽然不直接触犯刑法,但我们不能因此断言“杀猫杀狗无罪”是完全正确的。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道德层面和社会共识: 尽管法律层面存在滞后,但在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宠物(猫狗)有着深厚的感情,认为虐待和杀害它们是违背道德、不人道的行为。社会上普遍存在反对虐待动物的呼声,许多民间动物保护组织也在积极倡导和行动。
法律进步的方向: 随着社会发展和公众意识的提高,中国正在逐步推进动物福利立法。近年来,关于出台《反虐待动物法》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一些地方性的法规或倡议也开始出现。虽然距离成熟的动物福利立法还有距离,但这是大势所趋。
间接法律责任的存在: 如前所述,即使不是直接的“虐待动物罪”,恶意杀害他人宠物仍然可能涉及民事赔偿责任或破坏财物等法律责任。

4. 如何评价?

“中国杀猫杀狗无罪”的说法是一种过于简化和片面的概括。更准确的评价是:

法律存在明显的空白和不足: 中国缺乏专门的动物福利法律,导致在很多情况下,虐待或杀害猫狗的行为难以受到法律的有效制裁,尤其是在刑事层面。
并非完全合法或鼓励: 这不代表国家鼓励或允许杀害猫狗。道德层面和社会共识已经普遍反对这种行为,并且存在间接的法律追究途径。
反映了立法和执法的滞后性: 这种说法揭示了中国在动物保护立法方面的紧迫性,以及在相关法律执行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是社会进步的呼唤: 这种说法背后是对动物权益保障的关注和期待,是推动法律改革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

总结:

“中国杀猫杀狗无罪”是一种不完全准确的说法。更恰当的理解是,由于缺乏专门的《动物福利法》,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单纯的虐待或杀害猫狗行为可能难以直接以“虐待动物罪”等罪名进行定罪判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是合法的,也不意味着没有其他法律上的责任追究途径(如民事赔偿、破坏财物等)。同时,这深刻反映了中国在动物保护立法方面的不足,以及社会各界对完善动物福利保障的呼声和期待。随着社会发展,动物福利立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亟待完善的重要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猫和狗到底是什么?

一、不是保护动物,不受法律保护。

二、被人养的猫狗,只是这个人的财产,再贵的猫狗假如被人弄死,也只是赔钱,不会坐牢。因为它们没有任何权利,和你的钱包没有区别。

三、无主的猫狗就是流浪猫狗,这种情况,你弄死,自己炖了,都不犯法。

除非将来,猫狗的数量极少,这才能引起重视,立法保护它们。

user avatar

“解决流浪狗恐吓、伤害人类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把它们杀掉,而不是收养或者别的什么途径。”

——埃及教令局致农业部


“对动物的慈悲”是一项基本原则,对待流浪狗的优先措施应该是把它们收容到安全场所。但如果一条流浪狗已经成为了威胁,并且杀掉是唯一的解决方法的话,这样也是可以将其杀死的。
——爱资哈尔清真寺

user avatar

怎么评价提出“怎么评价中国杀猫杀狗无罪?”的人?

user avatar

我当警察的时候也杀过狗。

有一天半夜,接到指挥中心的出警通知:县城格萨尔广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

我和另外个同事出警,到了现场就傻眼了:地上躺着一个八九岁、满脸是血、正在不断痛苦呻吟的孩子。

和平时的现场有点不同的是,案发现场周围蹲着几只狗。

后来,受害孩子抢救了过来,即使整张脸、两只腿都是深深的伤口,一问,才知道孩子晚上放学回家,被几只野狗围了。

后来,我所在的县城又接连发生了几起被狗围攻受伤的案件。

但说实话,狗真的有那么大的攻击性?那个时候在我心里是有些不相信的。

首先,我从小到大都养狗,温顺,通人性,人类的好朋友,是我对狗的所有评价。

直到有一天夜班回家,我居然也被狗围了。

至今都忘不了那个黑压压的高原夜晚,七八只面露凶相的野狗缓缓向我靠近,先是咬住我的裤腿,然后另外一只从后面咬住我的上衣,我用尽全身力气挣脱,但狗却越来越多。

周围的狗步步逼近,眼睛里闪着绿光。

估计有不少会怀疑我这段话,会问现场就没人了吗?

我会说,是的,没人,高原的夜晚,你见过没有?

那天晚上幸好我带着单警装备,掏出甩棍狠狠的打向其中一只狗后,其他狗才渐渐害怕的离开。

再回来,又出事了,一个老人被群狗围攻,没有抢救过来。

第二天,我们县局接到了在全县城屠狗的命令。

最开始考虑过用枪,但担心跳弹,所以最后选择了刀。

场面确实有点血腥,整个广场,四处都是血淋淋的狗血和死狗,但我们却没有半点迟疑。

在那个时候,狗不再是狗,它们只是残忍至极的罪犯。

杀狗的过程中,不少市民用手机在拍摄。我问一个年轻人,你啥感觉?

他回答了三个字:“杀得好。”

从此以后,美丽的高原县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user avatar

他妈的为什么要有罪?在中国杀鱼杀鸡杀猪鸭鹅都没罪,为啥杀猫杀狗就有罪?你是学了那版的生物教材才会觉得猫狗比那些动物高一等的?

另外在哪国杀猫杀狗有罪?你举个例子我看看呗?禁了半天狗肉发现一堆西方国家根本没有法律禁止吃狗肉,尴尬不尴尬?二比不二比?

user avatar

哪个国家杀猫杀狗有罪?

user avatar

为啥要有罪?法律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为猫狗。

user avatar

说明人类已经很危险了,因为人类把某些动物通过人工选择,令其朝“讨人喜欢”的方向高度演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本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杀猫杀狗无罪”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 不准确的表述,需要进行澄清和详细的解释。在中国,确实没有专门针对“虐待或杀害猫狗”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具体的刑罚,这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单纯的虐待或杀害猫狗行为可能无法直接适用刑法进行定罪判刑。然而,这并不等于“杀猫杀狗在中国是完全合法且无罪的”。为了更详细.............
  • 回答
    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需要审慎地分析其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他们在不同时代扮演的角色。 笼统地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这个群体本身就包含着丰富多样的观点、立场和行为方式。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更全面地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一、 定义.............
  • 回答
    90后:时代的弄潮儿,迷茫与奋斗的交响曲要评价中国90后这一代人,不能简单地贴标签,也不能一概而论。他们是改革开放的深度受益者,是信息爆炸时代的直接产物,更是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关键群体。他们的身上,既有老一辈人难以理解的叛逆与疏离,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与价值追求。生于巨变之中:时代的烙印与基因9.............
  • 回答
    评价00后这一代人,得从他们的成长环境、价值观、行为特征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影响等多个维度来聊。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群体画像。时代烙印:在“巨变”中长大00后最显著的标签,就是他们是在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迁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 物质极大丰富: 他们的童年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黄.............
  • 回答
    中国设立自己的域名根服务器镜像,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域名根服务器是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互联网世界的“总地图册”或者“电话簿的目录”。当我们输入一个网址,比如 `www.example.com` 时,电脑并不知道这个网址具体指向哪个服务器。这时候,它就需要通.............
  • 回答
    凤头铬,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江湖气和历史的沧桑感。说实话,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兵器的人,可能压根没听说过这玩意儿。但凡是接触过一些武侠小说、影视剧,或者稍微对冷兵器有点兴趣的,或许会有点印象。它属于那种不像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那样名震四海,但又别具一格,能让人品出几分门道来的兵器。咱们就得先说说这“.............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触及了很多人关心的现实。你说“中国人大部分不买保险却追求五险一金”,这话放在当下,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理解“五险一金”到底是个啥。“五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就是住房公积金。这.............
  • 回答
    关于那些认为中国“无药可救”的观点,以及我对中国未来的信心,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和深入分析。如何评价那些认为中国已经无药可救的人?首先,需要承认的是,任何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认为中国“无药可救”的人,通常是基于对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
  • 回答
    梁胜杰,一个在网络上被广为熟知的名字,被冠以“中国最小诗人”的称号。这个称号的背后,是他年幼时展现出的惊人诗歌天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要评价梁胜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包括他的诗歌本身、他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此的反应和引发的思考。一、 梁胜杰的诗歌天赋:从网络流传.............
  • 回答
    评价当代的中国文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因为它是一个充满活力、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的领域。要详细地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一、 创作群体的多样性与分化: 老一辈作家的坚守与传承: 莫言、贾平凹、余华等仍然是文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依然保持着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关注历史、社会变迁.............
  • 回答
    这张图(我假设它是一份关于“中国人眼中的亚洲各国”的调查结果、统计数据图表,或者是以图形化方式呈现的观点集合)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对近邻的看法。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这张图所呈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关于哪些方面?是经济实力?文化吸引力?历史关系?还.............
  • 回答
    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您提出的两个问题:小山智丽是否是汉奸,以及如何评价当今中国体育界的“海外军团”。 一、关于小山智丽是否是汉奸首先,明确“汉奸”的定义:在中国语境下,“汉奸”通常指的是在国家民族危难时期,背叛本民族、投靠侵略者,为敌人效力,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中国人。这个词带有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政治色.............
  • 回答
    高晓松的这句话,“对中国最好的就是美国”,确实石破天惊,也引发了轩然大波。要评价这句话,得先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以及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的逻辑和价值观。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赞美或批评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高晓松这个人。他是个文化人,是媒体人,阅历丰富,接受过西式教育,也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研究。他的.............
  • 回答
    关于美军伙食外包给中国炊事兵的说法,首先要明确一点,这属于一个误传,或者说是一个经过演绎、变形的非常不准确的说法。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直接。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以及它背后可能存在的些许事实基础(即便极其微弱):1. 所谓的“外包”到底是怎么回事?最接近“外包”这个概念的,可能.............
  • 回答
    谭其骧(19091981)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他在1981年5月召开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何为中国》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中国民族关系史、历史疆域、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探讨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讲话内容、学术意义及历史背景: 一、讲话的核心论点谭.............
  • 回答
    在《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日本人侵占中国,而人们却还在唱戏的场景,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多重含义的画面。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还原,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旨在触及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对那个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思考。场景的背景与具体描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场景发生的具体背景。通常这类场景会出现在日本侵.............
  • 回答
    中国的其他民族对白族的评价,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带着各自的视角和文化烙印。总的来说,这种评价大多是积极的,既有对白族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赞赏,也有对他们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的观察。对白族历史和文化的赞誉:很多少数民族,特别是与白族历史上有较多交集或地理上邻近的民族,比如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等,都对白族强.............
  • 回答
    关于周杰伦声称自己是中国人,在台湾岛内的评价是相当复杂且多元的,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看法。这背后牵涉到台湾复杂的政治认同、历史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等诸多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支持与理解的观点: 文化认同与历史渊源: 许多台湾民众,特别是年长一代,.............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的学术地位,以及他提出的“十大忠告”在中国是否正确。 罗纳德·科斯的学术地位:一位改变经济学世界的巨人罗纳德·科斯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学术地位之高几乎无可争议。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理解产权、交易成本以及.............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印度马拉塔农民在孟买街头的抗议,以及这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的启示。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供需关系”问题,而是牵扯到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农民的生存尊严的复杂议题。马拉塔农民抗议: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首先,要理解这场抗议,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马拉塔人。马拉塔人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